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苗疆出逃日记 > 第19章 长安

苗疆出逃日记 第19章 长安

作者:月亮南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0:53:56 来源:文学城

“阿伯,前面还有多远才到长安城嘛?”

驴车上的少女探出一个脑袋来,操着一口很不熟练的官话,比比划划地问道。

她抱膝坐在一筐筐新鲜的果蔬之间,头发上包着一条灰扑扑的、看不出什么颜色的头巾,怀里抱着一顶黑色的帷帽和一个包裹。

她穿得单薄极了,一条暗色的夏裙,外面罩了一件掺了棉絮的夹袄。秋末的风吹在她身上,冷得她打了寒颤,抱着胳膊又往两个竹筐之间缩了缩。

“快喽,快喽。再有两三个时辰,午时前必能进城门。”赶车的老阿伯得意地觑了一眼前面那头健壮的小毛驴,“我们主人家是长安城里顶顶有名的举人老爷,守城门的差爷向来不会为难我们。”

晓山青点点头,又想到前面的阿伯看不到她的点头,赶紧出声:“哦,好,麻烦阿伯了。”

“不麻烦,不麻烦。”驴车顺着官道边缘“嘚嘚”地前进,阿伯笑呵呵道,“姑娘给的报酬太多了,若不是还能顺路送一送姑娘,我们家里人可要心里难安。”

她给的报酬确实很多。

一匹精疲力竭的老马,虽不能杀了吃肉,但也能抵得上三匹布,一斗栗米。若是这户人家再辛勤一些,每日割些马草让它好好地养上一养,这马未必不能换上一把铁犁,一匹漂亮的丝绢,然后再给他家待嫁的姑娘舔上一朵漂亮的珠花。

而她仅仅要了几口饭食,与她身上这件夹袄。

此时天才蒙蒙亮,官道上没有什么车马,他们这辆小驴车依旧不敢走在黄土路的中央,只沿着官道边缘小心翼翼地前进。

偶尔有一人一骑从远处而来,黑甲上的寒光一闪,在一片烟尘中绝尘而去。

“这是平州来的信使。”老伯把车停住路边避让的时候道。

“平州?”

“又要入冬了,那些契丹蛮子必会挑这个时间南下,好掠夺我们的猪羊过冬。”老伯哼了一声。

“契丹人是年年都来吗?”晓山青问。

“姑娘不必害怕,平州还离这里远着呢。”老伯笑道,“圣上贤明,我朝又是养精蓄锐,厉兵秣马,此番必能将他们打得有来无回。”

晓山青也跟着笑了笑:“圣上确实是贤……”

话音还未落,前方忽然传来了马蹄声。地面好像震动了起来,像是有一场骤雨,一场飓风卷过。

晓山青猛地直起身子来,悄悄把手按在了腰间。

官路尽头有烟尘腾起,仿佛黄龙翻滚。

有一匹如白玉一般的白马当先抢出,白马银鞍之上,是一个面如冠玉的少年。剑柄上的红绸还在随风飘荡,他一面大笑着勒马一面回望,额间的墨色锦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含章今日怎么这么慢?可是没用朝食,没了打马的力气?”

接着第二骑、第三骑跟着冲来,马上均是英姿勃发的少年,腰配长剑,背负弯弓。又有侍从追来,皆是弓马齐全,牵黄擎苍。

有人大声回应他:“涉川,涉川!可莫要自说自话了!乾坤未定,今日拔得头筹的还未必是你!”

这一行人就这样互相呼喊着名号,哄笑着呼啸而去,像一团彩色的云霞飞过,只留下漫天未散的尘土。

等他们的背影全然消失在官道上,阿伯才慢慢地把驴车往路面上赶。

“……看着不像寻常富家子弟。”晓山青低声道。

晓山青认不出那些幡旗上的云纹,但她也能看出他们的锦袍价格不菲。更何况他们带的猎鹰看上去那么漂亮,身姿挺拔,目如闪电,顾盼之间神采飞扬。

但她也只是来得及仓皇看上那么一眼,就低伏着身子,躲到了竹筐之间。

她似乎被居高临下地瞥了一眼,但这一瞥很快就从她头顶掠过去了。看她的人似乎只是不满于她贸然的凝视,但大度地未与她计较。

晓山青眯着眼睛看向他们留下的烟尘,一边安抚着怀里的白仙,一边抽出一只手凭空指了指他们:“……长安也有纨绔子弟?”

“哎呀呀,什么子呀弟呀……”阿伯道,“那些可都是侯府王府里的公子,都是天生的贵人,贵人!”

“……怎么不算纨绔子弟了?”晓山青哼哼。

平州战事要起,又正值农忙时节,还有闲去呼朋唤友地打猎,就算不是纨绔子弟,那也是富贵闲人。

老阿伯“哎呦哎呦”地连道了几声罪过,又回头瞪了她一眼:“你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莫要逞这些口舌之能,若是一个不好,叫有心之人给听见了,那些贵人不得剥了你的皮!”

她倒确实剥过人皮,不过是别人的皮。

这一路上遇到过几家黑店,几个心怀不轨之徒,晓山青都请他们吃了一点苦头。也不多,不过是用剥皮蛊让他们尝尝皮肤一点从身上剥离的感觉罢了。

可如果是有人要剥她的皮……

晓山青忍不住笑了起来。

“那些贵人要我的皮做什么?我的皮薄得很,还不如羊皮、马皮好用。”

驴车又晃晃悠悠地驶在路上了,这回阿伯没瞪她,只是摇了摇头:“贵人们的消遣多着呢,前朝不是还有什么美人鼓、美人扇吗。姑娘是为了寻亲来的长安,还是莫要多生事端好。”

*

他们这般升斗小民与贵人出入的自然不是同一个城门。

阿伯把驴车赶到了延平门,城门口正排着长长的队。

有人赶着城外收来的猪,愁眉苦脸地数着腰间钱袋里的铜板。有能干的妇人带着一串的孩子,胸前挂着一个,身后背着一个,手上还牵着两个,似乎是要进城探什么亲。还有高鼻深目的胡人,带着载满绸缎与香料的驼车,正用着生硬的官话与城门口的人叙旧。

空气显然是不好闻的。猪羊的膻燥、牲畜的粪便味与旁边食摊上与胡饼热烘烘的香气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浓郁又呛鼻的味道,沉甸甸的,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晓山青看着城门之上从右到左、由黑漆描的“延平门”三个大字,实在有些难以置信。

眼前的城墙确实很高,上面也有几队威风的甲士在巡逻。赤红的旌旗在风中舒卷,似乎也颇有几分凛凛的气势。

但是那青石铺成、能让数辆马车并行的大路呢?可以依依送别的长亭古道呢?据说吹起来很柔和、很让人想流泪的拂面清风呢?

这一切好像与她梦中那个长安、与陆瑶光讲给她的长安,都有些不一样啊?

……风卷起了一撮黄土。

晓山青确实咳得眼角闪出了一点泪花。

浪潮似的喧嚣声夹杂着千百种气味,劈头盖脸地将她这外乡人淹没。在这片声浪里,她的心里开始回响起一个声音,有点像质问,又有点像单纯的疑惑。

这也是长安吗?这也是长安吗?她问自己。

这里好像也是长安——那天底下还有两个长安不成?

*

待守城的卫兵慢吞吞地校验完两人的身份,反复盘问了籍贯、来由,还挑开驴车上盖着的茅草翻检了片刻之后,日头已明晃晃地挂在天空正中。阿伯将晓山青放在了路边,就急匆匆地赶着驴车往士人居住的开明坊去了。

抱着包裹的晓山青就这样蹲在市廛的墙根下,显得有些可怜兮兮。

“来来来,都让一让,都让一让!”

有人赶着牲口匆匆忙忙地往这个方向来了。似乎嫌弃她站的位置占了路,还有点蛮横地瞪了她一眼。

“……哎呀,借过,借过!可要当心喽,刚烫好的酒!”

那个当垆卖酒的圆脸小妇人游鱼一样穿梭于酒客之间,眼旁的褶子像一朵温柔的花。

当然她压根没有对着晓山青笑。

……好吧,她也觉得自己不像是那种会有余钱走进来打酒的客人!

等她有了闲又有了钱,必然也要大方地在往桌上拍上一串铜板,然后拍着自己肚皮大声嚷嚷“劳烦姐姐替我热上一碗酒来,再切上几两的好羊肉!”。

晓山青自觉地抱着包裹站得远了一些,不再挡在酒垆的门口。

蒸笼揭开后白茫茫的水汽腾空而起,蒸糕的甜香和烤饼的焦香顺着水汽一起飘散过来,钻进鼻尖。远处有人在卖力地叫卖:“白糖糕!松子糕!新出炉子的糯米糍!西市张记,顶顶好的点心!”

忽然有几个总角孩童追逐打闹着朝她撞来。晓山青灵巧地往外滑了一步,擦着衣角躲开了这一下。

没撞到人的几个孩子面面相觑,有些不忿地抬头看了她一眼,忽地猴子一样钻入了人群,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

晓山青轻轻地吹了一声口哨安抚住了身上乱动的虫蛇,又举起了怀里的钱袋,得意地朝他们跑走的方向晃了晃。

她忽然高兴起来。

“……这里就是长安!”

她没有走错了路,她只是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长安!

某个正与她擦肩而过的行人忽然听到这少女说了一句什么,奇怪地抬眼望了过去。

“这里不是长安,还能是哪儿?”他刚想骂骂咧咧地说上这么一句,却发现一恍神的功夫,他已寻不到刚刚那个背影了。

人群涌动。

刚刚还呆呆地站在那里的少女已经走入了人流之中。像一滴雨水流入了小溪,汇入了江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