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50章 第六十八章悯农1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第150章 第六十八章悯农1

作者:张鹤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19 16:13:10 来源:文学城

乾隆叹了一口气:“在娴妃那儿住一宿,朕浑身不自在,娴妃年青时还好,越老话越多,叨叨得朕耳根子也不净。”

娴妃今年还不到三十岁,乾隆就说她老了,我笑着坐到桌前:“弘历这是提醒我,让我以后也少说些话。”

乾隆拉住我的手说:“你说话向来是直来直去,有话就说,不遮遮掩掩,朕不必用脑袋筛你话里的意思。太后是朕的亲额娘,别说嫔妃,就是朕,她也时有责怪,可是每次听她训你,朕总觉得心窝里堵得慌,再看你事事如履薄冰,连奴才的心意都要顾全,朕更心疼。”我怎能跟他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中,生活中有父母、兄弟亲情,工作中虽有上下级关系,却没有奴仆,没有跪拜。

心里的委屈怎敢和他说,就是因为他太过宠我,任我胡来,这宫里我才待得安心、顺心,如果日后连他的恩宠也没有了,偌大的皇宫对我来说又有什么?

乾隆走到床边,仰身躺到床上说:“给朕捶捶腿,乏极了。”我笑着走过去说:“弘历在别人的屋里累着了,还得臣妾给你捶腿。”乾隆伸手将我拉入怀中,把我的头按在他胸口上:“朕和皇后在一起安心,和贵妃在一起顺心,和娴妃在一起堵心,只有和你在一起才开心。他们都以为朕宠你,是你的狐媚功夫高,朕终日为国事操劳,南旱北涝、灾民遍地,减免多省税赋,却如杯水车薪,可国库银子本就有限,朕都快无计可施了,回到后宫,想找一片清静之地休心养性,就惹得上下都有怨言。”

我抬起头,和乾隆平视着说:“古往今来后宫的是非多,弘历的后宫还算好的,皇后娴慧、嫔妃们没有几个挑事的,对臣妾少有微言,特别皇后在太后面前总是处处维护臣妾。”

弘历把我的头重新按到他胸前说:“陪朕躺一会儿,朕太累了。闽浙总督郝玉麟等奏请修理海塘工程所需款项拟以捐纳筹集,经九卿会议准行。朕不同意,他们整天上书、上表搅得朕心烦。”

我坐起来说:“六部九卿也是为社稷着想。”他身子动了动问我:“你也认为该捐纳。”我笑了笑说:“前朝的事臣妾不懂,历来捐纳之事,在上头看来可以缓解一些燃眉之急,但是治标不治本,富贾豪绅,为了减免税捐,对一些不法官吏实施贿赂。所募之捐大部分来自于老百姓,以至于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拍拍我的头说:“瑶池越来越知晓朕的心意,所说的话正中朕的下怀。”我心里暗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个王朝没有官商勾结,欺上瞒下。乾隆腾的坐起身,在我的脸上捏了捏说:“脸上越来越有肉感了。”说完跳下地,走到龙书案前说:“瑶儿过来给朕研墨。”

我走过去说:“皇上你别再叫我瑶儿了,好像我是你女儿一样。”乾隆哈哈大笑说:“叫你瑶儿也不吃亏,你只比永璜大一岁。”

给乾隆研墨,砚台是雕刻一条骄龙的松石砚,比在月色江声看到的质地更好,我看着乾隆,笑着说:“三十男人一枝花,三十女人老人家,皇上可是正当妙龄之时。”

乾隆拿笔在我脸前晃了晃说:“自古妙龄为少女,朕可是堂堂男儿。少废话,快研墨吧。”

乾隆拿过一张圣旨,我第一次看到圣旨,觉得很新鲜,见乾隆在圣旨上写到:“为治之道,在于休养生民,而民之所以休养,在于去其累民者,凡有关运道民生者,一律动用公项钱粮,不许再派令百姓捐输。捐纳一事,原为一时权宜,无益于吏治,亦无益于国帑。”写完后,命胡世杰将圣旨交于刘统勋,让他布告天下,再不许以捐纳之事扰民。

不论如何,乾隆一个封建社会的君主,能如此体恤臣民,的确不易。我拿起乾隆的笔,指了指圣旨说:“皇上,把那个借给我一张行不行?”乾隆本来双手高举,身子靠在龙椅上,听我和他借圣旨,从案上拿了一把扇子,抬起身问我:“什么纸不能写字,偏要借那个,借给你也行,只是你什么时候还?”

我故意扳着手指头算了算说:“驴年马月我一定还。”乾隆手里拿着扇子刚好展开,听我说完话,他扇子一合,正敲到我头顶说:“大清皇妃个个品性端庄,偏就你一副无赖相。”

扇子敲得我只觉得脑袋嗡了一声,眼前一黑,差点把我敲昏过去,我放下笔,把砚台推到一边,站起身说:“不借就不借,总爱用扇子敲人脑袋,怪不得近来臣妾连幺二三四,都认不太全。”转身要走,乾隆站起来,一把拉住我,拿起一张圣旨,放到案上说:“想写就写吧,只不过别写一些混话,让人笑话就行了。”

我重新走回来,拿起笔,在纸上端正地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后面缀了个悯农。乾隆看了看,笑着点点头说:“难得你有悯农之心,这首诗写在圣旨上倒别一番意思。”我放下笔,李玉端上来两盏茶,我端起一杯递给乾隆,他摆了摆手,示意我放到桌上。他拿起笔,在我写的后面写到:暮出城东门,见彼耘田者,伛偻畦垅间,红日正西下,挥汗立片时,薰风散平野,指日卜西成,篝车赛秋社。还忧租税重,催迫不相假,终岁事辛勤,农夫获利寡。

我替他收起笔说:“好个农夫获利寡,皇上心系百姓,是百姓之福,万民之幸。”他叹了一口气说:“百姓之福,万民之幸?恐怕六部九卿可不这么想。”

乾隆略躺了会儿,命胡世杰拿绿头牌,宣刘统勋烟波致爽见驾,乾隆带着我去正殿,我最喜欢烟波致爽庭院中散缀山石、野花,芳草遍地,十分自然,庭外淡雅,庭内又是一番景象,特别是殿内陈设富丽堂皇,各代金、银、玉、磁、钟表、古玩、挂屏等达一千余件,满目琳琅,看得我眼花缭乱。

刘统勋是刘墉的爹,他父子可是乾隆朝两大清官。刘统勋由胡世杰引着走进殿门,在门口刘统勋撩袍跪倒:“臣刘统勋恭请皇上圣安。”然后起身,我见他长得高高瘦瘦的,五十左右的年纪,有些近视眼,看什么东西都喜欢眯缝着眼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