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 第45章 商品陈列所

民国文坛遍布我马甲 第45章 商品陈列所

作者:金非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4 20:38:27 来源:文学城

一方面是因为她在家里的学习效果不如在学校,毕竟温柔乡英雌冢嘛,在家里,杨大婶伺候,小枣伺候,嫂子伺候,就连小侄女都会主动给她把鞋放到炉子边烤透了再拿过来。

在这种关怀下,她很难不生出倦怠的心思,恨不得就这么懒下去。

另一方面则是,学校食堂在考试期间提供的伙食很不错,即使是早上,也是肉蛋奶和膳食纤维齐全,又不要钱,同等水平的早餐家里虽然也能给她做,但是费钱费柴火还费力,那干嘛不来食堂吃免费的呢。

不就是早起一个小时嘛,她起得来,大馋丫头从来不怕早起,就怕吃不到好东西。

这不,杨金穗夹了煎蛋、拿了一碗鸡蛋羹,夹了面包片,拿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夹了培根,拿了一碗牛肉丸子汤......

她美美地坐在餐桌旁,开始优雅进食,一边吃,还在一边看地理课笔记,就是这么好学,又刻苦。

这么连着蹭了学校三天好伙食,杨金穗终于结束了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至于成绩嘛,管他呢,她尽力了,现在的任务,就是迎接过年。

来到北平的又一个新年,此时的年味还是很重的,尤其是今年杨家的收入更多了——

虽然杨地主的收入锐减,老家受灾,今年的佃租都没收上来多少,再加上杨金穗登文后,杨地主自觉自家出了个文人,很了不起,虽然没回老家,但依然远程遥控亲族们帮着给祖宗好好祭奠了一场,还小小地搞了场流水席请老家的亲友们和佃户们吃饭,本就不多的收入更是所剩无几,花的时候有多“豪掷千金”,如今想起来就有多痛彻心扉。

但今年杨大金挣得多了一些,一方面是因为抱了南格的大腿,和她合伙做了些生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和腾克家达成了合作,也算是开辟了新的收购渠道。

而杨金穗就更别提了,一年前的她几乎是纯米虫,一共也没挣到多少斤猪肉,一年后的她,简直是敢叫日月换新天的程度,都不能用挣到多少斤猪肉来计算了,那是挣到多少头猪的程度。

当然,过年的大花销,家里的长辈肯定是不会让杨金穗承担的,但是诸如买点糖果糕点卤味之类的,谁管得住她啊。

家里上学的孩子也都放假了,即使是放假最晚的大侄子杨满福也艰难地完成了考试任务,开始在家里猫嫌狗厌地逗弟弟妹妹玩。

也不知道是哪学的坏毛病,这孩子到了青春期后半段竟然能这么讨人厌,用一支公鸭嗓天天在家里叭叭叭地逗孩子生气,气得李大花打孩子的鸡毛掸子都打裂了两只。

正好杨金穗想出去多逛逛,一方面是采买点吃的,另一方面也是想多看看世情,在学校里呆久了,还真有一种“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感觉,对外界的感知都变弱了,这样不好,不利于创作,那就多出去走走吧,顺便帮嫂子把讨打的小子带出去溜。

小枣也放假了,腾克更是还没开学,于是四个人就这么经常在大街上闲逛。

最繁华的街道上,已经林立着不少商店和商场,如果不是周围行走的是穿着长袍马褂、旗袍、洋装等民国风味很浓的路人,如果不是行驶着的车辆是黄包车和诸如福特T型车式的复古车型,恍惚间,杨金穗几乎以为这是身处九十年代的都市了。

当然,还是有不一样的,比如,这里的外国人们,和她在后世见到的外国人有很大不同。后世的外国人,当然也有鼻孔朝天的,自诩为“洋大人”的,但这种往往是欠揍的一少部分,而且即使他们鼻孔朝天,后世的人也不会给他们面子。

毕竟,他们所能享受的现代便利,华国人也能享受,甚至更好、更新、更多,就像很多留子,出国后甚至会有心理落差,觉得国外的公共设施陈旧又不智能,可使用的科技也不够便利。

后世更多的是很能摆正自己位置的外国人,别管心里怎么想,来了这片土地上,就得乖乖守法守规矩。

此外,本国民众的状态也很不一样。

比如,在现代的时候,杨金穗已经有十几年没在街角看到行乞的人,以及乞儿们,但是在此时,却能轻易地见到,而且因为他们出去逛街,走的是比较繁华的街道,在这里碰运气的乞儿就更多了。

可能也是人们对于乞儿的忍耐心和同情心更强些,行乞的成年人往往是乱糟糟地或坐或卧地藏在街角的阴影处,不怎么出来追着人乞讨。

偶尔有,也会迅速被人呵斥开,甚至是踹倒,然后灰溜溜地像只流浪狗似的,跑开。

而乞儿们,倒是活泼些,碰到看着面善的老年人,或者女人,会跟着要点吃的。

是的,往往只是要吃的,因为要钱的话,他们未必能保存住,要点吃的,迅速吃进肚子里,这一天也勉强过去了。

杨金穗他们也被一个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眼睛过分大、嘴巴也过分大的骷髅样的小孩跟着走了一会儿。

杨满福看他岁数不大,而且很有分寸地保持着一段距离,不像是要趁人不备来抢钱包的样子,也就没怎么驱赶。

他还开玩笑,“其实他抢也不怕,我们四个人里,也就只有小姑身上放的钱比较多,钱放的位置也低,我们只要护着小姑,就损失不了什么了,哈哈哈哈。”

“喂,你小子,真欠打。”

前半句还是正经话,后半句就是在嘲讽杨金穗了。

因为大家的装钱的布包都是贴身收在腰侧的,这话,就是变相在嘲笑杨金穗个子矮了。

但她其实并不矮好么,她只是还没正式开始发育呢。

心里是这么想的,但她心里也有点忧虑了,众所周知,女孩子的身高突增期,往往就是来月经之前的那几年,十三四岁以前。

而她如今虽然还没有来月经,其实也快了,到时候长个的速度一放缓,那就更难了。

但是,明明家里人个子并不矮啊,像杨地主,杨大金,都有一米七多,自家亲娘,虽然杨金穗没有印象,但是杨地主说过,和她大嫂李大花差不多高,那就是一米五多。

不要觉得这很矮,以自家的饮食结构,肉蛋奶比较少,碳水更多,能长这个个子已经不错了,国人的整体身高开始突飞猛进的时期,也是后世大家都能吃饱吃得有营养的时候。

因为自觉自家基因还不错,杨金穗一直梦想着自己能长到前世自己的身高,一米六五,这身高就比较中等了,她也不敢奢求更多。

不行,还是得多吃点肉,尤其是牛羊肉,这可不是她嘴馋,而是为了更正当的理由,长高!

这么下定了决心,也不耽误杨金穗看到路边有卖烤红薯的时候,顺便买了几个,然后分了两个递给后面跟了他们好几分钟的乞儿,“好了,别跟着了,拿红薯找个地方吃去吧。”

这乞儿一头黄毛,头发跟杂草似的在头顶炸着,毫无光泽,一看就是营养很不良,他警惕地左看右看,没发现同行,便伸出冻得通红甚至有裂口的手,迅速从杨金穗手里夺过红薯,都顾不得烫,立刻塞进怀里,然后跑掉了。

杨金穗没有因为他没道谢而不开心,毕竟衣食足方能知礼节,连生存都难以保障的孩子,又这么小在外面流浪,当然不会有人教他礼貌,他也不会有精力去学如何讨人喜欢。

这是时代亏欠了他们。杨金穗想。

而这个时代又有多少这样杂草一样生或死,都无人关注的孩子呢。

“小姑,我们去商品陈列所看看吧。”

杨金穗的思绪被打断,立刻回复,“当然要去!”

商品陈列所,算是北平四大商场之一,原身是清政府所建,几经更名,但建筑本身建造得足够经典和恢弘,且设施很齐全,不仅有常规的百货售卖,还有游乐场,棋牌社,广告社,理发馆,镶牙馆,书店,裁缝铺,剧场等,因此依然在北平的商城界屹立不倒。

当然了,看这段介绍就知道,这个商场的物价水平也是不低的,杨金穗和同学们来这里逛过,但也没买什么东西,就是吃了点点心,买了两本书,去剧场看过一场戏。

杨满福和同学也来这里逛过,他手头更紧张,就是纯逛,也就是他们还穿着学校的中学制服,且杨满福有同学手头宽裕,买了点东西,不然都要获得售货员的白眼了。而腾克和小枣,那当然是没来过的。

杨金穗今年是抱着小小出一次血的决心踏进这栋巴洛克式的洋楼的,可能是临近过年,商场也做了不少修饰,上次还还有些发旧的西洋柱门罩被擦得锃亮,大厅的天花板上,不仅有垂坠的水晶大灯,还挂了一些红绸灯笼。

腾克看得眼睛发亮,只觉得进入了一个从未到达过的世界,他在老家过得也很好,吃穿不愁,日常能跑马打猎玩乐,但和这里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正如此时,从他身边擦肩而过的同龄男孩们,穿着的是柔软又服帖的呢子大衣,脚下是锃亮的皮鞋,经过时还隐隐有香味飘来,腾克知道,这是一种雪花膏的味道,杨金穗也在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