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月乘风渡 > 第3章 第 3 章

明月乘风渡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沅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9:13:46 来源:文学城

李霁月回到李家的第一晚,就病了,这病来的突然,她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病过了。

这让她想起初到山庄的那些日子,她因不适应庄子里的生活而大病一场,浑身烫的要命,就当她以为自己要死了的时候,有一位四处云游的神医路过救了她。

神医在她醒后发现她能识字,便留下一卷手札给她,上面记录了一些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李霁月那时突然发觉能读书的重要性,也正因此,她明白自己和别人不同,她有底气在这里生活下去,她坚信终有一日能重新回家。

李霁月四岁时便开始学习《千字文》,九岁时能掌握简单书写。即便去庄子上生活也没有荒废学业,没笔墨就用树枝在地上书写文字,在这期间她不断给家人写信,一封又一封托人捎出去,而后就在长久的等待中一次又一次续起希望的火苗,整整八年过去了,火苗早已燃烧成灰烬,为她积攒了一箩筐的失望。

自从有了上次的经历,李霁月在李家恪守本分的当一个借住的客人,从不主动找人麻烦,自觉在自己的厢房里呆着,几乎哪儿也不去,李家人对她还算客气,安排了一个婢女伺候她的日常起居。

未料,她没有主动找李夫人,李夫人亲自找上门来了。

得知李夫人要进来时,李霁月既惊讶又慌张,连忙问婢女是不是她告知李夫人她生病的消息,婢女摇摇头。

“吱呀——”

门开了,李夫人走了进来,身后的阳光倾泻一地,蜷缩在黑暗角落里的李霁月惊慌失措的爬了起来。

“我、我只是、我……”

结巴了半天,李霁月也没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夫人倒是没有计较,笑了笑道:“我今天是刻意来看你的。”

李霁月这才看清李夫人身后跟着两位婢女,她们各手执一方楠木台盘,上面放置一些瓶瓶罐罐的东西。

李霁月以为是药瓶,就推辞道:“用不了这么多,我只是小……”

“病”字还未说出口,李夫人就笑着打断了她的话。

“傻孩子怎么会用不完呢,你常年在山庄生活,手难免粗糙,”李夫人把李霁月的手拿上前看,“你瞧瞧这都生老茧了,大户人家的姑娘哪有这样一双手啊!这些膏药对祛疤润肤有奇效,阿娘可是花了好多银子才买来的。”

阿娘!她居然自称是她的阿娘!

“你不要辜负阿娘的期望,好好养着,要让人看起来像个大家闺秀。”

短暂惊喜过后,李霁月又迅速冷静下来,阿娘是嫌弃她皮肤粗糙,不是得知她生病来看望她的,即便距离如此之近,她能清晰的看见阿娘眼角的细纹,可阿娘却看不见她苍白的唇和消瘦的双颊。

李霁月又想起那日被放下的手,就当真如此不配吗?

李霁月不想去证实,微微一笑接受了李夫人的礼物。随后李夫人又同她说了关于她日后的安排。

李霁月听后,心道:“这是要在短时间内将她培养成大家闺秀的模样。”

李霁月对此没有过多表示,李家愿意接她回来,本就是为了打她婚事的主意。

李霁月沉沉呼出一口气,心里默念道:“承认吧,李霁月,事实如此,既然不能改变,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

但是她仍然好奇,李夫人这么不留余力的培养她,究竟是为了将她嫁给谁?照这架势培养出来可不是为了给人做妾吧?

难道是要将她送进宫里?

李霁月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虑,李夫人听完就笑了,说道:“我倒是忘了,你与靖北王世子是指腹为婚,你那时太小了,不知道这件事。”

靖北王世子?李霁月努力在脑海中搜索与这个人相关的信息,然而什么都没有,靖北王世子对现如今的她来说完全可以视为陌生人。

“靖北王世子骁勇善战,是不可多得的好儿郎,玉京城不知有多少红袖想为他添香呢!”

“靖北王世子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你现在就好好学习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世子妃,待你嫁过去了,我们李家是不会亏待你的。”

“养了你这么多年,还为你寻了这么好的一门婚事,就连颜儿都没这么好的待遇,你要知足,要知道感恩呐!你的未来可都拴在这门婚事上了,好好想想,明天就会有嬷嬷来教导你。”

李霁月听完这番话只觉得怪异,甚至有点说不上来的诡异,好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她说不上来。

自那之后,李霁月就跟着嬷嬷学习大家闺秀的礼仪。

三日后,李夫人安排了一场家宴,李霁月正式在李家人面前露脸。

令她意外的是,李父跟她说了不少话,不过多是贤良淑德的女子诫训。李夫人和惯常一般,脸上带着清浅的笑。妹妹李乐颜和弟弟李盛宏就没那么容易接受她了。

二人一致对外,声称她是妓/女□□肮脏的产物,是娼妓之女,卑贱的身份不配做他们的姐姐。

这句话成了李霁月心里的疙瘩。

原来当初她被弃养不是弟弟妹妹年幼不懂事口无遮拦造成的,而是他们真的从未想过要好好待她。

对她只有厌恶至极的弃之敝履。

不过,这些李霁月早就看开了,她重回李家是为了嫁人的,嫁了人就是别家的人了,跟李府来往就不多了,只是不知道靖北王世子是个怎样的人,做的他的世子妃会比做丫鬟更累吗?

……

李霁月病好后,就跟着嬷嬷潜心学习女子规范,行、坐、立、睡都有严格要求,奉茶、刺绣、制香、算账、烹饪等等这些都需要学。

最为繁杂的当属行礼,在什么档次的贵人面前行什么礼、什么时候需要行礼都有严格要求,稍有不慎就是犯了大忌讳,冲撞了贵人自己受罚不说,还会令家人蒙羞。

李霁月这才明白,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世子妃有多难,这样的身份免不了要与人社交,这也挺让她头疼的,在庄子里生活时,她几乎不怎么与人说话,若别人恶语相向,她也就毫不吝啬的回击回去,而皇亲国戚、世家大族的人规矩众多,稍有不慎就会落人口舌,哪是能让她张嘴随便说话的,也难怪王妈妈会叮嘱她少出门。

李盛宏要顾着学业,不常见她。相较而言,李乐颜就清闲多了,总是借着“提点帮助”的名义故意捉弄她,后来被李夫人撞见过一次,被李夫人带走后,就再也没有来找过她麻烦。

李霁月潜心学习半个月后终于有机会参加赏荷宴,临行前李夫人为她量身制作了新衣裳,说这次参宴是对她的一个考验。李霁月心里七上八下的,既有获得李夫人关注的喜悦,也有被认可被鼓励的激动,同时她也对首次参宴充满忧虑。

她不想屈居人后,但也害怕在人前大放异彩。

李乐颜倒是毫不客气的嘲讽她麻雀妄想飞上枝头变凤凰,奇怪的是经过李乐颜这么一嘲讽,她突然安心许多,左右不过是个麻雀,没飞上枝头就不飞呗,并不是倾尽全力了就能变凤凰,能飞上枝头的麻雀本就是凤凰,而她只是一只稍有姿色的小麻雀,还有些莫名其妙的运气,总归来说,当下的她还是不错的。

初夏的赏荷宴由长公主一手操办,宴请了玉京城的众多才子佳人,李府收到请帖,李霁月、李夫人和李乐颜三人将一同前往。

设宴的地点安排在天明湖畔,受邀的人们三五成群,相伴而行,一路上莺歌燕舞,花团锦簇,应接不暇。

天明湖背靠连绵的山脉,湖畔微风习习,绿植荫密。湖面清圆,荷花朵朵,一一风荷举[注]。

众人走过林荫繁茂的小径,乘舟渡水来到湖畔南边,这里的场地平坦,一面临水,一面靠山,林间树种花草众多,且错落有致,星星点点,缀在山峦之间。

场地上铺满了地毯,放置了一排排矮几和蒲团,矮几上有冰镇的鲜果和酒酿,还有荷花制作的特色佳肴,处处精致,无一不透露出奢靡讲究。

这会子人都到齐了,场中乱作一团,嘻嘻闹闹的,长公主一来,众人都静默了,各自坐好。

长公主端坐首席,简单说了几句场面话。

长公主声音沉稳又不失清亮,像是在权力中心浸透已久,显露出威而不厉的气场。

李霁月的眼睛不敢乱瞟,入座后视线只停留在身前的矮几上,腰身挺的直直的,她不似李乐颜那么闲适,也不像李夫人那般圆滑,她恪守大家闺秀的一言一行,多说怕错,干脆闭口不言。

一排人里就她坐的最为端正,板板正正的体态配上那张出众的容貌,即便不说话也足够引人注意了。

待有人问起,李夫人就笑道:“这是我大女儿,早些年在庄子上养病,如今病好了接回来了。”

“你可真有福气,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人。”

李夫人又笑了笑,适时恭维了几句,李乐颜则是满脸不屑,觑了李霁月一眼,小声嘀咕道:“就她也配?”。

长公主身居高位,将底下的一切尽收眼底,静静的打量着李霁月,片刻过后,她问道:“世子怎么还不来,他不是一向最爱凑热闹吗?”

身旁候着的婢女答道:“世子说他会晚点到。”

长公主不再发问,摆摆手,以示开席。

宴席渐入佳境,大家都松快了不少,席间觥筹交错,尽情欢笑。

酒足饭饱后,众人相约去踏青,李霁月谁都不认识,也不好像个鹌鹑一样时刻呆在李夫人身后,显而易见,李乐颜并不待见她。

就在李霁月想找个僻静的地方独自呆着的时候,李乐颜朝她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位世家姑娘。

“乐颜,你姐姐生了什么病啊,不会是个哑巴吧!”

“我怎么知道,好几年没见过她了。”

“不如……试试?”

三人相视一笑,朝着李霁月伸出手。

李霁月被三人团团围住,染着豆蔻的鲜红指甲从李霁月的娇嫩的肌肤上划过,而后手指渐渐收拢,狠狠的拧在李霁月的腰间。

从外人看来像是姑娘们抱作一团,互相嬉戏。

李霁月痛苦的蹙了蹙眉,她不想把事情闹大,不然就给李府丢脸了,最后吃亏的还是她。

她直直的盯着李霁月,“你确定要这样吗?你应该知道把我接回来是为什么吧!”

李乐颜暴怒:“你敢威胁我!”

她一把揪住李霁月的衣襟将带到隐蔽处,这里就她们两个人。

“你以为嫁了世子成为世子妃,就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吗?!哈哈哈哈,只怕你有命嫁没命享,这样也对,娼妓之女是不配做世子妃的,你就是一坨烂泥,所有人都可以上前踩上一脚。”

“别在不相干的人面前说你是我姐姐,我没有姐姐,李家只有我一个女儿,你别想跟我抢。”

李乐颜情绪激动,什么话都往外说,她确实嫉妒李霁月,出身如此卑贱的女子,若不是攀上她们李家,又怎会有如此好的姻缘,不过再好的姻缘也只是为了给李府挡灾,给她的婚事和弟弟的前途铺路。

麻雀就是麻雀永远也别想与凤凰同飞。

李乐颜看见李霁月眼底的愕然,顿觉神清气爽通体舒畅,开开心心的走了。

李霁月仍在恍惚中,瞳孔微微放大,身子轻微颤抖着,久久没能缓过神来。

这时一名锦衣公子悄然走近,眼眸含笑:“水潭一别,兼旬未见,姑娘可曾记得在下——这位故人?”

注: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出自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