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 第52章 开售盛况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第52章 开售盛况

作者:金非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20:04:59 来源:文学城

总的来说,茶话会参加得很值,即使离开的时候,杨金穗随口问了一句陈述礼那辆锃光瓦亮的自行车多少钱,然后成功被价格劝退,也没影响她近期的好心情。

等《楚惊鸿探幽录》发售的当天早上,杨金穗更是早早起来,打算出门去看看售卖情况。

虽然眼睛都困得睁不开,杨金穗还是顽强地坐着,摸索着把衣服穿好,等她收拾完了,准备出卧房去吃点东西的时候,才发现餐桌旁已经坐满了人。

往日总是早早去铺子那里的杨大金还在,穿得很体面,正在呼噜呼噜喝着粥。

李大花也在,她昨天去附近住的孙老太太那里烫了个头,刚烫过的头发,讲真的,不是那么好看。

孙老太太的手艺也一般,审美更是不可说,所以李大花的头,就像是套了个黑亮黑亮的钢丝球。

两个小孩对亲娘的新发型很稀奇,一左一右靠着,用手拨弄李大花的头发,她被两个小孩子闹得心烦,一边拍了一巴掌,这才安静了下来。

假期在家爱睡懒觉的杨满福也在,顶着个鸡窝头靠在杨大金身上,半梦半醒地嚼着馒头。

杨金穗很想说“困还吃馒头,吃完更困了。”

但大小伙子,想吃饱不吃馒头吃什么?也没有高蛋白的牛排鸡胸肉给他吃啊,杨金穗默默咽下了这个吐槽。

杨地主也在,作为老年人,他一向醒得早,又爱热闹,往往早早就去找老朋友聊天去了,今天却没走,不仅没走,还笑得一脸灿烂,活像是迎来了第二春似的。

小枣一家、腾克,同样早早起了,打扮得整整齐齐,杨金穗知道,他们是要和她一起去看第一本书的销售情况。

说实话,她是挺感动的,但也有点担心,万一销量不好呢?那岂不是很尴尬。

此时北平的书籍销售点,多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

琉璃厂,没错,是那个琉璃厂,这里不仅卖古玩和仿古工艺品,还卖书,书肆很多,卖旧书,也卖新的出版书。

东安市场,这里就有意思了,也是有新书有旧书,但这里的旧书经常有一些外文书籍,愿意淘的话,可能还能淘到一些根本没在国内翻译出版过的小众作品。

不过,这些都不是杨金穗他们今天的目的地。

他们今天要去的,是京城书局,这是和《京报》同属于同一个老板旗下的书局,杨金穗的书,正是由京城书局进行总销售。

读者们可以来这里零售购书,一些做书籍生意的商贩,也可以批发回去售卖。

这一版的《楚惊鸿探幽录》,普通版定价为4元,典藏版定价为7元,不算便宜了,主要是杨金穗写的是白话文,章节又比较多,所以字数多,成本就上去了。

这也是杨金穗有点担心销量的原因,毕竟,她的小说主要读者,除了青少年群体,读书人,很大一部分就是市井老百姓。

尤其是之前的一些二创,说书、戏剧戏曲、木偶戏、皮影戏等,更是扩大了这部分群体。

但就像前世的明星似的,免费在电视上可以观看的剧集,观众们还能有钱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但到了大荧幕,就能看出来谁真正能让观众们掏钱了。

杨金穗觉得,从报纸连载到出版的这道坎,就有点像从电视荧幕迈向大荧幕那样,面临的是新的考验。

此时,京城书局的门口,已经聚起了一群人,多数是想贩书去分销的书商们。

他们各自有铺子或者报刊摊,都有固定的顾客,因此,会更敏锐地通过顾客们的反馈获得一本书、一份报纸受欢迎的程度。

也算是早期的人工大数据处理了。

尤其是《楚惊鸿探幽录》的出版,比预告的时候推迟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这些书商基本都承受过读者的反复询问甚至是骚扰。

其中一个刘书商,算是这里面生意做得比较大的,在繁华的路段开了三间书铺,顾客群体也不乏非富即贵的人家。

这些人家的少爷小姐们,往往是不会愿意等待的,用杨金穗前世流行的那个说法就是,短短十几年的人生中,没多少“不可得之物”。

于是,在《楚惊鸿探幽录》推迟发售后,他们频频派家中的佣人来刘书商这里询问缘由、要求提前预留书籍。

在这样的频频骚扰下,刘书商很敏锐地发现,这本书的销量应该不会太低,这群有钱的少年人们,不仅愿意为爱好花钱,还愿意炫耀、分享、攀比,想必会给他提供一大份销量的。

因此,他甚至都不愿完全委托给书铺专门负责采购的小舅子,怕对方的面子没那么大,拿不到更多的份额。

刘书商胖胖的身体,在小舅子的开路下,顺利挤进最核心的人群里,在这样的冬天,都被挤得出了一头汗。

他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隐约闻到一股熟韭菜的味道,嫌弃地四处转头,这才发现,是身后的一位同行嘴里发出的味道。

对方比他个子高点,因此嘴巴呼出的气味就冲着刘书商头顶来。

这名同行和刘书商在同样的两条街上都开了铺子,也算是竞争对手了。

这老臭虫,还是这么爱吃韭菜,也不怕死在姨太太床上,刘书商心里狠狠骂着对方,大搞荡夫羞辱,面上却挤出一抹笑:

“王老板,您也来进书啊,怎么,儿子们那么多,都不能帮你做点跑腿的事么?”

“呦,刘老板,抱歉抱歉,光顾着看前面了,竟然没看到下面的您,哈哈哈。儿子嘛,读书的读书,给我生孙子的生孙子,各有事情做,我又还年轻,生意当然还是我在打理。

更何况,这可是身是客先生的新书,想也知道好卖,我要多进点,这么大的数量,当然得我来买。”

“王老弟,您真的看好这书啊?要知道,这书可都在报纸上连载完了,谁还会花钱买重复的东西,又不便宜。”

这老阴狗,还是一肚子坏水,怪不得坠得不长个子,刘书商低头瞥了对方一眼,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对方是什么盘算。

“哼哼,刘老弟,您既然不看好,那冒昧问一句,您打算买多少?”

刘书商伸出一只手掌,五根胖胖的手指头伸直,他想了想,又收回两只手指头,剩下三只手指头在半空中划了划。

他预计购买500本,不过,在王书商面前,他不打算说实话,改成了300本。

“呵呵,那咱俩差不多,我也进这么多。”

其实王书商打算进一千本。他有个儿子在中学读书,可是说了呢,同学里很多人都在看这本书呢。

有的同学,想买两本,一本收藏,一本看,还有的同学,发誓一定要买到签名版本的,这购买数量,可就不好估量了。

杨金穗在《楚惊鸿探幽录》签名的书,有一百套,是分散在一千份典藏版里的。

所谓典藏版,除了有十分之一的概率抽到作者亲签,还有一个精美的纸盒子——这是承包给本地救济院、仁善堂的手工活,也是让他们在年前能挣点钱,过个好年。

一份每一页都印有楚惊鸿侧影的笔记本,不用说,这侧影也是连尹的作品。

因为把连尹的作品重复利用了好几次,杨金穗实在不好意思这么占人便宜,已经和对方重新商定了买画的合约。

一本手翻书,这应该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吧,快速翻动,书上的人物就会动起来。

这是国外在上个世纪就搞出来的小发明,此时国内已经有类似的小玩意,但并不多。

原本呢,杨金穗是想着,《楚惊鸿探幽录》能出动漫就好了,应该会很好看吧。

她在这个时代,已经很想念前世的那些娱乐方式了,就这么想着想着,偶然回忆起手翻书。

这本手翻书,是连尹介绍的一个学画的学生给画的,画的是一段楚惊鸿在屋顶上用剑的动作戏,为了增加氛围感,还画了头顶的月色和屋顶上的桂树。

书中的剑招,还多亏了当初杨大金介绍的武大牛。

他是练武之人,但对于用剑不是很懂,且耍不了很优雅的动作,得知杨金穗想找个用剑身法很漂亮的人,就介绍了他走江湖认识的结义妹妹青红。

青红身材高挑,学过武艺,还在亲爹的戏班子里做武术指导,很懂怎么把剑用得凌厉又具有艺术美学。

连尹介绍的学生,对着青红的剑舞记忆动作,大画了三天,就这么画出了手翻书。

手翻书的确画得很好看,杨金穗出于私心,都掏钱让冯知明多帮她印刷了一些,自己收藏,以及送朋友和亲友家的小孩。

此外,杨金穗还自掏腰包留了几本基础版和典藏版,准备送人。其实冯知明已经给了杨金穗几本,但还不够用。

因为杨地主准备等开春了回老家,给亲朋们送一些,还要烧一本给祖宗和杨金穗她娘,就这么慷金穗之慨地分出了她手中所有的书。

此时此刻,杨地主站在书局附近的的路口,看到书局周围围满了人,争着抢着要订购自家闺女的书,眼眶里不□□出两行热泪T﹏T。

“嚯,这天,真冷啊,把你爹我的眼泪都冻出来了。”

“哭就哭呗,谁还笑话您老啊。”

杨金穗不知怎么也觉得鼻子酸酸的,但还是要调侃一下难得流眼泪的亲爹。

“我就哭了,怎么了,我不是为了你,就是想起你娘了,你娘要是还在,看到今天,不知道多高兴。”

我发现我一旦加了班,回家后就做不了什么正经事,总觉得今天已经很辛苦了[捂脸笑哭]最近两个星期几乎没怎么写,一直在消耗存稿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2章 开售盛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