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90章 第一百零二章微服驾临校场

似醒非醒时,觉得有人轻轻碰触我的额头,我一惊,睁开眼睛,见乾隆坐在我身侧,我转头看了看四周,不知什么时候,已移坐到一辆马车上。

我坐起身,盖在身上的披风掉落地上。

乾隆伸手将披风拣起来,替我披到身上:“三月乍暖还寒,别冻着了。”

我边系披风带子,边掀开车帘:“皇上这是带臣妾去哪儿?”见长街上人来人往,穿戴不像宫里人。

乾隆笑道:“近来怎么不叫朕弘历了?”

其实什么都是习惯成自然,初入宫时,不习惯说奴婢,做了贵人后,又不习惯自称臣妾,而如今叫乾隆‘皇上’已经顺口了,要称呼他为弘历,反而觉得有些矫情。

我轻轻笑了笑:“臣妾怕叫弘历叫顺口了,哪一天不小心被太后听到,又得挨骂了。”我把头探出车窗外,被乾隆拉了回来:“你虽算不上倾国倾城,给朕一个人看足矣,就别露脸了。”

我回头冲乾隆展颜一笑,他本来含笑的脸,竟有一瞬间愣住。

我笑着问:“这是去哪儿?臣妾怎么看着眼生的很。”

乾隆笑着在我后背上轻轻拍了拍:“你看哪里不眼生?连养生殿的东西耳房都分不清。昨晚上你入睡后,许是被亲蚕礼吓的,竟真做起噩梦来,梦里不停口地叫‘妈’,朕想你是想家了,今儿特陪你回家瞧瞧。”

昨夜做梦与否,我现在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估计既然叫的是‘妈’,就和魏府那两位‘娘’没什么关系。可是我又不能和乾隆说实话。

乾隆的身份,此时别说驾临魏清泰府,就是去王公大臣府,也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和魏清泰家的关系,除了现今能给他们一份荣耀,不想有过多牵扯。

我忙拦阻乾隆:“皇上,臣妾出身寒微、父亲年迈,此时别说接圣驾,就是臣妾归省,也不可草草行之。”

乾隆笑了笑:“魏清泰再寒微,他是令嫔之父,他就是有功之臣,朕此行,只当回岳家走走,无需拘礼。”

说得轻巧,‘岳家’,别说魏清泰受不起,就是傅恒敢不敢受,还得看他是否有胆识。

我拉住乾隆的手:“皇上爱护臣妾之心,臣妾知晓,可是天子驾临民宅,何等大事,即便皇上屈尊降贵,也万不可草率。若是臣妾当真想娘亲了,自会向皇上请旨,准她们进宫觐见。”

乾隆反握住我的手,凝视了我片刻,点了点头:“你不想让朕去,朕就不去了。”乾隆掀开车帘,叫过胡世杰吩咐道:“去正阳门外瞧瞧射箭。”

原来在正阳门外,有个校场,是皇子及侍卫们练武的地方。校场本是官家之地,平民百姓勿进,胡世杰亮出腰牌,今儿是考验皇子、侍卫们射箭的日子。因乾隆是微服出行,胡世杰本想唤人接驾,乾隆吩咐道:“不必了。”

马车徐徐驶入校场,因怕刀箭无眼,误伤到圣驾,马车远远停下,胡世杰掀起车帘。

乾隆边向外看边低声问我:“朕前些日子见你拿着弓弩射鸟,准头不错,要不下去比试比试?”

我愣了一下:“臣妾何时拿弓弩射鸟了?”

乾隆笑道:“忘了四阿哥还夸你了。”

经乾隆一提醒我忽然想起,当日在御花园,正好遇见四阿哥拿着铁弹弓在射鸟,人小弓沉,鸟没打着,反险些被鸟啄伤。我自告奋勇给他报仇,可是弹弓跟我小时候玩的不一样,太沉了,每次都慢了半拍,鸟飞起,我的弹子才到,结果连鸟毛儿都没碰着,何来的准头不错?

乾隆慢悠悠笑道:“若是鸟不飞,等着你打,你的准头岂不是不错。”

场上忽然传来喝彩声,原来大阿哥连射三箭,箭箭皆中耙心。乾隆微笑着点点头:“我朝武备,胜于前代,皆因平日训肄娴熟,大阿哥幼时体弱多病,此时披甲上阵,也当得勇冠三军。”

大阿哥穿了一身银白色的箭袖袍,原本英俊帅气,此时更显得玉树临风。转眼看了一眼乾隆,身着明黄色暗云纹衣服,温文尔雅、相貌俊朗、闲逸下也难掩沉稳睿智。

乾隆指着一个紫红色披甲的男子对我说:“那就是高书麟。”

因为太远看得不甚清楚。

乾隆打发小太监唤过高书麟,高书麟直到近前见是乾隆的御驾,慌忙跪倒,乾隆笑笑摆手示意他起身:“都是自家人,勿需多礼。”

乾隆指着我道:“这是令嫔,绂斋,给你姑姑行个礼吧。”

一听高家人,我心里就惧得慌,我忙摆手道:“不必多礼。”

乾隆转眼睨了我一眼。

高书麟已二次跪倒:“奴才高书麟请令嫔娘娘安。”

我只得学着乾隆刚才的话:“都是自家人,勿需多礼。”乾隆展颜向我笑了笑,也不知道我这算不算套近乎。

等高书麟起身功夫,我打量了他一眼,长得虽不如皇贵妃及高三姐,但是在男子中也算是中上等了。而且行容举止甚是合体。

乾隆与高书麟闲聊了几句,忽然道:“绂斋,朕已拟旨加封你为西安副都统,不日即可赴任。”

对于清朝的官职我不太懂,不知道这个副都统官大不大,直到听到高书麟谢恩。

乾隆笑道:“不用谢朕,要谢就谢令嫔提携之恩。”我闻言一惊,我几时提携高书麟,只是希望他夫妇不受我牵连也就心满意足了。

回宫的路上,乾隆对我说:“你出身寒微,朕必须在朝臣中给你寻几个靠山,高书麟出身世家,与你又是亲戚,提携他终究比外人强些。”

我伏在乾隆的膝上:“皇上,臣妾只是后宫嫔妃,理当远离朝堂。”

乾隆笑道:“家事即是国事,能远离更好,怕只怕远离不了。”他伸手抚在我的背上,“有备方无患。”

四月鄂尔泰病逝,乾隆亲自临奠,传旨辍朝二日,遵世宗遗诏,准鄂尔泰配飨太庙。

鄂尔泰去世后,乾隆开始加紧整治朝堂,先是讷亲协办大学士,调来保为礼部尚书,以盛安为刑部尚书。加史贻直、陈世倌、来保、高斌太子太保,刘于义、张允随、张广泗太子少保。召那苏图来京,以策楞为两广总督。调准泰为广东巡抚。以魏定国为安徽巡抚。召蒋溥来京,以杨锡绂为湖南巡抚。

五月,命讷亲为保和殿大学士。以高斌为吏部尚书,那苏图为直隶总督。命高斌、刘于义仍办直隶水利河道。以梁诗正为户部尚书。命刘于义兼管户部事务。

高斌、史贻直、张广泗都是鄂尔泰的人,以此而见乾隆有意抬鄂而贬张。

六月,乾隆下旨普免全国钱粮。谕曰:“朕临御天下十年于兹。抚育蒸黎,躬行俭约,薄赋轻徭,孜孜保治,不敢稍有暇逸。今寰宇敉宁,左藏有馀,持盈保泰,莫先足民。天下之财,止有此数,不聚于上,即散于下。我皇祖在位六十一年,蠲租赐复之诏,史不绝书,普免天下钱粮一次。我皇考无日不下减赋宽徵之令,如甘肃一省,正赋全行豁免者十有馀年。朕以继志述事之心,际重熙累洽之后,欲使海澨山陬,俱沾大泽,为是特颁谕旨,丙寅年直省应徵钱粮,其通蠲之。”

前朝再风起云涌,后宫里反而风平浪静,自五月搬进圆明园,此期间,我已将十二幅宫训图尽数临摹好,摆在天地一家春的大案上,等着最后一幅《昭容评诗》干了,好给皇后一并送去。

身后一只手拉住我,我一回头,见乾隆立在身后,他拉着我坐到坐褥上:“在朕心里,宫训图里的女子都不如你好,不必效仿她们,做你自己就好。”

我看着乾隆,他瘦了许多,心里莫缘由的有些酸楚。

乾隆许是太累了,我起身给他倒茶的功夫,一回头,他已经歪在坐褥上睡着了,我忙拿了条薄毯盖在他身上。

原以为皇帝权位至高无上,吃、喝、玩、乐都是最好的,也是最令人羡慕的,而此时我才知道,做个好皇帝其实比任何人都辛苦,治国平天下是他的责任,他再伟大,也是血肉之躯,也会累,芥豆之微过错,就可能误国伤民。

乾隆刚睡了一小会儿,御史赫泰携绿头牌晋见,乾隆忙起身回了九州青晏。听说是赫泰请求收回普免钱粮成命,乾隆当场将其褫职。又宣纳亲、刘统勋进见,直忙到深夜才散。

次日,给皇后把十二宫训图送去,皇后亲自接过去,命送到如意馆儿去润色装裱,一面拉住我笑道:“依本宫看,明儿如意馆该解散了,他们哪如你,画得画儿又快又好。”

我笑道:“皇后又打趣臣妾了。”

皇后笑道:“哪里打趣你了,当日修西洋楼的时候,郎世宁亲自捧着十二生肖的画图,请你过目,郎世宁都如此看重你的画工,我辈又怎敢小看。”

见皇后人丰腴些,人也较以前爱说笑。

听殿外李玉高喊道:“皇上驾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