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99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挖笋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第199章 第一百一十一章挖笋

作者:张鹤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17 10:40:28 来源:文学城

我笑了笑道:“九月里二娘进宫,说家里的大小事情都由三哥打理,即要管各处的租子,还要管家里的琐事,整天忙得脚不沾地,臣妾觉得魏府些须家事,三哥尚且应接不暇,何况国家大事?臣妾还是那句话,不求高官厚禄,只求平平安安。”

经筵上傅恒只迟到一小会儿,就被乾隆责备,丝毫不讲情面,傅恒尚且如此,何况旁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其责,不涉其险。

在魏府时,虽没少受大太太和三少爷的气,那时候真是恨极了他们。初进宫时,有好几次梦到和三少爷打架,早起手都扇肿了。但是他们必竟是我这一世的亲人,又想起在和亲王府三少爷被我连挠带抓,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嘴上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心底竟升起淡淡的亲情。他们平安,我则心安。

乾隆沉吟了半晌:“那就把正阳门外西河沿再取二十间租房,赏于魏清泰,每月多得租银二十余两,足敷养赡。”

我忙起身谢恩。复坐下,紧挨着坐到乾隆身侧,只片刻,鼻子、嘴都觉得不听使唤了,嘴里呵出的寒气把风帽都打湿了,回头看着乾隆,眉眼处也结了白霜,我忽然想起一事,如此大冷天,金鱼池怎么没结冰,而且金鱼还欢蹦乱跳的。

环顾金鱼池四周,除了水以外,就是假山,假山中有鱼窝,原来金鱼是躲到此处过冬的。略坐了一会儿,见乾隆还没有走的意思,我可是要冻僵了,周围侍驾的仍肃然而立。乾隆低着头,见我看他,微笑着问我:“你可觉得坐在此处,心里坦坦荡荡?”

我手指在他的手背上划过:“坦坦荡荡倒没感觉出来,只感觉到寒冷。”

乾隆伸手握住我的手:“别说手还真凉。”乾隆拉起我,把我拥进怀里,回身吩咐李玉:“摆驾素心堂。”

迈步进素心堂,迎面一股热气扑来,桌子上摆放着热茶,与刚出炉烘焙的点心。刹那间顿时觉得不冷了,先倒了一盏热茶给乾隆,然后自己也美美地喝了一盏。

帮乾隆脱下黑狐端罩。

方想起问乾隆刚才说的‘坦坦荡荡’是什么意思,可有出处?乾隆放下热茶道:“坦坦荡荡语出《易经》与《尚书》,履道坦坦,王道荡荡?君子从政治事,要无偏私,坦坦荡荡。”乾隆吩咐李玉:“传旨,将金鱼池改为坦坦荡荡。”

我边解披风边笑道:“原来是君子的事儿,那就与臣妾无关了?”

乾隆顺手把披风接过去,递给李玉挂好,点头微笑道:“是与你无关,你是与小人难养也。”

我笑道:“难养也!皇上也得将就着养了。”

乾隆拿起一块点心塞进我嘴里,看我吃得香甜,他亦拿起一块,慢慢吃起来:“养你一块点心,一杯清水,足矣,不难养,朕喜欢养你。”

抬头见外面高玉向李玉招手,李玉刚想退出去,乾隆看了一眼,问道:“什么事儿,鬼鬼粜粜的,进来回吧。”

高玉走进来,跪到门口:“回万岁爷,四川提督李大人又有捷报。”

乾隆命李玉把捷报呈上来,他看了片刻,把捷报往桌子上一扔,险些溅上茶水,我忙过去拾起来,扫了一眼,见上面写道:“十二月初一日,已攻克阿斯、羊雀、底朱、腊盖下寨、下密卡伦等处,剿匪杀贼番,大获全胜。”

乾隆命我研墨,他提笔批复:“所奏亦不过小小抢获耳,贼未大破,安得谓之武功耶!其督令将士奋勇前进,务擒班滚,明正典刑,以靖地方。”

乾隆先送我回了天地一家春,他一面往回走,一面吩咐胡世杰传旨宣庆复晋见。

昨晚乾隆离开前跟我说,次日要接见各国使臣、及蒙古、西藏大臣,叫我不必等他用膳。

次日早起,我早早用过早膳,见春桃等忙着预备年礼、又忙着领内务府的赏赐。

闲着无事,我披了件斗篷走出来,因前两日下了场雪,到处是白茫茫一片,想起‘天然图画’的几杆修竹,也不知道是绿的,还是已经泛黄了。

天地一家春里除了我以外,还住了舒嫔,我出门正好看见她站在门口指挥宫女们搬东西,我笑着走过去:“这搬什么呢?”

舒嫔见是我,忙走下台阶,和我施以平礼:“姐姐昨儿打发人送来了参汤,正赶上我前儿着了凉,身子有些懒怠,喝了一碗竟好了,本想昨儿过来向姐姐道谢,见皇上在,就没敢打扰。”

站着和她闲聊了几句,小宫女过来说纯贵妃有请。我就告辞出来。

刚走进竹林,见一个人正低头在挖什么。因乾隆说要在圆明园过年,这两日园子里上下人等都忙着过年,或在园子各处搭建彩楼、彩墙,或新油桃符,或悬挂宫灯,原本三千宫人竟不够用,除了各宫嫔妃的贴身侍从,其余太监、宫女都被内务府借调出来。

没想到还有人如此轻闲,我好奇走过去问道:“你在挖什么呢?”

那人一回头,竟是和亲王,和亲王穿着蓝缎棉袍,身上连个披风也不披,额头上竟满是汗水。

来的路上冷冷清清,十分无聊,一看到弘昼,我顿时感觉到遇到亲人了。也不等他说话,我忙凑过去:“做什么呢?累得满头是汗。”

弘昼见是我忙直起腰,向我身后看了一眼,见只是我一个人:“这大起早,寒风刺骨,你穿这样单薄,也不带个宫女,怎么独自走这儿来了?”

我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别看这外面罩的羽缎薄,里面是上好的海龙皮,别说如今已打了春,就是腊月里也不冷。”

我见他身旁放着一只已被劈成两半的似笋非笋,似竹非竹之物,我蹲身拣起来,细看之下倒像是竹笋:“怪不得昨儿膳桌上有炒笋片?”

弘昼把镐头扔到地上,顺势坐到镐把上,抓起另一半竹笋,一边向下剥叶子,一边道:“看来你这个娘娘真是白当了,若是臣弟挖的竹笋,能进到你的膳桌上,臣弟就只能每日领挖笋的差事了。你猜猜膳桌上的竹笋是哪来的?”

想起乾隆上次和皇后谈论内务府买鸡蛋的事儿,我笑道:“宫里的东西一向是内务府采办的,自然竹笋也不例外。”

弘昼把最后一片叶子撕下,呈现在他面前的竟是一截不到一寸的小干巴牙儿,他泄气地把手里剩下的残枝败叶,远远地抛开了。

听我说宫里的东西都是内务府采办的,他笑道:“每年户部支银,从官商手里买的只不过是一小部分,若宫里的供给,都靠了他们,一年得多大开销。四哥多精明的人,岂能在这些事儿上花冤枉钱。就说采买鸡蛋之事,不过是宫里办了几次大宴请,一时短缺些,就让那些人钻了空子。宫里每日吃的贡米,虽有各省进贡,但是主要来缘于官三仓。猪、鸭、鸡、及蛋等专门由庆丰司直供;张家口外的三旗牛群,不但供应肉牛、肉羊,还须供乳油、乳饼等。掌管供菜的菜库,除了有方圆几十顷的菜园子,还有几座冰窖,以便储存蔬菜。除此以外各地还设有三旗皇庄和园圃。这些还不够,每年各省向宫里进贡的食材都有定例,如正月,东西陵向内府进鲜奶;四月底五月初由崇文门进黄花鱼等等,就连回疆的葡萄、哈蜜瓜、广东的荔枝都要趁着新鲜,快马加鞭运进京城。”

弘昼侃侃而谈,大清的名嘴原来是已更名为巴朗的默然,现在看起来,要改为和亲王弘昼了。

许是弘昼坐久冷了,脸上的汗已渐渐消了,他起身继续挖,他抡起镐头后,我才知道为什么他满头大汗了,镐头落到冻得梆梆的硬地上,竟然溅起一串火花。而地面上只看到一道白痕。

又一镐头下去,才见到些许青痕,许是他见我脸上不屑一顾,他笑笑道:“有能耐你刨一下试试。”

试试就试试,我小时候可在农村住过,什么样的农活没见过。可是当我接过镐头,竟然只抬起半米多高,连抡都抡不起来,等落到地上,别说白痕,连个土沫都没有。

我这才知道刚刚那碎成两半的小竹牙儿,是弘昼用了多少气力换来的。

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我扶着镐头喘息了片刻,才想起问他:“这冰天冻地的,和亲王怎么想起来挖笋了?”

和亲王拍了拍手,接过我手里的镐头:“皇额娘说想喝碗笋片汤,可进贡来的冬笋不新鲜,我就想着来竹林挖挖试试,没想到刚刚挖的,看着挺大,竟什么也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