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冥婚夫君从战场回来了 > 第1章 第 1 章

冥婚夫君从战场回来了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鹊经年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27 14:14:39 来源:文学城

二月初一,暖春将至,新皇登基,年号大雍。

一大早,镇国公府的两个主子就进宫庆贺去了,直到金乌西沉才回府。

陆老夫人年迈,行车速度较慢,等她回到的时候,宫里传旨的公公已经在正厅候着了。

“有劳姜公公久等。”陆老夫人脸上带笑,和姜公公寒暄。

姜公公是皇上的贴身太监,为人最会审时度势,皇上对陆老夫人亲厚,他自然满脸堆笑,“国公老夫人客气了,咱家也是才到。”

正厅里已经摆上香案、蒲团等一干接旨安排,国公府管家悄然进厅,手中还拿着一个轻飘飘的荷包。

姜公公又笑道:“老夫人,不若现在就颁旨?”

陆老夫人和跟在身侧的重孙子双膝跪下,后面是一干奴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京城有女宁清,德貌双全,品行端正。今赐婚于镇国公世子陆长野,命择吉日完婚。钦此!”

“臣妇遵旨。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老夫人一颗心终于定下,起身双手接过圣旨,笑道:“有劳公公跑一趟,还请喝杯热茶再走。”

“国公府的茶老奴也馋嘴呢,只是还要回宫当差,就不多留了。”姜公公笑呵呵的婉拒。

陆老夫人也不强求,一个眼神过去,管家恭敬的送上孝敬荷包。

一入手,就摸出有三张银票,姜公公心下暗叹镇国公府底子比他想的厚,少说有三百两。

都说寡妇惜财,他来之前还以为能有个一百两就是国公老夫人大方了。

不怪姜公公如此想。这镇国公府虽是头一份的开国功臣,奈何命不好。从老国公爷到小世子三代男丁,全都死在战场上。

如今这府上,就剩下陆老夫人和三岁的重孙子。

镇国公府里,陆老夫人望着圣旨,恍惚不觉间掉下两行清泪。

盛嬷嬷忙道:“老夫人该高兴才是。赐婚旨意已下,这件事您办得极圆满。可见,皇上还是疼爱世子的。”

不然也不会下这种接近于冥婚的圣旨。

去年,陆长野和皇长孙一起去收服南蛮,本来捷报连连,谁知就在最后一战中,陆长野和皇长孙陷入包围圈,最后只找回来他们的盔甲。

从十月等到二月,皇上和镇国公府派了好几批人去找,皆是一无所获。

最后皇上无奈接受皇长孙战死的噩耗,将他追封为皇太孙,甚至优先建皇长孙的寝陵,自己的反而排在后面。

陆长野也被追封镇国公世子,二品骁勇将军。

只是陆老夫人一直存着念想,衣冠冢都没让建,一心想着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仍然派人接着找。

因此,没人提冥婚的二字。

“曾祖母,您别哭,安儿会乖乖听话的。”见曾祖母哭了,陆文安连忙伸出白嫩的小手,帮忙擦拭眼泪。

“安儿最乖,曾祖母心里高兴呢,你先跟着翡翠姐姐去吃燕窝粥,好不好?”陆老夫人收住泪,重新振作起来,为了重孙子,她也要撑起整个国公府。

“好,安儿这就去。”陆文安跟着侍女出去了。

陆老夫人呢喃道:“皇上有心了。”

“您到底是圣上的亲姨母,哪怕太后娘娘仙逝,可奴婢看,皇上还是很敬重您的。”

盛嬷嬷自认看得清楚,陆老夫人心里更是明白,“我丈夫儿子孙子都为打江山,离了我。安儿身体弱,不适合习武,往下十几二十年,镇国公府就是担个名头。”

家中无人掌兵,自然对朝廷任何人都没有威胁。

除非,她的孙儿陆长野能回来,支撑镇国公府。

“老夫人,皇上心里念着您的好,老爷们的好。今日登基庆贺宴席,皇上连喝杯好酒都不忘咱们的世子。就冲这份情,安少爷的将来就不会差。”盛嬷嬷捡着好听话说。

“这倒也是。”陆老夫人赞同。

大皇子英年早逝,陆长野和皇长孙自小一起由皇上教养长大,用心甚多,怎么会不疼爱?可惜两人都已不在。

这时,管家进来,说道:“老夫人,各府送贺礼来了。这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的礼单。”

其他的礼单管家都能按着规矩回礼,就是皇子们的礼单,得由主子决定。

盛嬷嬷上前接过,再递给陆老夫人。

只一眼,陆老夫人的眉头就微微皱起,这两份礼,太重了。

纵使有圣旨,明面上没人说,但谁心里都清楚,这亲事与冥婚无异。

其他人的贺礼都比正常亲事减了两三成,就二皇子和三皇子两府的贺礼,反而增添三成。

“照这礼单,还个差不多的。”陆老夫人叹口气,忍不住和盛嬷嬷感慨,“新皇才登基,两个皇子的角逐就已经开始了。”

二皇子是皇上原配所出,三皇子则是当今皇后之子。论起来,都算嫡子。

皇上未立太子,他们就是最有希望的两位皇子。

“罢了,镇国公府不掺和这些。咱们还是筹备婚事要紧。不能委屈了宁清那孩子。”

“都听老夫人的。”

主仆两开始商量陆长野和宁清的婚礼事宜。

**

京郊,观山庵。

赐婚圣旨同样送到了庵堂,送走宫里来的公公,观山庵回归往日的寂静平和。

庵堂依山而建,后院正屋前,两棵枯树熬过凛冬,长出零零散散的嫩芽,随着冷风拂过,左右摇动。还有两三只喜鹊在枝头轻盈踏步。

陈嬷嬷脚步轻缓,从里屋出来,左手端着瓷白药碗,右手轻轻关门。

一转身,就看到对面阁楼上的一抹身影。

宁清凭栏而站立,面若寒冰,美目露轻愁。她肤白胜雪,粗布麻衣的僧袍遮掩不住窈窕纤细的身段。

二月里的京城不时刮过一阵寒风,看得陈嬷嬷眉头一紧,赶忙取一件厚披风来。

“姑娘也不怕冷着了,等师太醒来,奴婢要怎么交差啊。”陈嬷嬷亲手帮宁清穿好披风,嘴里念叨着,“今日师太很高兴。”

你可不能辜负濯尘师太一番苦心。

“师叔,我不想嫁。”宁清的嗓音仿佛和迎面吹来的风一样凉。

“姑娘,你该叫我嬷嬷了。”陈嬷嬷狠心纠正。

宁清充耳不闻,自顾自说:“如果是因为上个月来上香的王员外,我可以解决。”

上个月,宁清因着急给师傅濯尘师太拿药,去了一趟专为香客居住的院落。哪知恰好碰到来接妻女的王员外。

那王员外是山脚镇上的有名大户,贪财好色,家中有十几个姬妾。他一见宁清就失魂落魄,几乎日日来观山庵痴缠。

本来观山庵在附近信众不少,王员外不敢强来,但新朝启用官吏,王员外的叔叔得了一个官身,荣升县丞,自此,王员外话里话外就全是威胁。

陈嬷嬷轻叹口气,解释道:“师太时日无多,她最放心不下你。这样的事,躲过一桩,未必没有第二起。”

说完故作打趣,“谁让我们清儿长得花容月貌,丽质无双呢!”

宁清失笑,“师叔,你也和师傅一样取笑我。”

“当年你又瘦又小,谁能想到,长大了会是这般标致的模样。这桩婚事,要你受委屈了。”陈嬷嬷回忆起从前。

陈嬷嬷跟着刚出家的濯尘师太来观山庵修行,路上偶遇孤身逃难的宁清,心中不忍,就带她上观山庵养大。

宁清摇摇头,“若不是师傅筹谋,国公府的门我都不知朝哪边开。”

“万福寺的方丈真的不会走漏消息吗?”宁清凑近,小声问。

阁楼不大,门窗都开着,一览无余。但宁清依然小心。

宁清不清楚濯尘师太的具体行动,只知道万福寺方丈跟镇国公老夫人提的八字命格,修来世福报的批语。

陈嬷嬷想了想,得让宁清放宽心,“你放心。万福寺方丈和师太是多年的交情。镇国公陆家,若是陆世子还在,那必然位高权重,他英武善战,又得皇上信任。师太断然不敢奢望他家。”

“可如今不同,只剩下陆老夫人和一个孩子。陆老夫人信佛,心善,又疼爱小辈。你去他家,只要好好过日子,定能平平安安。”

宁清若有所思。

信佛,才会信陆世子杀孽过重,魂魄不安的批语,愿意因为八字命格娶她进门;心善且疼爱小辈,才会善待她。

陈嬷嬷犹豫片刻,还是隐晦的说:“若是将来,也便宜。”

濯尘师太和陈嬷嬷打算的好,陆老夫人仁善,宁清虽性子清冷些,也是个好孩子,两人定能和睦相处。

若是陆老夫人有个万一,宁清有圣旨和嫁妆护身,陆家也不会为难宁清。

月色刚升,濯尘师太恰好醒来,许是搁下一件心事,又或许是陆老夫人举荐的太医医术高,濯尘师太觉得精神极好。

“师傅,您醒了。”宁清展颜一笑,点亮烛火,拢好灯罩。她还担心火光扰到师傅安枕,师傅就醒来了。

濯尘师太白日睡得昏沉,见窗外隐有月色,“现在什么时辰?你用饭了不曾?”

视线往下见到一封明黄色的圣旨,心里高兴。镇国公府陆老夫人果真没食言,宁清后半辈子算是稳妥了。

人能计三五年,计不到十年二十年。

濯尘师太原是官家小姐,心思缜密,见过俗世男人的险恶。宁清自十岁之后,容色开始显露,她平日都不敢让宁清走出院子。

貌美,又无依无靠的女人,会有什么好下场?

镇国公府已经是濯尘师太能为宁清谋算的最好归宿。

“我吃过了,灶上还温着粥,我去给师傅端来。”宁清刚起身,陈嬷嬷已经提着食盒进门了。

“那我来喂师傅吧。”

宁清轻轻弯起嘴角,她不是爱笑的性子。只在自己师傅和陈嬷嬷跟前,才会褪下表面的清冷,一贯似水无波的如月杏眸中,盛着暖意。

用完饭,宁清又陪着濯尘师太和陈嬷嬷说一会儿话,才回到自己房里。

半夜,一阵敲门声响彻耳畔,宁清刚睁眼就听到一句,“宁清师姐,濯尘师太发高热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