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喵爪留痕 > 第41章 第37章 留“三感”去“两感”

喵爪留痕 第41章 第37章 留“三感”去“两感”

作者:姒月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8:41 来源:文学城

第37章《留“三感”去“两感”》

一个绕口的标题不代表思路同样拧巴,随着与社会一步步交手过招,我就有感而言谈谈自己认知里的留“三感”去“两感”吧。

“留”即保持的意思,不管你曾经没有还是现在拥有,我们都需要养成并保持一种边界感。这不关乎人情冷漠,而是一种基本的礼貌。

永远不要刻意打探别人不愿告诉你的事。别说你是关心,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没个数?搞不好本就心烦意乱的别人还以为你趁机八卦,白白得罪人,何必呢?

人家的一声“有事”足抵千言万语的“你少多嘴”。不多问、不打听是你最大的善意与教养,倘若真的放心不下想表达正儿八经的关心,可以表示“如果需要帮忙,随时乐意效劳”的客套话,这与虚伪无关,而是做人的基本修养。

同样的,工作中也要有边界感,不要因傻乎乎的“助人为乐”做出任何吃力还不讨好的越界之事。永远记住,情分归情分,本分归本分,坚守原则并保护自己才是拯救世界的前提。

第二个就是保持分寸感,可以用“中庸之道”来理解,最通俗的解读就是平衡。世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平衡亦是一个道理,这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把握好分寸感。

对领导者来讲,他带着一帮精英做出再大的业绩不算本事;而是斡旋于一群普通人中通过平衡各方的关系,辅以恩威并施的技巧凝聚人心,哄得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卖命,都心甘情愿为他效命才是本事。

分寸感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们常说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举例。个个都标榜自己不会轻易惹事,可又有多少人被欺负时忍气吞声,本着“忍一忍,算了”的心态反而叫对方得寸进尺。

想起我过去也是那种“算了”的软蛋,但被社会毒打后现在比任何人都大胆,不主动惹事也不怕别人找事。

记得某次公交车一女的带着熊孩子上车,小崽子淘气不坐稳,搞得司机出于安全不敢开车只能小声嘀咕。那当妈的也是软蛋连个孩子都管不住,车里其他人也默不作声,尽显中国人的“看客”属性,只会窃窃私语表达不满,却没一个啃声,都宁愿干等着,包括估计怕被投诉的司机。

这时候我自觉该出马了,心想多大点儿事嘛,这都处理不了。天生嗓门大的我直接喊:“小朋友快坐好了,你坐好了司机叔叔才能开车,你才能回家。”

我声音洪亮带着不怒自威又着实挑不出任何负面情绪引来争端的话一下子怔住这个估计“窝里横”的小崽子,这亦是人的通病,在家作威作福,在外怂成软蛋。那当妈的也如梦初醒,忙说你看人家阿姨都说你了,小孩也彻底乖下来。

捎带给所有父母提一嘴,你的孩子只在你眼里是世界第一小可爱,在其他人眼里真不算什么。教育好孩子务必把握好分寸感,绝不是百依百顺让他以为全世界都该围着他转,而是培养他独立生活的本领,教他做人的道理。如果这个分寸感倾斜成一味的溺爱,孩子迟早有一天会在社会上吃亏,甚至遇到会用非正常手段“教他做人”的狠人。

还是那句话,你的孩子只是你自己的宝贝。既然那么宝贝,就教他当真正人见人爱的宝贝吧。

第三个是钝感,这也是近些年因当代人动辄陷入精神内耗而衍生的流行语,可以理解为别太敏感,或者是更不留情面的“别自作多情,没那么多人关注你”。

说来容易做来难,除非天生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很多人都容易因别人的一句话而研究半天以致心力交瘁。多想不是坏事,考虑周全是好习惯,但要考虑太多就发现门都不敢出了。

一大学同学曾老说怕丢人,结果某次被老师叫上去发言,又跟我唠叨好丢人好丢人。我听得腻烦,直接点明真相:“没事的,我都忘了你说了啥。”

换言之,我压根儿没听你说啥,大多人也听了就忘,除非跟自己有关。

这种毛病我也老犯,哪怕现在也会偶尔闪过,傻不兮兮地问人我刚说的怎么样,别人亦会敷衍一声万能的“好着呢”。

是啊,绝对好着呢。你不可能保证每次说话都发挥完美,势必有“假如我这样说会更好”的懊悔。然而,说就说了,做就做了,错就错了,过去了就撂过。

只要心里健康,脑筋正常,没有谁会因你一句无心之言而记恨你,尤其是领导。

领导思考的事比你那些破事儿重要得多,格局和胸怀也远比你大,不会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劳心伤神,否则也配不上那个运筹帷幄的位置。

所以,你永远犯不着为别人的一句话内耗自己,不管赞扬或批评,都不足以定义你的人生。他人的评价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看到镜中或明或暗、或美或丑的不全面的你,世上只有你最清楚你自己。倘若还是不自信,那就跟我学着说:“我能行!我最棒!我天下第一!”

别笑,笑谁都不能笑自己。人贵在自信自重,宁肯自负傲慢,也断不能自卑怯懦。这就辗转到接下来的去“两感”了,即丢掉最没用的羞耻感和愧疚感。

先说羞耻感吧,说人自卑吧,有时候又蛮自恋的。前不久单位搞活动,我作为青年代表上台领奖。众目睽睽下还没轮到我,我就伸手准备接领导给的奖品,结果发现自己看错,下一个才到我,真丢人。

好在明事理后这种感觉不过五秒就消失,什么“众目睽睽”?我还真担不起如此辉煌的“万人瞩目”。台下难道全注意到我的“急不可耐”?注意到又能怎样?顶多一笑而过,活动结束就忘在脑后,我姓甚名谁、我的长相、我的错误实在不值得人家津津乐道。

永远不要在心里低估你自己,相反,永远不要在别人心里高估你自己。

这就引出最后一个也该摘除的愧疚感。

愧疚是心里的歉意,而真正能让你用自己的血肉之心去愧疚的只有对我们有生养之恩的父母。我是说大多数情况下,不排除原生家庭畸形的个例,不必拿少数跟我硬杠。

很多对旁人的愧疚感都毫无意义,一来你们的关系真达不到那种血缘层面,二来人与人关系的底色就是“合伙人”,包括说腻的亲情、友情、爱情。相对靠谱的就是亲情,因为人向下爱是本性。

至于友情和爱情不过是志趣相投的等价交换,可聚可散,不存在绝对的“我对不起你或你对不起我”。如果有人总揪着“他对不起我”不放,只能说明他不敢也不愿承认“我也不算完全对得起他”,这是人趋利避害的天性,没必要攻讦到底。

所以,请好好地爱你的父母,即使近期的电影《野孩子》反映出个别爹妈“生而不养”,我们也不能否认他们赐予我们生命的恩情……

最后总结一下我说的这留“三感”和去“两感”或许同世俗常规意义上的三观有所出入,因沾染明显的“利己”而充满俗气。

但我仍想说,人只有一次生命,没必要为那些无意义的事把自己逼到绝境,珍惜活着的每一天,爱好自己及身边值得珍惜的人。

以饱受争议的是否给老年人让座为例,我的观点是多些边界感,年轻人也是人,累一天或身体不舒服理直气壮地坐着毫无错处,先顾好自己的健康及感受再说;老年人也要有些分寸感,能跳广场舞锻炼,不见得几站路还站不住,年轻人给您让座从不是义务而是可有可无的善意,取决于您是否值得尊敬或是否真的身体不适,倚老卖老早不兴了。

我们所有人也都该“迟钝”些,以“钝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自我内耗,心态好才是真的好;另外就是不要动不动被廉价的羞耻感束缚,在最该盛放的年纪勇于向大家展示朝气蓬勃的自己,而不是成年了还唯唯诺诺,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挺不起腰杆。

再者就是最重要的不要随意对人怀有莫名其妙的愧疚感,把最好的脾气留给最亲的人;用你该有的锋芒铸就坚硬的铠甲保护自己及家人,用我妈的话讲:“刀子使到外头去!”

诚然我这个作者也难完全做到,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认可与不认可不分对错,关键在于一句通俗的话:首先,你要开心,其次都是其次。

所以,成年人的我们啊,尽可能放过自己,同样放过别人。人一松弛,你会发现没什么大不了,天塌不下来。真要塌下来,那就是世界末日,谁都跑不了,哈哈哈。

姒月喵

2024年11月4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