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谋臣 > 第2章 第2章 竹影下的低语

谋臣 第2章 第2章 竹影下的低语

作者:半山听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4:01:26 来源:文学城

接连数日,林修远心神不宁,却依旧如常进行着翰林院的功课,讲经、注疏、整理书卷。

自上次整理完旧档之后的接连数日,林修远都心神不宁,却依旧如常的进行着翰林院的功课,讲经、注疏、整理书卷。

休沐日,林修远早早的向林承宗递了拜帖:感念多年照拂,特来拜谢。

林承宗是他的叔父,官居正四品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林修远乃是林家旁支,父母早亡,家境又贫寒,十三岁前连书都读不起,在乡下田间做着农活,偶尔趴在私塾窗下偷听先生讲课。林承宗正是在林修远十三岁那年回乡修葺祖坟时遇见了他,见他才思敏捷不似普通孩童便自掏腰包,请了先生让其读书。

林修远倒也没让他失望,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行至今日,二十二岁的年纪,是今年春闱新科探花,这个年纪高中探花的开国至今百年也是少有的事情。

遂外人皆知林御史对这文采斐然的侄儿颇为看重,时常在人前夸赞,颇有提携之意。

林府位于城南青槐巷,高墙深院,清贵雅致。迈过门槛,空气中漫着墨香与药草气息。管家引他入了西跨院书斋“思静堂”。

临窗修竹婆娑,影投素纸窗棂,微风轻过沙沙作响。林承宗已候屋内,身着家常的靛蓝直裰,身形清癯,两鬓染霜,眼神深邃较往年更显沉敛,眉间刻着朝堂磨出的沟壑。

“修远来了。”林承宗的声音低沉而温和,指了指对面的圈椅,“坐。”

“叔父。”林修远恭敬行礼,依言坐下。这一声叔父唤得自然,却只有他们彼此知道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侍童奉茶后悄声退下,并细心地带上了门。竹影在窗纸上缓慢地移动,斋内只剩呼吸与风过竹梢之声。

“在宫中可还习惯?翰林院是个清贵地方,但也需步步留神。”林承宗端起茶盏,吹去浮沫,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林修远脸上,无声的探查着。

“谢叔父关心,侄儿谨记教诲,事事留心。”林修远垂眸,“此番前来,一则拜谢叔父多年照拂之恩,二则……近日常翻阅旧档史籍,偶见一件旧事,心中疑虑难解,想请叔父指教。”他谨慎的斟酌着用词。

“哦?何事?”林承宗放下茶盏,神情专注。

林修远深吸气,声压得极低,字字斟酌且透露着小心:“侄儿查前朝旧案,留意到……承熙十九年冬,苏氏宁妃获罪、苏家被……抄斩。”他刻意避过满门二字,想让事件听起来不那么沉重,“恰闻七殿下玄钧,亦六岁失恃,算来……时间颇近。”

林承宗端茶的手微顿。抬眼看林修远,目光沉沉。沉默片刻,竹影摇曳光斑在他面庞上跃动。

“承熙十九年……”林承宗终于开口,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过往,“确系一个……多事之秋啊。”

他声音带着些沙哑,缓缓而来:“当年那两件事,突如其来,雷霆万钧。苏家书香传家,门风素谨;而那家……”他微微一顿“更是以忠勇闻名,累世清白。骤遭倾覆之祸,朝野震荡,议论纷纷。”

林修远心悬喉间,强压下心中翻涌的情绪:“如此巨变,前后相差无几,当真只是……巧合?”

林承宗目光骤锐,身微前倾,近乎耳语:“当年……我也曾惊疑不定。事发之后,蛛丝马迹,太过干净!苏氏‘私通’的证据模糊不清,未见明证;那家‘走水’之由更是敷衍潦草。我曾借御史身份,尝试探查其中关联……”

“然而,相关卷宗或被莫名封存,或被朱批勾抹,经办官员要么噤若寒蝉,要么……已不明不白地消失。所有能指向更深层幕后推手的线索,都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斩断、捂死!就像……”

他抬头,目光穿窗投向宫方向,声轻如枯叶落地,“如有极高位之力,不愿任何人再窥真相,甚至不欲此段历史留清晰笔迹。”

那“极高位之力”如千钧重锤击打在林修远心头。与他在档案库感受到的冰冷空白如出一辙!绝非普通朝臣能做到,甚至这般干净利落!

林承宗收回目光,重新看向林修远,语气沉滞:“我能接触到的线索太少,断断续续,拼凑不全。只记得……当时疯传两家罪名是……通敌叛国!”这四个字,他说得异常艰难。

“具体如何通,通何方之敌,又拿不出铁证。只传说有什么书信被截获,有与敌国暗通款曲的货物被扣押,还有关键证人暴毙……指向他们……内外勾结,意图……倾覆朝廷!”

“内外勾结……这词,用得狠呐。”

内外勾结!怎么会?!

“内外勾结……”林修远低低重复着,指尖冰凉。这毒计,狠辣绝伦!

书斋陷入窒息沉默。竹影依旧晃动轻响,似为十一年前沉冤叹息。林修远知晓林承宗能告之者,唯此而已。

林承宗喝着茶瞧着林修远的脸色,似乎察觉到林修远今日来的意图,他试探性的开口:

“修远……你不会是想查些什么吧?切莫做那傻事,你刚入朝为官,未来的日子还长,陛下面前你只管安心办差便好,明哲保身比什么都重要。”

林修远沉默了良久后似乎下定了决心,他抬头目光灼灼看向林承宗,带着孤注一掷的决绝:“叔父,宫闱深处,人心如渊。侄儿近日……常觉一人势单,纵有凌云志,恐力有不逮。”

林承宗不满的皱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他只好再次劝诫:“贤侄何出此言?你现下只管专心学问……”

林修远却打断他,“侄儿近来……留意一人。生于夹缝,长于冷寂,如蒙尘之珠。若论当年旧事……其身世之痛,恐不亚于我辈。”他牢牢看着林承宗的眼睛,字字清晰,“若能有同道之人……或许,能在这盘根错节的死局中,走出一条路来?”

“同道之人?”林承宗被他这惊天之言惊出一身冷汗,他猛吸一口冷气,身体瞬间绷紧,眼中爆出难以置信的惊骇!手中杯盖“叮”一声轻磕杯沿,在死寂书房内格外刺耳!“你……你说的是……?”

“你如何想的,你可知……这有多难?”林承宗声已变调,惊惧中带着嘶哑,“龙潭虎穴!他……已沉于泥淖多年,毫无根基,如何能起?宫中那几位虎视眈眈的殿下……”他不敢提其它皇子名讳,只能顿住,“那是……万丈深渊!一步踏错,便是粉身碎骨!你潜心学习多年方才立足翰林,何苦……自蹈险地?”

“万丈深渊,侄儿……已身在其间。”林修远声音冷的如那冬日冻结的寒冰,“当年便已被推下。粉身碎骨与否,不在踏不踏此步,而在我们……能否爬出。”他迎着林承宗惊涛骇浪般的目光,一字一句道,“叔父放心,无论前路如何艰难,侄儿一人做事一人当。所有筹谋,皆系于我一念之间,无论成败,绝不……连累林家分毫。”

林承宗浑身一震,定眼看着眼前这张年轻清俊却写满坚毅的脸。此已非当年他所见的惊惶孩童。这些年来,他当然知道这孩子的执着,若非如此这孩子未必能撑到今日。他深深叹息,疲惫与无奈溢满眉梢。

棋盘太大,棋手太狠,他们这些棋子,从来都是命悬一线。

“你……”终也无法再劝。他闭上眼做下艰难的决定,在睁眼时只剩下沉重嘱托,“你好自为之……慎之又慎!刀光剑影,皆在无声处。莫与人轻信,莫轻易落子。若有……需要打探的消息,或朝中风向不明之处……叔父……或在职权之便,为你留意一二。但也仅止于留意罢了。

“侄儿明白!”林修远郑重起身,深深一揖,心中百感交集。这已是林叔能给予的最大支持。“让叔父费心了。”

二人有闲话家常许久,林承宗对他日常上多加询问,林修远一一回应着。

窗棂竹影,日头西斜,时辰已不早。

离府时,林承宗送他至门口。夕阳的金辉涂抹在林府的青砖灰瓦上,透出些秋日的寒意。林修远回头,看伫立石阶上的林叔,晚风吹动花白鬓发,身影有些佝偻。

“修远。”林承宗于他即将登车时,忽又叫住。上前一步,近乎耳语的提醒,“若……真觉泥泞难行时……或可,借力打力。浑水之中,鱼目可混珠。”顿了顿,意有所指瞥了眼皇城,“鹬蚌相争时,渔翁……最需风平浪静。”

林修远心头一震,明白了林叔话中深意,“侄儿……谨记叔父教诲!”

马车轱辘辘的碾过青石板,驶离了林府。车帘隔绝外界的光,亦隔绝了夕阳暖阳。林修远靠冰冷厢壁,闭目回想。林叔沉重叹息、惊骇眼神、那鱼目混珠的提示、档案库冰冷空白、冷宫墙头寂寥琴音、玄钧眼底一闪而逝的戒备,于他脑中交织、碰撞、燃烧。

通敌叛国!内外勾结!

真相冰山只露狰狞一角,却足以冻彻骨髓。支撑他走下去的,唯有心中的执念,与那抹生于宫墙间被人遗忘的身影。微澜既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