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苗疆出逃日记 > 第27章 纽带

苗疆出逃日记 第27章 纽带

作者:月亮南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53:56 来源:文学城

“郡主,门房那边又递了帖子来。齐云姑姑的意思还是一样,去不去都由我们梨落院自己定。”小桃枝从门外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份烫金的名帖。

晓山青正坐在书桌前写大字,头也不抬道:“不去不去,都帮我回了。”

她忙着练字呢。

启蒙时候她的字被阿爹抓着练过,但阿娘的要求比阿爹还高。晓山青不得不苦哈哈地捡起文房四宝。

“是崔、王两家送来的。”桃枝也不急,继续道,“几位姑娘想请郡主去诗社玩呢。”

晓山青从脑袋里翻出这两个姓氏来,又与名帖上的名字一一对上号来:“崔问雪?王……若瑜?”

一个是清河崔氏的三姑娘,父亲官至中书侍郎,但前头中书令把位置坐得稳稳当当,因此数年不得寸进。族中还有几个叔伯在户部、礼部领了闲差,最好的也不过是侍郎。

一个是琅琊王氏的四姑娘,父亲是吏部尚书,手握铨选之权。虽说两个叔伯都是外放,但去的都是富庶地方,品级也不低。还有一个兄长,下场第一试便中了榜眼,却又自请进了工部,如今已在最清苦的位置上呆了四五年。

比起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陆家,崔、王在这几年来确实没有再出过天子近臣,但宫里两位最得圣心的娘娘又是出自崔、王两家。除去这些表面上的关系,暗中的人情往来、门生故吏,又是盘根错节、环环相扣。

“郡主记得一点也不差。”桃枝笑道。

“好姑姑净是给我出些难题……算了,拿来给我看看吧。”晓山青叹了一口气,放下了笔,走到水盆边净了净手。

桃枝亦步亦趋地跟着她,拿来了架子上的细布给她擦干了手上的水珠,又捧来帖子给她看。

那张撒金粉宣笺纸之上,一手簪花小楷清秀端丽,遣词婉转含蓄,是来邀她上巳节一同出游赏春的。

类似的小宴、雅会,晓山青也去过了几次。今日你请,明日我请,有时是在谁家的园林办宴,有时又是由崔、王两家的几位公子带着她们去城外踏青。

如今虽有礼教约束,但并不严设男女大防。年轻人凑作一堆,自有层出不穷的玩法。投壶射箭,捶丸斗草,藏钩射覆。若是席间备了酒,更少不了飞花传令、曲水流觞,直至尽兴方归。

晓山青若有所思:“……王四姑娘与崔三姑娘邀我的次数是不是有些多了?”

“郡主可是圣人亲封的昌平郡主呢。”桃枝不解道。

“是圣人垂怜我年幼便与母亲分离,特地越级加封的虚名罢了。”晓山青摇了摇头,思索道:“我的意思是,正月初十那日阿娘替我设宴,邀的都是与我年纪相仿的贵女……按理说,如英国公府的陈二姑娘、三姑娘一般,隔个十几日再回请我便是。偏偏第二日,王、崔两家便已送了帖子过来。”

实在是太快了。

桃枝愣了一下:“奴婢随郡主见过这几位贵女……只觉得几位姑娘都是心善的可人儿,待郡主也极是真诚,好像也没有什么坏心……”

“是没什么坏心。”晓山青有些不在意地点了点头,“也没什么,反正既不谋我的财,又不害我的命。”

晓山青跟着她们玩了几次。这群小姑娘间就算有了点不和睦,也不过是相互斗斗嘴,赌赌气,软绵绵地口角争执一下罢了——她蛊盅里两只毒虫凶斗都比她们这小打小闹来得狠毒。

听着她后半句话的小桃枝又是倒吸了一口冷气,急道:“郡主!”

晓山青挑了挑眉:“好了好了,逗你的。这诗社总共也不过九十来个人,还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贵女,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就是不知道到底是谁在催着她们来与她交好。

晓山青又低头翻了翻手上的帖子,目光漫不经心地扫过了屋子角落的花灯上后,微妙地停顿了一下。

那盏从宫里带回来的花灯是绣球的形状,层层叠叠,玲珑剔透,能随风滚动,最小的绣球中间是一枚被雕成金盏银台形状的灯台,以花蕊做灯芯,精致又可爱。这样价值连城的东西被她随手丢在了吃灰的地方,一丢就是一个月。除了这盏灯,占据这个角落的还有她慷慨的太子表哥一并给她送来的各种能拿来“解闷”的小东西,诸如白玉九连环、螺钿双陆棋、一整套的夜光琉璃盏,还有一尊可握于掌中的象牙微雕小船。

“表哥送了我几次东西?”她意味不明地问道。

桃枝没跟上她的思路:“郡主说的是哪个表哥?可是前几日登门的安王世孙?”

“当然不是。”晓山青轻轻笑道,“我说的是我们的太子殿下。”

不等桃枝说话,她就自顾自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好像也就那一次吧?”

“他怎么不继续送了呢?”她又继续问道。

晓山青再一次把目光移到了手上。这一次,她长长久久地注视着这张漂亮的、熏了香的名帖,好像这薄薄的纸面上还藏着什么她没看到的东西。

他怎么不继续了呢?

因为他是一国储君,是住在东宫的太子。

他既嫡又长,有半数朝臣辅佐,而幼弟年幼,宗室无人。他的权力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位置已经稳固得无可动摇。

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了以上两样东西,那么他想要得到什么,一定会有人帮他得到。同样,他想要交好什么人,也一定会有人帮他交好。

“真奇怪,王、崔两家明明各有娘娘在宫中,却都在心甘情愿地帮太子办事……而陆氏的祖孙两人,一个太子太傅,一个是天子近臣,偏偏都要当清流,在干直臣、孤臣才干的事。”晓山青喃喃道。

“……那太子为什么要让王、崔两家来交好我这个‘昌平郡主’呢?”

昌平郡主与晓山青可不一样。

晓山青是没有什么把柄的人。她自由自在,无所欲,无所求。天下没有什么绳子能拴住晓山青,如今她呆在长安,也只是呆在长安。她绝不会在这里扎根。“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的长安不属于她,“故园东望路漫漫”的长安也不属于她,她不过是个旅人,是个过客。阿娘在这里,她便为了阿娘在这里略停一停;若阿娘不在这里,这里便与任何一座中原的城池并没有什么分别——她也就毫无留恋地走了。

但昌平郡主却不一样。这是由这片天下的主人给她的新名字,这个新名字也衍生出一个全新的人。“昌平郡主”是圣人亲封的郡主,是天潢贵胄,是金枝玉叶,那她就该遵守长安城里的规矩。吃穿用度,衣食住行,交往的密友,甚至是将来的婚配——“昌平”的人生并不被握在她的手里。她是可被“支配”的,谁给了她名字,谁就可以“支配”她的选择。

晓山青或许永远想不明白这个问题,但是“昌平郡主”可以。

“……因为我的名字与阿娘紧紧绑在一起。”昌平郡主笑了起来。

而这是唯一她无法辩驳、无法改变、无法丢弃的纽带。是晓山青与昌平郡主共同拥有的东西。

“所以他想通过我,来动摇我的阿娘。”

那副漂亮的名帖从她手里飘了下来,坠到了地上。她依旧注视着它,带着她平日里惯有的轻松的笑意。

微风从未合严实的窗隙间出来,轻轻拂动了她的发尾。两枚银环叮当作响。

桃枝小心翼翼地出声:“郡主?”

“没事。”昌平郡主摆了摆手,转身坐回了她的椅子上,提起了刚刚放下的笔。阳光明明笼罩在她身上,却好像怎么也驱不散她身上残留着的冬日寒意。

不知为何,桃枝莫名觉得她冷。

“……郡主,要不要奴婢再舔个炭盆?”

“嗯?”郡主奇怪地抬眼看了看她,“不用啊,我不冷。”

“真的?”她有点不安。

“真的。”

“……郡主,那,那我们还去吗?”桃枝低声问道。

“去,当然去。”

“不过既然是他们对我有所图谋……”她的郡主叹道:“那就劳烦他们早些出门,来长公主府接一接我吧。”

*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

过了惊蛰以后,白仙一日比一日越发的焦躁,也到了该把白仙带出去放风的的时候了。

三月初三,上巳节。

晓山青于诗词一道上算不得精通,但怎么也读过那么几个句子。去往曲江的路上,马车在青石路上摇摇晃晃,她便也跟着摇摇晃晃地念了出来:“兰亭席上酒,曲洛岸边花。”

“何处春深好?春深上巳家。”坐在她身边的崔三姑娘微笑着对出了上阕,又叹道:“白大家此句,最妙的便是这信手拈来的闲适意境。”

这风雅的话题晓山青接不上来一点。但所幸她现在是“昌平”,自然有人帮她接上了这句话。

旁边的崔四姑娘扶着额角开了口,“哎呀呀,好姐姐,怎么在马车上便说起这个来了……我头都要晕了。”

“每次说起诗词文章,燕娘都要装晕。”崔问雪忍俊不禁,拿起手边的一卷书轻轻敲了敲堂妹的额头,“二伯母这样一个文采斐然的才女,怎么传半点诗才给你?”

“问雪可别为难燕娘了。”马车外也传来了男子的轻笑声,“她就是这榆木脑袋。”

说着顿了顿,似乎想起车内还有贵客,“让郡主见笑了。”

晓山青摇着小扇摇头答道:“怎么会?”

她伸手掀开了窗边的珠帘,好奇地往外望去:“崔家阿兄,还有多久才到?”

马车外的高头大马上是一二十余岁的俊朗男子,身着圆领澜袍,腰束玉带,闻言勒了勒缰绳,低头靠近了马车:“还有两刻钟便到了。郡主若是坐得难受,我让车夫……”

“不用不用。”晓山青眨眨眼睛:“不过今日还得多谢崔二公子来接我。虽说方才已向三姐姐谢过一遍,但怎么也要向二公子再谢一遍才是。”

“小事而已,郡主不必挂怀。”

晓山青点点头,正要坐回去,却见崔二又向她拱了拱手,斟酌着开口:“……郡主,还有一事,在下要先道一声告罪。”

“……家里有个弟弟,单名一个泓字,字涉川,是我三伯晚来得子,因此宠得过分了些。若他今日有冒犯郡主之处,还请郡主多担待。”

……崔泓,崔涉川?

好耳熟的名字。晓山青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7章 纽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