第三十七章暗棋落定
半月后,林修远真从太子处取得了一份关于京营器械勘验的文书。他略扫几眼,便将那宝贝细心纳入袖中,径直往三皇子府邸去。
玄凛正在暖阁中小酌。自林修远示好以来,东宫虽生了几番风波,好是挺好,就是总觉如同隔靴搔痒,让人心痒难耐。况且只要梁家一日不倒,那些小问题不过都是毛毛雨,想要拉太子下马,根本都不够看。
每每指派紧要任务,对方总是推三阻四,张口顾全大局,闭口恐坏大事,总有他说不完的道理。实在让人看不清到底是真心为他考虑还是假意推诿,此人委实是聪明太过,难以掌握。
他略带烦躁的又饮一杯,就看见正想着的那人被侍卫带了进来,还是那一袭青衣,一丝不苟,姿态恭谨到无可挑剔。玄凛眯着眼睛瞧了一会儿,忽然展颜一笑,挥退了正立在一旁为他斟酒的美姬。
“林学士来了。”他伸手指了指身边那酒壶,“来。”眼神眯起,看起来如同那柄宝石匕首昳丽又危险。
林修远只犹豫了片刻,缓步上前,伸手执起桌上那银壶便为他斟起酒来,清冽的酒液在空中划出一道细长的弧线,准确无误地注入玄凛面前的白玉杯中。整个过程,他眼睫低垂,目光落在荡漾的酒面之上,薄唇紧抿,一言不发。
玄凛见他如此乖顺兴致更高,抄起那酒盏一饮而尽,放下酒盏后他目光在林修远身上游移动,最后落在他骨节分明的手上:“林学士的手,是用来执笔诛心的,用来斟酒倒是可惜了。”
林修远再度将酒续满视线依旧专注于杯盏之上:“殿下谬赞。只是执笔诛心,是为殿下扫清障碍;执壶斟酒,是为殿下怡情养性。皆是份内之事,并不可惜。”
玄凛抚掌大笑,笑声在空旷的暖阁中回荡,然而那双眼睛里却寻不到丝毫真切的笑意:“好!好!好!林学士这嘴当真是——不一般啊。”
笑声消失时玄凛不再看他,转入了正题:“说说看,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可是想好了如何为本殿清扫障碍?”
“殿下圣明,臣今日冒昧求见,正是为此而来。近日在东宫恰得一物,虽不及殿下心中所盼之万一,或也可博殿下一哂,助殿下窥得一二良机。”林修远从袖中取出那份文书恭敬的递了过去。
“此乃臣前些日子,在东宫詹事府整理旧档时,无意间夹带而出的一份…‘京营器械勘误文书’抄录副本。”
“只是……”他适时地收住话头。
“如何?”玄凛迫不及待地追问。
“其上所载,似乎牵涉去岁京营一次器械清点时的损耗异常,隐约指向…些许疏漏。然臣观其内容过于恰到好处,疑虑是否为太子殿下有意为之的…诱饵?”
他顿了顿继续道:“况且臣总觉着这文书来的过于巧合,心有所疑。臣不敢妄下论断,还请殿下看过后圣裁。”
玄凛眼神骤然亮起,飞快接过纸卷,迫不及待地展开细看。他目光如炬,快速扫过上面的数字和描述,越看眉头越舒展,嘴角渐渐勾起一抹冷冽的笑意:“京营器械损耗异常?还牵涉去岁秋狩前的那次大规模清点?很好!真是…好极了!”
转而他又觉得不对,脸上的笑容敛去,仔细的打量着林修远的表情。然而林修远就像个木雕似的立在那,低垂着眉眼,什么表情都没有,他盯着他看了许久,林修远只是一动不动的垂首站在那儿。
他拧着眉,目光在手中纸卷和林修远之间徘徊,最后才开口:“少师果然心思缜密,虑事周全。此事本殿自有计较。”
他指节轻叩案面,沉思片刻又道:“既然太子想下饵,那我们就让他下得更深些。少师,你回去后,不妨故意流露出对京营某位将领的兴趣,看看太子下一步会怎么做……”
林修远还是面无表情的接下了任务:“臣,领命。”
一段时日后,林修远踩着廊下未化的薄雪,靴底碾过青砖缝隙里的残冰再次造访了三皇子府。
踏入那间暖阁时,炭火依旧烧得炽热,他于堂中站定,垂首敛目,声音平稳无波:“回禀殿下,臣来复命了。”
玄凛正倚在榻上,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矮几,闻言掀了掀眼皮,目光慵懒的扫过堂中那人:“事情办的如何,太子那边可有什么新的动作。”
“臣按照您的指示,已将信息隐晦地传递给太子殿下。”林修远语速不急不缓,语气却透着几分无奈,“太子殿下眼神戒备,甚至隐含怒意,当场严词警告臣要恪守文臣本分,不得逾越。并且……近日已明令禁止臣再靠近东宫詹事府及机要文书存放之处。臣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还请殿下训示。”
暖阁内静了片刻,只闻炭火偶尔爆开的噼啪轻响。玄凛依旧垂着眸似在研判这番话的真伪与深浅。半晌,他忽然嗤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罢了。”语气中听不出是失望还是别的什么,“玄承突然变得如此谨慎,倒也有些出乎本殿的意料。这不全怪你。”
他挥了挥手,状似随意的开口:“既然他让你恪守文臣本分,那你就乖乖做好你的太子少师。暂时静默,不必再有任何动作。”
“是,臣谨遵殿下谕令。” 林修远垂首回应,随即又补充道:
“太子殿下此番如此警觉,反倒印证了京营之事或许确有其蹊跷,非空穴来风。只是眼下风头正紧,臣亦知不宜妄动。臣会恪守本分,静观其变。殿下深谋远虑,若有任何差遣,臣随时待命。”
“此事,不急。”玄凛脸上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笑容,忽然击掌两下。侧门轻启,一名身着淡粉装束的侍女地端着一个红木托盘走了进来,盘中放着一只玲珑剔透的白玉杯,杯中盛着的琥珀色液体在烛火映照下微微荡漾。
林修远抬眸看向玄凛:“殿下这是何意?”
“见林学士近日辛劳,赐酒一杯罢了,聊以驱寒。”玄凛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只是寻常赏赐。
“殿下厚爱,臣心领。然臣素来不善饮酒,恐酒后失仪,拂了殿下的美意。”林修远垂眸拒绝。
玄凛轻笑一声:“一杯而已,能有多大影响?难道林学士连本殿的一片心意都不肯领?”
林修远静默一瞬,再开口时,便已是锋芒毕露:“棋局未终,殿下便急着收子?”
“这棋局刚开,本殿又怎会是那心急之人?” 玄凛依旧笑着,不以为意,然而他话锋一转,开始交锋:
“不过是杯同心酒。你替我办了事,担了风险,这是你应得的赏赐。喝了它,从此你我才算是真正的自己人。本王从不亏待自己人,但也……绝不轻信外人。”
林修远站在原地,目光与玄凛在空中交锋般对峙了片刻。暖阁里静得能听到彼此呼吸的声音,空气中弥漫着无声的较量与危险的诱惑。
良久后,他伸手执起那玉杯,动作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谢殿下的赏。”仰头饮尽杯中酒。
饮毕,他甩手将空杯掷于光洁的地砖之上,玉杯应声而碎,发出清脆的破裂声。“如此,殿下亦可心安了。”
“好!本殿果然没看错你!” 玄凛抚掌大笑,眼中闪过一丝满意的光芒。他招手示意林修远上前,“你过来。”
林修远依言走到案边,玄凛指着案上堆放的一叠纸卷,语气带着几分得意:“这份文书,本殿已派人详查了,人证、物证、时间、地点,丝丝入扣,确凿无疑。”
说话间,他毫无征兆地突然探身,一把攥住了林修远的手腕!力道之大让林修远猝不及防。林修远重心不稳,身体失去平衡向前扑去。慌忙间伸出另一只手撑在案上,这才勉强稳住身形,他惊恐地俯视着玄凛,不明白对方为何突然发难。
玄凛仰头欣赏着他这失态的模样,目光锐利,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意:“修远,刚刚那杯酒……并非寻常之物。需你每月至我府上服下一杯解药,方可压制。否则你要承受的便是那痛不欲生的苦楚。若我死了,你又能活多久?” 他手上力道加重,捏得林修远腕骨生疼,语气轻柔,眼神却愈发阴狠,“现在……你老实的告诉我,这份文书,究竟是真是假?”
林修远稳住身形,就着撑在案上的姿势,直视着玄凛那幽深的眼眸,忽而极轻的笑了一下,笑声中带着几分自嘲,几分决绝:“殿下既如此说,那真假还重要吗?”
玄凛如此近距离见他一笑也是呼吸一滞,一个被他掌控生死之人居然当着他面与他谈笑风生?
他能感受到林修远说话时温热的吐息拂面而过,紧接着林修远的声音再次响起:
“文书是真,是殿下运道昌隆,天命所归;文书是假,那也是太子布下的迷障,需我等共同去伪存真。”
“如今,臣之性命已系于殿下之手,殿下的宏图便是臣的活路。您觉得,一个将死之人,还会拿自己唯一的解药去赌一个无关紧要的真假吗?”
“殿下的当务之急,并非纠结此物来源,而是如何利用它,或真或假,都能成为击垮东宫的利器。殿下,您说呢?”
玄凛回神,缓缓颔首,眼中的狠厉稍减:“有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诱惑与威胁,“若真能成事,本王不吝给你真正的解药和享不尽的荣华。若是圈套……” 他伸出另一只手扣住林修远的后颈,猛地将他摁向自己。林修远暗自抵抗,可力道远不及玄凛,只能被迫贴近对方。玄凛的声音贴着他的耳畔响起,冰冷刺骨:“你,还有你在乎的所有人…… 我保证,你们会后悔来到这个世上。”
林修远身子一颤,瞳孔骤然收缩。他脑海中瞬间闪过林承宗的身影,闪过那些还在暗处为翻案努力的旧部,还有那清瘦的少年身影,一股寒意从心底蔓延至四肢百骸。
玄凛察觉到掌下人的异常,终是松开了桎梏。林修远缓缓起身,还未从刚刚的惊恐中完全回神,脸色苍白如纸。玄凛默默看着他,眼中似有玩味神色,好似突然发现了什么惊天秘闻,嘴角勾起一个意味深长的笑。
林修远站定,缓过心神,眸光骤然变冷,他抬手整理着因刚刚拉扯而微乱的衣袍,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疏离与坚定。
“那臣便待殿下乾坤定鼎之时,来向殿下讨要这份解药。” 说罢,他不再看玄凛,转身径直离去。
玄凛坐在桌案后,看着那只被摔碎在地上四分五裂的玉盏,又低头看向自己的手心,仿佛还残留着刚刚触碰的体温。他指尖轻轻摩挲着,目光幽微。
随后极轻的笑了一下,原来像他这种人也会有那恻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