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喵爪留痕 > 第15章 第15章 思如清水,情若明阳

喵爪留痕 第15章 第15章 思如清水,情若明阳

作者:姒月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2:28:41 来源:文学城

第15章《思如清水,情若明阳》

“这次给你装了六个苹果,够你吃到周五回来。”

“唉,每次净背了苹果!”

“这是你老爷爷种的,比你学校卖的好。”

很滑稽的是明明大学校园里超市、水果店各类物资应有尽有,可我每周上学包里全背着苹果。沉甸甸地过去,被舍友好奇地询问,还以为我带了什么特产。我摊开包提出一袋子苹果,脸上的无奈烧得面红耳赤:“除了老家的苹果,还能是啥?”

大学第一年,不爱吃苹果的我每天必削一个苹果吃,一直到爷爷2016年夏季去世。仿佛随着他离去,吃苹果的任务也功成身退。

“妞妞,咱屋里的苹果好吃不?”

“好滴很,比学校里卖的洛川苹果都美!”

那年清明,我在宿舍削完好几个爷爷的苹果,吃了没几口发现里面发黑变质后,迟疑良久后丢到垃圾桶,再默默拿起下一个,祈祷能完完整整吃一个。

然而,爷爷的苹果再没几个好的了,那是去年丰收的苹果。时间不等人,既已入夏,旧物当易,就像早在我刚上大一不久,被查出身患癌症的爷爷……

爷爷在某种程度上是幸福的,癌症晚期无药可救却拖了一年多。在他老人家的最后时刻,昏迷中被奶奶告知真相。

其实人得绝症后大多不是被病魔打倒,而是为心魔击垮。

在父亲的坚持与掩盖下,爷爷的绝症始终被瞒得天衣无缝,甚至造假出化验单和检验片,瞧着有模有样,让农民出身的爷爷即便戴着老花镜细读也看不出异样。

“医生说问题不大,你就好好吃饭,心情愉悦。”

“知道啦。”

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全家人包括事先打好招呼的医生都参与其中,爷爷被哄得团团转,天真地以为自己是小病;我们也骗得乐呵呵,单纯地忘记爷爷没有事。只是我给爷爷打电话的频率增加了,不只是父亲的提醒,也在于我自己想多听听他的声音……

“妞妞张嘴,爷给你冰糖,不敢告诉你奶!”

我儿时的满嘴烂牙拜爷爷的溺爱所赐,他常偷偷给我冰糖吃,我也憨憨地不带停,闹得换牙期一口虫牙,没少受罪,可还是该死地爱吃甜食。

别看廉价的方块冰糖小到不起眼,嗓子发炎含上一块,沁入心脾的清甜划着梦船儿,带我回到小时候被爷爷奶奶在农村老家抚养的那段日渐模糊的记忆。

我祖籍是陕西长武,一个对我来说依旧陌生的地方,却是已知的祖辈世代耕耘、繁衍、长眠的一方土地。

爷爷家在一个小村里,四方的大院子,土黄的砖瓦房,后院的苹果树,是我至今都有些印象的残影,不时闪现出零碎的一颦一笑,引着我奔跑追逐,却再也捞不到那轮水中故月。

“爷,大公鸡怎么不动了?”

“大公鸡……死喽。”

“死?那是什么?”

“就是……睡着了!”

“哦,我把它抱屋里睡吧。”

“瓜娃!爷带你把它埋了,土里睡着舒服。”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一只大公鸡的葬礼。

我抱着那只已忘记死因的鸡,看着爷爷在一处核桃树旁拿铁锹挖了一个很深很深的坑,随后连哄带骗,好不容易从我怀中把鸡要过来,然后一寸一寸以黄土把鸡埋住,直到再也看不见。

“它啥时候醒来?能出得来不?”我很担心大公鸡睡醒了会出不来。

“瓜娃!走,回屋吃饭!”爷爷摸着我脑瓜,牵着我的小手回家,没再提大公鸡的事。

那时太小,后来也淡忘了大公鸡。直到四岁被父亲真正解释清楚死为何物,我既前所未有地惧怕这种被埋在土里再也出不来的噩梦,更惧怕起醒不来的死亡。

“老爸,人都会死?”

“是的。”

我忍住没再问。你呢?老妈呢?我呢……我怕再问下去,不但要挨顿骂,我自己也会抑郁。

不过私底下也不是没研究过,大概是2006年九岁那会儿,闲得无聊拿起笔推算我们一家能活到哪年。按照人类的寿命,好一些到一百岁的话,我算算,等我2096年一百岁时,爸爸和妈妈……

我的笔掉了,心也摔下去。

此后,我再没玩过这个游戏,也没敢告诉任何人。加之某次和男同学吵架,他恶毒地咒我指不定年纪轻轻就英年早逝,我更心凉地意识到,人艰难地存活于世,不求长命百岁赛千年王八,但求平平安安无病无灾,便足矣!

快上小学前,爷爷家新养了一条小黑狗。我那时还不怕狗,常带着它玩,还做贼般溜到厨房,把奶奶和的面团撕下一点儿揉成丸子喂狗吃,最后被奶奶抓获,笑骂我把一家人中午的口粮全喂了狗。

狗到底有灵性。之后我被父母接回城里上小学,长大后某次去长武,小黑狗变成大黑狗,见了我也不叫唤。虽然那时曾因被狗追吓晕的我相当怕狗,但面对那只儿时为它不惜偷食的大狗,我倒没那么怕了。

大狗后来走丢了,据说自己跑了,很可能死了,那是我上高中的事了,狗的寿命就那么十几年。想起那只刚进门被爷爷装在布袋子里探出黑脑袋的小家伙,如今对狗极其憎恶恐惧的我,又头一次为条狗感到难过。

那条为爷爷看家护院十几载的狗,在一个大家都看不到的地方去了大公鸡也去了的地方。我惋惜自己参加过除大公鸡外,还有小鸡、小金鱼、小乌龟、小白兔的葬礼后,却缺席了它的葬礼。

“爷,农村田地里常见到坟呢。”

“对,村里人一死,就埋在自家地里。”

初中暑假去长武,听完爷爷这席话后,我脑袋不受控制地想:人都会死,那日渐年迈的爷爷呢?

爷爷将来,也会化作一座坟茔么?

不敢再想下去了!

臧克家在短诗《三代》中写道: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而在这个城市化加速的年代,我和爸爸自然不会像前两句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可爷爷那一辈的人,大多还是在土里奉献一生、沉睡一世吧。

爷爷家的地不少,记忆中有好几片。他外貌浓眉大眼,品质勤快踏实,性情倔强火爆。这三点分毫不漏遗传给爸爸,又隔代遗传给我。

他热爱种地,村路上可以随便摘下来在衣服上擦擦就能吃的李梅、郁郁葱葱比人高的玉米树、掰下来就能生吃的向日葵花子、绿油油的核桃树、长满毛扎手的桃子,包括套着袋子的苹果,都是他起早贪黑、辛劳浇灌的累累硕果,为自小在城市长大的我的世界里,添了几笔乡村的古朴色调。

“你俩真势大!还带着你们妞妞姐玩火!”

爷爷上年纪后总是笑眯眯的,但发起火来非常可怕,特别是玩火这种触碰他底线的事。

堂弟堂妹被他用毛巾抽着打,呼啸出鞭笞的声音,两人憋住声不敢哭,作为长孙却不制止的我屏住气也不敢吱声。说我没错是不客观的,可爷爷从不凶我,总把我看作孙辈中最有出息、最听话的好孩子,还把珍藏的一个迷你石狮子送我:“悄悄的,不敢让你弟你妹知道!”

我点点头,这是我和爷爷的小秘密,是他对我的小偏爱。

而今石狮子还被我保存着,可惜上面多了几道我年幼不懂事时拿铅笔画的涂鸦,等我意识到错误后,懊悔无论怎样擦都弄不干净,不禁酸楚人的成长需要时间,真正懂得爱时,我们就长大了,长辈也老了。

“爷你安心养好身体,等我期末考试完,就回来啦。”

“好……爷等咱妞妞!”

再完美的谎言都感动不了恶化的病情。2016年入夏时,爷爷开始卧床不起,头脑也不太清楚,爸爸请了长假回老家,我期末考试前风风火火赶回去一次,他已没什么意识,大热天盖着厚被子,父亲不时给他干枯的唇上拿棉签蘸着水润润。

“爷……”

我一进门就哭出声。

“没几天了。”姑父摇摇头,盛夏的生机和床上的爷爷脱节,屋里屋外是两个世界,光照不到爷爷身上,爷爷听不见我的呼唤和哭泣。

回到学校考完试不久,爷爷走了。

到底算不算见上最后一面?

每想起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爷爷喊他时,他却毫无反应,我总觉得他至死都没看我一眼,既是他的遗憾,也是我的遗憾。如在我一岁时就去世的外公,初中时也是凋零在期末考试的外婆,因远在更遥远的外地,因为年纪小,所以这两位老人,我都没能为他们送终。

那么这次,我可不能再错过爷爷了!

爷爷的葬礼是我第一个参加的熟人更是亲人的送别。我知道今后随年龄增长,我会慢慢送更多人,也可能让别人送我自己。但在我活着的时候,仍要以最虔诚的心、最不舍的情同他们道别。

一个人从学校坐车冲到城西客运站,再倒车去长武,妈妈在车站接我,辗转到村里,看到一屋子白衣、花圈那些电视剧里的东西,我切身体会到艺术源于现实,更残酷于现实,不像那些角色总能起死回生,被作家和编剧左右命运,好推动情节发展。

而在实际生活中,人最无能为力的正是生老病死。没有谁会带着“主角光环”,一路上过关斩将,开挂晋级。

“爷……”

这次是叫得再大声也没法唤醒躺在冰棺里的爷爷了,姑奶(爷爷的姐姐)不让我看他的遗容,给我头上系好白布:“给你爷磕几个头吧。”

我愣住,有些莫名其妙地想笑,这是电视剧的情节吧?有没有搞错?可嘴角像吊着砝码,死活翘不起来,跪地对爷爷的遗体磕了三个头。

冰凉的地面像块退烧冷冰,我在一个接一个的垂头间,渐渐品出这不是电视剧,这是冷冰冰的现实,发生在我家里的现实……

农村的葬礼让同样出身山西农村的母亲感慨陕西这边太封建,居然持续十多天,没日没夜地宴请、奏乐,作为县城干部的姑父一针见血指出:“这才要体现孝子么,就是要让繁琐的程序把子女折腾得不成人样,才是对父母离世的告慰!”

恕我不能苟同。

父亲作为长子是爷爷葬礼的全程操持人,期间我和他几乎没说上几句话。熬到出殡那天,天不亮爷爷被姑姑、姑父、父亲和二爸(叔父)安置在棺材中,我想看他最后一眼又被母亲拦住。

天刚明哀乐闹醒晨晓,护送爷爷前往墓地的送葬队像条长龙蜿蜒在山村小道上。

每路过一家,别人家门口就在提前备好的柴堆上烧纸,就这样火烧着、乐响着、腿走着,穿过一条崎岖的半山腰小路,被我误认成狗尾巴草的麦芒刺啦着我的长裤,一路踩着麦地和野草。

爷爷的坟坑就在一处半山坡上的玉米地里,远比那只大公鸡要大得多、深得多,像个望不到头的深渊,连接未知的阴曹地府,不容许我们这些活人轻易探寻。

入土那一刻起,可算明白农村重男轻女的原因了。村里养老送终的确为儿子、操办的是儿子、挖墓的是儿子、跳坑的也是儿子。

爸爸和二爸相继跳坑里接手,其他帮忙的壮劳力缓缓把绑着绳子的棺材下放到坟坑中。时辰一到,哀乐再起,我偷偷抬头,看见妈妈流下眼泪,旁边的弟、妹也在流泪,我睁大眼想再看看四周,可眼睛模糊了。

哦,我也哭了,我自己都不知道。

填土的是那些壮劳力,铁锹掀起黄土一层一层盖住爷爷本就深不见底的棺材,一寸一寸吞噬他,吞噬连最后一面、最后一眼都不让我见的他。

胸口长时间闷着的一口气轰然炸裂,我撕心裂肺地哭出声,和爸爸、二爸、姑姑那些我从没见过他们哭的长辈一样,毫无形象地哭嚎着……

爷爷,终归在土里埋葬。

奶奶等长辈无需亲自前往墓地,安葬完爷爷后,她一个人坐在炕上望着窗户。

窗外的光把她花白的短发和鼻前的老花镜反射出淡淡的金色,平常肉眼看不见的灰尘在光束中游动着,环绕着奶奶,她拿着毛巾擦眼泪没有发觉;我站门口静悄悄,也该没被她发觉,或是发觉了也没什么想多说的。

记事起爷爷奶奶常吵架,老两口都是倔脾气,争争吵吵了一辈子。

最严重的一次是奶奶离家出走,后来为躲爷爷常来我家住。此刻看到她默默掉眼泪,蓦地想起妈妈曾说:“老伴老伴,人老了就算吵架也得有个伴儿才吵得起来,不然冷清清的多孤单呀!”

离开长武,我和妈妈在村边公路等直通县城的公交。站在路口望着远处隔着一道宽阔的山沟,我通过花圈认出半山腰上爷爷的坟。

坟在天地间小得若沧海一粟,若非缀着那个还算显眼的白花圈,我或许又错过最后多看爷爷几眼的机会。

远山。麦田。荒树。孤坟。斜阳。热浪。

不由得想起电视剧《宝莲灯前传》中一首插曲《远处有座山》:“远处有座山,山上有棵树,树下有个茅草屋;天上有朵云,慢慢散成雾,地上的风在追逐,一家人在屋里住,非常非常非常的幸福……”

爷爷奶奶共育有姑姑、爸爸、二爸三个子女,还有一个小姑没长大就夭折了。

爸爸小时候家里清贫,日子简单,我能想象到他们确如这首歌描述,傍山而住,其乐融融。

在比茅草屋稍微宽敞的砖瓦房里,姑姑踩着凳子,跟着奶奶学蒸馍;爸爸放学后躺田地里偷懒睡着,醒来忙抖掉满身的虫子;二爸背着书包和玩伴们打闹,新买的雨鞋沾满雨后泥泞村路的泥点子;爷爷劳作一天,扛着锄头而归,对俩调皮的儿子一顿训;奶奶和姑姑打着哈哈,端着热饭招呼爷三儿坐下。晚风吹开蒙密的云,饭香蹁跹在小院里,灯光流连在窗户上,树叶“飒飒”出酣睡的呼吸……一天就这样结束了,这就是一家人最普通的一天啊,简单平凡,又真的,非常、非常、非常的幸福啊。

可人都要长大的,父母总要离开我们,我们也将成为父母。一代送一代,一代育一代,人类在这场生离死别中代代繁衍,一个家庭像细胞分裂出更多小家庭,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开枝散叶在全国各地,在基因与血脉中,延续着前人的生命。

爷爷永远地没了,成为淹没在历史中的浮沫,化为思念中的前人,我们在泪水中把爷爷送走啦。诀别是一场狂风暴雨,摧折繁花新叶,雨后空山风凉,星朗月明,爷爷腾空变成一颗星。

金庸老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写道:“天上星,亮晶晶;永灿烂,长安宁。”一年又清明,孙女便作此文纪念爷爷,盼他在星空中注视我们、庇佑我们这些子孙后代的同时,也愿他浅笑在、永存于纸短情长的字里行间。

诚然生命虽有限,然则真情永长存。对亲人的追忆,将一代接一代为我们传承下去,思如清水,泪洒千行;情若明阳,温暖万里,即谓清明也。

姒月喵

2022年4月5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