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尘深夜“加班”净化气场的效果立竿见影,并且超出了他自身的预期。接下来的一整周,不仅关于银行系统“闹鬼”的投诉戛然而止,连带着科技部乃至整个楼层的办公氛围都似乎轻松、顺畅了许多。有同事私下议论,感觉最近加班时心不慌了,脑子也清醒了,连打印机卡纸的频率都降低了。
这些微妙的变化普通人或许只会归因于“状态好了”,但王经理手握各种系统监控数据和员工反馈报告,对比之前那段鸡飞狗跳的日子,效果堪称显著。上次值守结束的第二天,陆明尘找到王经理,以服务器运行不稳定,在值守期间对该问题予以解决这个理由,对前几天的系统“幻觉”问题搪塞解释了一番。王经理在周一的部门例会上,红光满面,毫不吝啬地再次表扬了陆明尘。
“明尘这次干得漂亮!不仅解决了系统深层次的隐患,我看连大家的工作效率都提升了!”王经理拍着桌子,声音洪亮,“这才是我们科技部需要的人才!沉得下心,找得到根因!不像有些人,整天咋咋呼呼,真遇到硬骨头就啃不动了!”他说这话时,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赵伟的方向。
虽然没有明说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但这番意有所指的讲话,几乎将功劳全都归在了陆明尘头上。会议室里,同事们投向陆明尘的目光充满了钦佩,而看向赵伟的则带着些微的同情和看热闹的意味。
这彻底点燃了赵伟积压已久的妒火。会议一结束,他铁青着脸,第一个冲出了会议室。在茶水间,他对着几个跟他关系尚可的组员愤愤不平地抱怨:
“走了狗屎运而已!谁知道他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说不定那些投诉就是他自导自演的,就为了在领导面前出风头!你们看着吧,这种投机取巧的人,长久不了!”
然而,他的抱怨并没有得到太多附和。毕竟,实实在在的问题被解决了,大家是受益者。赵伟看着众人闪烁的眼神,心中怨毒更深。他认定了陆明尘是故意让他难堪,抢走了本该属于他的风头和晋升机会。
从那天起,赵伟开始变本加厉地给陆明尘使绊子,手段也愈发阴损。
他将一些陈年旧账、边界模糊、涉及多个部门扯皮的“老大难”故障工单,利用自己小组长的权限,强行指派或“推荐”给陆明尘处理,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在陆明尘提交的技术方案评审会上,他总能吹毛求疵,抓住一些非核心的细节大做文章,试图拖延项目进度,贬低陆明尘的专业性。
他甚至故意在重要的跨部门协调会上,提出一些看似高深、实则冷僻的技术难题,点名让陆明尘回答,企图让他在其他部门领导面前出丑。
若是以前的陆明尘,面对这种全方位的针对,虽不至于手忙脚乱,也难免会耗费大量心神去应对。但如今,修炼《蛰龙眠》小有成就的他,不仅感知敏锐,思维速度和逻辑推演能力更是远超从前。赵伟的那些小伎俩,在他眼中如同透明舞台上笨拙的表演,意图、漏洞一览无余。
那些“老大难”故障,他往往能凭借更强的感知力和分析力,更快地定位到被忽略的底层原因,甚至能察觉到某些由微妙硬件状态或历史配置遗留问题引发的“玄学”故障,并提出一针见血的解决方案,让那些扯皮多年的问题迎刃而解。
对于赵伟在会议上的刁难,他更是应对自如。那些冷僻难题,在他高度集中的思维下,被迅速拆解、分析,往往能给出连提问者赵伟自己都未曾想到的、更优雅高效的解决思路,反而赢得了其他部门同事的赞叹。
几次三番下来,赵伟非但没能打压下陆明尘,反而像是在不断给陆明尘搭建展示能力的舞台,让陆明尘在同事和领导心中的威信越来越高,技术权威的形象愈发稳固。王经理甚至私下找陆明尘谈话,暗示副主管的位置会优先考虑他。
偷鸡不成蚀把米。赵伟心中的怨气如同被不断浇灌的毒草,疯狂滋长,几乎要冲破胸膛。他身上的“气”在陆明尘的感知中也变得愈发躁动、阴暗,甚至开始带上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针对陆明尘个人的戾气,像一条隐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毒蛇。
陆明尘能清晰地感觉到这股日益增强的恶意牢牢锁定着自己。但他依旧选择了隐忍和忽略,专注于自身的修行和工作。他逐渐明白,这或许也是红尘修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境炼心”。赵伟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照见他自身的定力;那些明枪暗箭,则是磨刀石,锤炼着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蛰龙眠》心法要求神气内敛,不为外扰,这职场纷争,正是绝佳的试炼场。
然而,佛系不代表毫无防备。在又一次“巧合”地避开一次由赵伟经手、却指向他负责系统的可疑配置变更后,陆明尘彻底留了心。他意识到,妒火中烧的人,理智的堤坝随时可能崩溃。他开始不动声色地对自己负责的核心系统和数据库权限进行了更严格的梳理和管控,对所有关键操作设置了双重日志记录和异常行为告警。同时,他也更加留意赵伟的动向,尤其是他与外部人员接触的情况。
山雨欲来风满楼。陆明尘知道,赵伟绝不会就此罢休,下一次的发难,恐怕不会再是这种小打小闹的职场倾轧了,他可能需要时刻提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