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的早上七点,江乐自然醒来,简单洗漱后开车前往山脚下的小镇。
昨天晚上他收到快递短信,网购的商品已经抵达镇上的快递代收点。
村后的水塘深处不借助工具不容易到达,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面不仅会产出莲蓬,藕,和菱角,还生活着许多鱼虾黄鳝等,因无人捕捞,数量很多。
为此江乐在网上买了一只充气船以及适合打捞,下网的捕鱼捕虾的工具。
沿着山路行驶,到山脚左右,道路两边就出现了成片成片的田地,里面种着西瓜,不同批次不同大小,圆溜溜藏在藤蔓间。
抵达镇上时,镇上的早市还没散。有许多附近的村民将自家产出的东西在路边摆摊卖,也有许多商贩售卖一些山中产出的特产干货。
江乐慢下脚步在几个不同的摊位前看过,看到一些菌菇木耳等的成色不错,直接叫老板将整只麻袋的货都称了给他。
在早点铺简单吃过早饭,又打包了一些刚出炉的肉包,江乐踏上归途。
越往山上开人越少,等到江家村便彻底只有江乐一人,他都习惯了。
江乐在院子里拆开快递箱,将里头的充气船取出充气,而后带着捕虾的网笼,扛着充气船往村后的水塘去。
没想到还未走近江乐就听见了几声不同以往的水声,原以为是有什么山林里跑出来的小动物在,走近了却看见一个皮肤黝黑的年轻人的身影,他穿着下水塘专用的半身连体服,正在水不那么深的区域来回寻摸。
对方恰好抬头,也看见了扛着充气船的江乐。
“哎呦,你是……”黑皮小伙很是吃惊地看着江乐。
从外表看,江乐皮肤白皙面容俊秀,四肢修长匀称,肌理柔韧健康,仿佛是偶然得到了度假机会的城里游客,与周遭环境格格不入。
江乐也没想到这里还会有人来,经过几句简单的交谈,两人交换了一些信息。
黑皮小伙叫毛小飞,今年刚20出头,住在距离江家村还有三四公里的毛家沟,今天得空出来抓鱼,想拿回家给他爷爷熬点鱼汤喝。
照毛小飞说,他前两天也来过一次,只是刚好没碰到江乐。
“你就直接用手抓鱼?”江乐问他。
毛小飞不好意思地笑笑,指着旁边被扔在草丛里的网兜道:“本来用网捞来着,没想到太久没用,破了几个洞用不了了。”
他看了眼江乐手上的网笼,欲言又止没说话。
江乐也没说什么,只在自己带来的几个网笼里放了一些饵料,便顺着水塘边沿放下去,让网笼隐没进了水草中。
他又把橡皮船放进水里,坐上去慢慢划到水中央,一边摘成熟的莲蓬一边找菱角叶下成熟的菱角。
如此过了大约又半个小时,两人都没再说话。
期间毛小飞倒是常常偷偷望向江乐,但不知道怎么搭话,又觉得江乐看上去似乎不太爱与人交流,便干脆憋住了。
用手在水位颇高的水塘里面捞鱼倒地不容易,毛小飞只摸到几只小龙虾,有些沮丧。
此时江乐已经在水塘里面转了一圈,充气船中摘了不少菱角和莲蓬,他将船划到岸边,人也上了岸。
毛小飞也从另一边出了水,洗了洗雨靴上的淤泥,打算和江乐告别:“那个,哥,我先走了……”
江乐此时才开口:“等一下。”
毛小飞不解地看向江乐,见他正弯腰取出前面放下去的网笼。
水塘少有人来抓鱼抓虾的,里面的鱼虾对人类的诱饵没什么防备。江乐的饵料下的又诱人,就这么半个多钟头的功夫,几个网笼里面已经有了不少货。
江乐将鱼虾从里面倒出来,顺带掉出来的甚至还有两根大小不一的黄鳝。
他把里面最大的两条鱼挑出来,加起来足够三斤重,“这两条鱼给你。”
毛小飞霎时有些不好意思,“这个不用了吧,”
话是这么说,但他的视线落在那两条鱼上满是不舍。
江乐没多说什么:“我不喜欢吃鱼,这次只是试试刚买到手的工具,你不拿我也是扔回去。”
毛小飞闻言才将鱼拿起来,脸上显而易见的高兴。
江乐又说:“菱角也可以拿一些走。”
他说完自顾自将充气船放了气,收拾起带过来的东西。
毛小飞看出他不是很爱说话,但说的话都是真心的,便连声说着谢谢,除了鱼之外又拿了一捧菱角,最后才问江乐住在哪里。
江乐用目光好奇询问毛小飞问这个的原因。
毛小飞说:“我家里种了西瓜,一会儿我给你送两个西瓜!”
他的表情仿佛如果江乐不说自己住哪儿就不收江乐给的东西似的。
江乐便把地址大概指给了毛小飞。
反正这里只是他暂时落脚的地方,不存在任何保持神秘的必要。
毛小飞走后,江乐又下了几次网兜。他的确不怎么爱吃鱼,抓上来的东西里只留小龙虾。
待到中午回家,小龙虾就先用水养着。
下午三四点,江乐在院子里用刀具整理竹条,这些是等黄瓜和番茄再大一些后用来搭架子的。
远远听见有人的脚步靠近,还没到门口就有毛小飞的声音传来。
“江哥,江哥?”
他不知道具体是那一家,只能扬声喊,等待江乐应答。
江乐走出去打开院门,看见毛小飞抱着两只大西瓜,加起来估计有三四十斤。
“这么多?”江乐问。
“自家种的,不值钱的。”毛小飞笑呵呵的。
西瓜被切成几瓣,两人边吃边说话,大部分时候江乐问一句毛小飞能毫不设防地顺着说三四句,压根意识不到自己在被套话。
两块西瓜吃完,江乐就知道了毛小飞的大概情况。
毛小飞,毛家沟人,从小和自己爷爷相依为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初中就辍学了。这几年因为爷爷身体不好,他不放心,平时连市区都不怎么去,只在附近打打零工。零工时间灵活但不是天天有活干,毛小飞就在家里种了一些西瓜,会有瓜农上门收也能补贴一些家用。但这也有限,他赚来的大部分钱除了用以日常生活外大部分都用来给爷爷买药了。
“头茬西瓜还能卖出点价格,这二茬的价格就不行了。”毛小飞用手比划出一辆农用拉货三轮车的大小,“那么一大车,上门来收都不一定能给满一张红的,折算下来一毛一斤已经是好价了。”
果农卖不出高价,顾客买不到便宜,大部分时候就是这样矛盾的现状。
“不过也还得卖,”毛小飞说,“多五块十块也比直接烂在地里好。”
江乐想了想,问他:“你还有多少西瓜等着卖?”
毛小飞没有多想:“五六千斤吧,这一茬收完就差不多没了。”
折算下来,十斤一个的西瓜也就五六百个。
江乐看着他有些褪色和破损的背心:“我有个朋友是做采购的,我帮你问问他要不要西瓜。”
毛小飞眼睛一亮,看着江乐拿起手机在屏幕上按了几下,高兴问:“真的吗,那太好了。”
实际上江乐只是用手在屏幕上随便戳几下,又看了眼时间。在海市采购时,江乐没有大批量采购过水果,彼时西瓜还没大量上市,也不在他的采购目标内。
前两天卖房的钱已经打到江乐账户中,他本就打算开始规划二**采购,顺手买了毛小飞的西瓜也是方便了自己,江乐想。
大概两分钟后,江乐又拿起手机,然后抬头对毛小飞道:“他说可以按3毛一斤的价格收走,不过也就你这的五六千斤,多了就不需要了。”
毛小飞没想到这事真的能成,立刻点头如捣蒜,脸都因激动有些涨红了。
三毛听上去是个低价,但对于这二茬的瓜来说属实已经是个高得不能再高的翻倍价了。
“那运输是怎么弄呢,”毛小飞问,“是我开车送出去还是怎么样,我能开车送到镇上的!”
“不用。”江乐说,“你每天早上起来把新鲜的瓜摘了,用车运到我这村头那块在路边卸下来,我朋友到时间会开车自己过来运走。”
毛小飞不疑有他,这会儿就想回去转转自家瓜田,走到一半才想起折返回来问了江乐的号码,回去好加他微信。
通过毛小飞的好友申请后的第一时间,江乐就收到了他拍来的西瓜地图片。
“明天就能摘个千把斤的。”
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毛小飞已经将西瓜摘好运到江家村的村口,又发微信问江乐自己需不需要在原地等着。
江乐让他回去,等毛小飞走后他才过去将西瓜全都收进系统中。
系统仓库立刻显示出刚入库的西瓜斤两,925斤,和毛小飞说的900斤只多不少。
江乐按3毛一斤的价格将钱有零有整转过去,如此大概十来天,最后拢共收了毛小飞六千多斤西瓜。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和收藏和评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