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81章 第九十三章册封礼节情意深

进了冬月,贵妃旧疾复发,万寿节又强撑着陪太后吃酒、看戏,病势越发地重起来,连着十几日未给皇后请安。

早起,皇后打发人用暖轿把贵妃抬过来,她靠在暖褥上,手里捧着手炉,淡青色的抹额,肤色雪白,越发显得弱不禁风,听众人道喜,她淡淡笑了笑:“要道喜也该向娴贵妃、纯贵妃、愉妃、令嫔道喜。本宫虽愚笨,也明白皇上晋本宫皇贵妃的意思,无非是想本宫时日无多,安慰安慰本宫罢了。”

贵妃这句话听起来甚是无礼,可听在我心里却是酸酸的。

皇后叹了一口气:“你若初进宫有这层精涂想法,倒情有可原,这些年皇上待你如何?你哪年进冬月不病一场,怎知就今年过不去了?”

贵妃抬起眼睛,看了一眼皇后,又垂下眼帘:“素日里虽大病小病不断,本宫都坚信能熬过去,可这次,本宫知道本宫的大限到了。”

皇后本想再劝她两句,见贵妃疲累地靠在暖褥上,连眼睛都懒得睁开,摆手示意珍珠扶贵妃回去。

因皇贵妃病重,册封礼乾隆本拟在正月以后举行,可太后传旨:“皇贵妃病重,皇贵妃的册封礼可以推辞,其余妃嫔仍照常举行。”

乾隆传旨腊月初六举行纯贵妃册封礼,接下来是娴贵妃、愉妃、我的册封礼是腊月十二。

乾隆怕我册封时闹出笑话,准我先跟着学学。

乾隆告诉我,册封的礼节极其繁琐,先由礼部、鸿胪寺官员在太和殿内正中设节案,受封妃嫔册案放于左旁,在内阁门外搭设彩亭,亭前要立黄盖一柄,御仗一对,由中路入太和门,至太和殿阶下,礼部堂官,内阁学士捧节,内阁礼部官捧册,依此由中阶入太和殿内,将册宝放于节案上,每位受封的妃子都备有正使、副使,正副使及执事官在殿内,东侧面西站立,在钦天监官员报吉时后,鸿胪寺官引正副使到节案前,行一跪三叩头礼,大学士捧节授给正使,正使跪授,内阁,礼部执事官捧册,由中阶下,将册宝放入彩亭内,正使持节前行,副使随行,礼部官前引,由太和门中门出协和门,至内宫的内右门,受封的妃子身穿礼服,在宫门内右侧站立,等内监将册宝放于节案上,女礼官说跪,妃子则跪。

腊月十一下了一夜的雪,原以为腊月十二定会出奇的冷,因册封礼不能穿貂裘,春桃特将最厚的棉袍给我预备好。

好在次日早起,推开殿门,屋脊上薄薄一层雪,晨风拂面也感觉不出冷。我的册封正史为工部尚书哈达哈,副使为内阁学士伍龄安。

乾隆在别的妃子册封礼时,都避而未见,临到我时,他竟然坐着暖轿来了。

女礼官正给我宣读册文,一见乾隆来了,忙跪下迎驾,都把我弄迷糊了,不知是该跪宣册女官,还是该跪乾隆。半晌听到乾隆微笑的声音道:“都平身吧。”

鸿胪寺官给乾隆搬来洋漆椅子,请乾隆落座,然后有一阵子沉默,许是不知册封礼该如何进行下去。

乾隆道:“不用在乎朕,册封礼按制进行吧。”

虽说是按制进行,有他这样一个大人物在旁边坐着,那些男女礼官,连走路都开始顺拐,我原本还担心自己出错,一看他们比我还紧张,我的心情顿时放松了许多。

授金册时,宣册女官捧册,授于侍左女官,女官跪接,然后授于我,我随手一翻只有四页,记得娴贵妃、纯贵妃的金册是八页,愉妃的是六页,我的只有四页,金册的页数少,金子的重量自然就少。

依制,我应该接过金册递给身旁的侍右女官,我一走神给忘了。

侍右女官低声提醒我:“娘娘,金册请交奴婢。”我才慌忙把金册递给她。

纯贵妃、娴贵妃、愉妃,最后授的是印玺,我正等着接宝印,宣礼女官道:“令嫔行礼。”我忙六拜三跪三叩礼。

等我行礼起身,册封使已持节出宫,我忙站起身,再看乾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

都说宁落一群,不落一人,人人都有印玺,就偏我没有,多做一个印玺,能用宫里多少黄金?

见众人都散了,我也别待着了,捧着金册回了屋,命春桃拿出秤帮我称称金册有多重。

春桃笑着问我:“没事儿称它做什么?”

我说:“称称它有多重,才能知道它值多少钱。”听得春桃笑起来说:“我的好主子,别把自己弄得像贪财一样,金册四页,共十五两重,这是规矩。”

兴奋了半天,才十五两重,我把金册随手丢在桌案上,低着头无精打采地扫了眼金册上的册文。

转头见珞宪姑姑(别人改称她为珞嬷嬷)走进来,笑着过来给我见礼道喜,我忙还礼,她正色说:“娘娘是主子,奴婢再大也是奴才,岂能奴才给主子行礼,还要还礼的?”边说边又给我施了一礼,我勉强受了礼。

她看见我的金册随便放在桌上,责怪我太大意了,这样的东西,一定要小心收藏,我漫不经心地说:“只十五两金子我还赔得起。”

珞宪笑着走过去拿起金册说:“金册是对娘娘身份的评价,岂是金子本身的价值所能比的。”她叫春桃把秤拿过来,春桃说:“以往嫔的金册都是十五两的。”珞宪笑了笑说:“我陪伴皇后十几年,难道这个我还不知道?”

把金册放到秤上一称,春桃咦了一声,我感兴趣地凑过去问:“怎么了,难道不是十五两?”春桃说:“娘娘自己看。”我看着上面的星星都一样,看了半天没看出来,夏荷也凑过来叫了一声说:“这个金册怎么三十两,整整的比平常的重了一倍。”

珞宪笑着把金册递给我说:“前两日无意间听到万岁爷与主子谈论金册,恍惚听万岁爷说把哪个金册多放些金子,说她册子未必看上眼,看上眼的倒是这些金子。”真是知我者乾隆。

珞宪又笑道:“奴婢当时还以为万岁爷是与主子开玩笑,谁会重金子而不重位份?今天看见娘娘拿册子不当心,想起前儿万岁爷的话,果然不假,万岁爷真是懂娘娘。”

我小心地把金册放好,留姑姑喝茶,她接过茶喝了一口说:“奴婢来是有事的,主子听说夜明珠能驱邪,这两日她总是耳热心跳,听说贵人这儿有一颗,想借用一下,晚上避邪。”

别说皇后跟我借夜明珠,就是跟我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相送。

我命春桃取出夜明珠,连着盒子一起递给珞宪说:“什么借不借的,皇后不嫌弃留下就是了。”珞宪边往外走边说:“这是万岁爷赏的,你随便送了人,万岁爷如何想?其实我们宫里也有几颗,这么大的也有,偏都是白色的。”

晚上捧着书,想着乾隆懂我知我,心情顿时愉悦起来,春桃提醒我道:“天不早了,主子早些睡吧,明天还得去向皇太后、万岁爷、皇后娘娘行礼。皇太后这几日心情不好,娘娘明日可要小心些。”

我问:“太后万寿节不是挺高兴的,谁又惹她了?”

春桃道:“娴贵妃入府就是侧福晋,又深得太后喜爱,这会儿皇上却下旨纯贵妃先行册封礼,太后当然不高兴了。听说纯贵妃行礼时,太后推说有病,连面儿都没见,转两日娴贵妃行礼,太后又盛装出席。”

次日早膳后,我乘舆去向皇太后行礼谢恩,春桃摸着轿舆笑道:“娘娘终于有自己的仪仗了。”

拜褥设在寿康宫的月台上,我立在月台上,内监奏请皇太后升座,太后今天也是全副盛装,我向她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站起身,太后笑道:“令嫔娘娘虽进宫不久,却是经年来升位最快的,如今你已荣居嫔位,事事德行为先,再不可任性胡闹了。”若论礼法,因古今不同,我或许有欠妥之处,但是自觉德行我却从来没有亏过。

从寿康宫出来,女礼官引着我去给乾隆及皇后行礼。

恰巧乾隆在皇后的宫里,我省得再多跑一趟,等行过礼后,皇后命巴朗给我看座,刚坐下,乾隆笑着对胡世杰说:“把朕命工部打造的那块黄金牌子拿过来。”

皇后笑着问:“是什么牌子?”

乾隆笑道:“册封时众人都有印玺,唯她没有,朕又不能越了祖宗的规矩,就命人做了一块金牌给她,权当印玺了。”

胡世杰把一个琉璃镶金边的盒子先递给乾隆,乾隆打开看了一眼,转手递给皇后,皇后打开,初时愣了一下,忽然展颜笑起来,示意巴朗递给我。

我先谢了恩,打开盒子,见乾隆赐我的金牌上刻的四个字是满文,我不识满文,心里估摸着应该是令嫔小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