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明灯与樊笼 > 第37章 杨也

明灯与樊笼 第37章 杨也

作者:霜镜浮悬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16:31:28 来源:文学城

“李元厉!亏我当你是朝中一股清流,竟说出此等阿谀之词!”李御史面露不屑,直接将不满宣之于口。

“李御史别是被人当枪使而不自知吧?”

这话将李御史说得一怔。李元厉又接道:

“你想一想,皇后逊位,陛下要另立新后的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传话给你的人是不是言语从一开始就带了些自己的看法?”

“身为御史,当为陛下之尺,做陛下的眼睛,为大渊寻出真正的奸佞。怎的却听风就是雨了?”

李御史被李元厉说得面红耳赤,一时间闭了嘴。

玄铭道:“二位都是大渊的肱骨之臣,一心为大渊社稷着想,从不偏私。朕也正是为了这一点,才只请了二位来御书房商议。”

一句话便让两人止了争论。

“李尚书方才所言正是朕最为忧心之事。”玄铭踱步到李御史面前,拍着他的肩语重心长道:

“前几日你的上书,言明丞相插手后宫。其实朕并非想要包庇丞相,只是实在是皇权被架空,许多事情都有心无力。

一旦出言惩戒,必然会有各方声音前来说项。朕这皇帝……做得属实窝囊……”

李御史炮仗脾气,一听皇帝如此说,登时火冒三丈:“朝中尽是贺兰闲的人,此事臣也早有耳闻,只是不知他竟如此霸道!”

玄铭叹道:“自古以来哪有不霸道的权臣?”

李元厉冷眼旁观,已经看明白了皇帝的意图。

他平日里看不惯贺兰闲的做派,更不愿接受丞相的招揽,一直以来在众位尚书当中都属于被排挤的边缘人物。如今皇帝有心惩治丞相,只是在朝中缺一些助益。

而眼下,自己与李御史便是皇帝选中的利刃。

“陛下,臣接手吏部后对所有库中档案做了排查,前日许耀尘鬻官案,恐怕牵扯甚广,丞相难逃干系。”

“哦?爱卿的意思是,吏部的案子,还能继续深究?”

“正是。臣请命暗中彻查,定会将幕后真凶绳之以法,不叫蛀虫啃食大渊。”

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李元厉:“李爱卿,朕等你的好消息。”

此时李御史也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竟被贺兰闲当了马前卒。

“陛下,臣想起昨夜告知立后消息的人,的确是丞相的门生。”李御史忿忿道,“难怪要让我来弹劾,贺兰氏失了皇后之位,便是失去了后宫权柄,自然不会善罢甘休。我也太过后知后觉了!”

“李御史为官清正,快言快语,朕甚是喜欢。只是朕觉得,这股凛然正气用在合适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陛下所言甚是。贺兰氏本就权势滔天,若后宫之主还握在他们手中,这大渊就要姓贺兰了!臣这就回去整理奏折,定不能让那些人为所欲为。”

“臣先告退了。”他着急忙慌地跑出了御书房,仿佛真有什么事是非要立刻处理的。

李元厉看着李御史走远,转身回来向玄铭汇报:“陛下,臣进宫前刚刚收到了一封江南传来的密信。”

那发信的定是项七珩。

玄铭忙接过那封密信,拆开来瞧。

信上直书,江南官员**严重,往年河堤的用料多是劣材,上报到朝廷的却是顶好的灰浆。这才导致了江南年年修堤,却年年水患不绝。

“李卿觉得,项七珩一人能处理好江南的事务吗?”

“被派到江南与他同行的是臣的亲生儿子,李轻荼,臣可保两人乃是一心。况且陛下已经给了项七珩处置之权,此番就当是给他们俩的历练吧。”

“嗯……那就烦请李卿出宫后与王希微见上一面,互通一下吏部鬻官案的消息,再传信给江南那边,请两位钦差多多费心,查证一番。”

“臣这就去办。”李元厉也转身离开。

玄铭将自己靠在椅背上伸了个懒腰,望着堆积在书案上的奏折,定了定神色,摸起最上层的一册,右手提了朱笔。

只是这一次他不再只写“准奏”二字,而是认真审阅起来。

半晌后他抬头将门外的池柳唤了进来,递上一份诏书:

“将这道圣旨发往北境,宣杨也将军回皇城述职。”

池柳接诏书的手一滞:“杨也乃是丞相姻亲,这个时候召他回来……”

“你放心,朕自有安排。”

*

两个月后。

李御史与工部、吏部尚书的态度转变让朝中一边倒的舆论发生了变化,许多沉默观望、在贺兰闲手下未得重用的官员开始看清了皇帝的意图,请立明妃为后的奏折如雨后春笋一般,越来越多。

当年打压洛氏时贺兰闲权高气盛,如今却失了吏部这个权柄,对朝中官员的掣肘开始有些无力了。

皇帝虽还没有宣布立后,这两个月却已经在着人准备起立后大典,中宫随时会迎来一位新主。

便在此时,杨也抵达了皇城。

这一天姬昭正在御花园中与曲流瑛攀谈。她随手折了一簇凌霄花,转身卡到了曲流瑛的袖甲上,火红的花色在她的手臂上显得格外亮眼蓬勃。

“娘娘平日在后宫就是这样与侍卫交往的?”

姬昭闻言抬起头,见远处一人走近过来。他虽卸了佩剑,却一身甲胄,显然是个武将。

“杨将军见笑了,这位是妾的弟弟,陛下亲任他来保护妾的安全,自然会比旁人亲近些。”

杨也沉默不言,只是双眼如鹰一般审视着眼前这位明妃娘娘。

“娘娘观察细致入微,难怪能得陛下青睐。只是巫女终究难登大雅。”

姬昭冷哼一声:“我的确不如将军,有个能得贺兰闲青眼的好妹妹。不知巫女与靠联姻得来权势的人,哪个更加不堪一些?”

这话戳中了杨也的痛处,只见他青筋暴起,上前一步气势汹汹道:“杨某的军功皆是在阵前真刀真枪拼杀而来,黄毛丫头也敢血口喷人!”

他本就长得高壮,又带着腾腾杀气逼近过来,行状颇为骇人。

曲流瑛挡到姬昭身前:“将军自重。”

杨也竖起眉毛怒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连你这瘦弱小子也敢拦我了?”

话罢他举起拳头就往曲流瑛脸上招呼。

那拳头快要赶得上她的一张脸大,挨上一下只怕半条小命都要丢了。姬昭吃了一惊,当即伸手想将她拉开。

谁知就在霎那间,曲流瑛掌心正面接住了这一拳,袖甲上的凌霄花微微颤动。

众人都没想到她能接下这一拳,杨也面上的神情由怒转惊,不由多打量了这个少年几眼。

他收了拳,问道:“你是什么人?”

“在下曲流瑛,是明妃娘娘的侍卫。”

“敢正面接杨某一拳的人,北境军中都没有几个。你竟只是甘心当个后宫侍卫?”

曲流瑛不知该作何回答,便抱拳施了个礼,退至姬昭身后——这是姬昭教她的法子,有什么需要嘴上功夫的事情,只管退到后面。

“杨将军可真是不讲理,军中能有的人物,后宫就不能有?”姬昭玩笑道。

“保卫大渊边境,比后宫更需要这样的人才。娘娘将他收在身边是在埋没他的才华。难不成娘娘也是个爱打压身边人的性子?”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都带着刺,正僵持不下,便听有侍从高呼:

“陛下驾到。”

玄铭款款而来,向杨也笑道:“将军误会明妃了,这是朕的安排。”

“陛下果然如传闻那般,颇爱袒护这位娘娘。”

玄铭并不接他这句,只道:“远道而来,还没来得及歇歇脚吧?来御书房,朕准备了酒菜,你我今日要好好喝上一顿。”

不等对方开口,他已经拉着杨也的手臂将人拽走了,只听身后传来明妃的声音:“恭送陛下。”

*

御书房中。

书案前架起了一张酒桌,酒菜都已经齐备,皇帝与杨将军入内后,池柳缓缓退了出去,关上房门。

“将军快坐。”玄铭将杨也摁到座位上坐好,自己才落座,“这里的酒菜皆是朕特意询问了杨府的厨子,都是将军爱吃的。”

杨也看着眼前这位皇帝,心中不由唏嘘。

一别四年,当初那个半大少年如今已经长成。眼前坐着的不再是宫变之时见到贺兰闲便会落泪的孩子,而是一个刚柔并济、言辞得体的帝王。

他没有动筷,先开口问:“陛下召臣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玄铭将斟满的酒杯递到杨也手中:“将军守卫边疆劳苦功高,朕先敬一杯。”

话罢一饮而尽。

杨也见状,也一仰脖将酒喝了。这次他率先提起酒壶为两人斟酒。

“臣是有话直说的性子,就与陛下直言了。这次返回皇城的路上臣听到了许多传言。”

“有关丞相的吧。”

“不是臣想偏袒丞相,丞相毕竟在朝中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被谣言缠身,陛下都不打算为他正名吗?”

“爱卿怎知那是谣言呢?”

杨也提起筷子的手一滞:“丞相真的干涉后宫内政了?”

“事情已经到了皇后逊位的地步,将军依然觉得这只是个谣言吗?”

见杨也无话,玄铭又举起酒杯:“朕知道将军与丞相乃是姻亲。今日将卿召回,也是希望听一听你的意见。”

“朕与丞相,未来要何去何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