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90章 第四十二章薄酒淡菜2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第90章 第四十二章薄酒淡菜2

作者:张鹤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19 16:13:10 来源:文学城

我嗤之以鼻,只不过在这儿寄宿一晚上,还指望人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即使想待上三五天,人家还未必肯呢,没看到大夫人走时的脸色么?知府为了赶去向她赔礼,把我们几个客人扔酒桌上理都不理了。

本想再讽刺弘昼几句,一个小丫头过来引着我们来到后院,后院不大,上房五间,东西耳房,院子里铺着花岗石,院中未植花草,只疏离的几树桃花。

大阿哥心里惧怕乾隆,酒也没喝一口,早早就退了席,宁愿和侍卫挤在一处,说什么也不肯住上房,想想古代宫廷父子关系的凉薄,真让人寒心。

走进屋,乾隆把外衣脱下,随手把衣服扔到一张空着的椅子上,忽然笑起来说:“老五,刚才那妇人临走之时说谁能与江秋波做主,朕真怕你说出,你能给他做主。”

弘昼靠着椅子,也笑了笑说:“那妇人实在太泼辣,我倒是想拍案子教训她一顿,又一想人家两口子的事,还是少掺合为好,何况四哥此次是微服出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丫环进来奉茶,刚沏了两碗,乾隆摆手示意她退下去。

乾隆笑道:“亏那妇人想得出,给他丈夫选了一群丑女做妾,即成全了她的妇德,自己又不吃亏,白让丈夫偷腥都不肯,跟那妇人一比,我们瑶池真是贤慧得不能再贤慧了。”

我和那妇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人,怎么也能放到一块儿比?人家是正妻,而我只是个在职的宫女,连个答应还没混上,从何而来的贤慧之名!

乾隆坐的椅子不如他宫里的龙椅舒服,总挪动身子,转头看我正揉脚背,走过来问:“没事摸脚做什么?也不怕丑。”

我抬起脚,告诉他我穿袜子了,脚背生疼,我都怀疑是不是被乾隆踢肿了,我边揉边说:“明儿吃饭一定离万岁爷远点,吃一顿饭挨了两脚,一路回京走个十天半月,还不得把我脚给踢成馒头。”

乾隆咧嘴笑了笑,蹲下身,我赶紧把脚放到地上,他撇了撇嘴说:“当朕愿意看似的。”

弘昼笑道:“民间有一句俚语,打是亲骂是爱,越爱越得用脚踹,踹得越狠证明四哥越爱你。”

我凑过去:“王爷,几位福晋中,哪位福晋最爱你?”弘昼提高警惕地问:“干什么?”见乾隆端着茶碗,抿着嘴笑,我笑着说:“我给她买一双铁鞋穿着,没事的时候,多向王爷表达表达爱意。”

弘昼这才听出不对味,向乾隆抱怨说:“四哥,你惯得这丫头越来越没个上下了。”边说边端起茶杯,摇头叹气地走过去看西墙上挂着的一幅瘦竹图。

我给他续茶的功夫,见画旁边题着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逗弘昼道:“王爷,这诗不好,应该改成,咬定猪蹄不放松,牙尖嵌进骨缝中,蹄筋太韧有嚼劲,小心牙落齿露风。”

弘昼叹了一口气,转头乜斜了我一眼:“你这丫头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就是皇嫂也没这么损我过。俗语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你再敢惹我,小心我在四哥面前说你的坏话,让四哥一天揍你八遍。”我扭头看了一眼乾隆,见他脸上也带着笑,我心里顿觉得甜甜的,有种居家的感觉。

乾隆站起身:“别闹了,瑶池,你去东屋睡,我和老五有话说。”我听乾隆不用我陪,一路上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真想给他立个贞节牌坊,谁说乾隆是风流皇帝,我觉得他太正经了。我欢快地答应一声,把乾隆的外衣叠好,放到一旁的桌子上。

回到屋,身子骨都快散架了,熄了灯躺在软软的床上真想大喊一声。那句话说得真是不错啊,‘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头顶上的钟敲了十下,我把身子放平,正要入睡,就听西屋里好像是弘昼在说话说:“皇额娘不准的事,四哥敢违抗?她虽好,也不能越过规矩,不经过答应,常在,一下子晋封贵人,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四哥这不是爱她,反倒是害了她。”

一听就知道是说我,原来乾隆没事干,想着给我一个什么封号,封我为贵人?

我知道我有几斤几两,别说封我为贵人,就是答应在宫中都会引发一场大地震。娴妃那拉氏从乾隆还是宝亲王的时候就是他的侧福晋,太后很喜欢她,一直想在她的妃前加个贵字,乾隆一再以宫中不应有两个贵妃为由拒绝,如果这会儿册封我,不用别人,太后这关无论如何就过不了。

我一个宫女出身,没有任何功绩与背景,即使封为答应都不合祖宗礼法,何况越级到贵人。我更听说当初乾隆封慧妃为贵妃的时候,虽然她父亲位居高位,可是太后嫌她是包衣出身,封号高过旗人出身的娴妃,当时很不满意。后来乾隆与贵妃抬了旗,此事方掀过去。

我脑子想着我是什么旗包衣?没什么印象,不过我希望我是镶黄旗的,因为弘昼此时是镶黄旗的都统。

不但对旗籍,我心里没个数,就是妃嫔的品级我也是一无所知,对于进宫,我大概最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古董了。

当初听说我在御花园的屋子是按贵人品级布置的,我问姑姑什么是贵人?姑姑没告诉我,晚上忽然想起有事可以问默然,趁着太后和皇后赏月的功夫,悄悄拉了默然,默然轻声对我说:“这会儿说话不方便,等有空时我去找你。”

默然果然守时,隔了两日,趁着晚上不当值就提着灯笼过来了,我忙备好茶点、瓜果,及两根长长的蜡烛。

默然端起茶喝了一口:“这是上好的六安茶?前儿去纯妃宫里,她赏了我一盏,也没这个好喝。”

我指了指案子上满满一盒子说:“你若觉得好,你拿些回去喝,再给姑姑也带回去一些。”

默然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六安茶贵妃娘娘一年也不过十四两的份例。你这些足有一斤。”

我笑道:“我这些日子胖了,听说喝茶减肥,就找人要了一些,你若不说,我还不知道是六安茶,怎么贵妃连茶叶也有份例?”

默然话匣子一打开,从皇太后身边几名宫女,几名太监,年例及日用,到官女子年例及日用,连平日里几斤猪肉,几只鸡鸭都说得一清二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