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民国周大郎 > 第2章 爱车

民国周大郎 第2章 爱车

作者:格格的指针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5-05 21:31:24 来源:文学城

刚吃完手中的饼干,周父和周叔就回来了。两人长相有个五六分相似,个头也差不多,都不到一米七,脸黑,长期扛大包,卖苦力,背都有点驼起来了。周父周叔进来看见周大郎能从床上爬起来都一脸喜色。

周父周叔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母早亡,父续娶,继母面不甜心更苦,整日不给吃喝。等再生下一个弟弟后,继母有了底气,便和父亲商量将周父周叔卖了换些钱财养小弟弟,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看看怀里白白胖胖的小儿子,再看看黑黑瘦瘦的大儿子二儿子,周爷爷怎么也看不上眼。他一咬牙,既然老周家有了后,前面那两个就不金贵了,还不如换些银钱供三儿子读个书,让家里祖坟上也冒冒青烟。

于是就领着周父周叔往镇上人牙子家去,路上只说“送你们过好日子去。”周父周叔早知道继母要卖了他们,只是没想到亲爹也这么狠心。于是两人心中再无半点留恋,路上十六岁的周父拉着十三岁的周叔俩人偷偷的跑了,一路乞讨到了四方城。

那是1890年,皇帝还坐的好好的,天子脚下总比其他地方太平繁华一点,周父周叔就在四方城里扛大包,打杂工,磕磕绊绊的过了**年。到了周父二十五岁,周叔二十二岁时,两人算了算自己攒下来的钱,决定去娶个媳妇。谁知俩人加在一起攒的钱,在四方城里连一个媳妇都娶不到。

周父周叔在四方城里头无寸瓦,只有一身力气,稍稍心疼女儿的都不愿意嫁他,只有那些指望女儿卖一笔钱的才同意,但这种媳妇的价格往往很高。周父周叔不愿娶个媳妇背一身的债,只好耽搁了下来。

到了第二年,先是拳头帮,进了城,搞的城里人心惶惶。后是八国联军开进了四方城,一路烧杀抢略,四方城的人们哭着喊着往外逃。兄弟俩也不知道往哪去,有钱有门路的人跑了,他们这些住在平民区的只好躲在家里。谁知道又听闻皇帝也跑了,这下平民区的人也坐不住了,都呼呼啦啦往外逃。周父周叔也背了东西往城外跑,一路上浓烟滚滚,血迹斑斑,周父周叔吓的不行。

刚过了城门二里地,周父周叔却见一堆人在路边扎做一堆喊着“房子便宜卖”,房子土地在华国人的心中那是格外不同,周父周叔一听见房子二字便走不动道了,到那一问,只见卖房卖地都有,且都是小门小户。大户人家不用卖房卖地,只有小门小户这一跑便没银钱再回来了,只能在它地扎根,要把房子土地处理了,换些钱财好逃难,而贫苦人家倒无所谓,反正到哪也是身无横财。

周父周叔十年拼命干活,攒了十三四两银钱,一个个房子看过去,往日二百两的房子五六十两便能拿下,俩人都激动的手直抖。但五六十两两人也没有,心中正在焦急,看见一人只卖正房,要价十五两。俩兄弟扑上前去,好说歹说降到了十三两,把兜里掏的干干净净拿到了房契。拿到了房契之后,周父周叔一合计,他俩身上的积蓄都买了房子,寻思着没钱跑也跑不了多远,还不如回城里去,两人就逆着人流偷偷回去,幸好俩人已经在四方城里生活了十年,没费多大劲就找到了新买的房子。

周父周叔冲进去一看,院子挺大,高兴,有树有井,高兴,三间正房还带俩耳房,高兴。再进屋一看,屋里家具竟然齐全,灶上还有锅碗瓢盆,粮食倒是一点也没有了。于是周父周叔悄悄的安顿了下来,白天躲在屋子里睡觉,听外面的枪声炮声,晚上月上三更偷偷跑出去,寻些吃喝,在废墟里摸摸东西。

可能是因为这处宅子在平民区,所以一直没有人往这边搜,周父周叔偷偷住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事。一天晚上,周叔出去竟然带了俩女孩回来,两个女孩是对姐妹,住在京郊,父亲原来也是个苦力,拳头帮过来的时候,为了过个好日子,利利索索的加入了拳头帮。谁知好日子没过两天,联军打了过来,父亲第一天就被打死了。母亲一听说父亲的死讯,抱起小弟弟,不到一刻钟就收拾完了家里的钱财,只交代了两姐妹一句“在这守着”就加入了逃难大军,再也没回来了。

俩姐妹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基本上没出过家门,日日夜夜洗衣服补贴家用。爹死了,自从娘跑了之后,俩姐妹一天吃一点粮食,竟然也熬了20多天,直到实在撑不住了,夜里出来寻粮食,又迷了路,饿了两天,头晕眼花的,见周叔过来,姐姐大着胆子给周叔磕头,求周叔给口饭吃。周叔胆大心细,问了俩姐妹家里的情况后,心想兄弟俩把积蓄都花光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娶上媳妇,捡了这俩女子回去,养上几年,比正儿八经娶个媳妇便宜多了。于是就给两姐妹王大妮和王二妮说了俩兄弟的情况,问两姐妹同不同意做童养媳。

两姐妹心知母亲恐怕不会回来了,她们总要再有个家,就同意了,跟着周叔回了家。于是商订周父娶了姐姐,周叔娶了妹妹。周叔周父都不是坏人,两姐妹的心很快便安定了下来,外年轰轰烈烈的闹了两个月才渐渐平静了下来,又过了一个月,四方城渐渐的开始复苏。周叔周父把自己捡的东西去当铺当了,竟然也换回来了两三两银子。战乱结束之后。周父周叔又开始每天去扛大包,盖房子,哪里有活去哪里。两姐妹又接了洗衣服的活,四个人一起使劲,日子竟然好过起来,尤其是不用再出房租后,钱攒起来更快了。

王大妮十七岁的时候,周父摆了桌酒,正式娶了王大妮。谁知道婚后两年肚子也没有动静,掏钱请了大夫看了看,说是身体亏损,有寒气,需要长期调养。周叔急忙把二妮也带来看了看,问题一样,甚至更严重些。于是周父周叔便包了药,不让两姐妹再洗衣服,托人介绍去一个富户人家做了帮佣,工钱差不多,但活轻了些。又隔三差五地吃顿肉,这样养了两年。两年后,周母终于怀上了,生下了周大郎。周二婶却怀不上,直到周叔三十四岁才怀了一个,但怀像一直很差,生产时直接一尸两命去了。

周二婶去世之后,周叔也没有续娶,而是和周父商量了一下,让周大郎给他摔盆送终养老,两家和成了一家。

因此周大郎可谓是千亩良田一根苗,无论是周父周母还是周叔都宠的不行,养到了十岁还把周大郎送到学堂学了两年,学堂花费颇高,周大郎读了两年,认了些字就回来了。此时周大郎正是半大小子,却也没有干等着吃饭的道理,周父就给他置办了个烟盒子,走街串巷的卖些烟糖之类的,利小还要交保护费,没挣几个钱,只是勉强收支平衡。但胆子和嘴皮子锻炼了出来,也涨了些见识。到了十七岁,身子骨长成了,周父就想给周大郎找个正经营生。只是一片慈心发作,又想活轻遣,又想工钱高。正当周父发愁时,周大郎自己给自己找了个营生,他决定自己去拉黄包车。

黄包车是最近五六年才红火起来的,但现在已经成了四方城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条件好一些的都习惯出门喊个黄包车,可比马车省事又省钱。周父也觉得拉黄包车不错,尤其在周大郎描述了自己的伟大理想之后,总的来说周大郎的理想就是“一辆生两辆,两辆生四辆,四辆生八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最后开个大车行。”

周父周母和周叔三人咬了咬牙,花了135块大洋买了辆最新款的黄包车,当时一块大洋能买130个鸡蛋,就是磨的干净净,白花花的面粉也能买70斤,这么一大笔钱把家里的积蓄花的一干二净。

好在周大郎很是争气,自小没缺吃的,个体将近一米八,长的不是很帅气,但很干净。车子天天擦的蹭亮的,还放了毛巾,报纸,用竹筒杯子装了水,在蓬的前面缝了纱,实在是很用心的。在一群灰仆仆的车夫中鹤立鸡群。再加上他读了两年书,天天还看张报纸,能说会道的,见人就笑,很少有空车的时候,坐他车的一路上聊的也开心,小费给的也多。没干几天就接到了个包月的好活计,送一户有钱人家的小姐早上去上学,晚上再接回来,一个月5块大洋,实在是很丰厚了。

晚上周大郎把车子按7块钱租出去,比市场价便宜1块,为的就是让人好好对自己的车。算来算去,周大郎一个月竟能挣二十多块钱。

这可是很不错了,要知道周母一个月也就7块大洋呢,周父周叔也只有十几块的工钱,一家人可谓是春风得意,周大郎更是攒着劲想早些买第二辆车呢。

周大郎想着买车,周父周母却想着娶个儿媳妇,谁知没等周父周母发愁,周大郎就不花一分钱的领回来个漂亮媳妇,还带着嫁妆,小媳妇乖巧又懂事,让一家人笑的的嘴都合不上了。

收藏一下呗,爱你们哦,谢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爱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