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 第147章 第六十六章乾隆学按摩3

梦遇乾隆(清龙汉凤) 第147章 第六十六章乾隆学按摩3

作者:张鹤玲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19 16:13:10 来源:文学城

乾隆站起身,去廊下练剑,见桌上有昨晚进上的瓜果,我挑了一枚最红的桃子跟在乾隆身后跑出去,都说桃饱杏伤人,没吃饱,吃桃子顶顶饿。

只见乾隆剑走龙蛇,身手敏捷,闪展腾挪间身法轻灵,垂腰的大辫子盘在脖子上,回身一个旋剑,辫子刷地一下展开,脚尖一点地稳稳站好,真是帅呆了。

我一边吃桃子,一边叫好,乾隆只顾专心练剑,见他不理我,一个人待着无聊,向殿外走去。乾隆忽然叫住我说:“去哪儿?等朕一会儿。”我回过头,乾隆把剑交给李玉,尚衣监捧来衣服跪请乾隆挑选,乾隆选了双层轻凉缨冠,蓝直地单纱袍,红青直地单纱褂,松石马尾钮子带,青缎鞋袜,换好衣服。刚才那身箭袖轻便帅气,这身袍褂更显得乾隆俊美儒雅。

乾隆接过李玉递过的扇子,走到我身边,把我吃剩的桃子,随手扔了出去,拿出帕子给我擦擦手,顺手拉住我的手笑道:“朕带你去逛逛山庄。”

乾隆说先带我去宫殿区,宫殿区是乾隆处理政务和帝后居住的地方,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

乾隆住在正宫,正宫里有九进院落,因烟波致爽、云山胜地、四知书屋,是乾隆寻常起居及看书的地方,也是我经常出入之处,故而乾隆遂带我去主殿,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也叫楠木殿,各种隆重的大典在这儿举行。

出了正宫乾隆想带我去松鹤斋等处看看,听他说那里是太后及众妃嫔居住地,我害怕遇见熟人不敢去。乾隆笑了笑,在我鼻子上捏了捏,我用扇子拂开他的手说:“我的鼻子本就不大,再捏就更小了。”

乾隆说:“你的鼻子还不算大,都赶上大蒜了。”回头看身后随从们捂着嘴笑,我生气转往东南方走去,乾隆笑道:“东南方是湖区?朕本打算先带你去爬山,你既想去游湖,朕就带你去湖区走走。”边赶上我,边回身命李玉备船。

康熙曾夸耀湖区,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并不太大,由于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分为五个湖,各湖之间都有桥相连,两岸绿树成荫,曲折有致,甚是秀丽多姿。

乾隆告诉我,湖区有两组建筑,一组叫如意洲,一组叫月色江声。

如意洲倒是来过一次,可是乾隆只顾与弘昼等讨论乐章,哪儿也没去。

跟着乾隆登上船,乾隆传旨去如意洲,站在船头,乾隆远远指着一个亭子告诉我,如意洲的山亭殿庙等布局甚是巧妙,我一向对建筑物没什么大兴趣,在现代进入某座大厦,先看有没有电梯,有电梯,不用我爬楼梯就是好楼,而在古代,则看亭子有没有歇脚的地方,有座的就是好亭子。

与乾隆登上如意洲的亭子,一看有座儿,心里顿时高兴起来,可乾隆却不坐,站在亭子边,望着湖水,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可能是要做诗,乾隆的诗一向很长,等他诗做完了,我的腿还不得站麻了,趁他诗未出口,我忙走过去扶着乾隆坐下,然后在他对面也坐好,太监们捧上了茶,乾隆道:“小魏子早起未吃饱,把他素日里爱吃的点心取几碟过来。”

太监们面面相觑,我素日里是上什么吃什么,吃嘛嘛香,没见过我挑食,他们哪会知道我爱吃什么。

这群孩子平日里被乾隆管傻了,我吃什么都香,随便挑几样端上来便是,何必你看着我,我瞧着你,一动不动。

乾隆眼风一扫,李玉大着胆子问:“奴才不知素日里贵人爱吃什么,还请贵人示下。”

乾隆骂道:“蠢材,主子爱吃什么也看不出来,真是没眼色,挑你们觉得好吃的,上几样便是,不过不要太甜的。”还是乾隆观察入微,我平日是不大吃太甜的,嫌糖吃多了牙疼。也不知道清朝能不能镶牙,在现代镶牙贵得离谱,一颗好的烤瓷牙就要三千多,比金牙都贵。

李玉真听话,我不喜吃甜的,但是乾隆爱吃甜的,他端过来的点心,一色都是少放糖的,连着素日里最爱吃炉食的乾隆,都是咬一小口皱一下眉头,放下,为了不浪费粮食,我只得把他吃剩下的拣起来吃掉,结果乾隆没吃饱,我却吃撑了,打着膈,喝着茶,心里恺叹难怪李玉进宫十几年了,还当不上首领太监。

用过点心,上船去月色江声,月色江声为一椭圆形岛屿,临湖三间门殿,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一亭子,上书冷香亭,亭外是一片水榭,水中荷花盛开,比我在扬州的荷池更美。

门殿北为静寄山房,好像一个书斋,乾隆拉着我到了后堂,是一座精致的四合小院,匾额上有湖山罨画,字体苍劲有力,与月色江声四字一样,知道是康熙所提。乾隆告诉我,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的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簌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此时坐在院中,赏月听水声,别有一翻情调。

进了屋,站在窗前,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虽经人工雕琢,却浑然一体,分不出哪是人工哪是天成。乾隆在我身边坐下,我摆弄着桌上一方翠绿石砚,砚石细腻,雕工老道,比在现代收藏的那方和王砚还好,我翻过来,见背面是翠云砚三个字。我问乾隆:“都说端砚最好,这可是端砚?”乾隆说:“这是松花石观,产自松花江,自古来名人雅士虽然推崇端砚,朕还是最喜欢松花石砚。”

我放下砚,拿起纸笔,李玉见我想写字,过来想给我研墨,乾隆摆了摆手说:“你们退下吧,传旨御膳房,今儿朕在月色江声用膳。”太监们答应着退出去。乾隆拿过石砚说:“难得瑶池想写字,就以翠云砚为题做一首诗,让朕开开眼界,今儿朕给你研墨。”

我拿起笔,仔细斟酌半天,从来没做过诗,听说乾隆一生做诗堪比全唐诗,写得诗比我看的诗都多。

我抬眼看向乾隆,见他满眼含笑,一咬牙先写了四个字‘翠云砚歌’,想了几句都觉得不好,看乾隆眼中逐渐不耐烦,不管会不会写,先来两句说:“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仓的大豆高梁。”写完了,后面不忘缀了一句说:“当然还有松花石砚。”放下笔,乾隆拿过去,挑着眉头问我:“这是诗?”我赶紧把纸拿过去,顺手团成一团,扔进纸篓里:“别说臣妾不会做诗,就是会做也不敢在皇上跟前卖弄。”

乾隆冷冷地抛了我一个白眼:“谁天生就会做诗?”我笑着把笔塞进乾隆手里说:“谁不知道皇上是我大清朝的大诗人,这么好的题材,皇上不赋诗一首,松花石砚岂不是枉称宫廷御砚,瑶池给皇上研墨,今儿皇上让臣妾开开眼界,一睹诗人的风采。”

乾隆似笑非笑地接过笔,拿过一张纸说:“诗人的风采是什么样的?”我笑着拿了镇纸,压到纸上说:“皇上做完了,臣妾再说。”

乾隆提起笔,看着石砚,稍做斟酌,笔走龙蛇,一挥而就。我边研墨边看他,见他微蹙双眉,紧抿薄唇,帅气中带着贵气。都说会了不难,我想了半天一个字也写不出,他竟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一张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