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明玉 > 第6章 剑寸光泠盛宴声冷

明玉 第6章 剑寸光泠盛宴声冷

作者:水上客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1 00:24:54 来源:文学城

什么身份?

谢珩一噎。他心里有些苦涩,又被后知后觉的心虚愧疚占据。

自她人生缺席的三年,那剑光早就势不可当,杀破了那蜀山群青环抱间的绵延云雾,闯荡着去四海上系马高楼、问道江湖。

谢珩眼眸划过丝暗淡,又藏了下去,扯起轻描淡写的腔调:“我倒是想以师兄身份站在你身旁,就是怕过于英明神武,抢了他人对你投来的视线。”

祝昭眯了眯眼,自是察觉到了谢珩那一瞬间的黯然,顿了片刻,却只是接过他的话茬,同他插科打诨道:“倒不知师兄大人是怕抢了视线,还是怕被人扒了伪装打入大牢呢。”

话音刚落,殿门正口走进几个人影,席上皆肃容敛声。正是几个长老簇拥着宋珏走入大殿。

宋珏换了身隆重的礼服,仍难掩清冷。见四座宾客翘首等待,她垂了垂眼,冲四座缓缓行礼。

琴瑟声起,正是伯牙子期的那曲高山流水。

宋珏走向高台。面前侍卫恭谨地端着一个青铜碟,她掀起柔纱,碟上赫然是那方传自百年前的银樽。樽上刻字在火光中流转如活物,隐隐跳着冷光。

不对,那酒樽,怎会在此处?

祝昭猛地抬眼看向正席。宁王李蝉面露惊色,正欲起身,又似乎想起了什么,不甘地坐回了原处,侧首与身边人交谈了几句,而后死死盯着台上。

谢珩的消息,正是燕王李蜉为自己递来的。

若是李蜉早就知道“满堂花醉”便是谢珩......一个猜想严丝合缝地串起面前惊变。祝昭视线流转,果然看到了宁王身侧的一摸熟悉身影。

祝昭喉咙发紧,低声问到:“谢珩,你是不是与阿蜉后来还有联系?”

无人回应。祝昭回头,身侧哪还有半片谢珩身影?

“该死。”祝昭暗骂。

“三君旧制,五年为期。千秋万岁,山河同声。”

台上宋珏不疾不徐,嗓子带了些少女特有的清哑,铿锵地宣告盛会开幕。她抬袖遥指席上某处:“本届司会之责,由燕王殿下担纲。”

“果然是阿蜉。”祝昭看见席上那熟悉轮廓起身,咬了咬牙。

燕王李蜉,今上李炽之小女。年十七,曾于蜀门学剑。

那日她还问谢珩可还记得阿蜉。可笑,这两人何止是还记得?

身着亲王礼服的李蜉款步走上台前,于“山河为注”匾额下站定,点燃案上那鼎香炉,朗声开口:

“蒙诸位不弃。自太祖同宋、谢二君在此相逢立誓,至今已历一百又九载。今朝由邕门奉天下英雄再聚相公山,鄙人何幸,承此大任。”

她环顾四周,从容道:“既回旧地,那便共温旧事。”说罢,打开一卷青灰竹简。

她垂眼打量卷轴片刻,又缓缓抬眼:“那年烽烟四起。正值寒冬,太祖与谢院长在这相公山下的茅屋里躲雪。”

彼时齐太祖李彧和山长谢临舟还是两个小姑娘,各自违了父母的命,踉跄奔逃,想去赶考战火里唯一幸存的清净之地——稷下书院,为自己挣出一片昂扬的未来。

可这大雪下了又下,惶惶终不见天日。寒风肃然,那刚燃起的希望似乎又要熄灭在这群山之间了。

当晚,一个侠客打扮的少女也来了此处躲雪。少女姓宋名铮,自言为一不知名门派掌门长女。师从家里父母,自己学剑法,胞妹学练器。

宋铮心中怀了腔斩平天下不义的热血,拎着妹妹为自己铸的剑就想闯荡江湖。刚想翻过这山头去大展身手,却被一场大雪泼得狗血淋头,切实领悟了什么叫人不胜天。

三人同困于此地,白天还能谈文比武,夜晚就只能胡扯些心中狂妄念头,再围着半坛浊酒下棋了。

谁曾想一代剑客宋铮却是个臭棋篓子,大雪连下了三天,宋铮便连输了三天,连贴身玉佩都抵给了李彧。

喂,你再输,可就要把你都输给我自己了。狡黠的少女敲了敲面前抱着光突突一把剑哀嚎的小侠客的脑袋。那侠客却像是被点醒了什么,睁大了眼:

我再下最后一盘!这回,就赌我自己!

少年人的意气相投就只需要这样的瞬息。

此后江湖险远,死生相依。

“第四日雪霁时,三人在山巅同看了一场日出。红日初上,宋宗师熔了银质剑鞘,铸成这尊银樽,谢山长题词在上。而太祖......”

李蜉垂手翻开札记某页,露出潦草墨迹:

“‘戊寅年冬,与铮、临舟盟于红日之下。铮取剑鞘为器,临舟刻木为契,余唯解衣覆三人肩——'”

她指尖轻扣银樽,“太祖在这樽酒里映着烈阳立誓:‘来日定与二友重临此地共饮天下。彧无他物,唯以山河为注!'”

鎏金灯树忽然爆了个灯花,映得李蜉眉眼粲然。

“这三君会,正是三个一无所有的少女,在这山头上许了个气吞山河的愿——”她举起酒樽,“诸君且看,这一百年来,我们可不就应在这个'愿'里了?”

“好!”

台下卷起如潮水般的掌声。

一曲终了,又换上了几个琵琶。那香炉不知燃着什么稀罕香料,幽幽弥漫开来。席间热情高涨,皆是赞叹着这传颂百年的不朽情义。

筵席歌舞升平,祝昭却如坠冰窟。她指尖发凉,紧紧盯着那方酒樽与李蜉手上捧的书卷。

宁王李蝉虽未公布被盗宝物名单,但祝昭却是清楚的:那天她下药放晕谢珩后,便把谢珩车上的赃物一起卷了走。这银爵、这百年前的竹简,都在那日被她收入了行囊。

那么,这些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只有谢珩。只能是谢珩。

所以,他为什么会把东西递交给宋珏李蜉?

还是说,这些东西本就是要给她们的?

为什么?

祝昭紧紧盯着席前李蜉巧笑的身影。四个月前那封信件末尾处的苍劲字迹又重浮眼前:

曾忆否?昔滇北王乱时,吾尝有一问。今者,或可得解矣。会晤在即,面陈。 ——蜉

祝昭忽地起身,身侧的邕门侍卫却似乎早有准备,抱拳过来:“祝长老,现下筵席已然开始,马上各方将要献礼,还请您稍安勿躁。若有需求,还请待燕王殿下敬酒之后再去行事。”

旁边齐宗的人探过来了好奇的眼神。为免打草惊蛇,祝昭只好草草地回了侍卫个笑,又朝周边的人摆了摆手,坐了回去。

她不甘地咬咬牙:这是早在防着自己。

“李蜉、谢珩,你们最好不会干出我所猜的那件事情。”她紧闭双眼,缓缓呼了一口气。

各方代表一一上台,向这年轻的亲王送上贺礼,李蜉亦是尽数得体回应。

另一方更衣入座后的宋珏和对面的新任书院院长谢琅交换了个视线,而后同时离席。席下李蝉面色变了又变,侧身吩咐了身旁侍卫一些什么。

李蜉还在四处敬酒,很快便敬至李蝉。祝昭将全部内力渡至感官,远处的情形霎时真切起来,连二人对话的每个字每个神情都能收入眼耳之中。

李蝉身侧侍卫不知何时隐隐成阵,她居高临下起身:“三妹,敢问这酒樽是何处寻得的?”

大殿里太过嘈杂,除了紧盯着她们的祝昭,似乎并未有其他人注意到发生了什么。

只见李蜉甜甜一笑:“啊,禀报皇姐,是一位侠客听说这里要追忆三姝,便主动把这些旧物送到了这里。”

李蝉怒极反笑:“你难道不知,这本是我宁王库的藏物?而前几个月恰好失窃了?”

李蜉无辜眨眼,吃惊地抬袖掩住了嘴:“竟然是这样吗?皇姐莫急,我这便派人去追查此事。”

李蝉气结:“好,好,好。”她深吸了一口气,又强扯起一丝笑意:“那三妹,前日抓来的戏班子何时斩首示众啊?”

觥筹交错间,琵琶声越发激越。祝昭眼睛一眨不眨,屏住呼吸。

席间又离去了一些宾客。依稀有个乌衣少年在人群间探找什么。还是不见谢珩的踪影。乐师加大了手上的力度。

李蜉似乎早有准备,她笑着拍了拍手:“那便现在吧。来人,把那逆反的贼子们押上来。”

一队侍卫逆着光,进了殿门,大殿里响起兵甲摩擦的声音。

可是她们手中并未押着囚犯,只有冷冷的刃光。

席上终于安静,所有宾客都把目光投向此处。

耳畔的乐声于嘈杂间成倍放大,拨甲与琴弦摩擦出的嗡鸣尖锐又急促,一段凄厉的洞箫和了进来,演绎着古破阵曲最后的尾声。

“铮——”琴弦乍破,铁骑突出,刀枪起鸣。

祝昭猛地抽剑起身。然而一股气血却忽然逆流,搅得她眼前一黑,忽然失去了视觉与听觉。

眼耳鼻舌身五根在祝昭脑中一绞。她再睁眼,唯剩尘土弥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