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噼里啪啦的炮竹声,除夕不知不觉的到来。
米妈妈和米爸爸忙前忙后: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包饺子......喜气洋洋,好不热闹。
米布围坐在姥姥、姥爷身边,绘声绘色的讲着学校里的趣事,哄得两位老人笑声郎朗,开心的连皱纹都舒展开了。
当新年踏着午夜的钟声走来,米布第一时间给欧若和尚羽等几位闺蜜发送了祝福,随之又编辑了几条短信一 一发给家人和好友们,想到顾黎之前对自己的帮助,米布也给顾黎发了一条新年祝福的信息。
手机铃声不断响起,提示着祝福的抵达。米布仔细翻看着收到的消息,大多来自家人和朋友们的祝福,其中也包含欧若、尚羽、吴维等朋友们的,其中顾黎的祝福最简单“新年快乐!”,很符合他一惯的风格,米布笑了笑,又继续查收其他人的祝福。
寒假转瞬即逝,很快便到了第二学年开学的日子,米布又开始了忙碌的校园生活,除了偶尔和室友出游外,大部分的时间都消磨在图书馆和社团中。
大半个学期匆匆而过,转眼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为了激励心理系学生上进,系主任可谓殚精竭虑!这不,又快到了一年一度学术交流的日子,依照惯例,依旧是邀请隔壁京华大学的心理学学院进行学术交流。
名曰学术交流,实际上就是比赛,比赛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指定主题的演讲和答辩,第一环节中脱颖而出的前10名选手,进入第二轮决赛;第二环节是抽签即兴演讲。两轮评分皆由两校老师共同完成,最终评选出竞赛的前五强。
虽然竞赛的形式看似简单,但由于不限定参赛年级和专业,非常考察参赛者在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积累。正常情况,高年级更容易取得排名,低年级大都默认为重在参与。但上一届比赛例外,竞赛的第一名是京华大学变态心理学二年级的锦墨,这是竞赛举办以来,第一次有二年级的学生取得第一名,而且他大一初次参赛就杀进了前三,成功的打破了大一学生不能入围五强的记录,被誉为“京华心理学才子”。
今年两校交流的日子已经敲定下来了,定在了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地点选在了京华大学心理学学院。竞赛第一环节主题为“如何看待'施虐倾向是性驱力的倒错'这一观点”。
米布自然不能错过这次学习的机会,第一时间报了名,现下正利用这一周的时间准备演讲素材。尚羽本打算陪米布一同参加,但拿到主题后便果断的放弃了。虽然入学快一年的时间,但这一年学习的心理学专业知识非常有限。柯大大一的课程基本以入门为主,主要熟悉一些心理学流派以及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如果问弗洛伊德是谁,尚羽可以洋洋洒洒的讲上两个小时,但是关于弗洛伊德对施虐行为的理论研究,显然还不能就此展开深入的探讨,更何况要针对此理论进行正反论证阐述。
但米布就不同了,她真正接触心理学,是从高二的暑假开始的,而她的心理学启蒙老师就是京华大学的这位心理学才子--锦墨。
锦墨是米布外公老友的孙子,早年常跟在米布外公身边学习书法,而且只比米布大二岁,所以两人从小便要好。长大后,锦墨更是有了哥哥的样子,处处照顾和宠溺米布。
锦墨虽然不像顾黎这般不器之器、完美无缺,但也绝对称得上是惊才潋滟、才华横溢,京华大学变态心理学专业当之无愧的高材生!
米布选择心理学专业,也是深受他的影响。从初次接触锦墨送的《童年与社会》,米布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每有空,都会缠着锦墨给自己讲解书中不懂的知识点,锦墨每每发现好的书籍和电影,也会第一时间推荐给她。
“锦墨哥,本周六的学术交流,你参加吗?”电话刚被接起,米布轻快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不参加了,总不好抢占我们小布前五的名额。”锦墨低沉的声音传来,但不难察觉,声音中带着丝丝的愉悦。
“哼!你又取笑我!本来是要去给你鼓掌助威的,你为什么不参加?”想到不能看锦墨哥大杀四方,米布略感遗憾。
锦墨终究是不忍心让她失望,只好解释道:“我参与此次竞赛出题,不能监守自盗。”
“还想让你指导一下我的,看来也是不行了,呜呜呜~”米布作出假哭状,声音那叫一个委屈。
“傻瓜,你想问什么就问吧,和我是否参与出题没有关系。再者,我会把握分寸的。”明明知道她是故意的,但一想到她皱着一张小脸可怜兮兮的模样,锦墨不自觉的放柔声音安抚着。
“不要,谁知道你会不会为了我监守自盗呢!但我要补偿,比赛完锦墨哥要请我吃大餐。”米布厚着脸皮蹭饭不是一次两次了,做起来也轻车熟路,毫无负担。
“好,我在赛场等你。”他真是拿她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