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汪璇儿手中的木匣“失手”掉落,盖子摔开,里面哪有什么金银珠宝,只有几块用来配重的石头和几张包裹严实,故意漏出一角儿的澄心堂纸。
汪璇儿先是“呆愣”了两秒,随即发出惊恐至极的哭喊:“来人啊!救命啊!李嬷嬷摔倒了!”
她的声音凄厉,充满了恐惧,足以惊动林王府来的另外几位嬷嬷。
惜儿也配合着大哭起来,主仆二人瘫坐在地,仿佛吓傻了。
很快,嬷嬷们提着灯笼赶来,看到的便是一副“惨烈”的景象:
李嬷嬷浑身是血地趴在蔷薇丛里,衣衫被划得破破烂烂,脸上、手上全是血痕,脚踝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
柔弱的汪小姐和她的小丫鬟,吓得面无人色,浑身发抖。
地上,是一个摔开的木匣,里面只有石头和他们不认识的几张纸。
人证物证俱在。
任谁看了,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这位李嬷嬷,急于在主子面前立功,深夜逼迫、抢夺一个汪小姐的物品,结果自己不小心脚滑,摔进了荆棘丛,酿成了一场“意外”。
而汪璇儿,从头到尾,都是一个被欺凌的、无辜的受害者。
李嬷嬷被抬走时,怨毒的目光死死盯着汪璇儿,但她什么也说不出来。她能说什么?说自己突然浑身无力?谁会信?只会觉得她是在为自己的愚蠢和无能找借口。
而汪宅也因此事,在林王府下人心中成了真正的不祥之地。人人都说,那位被赶出府的汪小姐身上带着怨气,谁去招惹她,谁就要倒霉。
汪璇儿,用一场完美的“意外”,不仅拔掉了最碍事的钉子,更是在无形中为自己这座宅院,筑起了一道无人再敢轻易逾越的心理高墙。
她擦干“惊吓”的泪水,看着窗外归于沉寂的夜色,眼中再无半分柔弱,只剩下冰冷的、掌控一切的平静。
这盘棋,她又落下一子。
李嬷嬷被抬回下人房后,苏大娘子听完回报,气得当场摔碎了一个名贵的茶杯。但她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在暖阁里独自坐了半个时辰。
当她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时,脸上已不见怒色,反而是一片悲天悯人的“痛心”。
她立刻召集了府内有头有脸的管事和嬷嬷,当众宣布了对李嬷嬷的“处置”,:“李嬷嬷办事不力,自作主张,竟敢惊吓、苛待汪家姑娘,实属刁奴欺主!即日起,革去其管事之位,送去庄子‘静养’,永不录用!”
她这番话,一则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了李嬷嬷“自作主张”上;二则向全府上下,尤其是向林王爷传递一个信息:她苏大娘子是宽厚仁慈的,之前的种种,都是下人办事不周。
她这一次的计划很周密,紧接着,立刻派人给汪璇儿送去了上好的伤药、补品和几匹精致的绸缎,并传话道:“之前是底下人不懂事,让你受委屈了。安心在汪宅养着,缺什么就来回我。”
这一手操作,瞬间让她从一个“刻薄主母”的形象,变成了“明辨是非、体恤孤女”的贤良苏大娘子。府里下人见风使舵,对汪璇儿的态度也从之前的鄙夷,变成了几分敬畏和好奇。
物理监视失败了,苏大娘子便换成了精神渗透。她从自己的丫鬟里,挑了一个最聪明、最会察言观色、也最会伪装的一等丫鬟,名叫莲儿。
莲儿年方十六,长相清秀,看着温顺无害,最重要的还是,她和惜儿表面上很要好。苏大娘子让莲儿带着“愧疚”去见汪璇儿,说是替自己来“照顾”和“补偿”她。莲儿的任务不是监视,而是“陪伴”。
莲儿表现得非常同情汪璇儿的遭遇,处处为她着想,帮她打理院子,对惜儿也关怀备至。没几天的功夫,璇儿就和她无话不谈了。
在汪璇儿身边的惜儿,脸上故意带着醋意:“还是莲儿聪明,和我家小姐能说到一起去呢!”
璇儿也给她的一个烟雾弹:“惜儿,在林王府的时候,你就和莲儿最好了,现在苏大娘子开恩,把她派来了,趁着这个机会,你要和莲儿好好学着点儿。”
汪璇儿的一席话,让莲儿感觉得到了自己的赏识。这样,让她在自己和苏大娘子之间传递消息。就算把莲儿打发走,还会有别的果儿,枝儿什么的,还不如留下一个顺眼的来的痛快。
莲儿这把刀,比李嬷嬷那根棍子,要隐蔽得多,也致命得多。她会留意汪璇儿看的每一本书,说的每一句梦话,见的每一个人。
......
这日阳光正好,林靖泽早已按捺不住,前来叩响了汪宅的大门。
惜儿听到敲门声,起身就要去开门,璇儿立马拉住了她,眼神递给了在一旁的莲儿。
莲儿收到信号后,开门的瞬间呆住了:“泽哥儿,怎么是您呢?”
林靖泽大步走进汪宅,回头瞟了她一眼:“怎么,这汪宅我还不能来了吗?”
他是莲儿来到汪宅的第一位客人,还以为会是什么神秘人,没想到竟是自家的嫡长子,这个消息要是传回去,苏大娘子肯定会不高兴的。她一边歪着脑袋想着,一边随着林靖泽走进了汪宅的正厅。
看到璇儿,林靖泽脸上的目光是那么的温柔:“璇儿妹妹,我这有几本新得的诗集,是从沈砚辞那“搜刮”来的,今儿特意给你送来。”
关于上次母亲给自己出的难题,他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亏得好友沈兄的开导,他才茅塞顿开:喜欢的人,自己努力去争取,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说什么。要多问问自己的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就算最终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悔此行。
璇儿抬眸间,碰到了林靖泽那柔情似水的眼神,不自觉的躲闪着:“沈砚辞,就是琼林宴屏风论的那个沈公子吗?我记得他的意见和舒玉姐姐的是相悖的呢。”
璇儿在林王府的时候,对别的人和事都很冷淡,能记住自己好友的名字,他很高兴:“对,就是他,他可是我的挚友呀!”
璇儿知道大哥哥和梁煜初是知心好友,看到他那么纯真的样子,还是忍不住要逗逗他:“那梁公子呢?”
“他当然排第一了,但是上次踏青,舒澜受惊之后,母亲就不让我和他来往了。说是受他的牵连,我都好长时间没能见到他了。还好,明日父亲和母亲就要一起去相国寺斋戒,我就可以悄悄的去找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璇儿突然支棱了一下。
意识到自己走神的她,马上恢复调皮状态:“哈哈,大哥哥说的,好像是在约会!”
林靖泽撇着嘴,眼神暧昧的盯着她说:“你惯会打趣我。如果要是约会,我倒是想和别人约会。”
汪璇儿赶紧起身,故作乖巧的拿起那本诗集,随意地翻看着。但这些场面早就被门外偷看的莲儿尽收眼底了。
自从李嬷嬷事件之后,苏大娘子突然开始频繁地出入相国寺,对外宣称是安宅祈福,也为之前“冤死”的汪家众人斋戒祈祷,以彰显林王府的仁德宽厚。
苏大娘子在此连续斋戒了七日之后,她当着林老爷的面,“慈爱”地派人将汪璇儿请到林王府的主院。
“璇儿,这些日子,我日日在佛前为你父亲和家人诵经,只盼他们能早登极乐。”苏大娘子拉着汪璇儿的手,神情悲悯,眼中甚至带着泪光,“明日是最后一日的水陆法会,方丈将亲自开坛。我想着,你也该去佛前为你父亲上一炷香,尽一尽孝心。我已为你备好马车,明日,你便随我同去吧。”她说伪善的说完,还看了看林老爷,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同意。
林老爷被她的“诚意”打动了:“明日,我和你们一同去法会,也全了我的一番心意。”
他也看了看苏嵘宁,同样在等待她的意见。
苏大娘子自然是不愿意他去的,但为了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能顺从的点了点头。
汪璇儿心中明镜似的,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但她看着苏大娘子那张虚伪的脸,还是柔顺地跪下叩首:“多谢苏大娘子慈悲,璇儿……感激不尽。”
她知道,这一趟,非去不可。这既是死局,也是她反击的契机。
出发前夜,她借口为父亲抄写经文,让惜儿磨墨。在墨条中,她悄悄混入特制药粉。这种药粉无色无味,但遇水挥发后,会散发出一种只有特定信鸽才能嗅到的气味。她将抄好的经文交给了惜儿,并嘱咐道:“这经文是我一片心意,你明日在我走后,务必在院中焚化,告慰我父亲在天之灵。至于莲儿,就让她随我一起去相国寺。”
这,是她留给卫庭叔叔的信号——她要去赴死局了。
次日,相国寺。
香烟缭绕,梵音阵阵。苏大娘子在主殿接受众人朝拜,享受着她的贤德之名。而汪璇儿则由其心腹——那位新来的丫鬟莲儿“陪同”着,前往后山一处偏僻的“藏经阁”,理由是“那里清净,存放着为汪家祈福的经卷,方便小姐独自凭吊”。当然,林老爷也派出得力护卫跟着,方便随时保护璇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