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梦千年 第二部 > 第17章 隔阂

梦千年 第二部 第17章 隔阂

作者:趁早睡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08:23:45 来源:文学城

十月,李世民登基已久,宫中议论纷纷——哪位皇子的母亲被册立为皇后,成为众臣争议之事。

长安殿的晨光透过朱红宫门洒进来,映在殿内的金色地砖上。舒涵踏步而入,白衣随风轻摆,她微微躬身行礼:“臣女舒涵,叩见陛下。

“舒涵……”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柔情,却又迅速被理智压下。

舒涵的目光落在他眼里,清澈而坚定,她轻声道:“陛下近来可安?”

李世民稳了稳呼吸,抿唇一笑:“平安,只是殿中事务繁杂,偶尔想起长安街头,竟生几分怀念。”

舒涵轻轻一笑,像是回应,又像带着些许调侃:“陛下竟还能记得街头景致。”

李世民缓步走到舒涵身旁,“舒涵,”他低声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试探,“你可想要皇后之位?”

舒涵抬眸,眼中清明如水,笑意淡然:“陛下,臣女无私心,尊重陛下之选择。”

李世民微微蹙眉,目光中闪过一抹复杂,“若是你有私心,恐怕连朕也要怕你。”

舒涵苦笑,轻轻低下头,指尖轻抚衣角:“陛下,臣女自知,若真有私心,也不会让它凌驾于理智与忠诚之上。”

李世民神情微动,目光凝视远方窗外的庭院,低声道:“若有一天,朕出兵突厥,你会恨朕吗?”

舒涵抬头,眼神坚定而柔和:“不会,陛下。”

李世民侧身,看她的眼,心中生出一种奇异的安稳——她聪慧、克制、无私,却又忠于他,忠于大唐。

这一刻,他明白,无论她身在何方,她的心始终与他同行。

两人的沉默,在这金碧殿宇中,像是岁月轻轻流淌,温柔而坚定。

殿外风起,卷起她的衣袂。她行礼退下,那一声声“臣女”轻若尘埃,却在他心里,重如金石。

他回身,目光落在御案上那一封未封的诏书。

那是中书省呈来的拟册皇后旨稿,空着的名字在白纸上刺眼。

“舒涵……”他轻声念出,声音低得几乎要被风吞掉。

他本可以写下她的名字,只需一笔——她就会成为天下共仰的皇后,母仪天下,尊贵无双。

可他终究没有落笔。

他明白,自己登上帝位的那一刻,就注定要舍弃某些柔情——而那被舍弃的,也是他唯一想要留住的人。

他自嘲般一笑,低语道:“她说她无私心,可她若真有私心,朕反而能安心些。她太懂取舍了,懂得让朕放不下。”

风从缝隙中灌入,吹动他衣袍的下摆。

他忽然想起那年十四岁的她,骑马立于雁门尘土上,眼神清亮如霜。那一刻,他第一次生出“惧意”——惧她太明白,惧她看穿他所有的欲与计。

如今,他贵为天子,而她依旧能让他心生动摇。

李世民慢慢走回御案,提笔,又放下。

“舒涵,你说你不会恨朕。”他苦笑,喃喃道,“可有一日,若朕的天下碾过你的故国,你还会这样看我吗?”

他望向殿外,晨光正盛。阳光映在他眼底,却映不进心里。那光太明,太冷。

他忽然想起舒涵行礼时那句:“臣女舒涵,叩见陛下。”——不是“臣妾”。

他愣了良久。那一句“臣女”,隔开了他与她的距离,也点破了她的清醒——她知道他登基那一刻,他们的情分就已经改变。

他终于轻轻叹息一声,闭上眼。

“罢了……若她愿意远离权势,朕便替她守天下。若她不求名分,朕便一生记她名字。”

贞观元年十一月,宫殿庄严,朱漆殿门上悬挂的金绣幔帷在晨光中微微晃动。长孙氏正式册立为皇后,殿内文武百官肃立,香烟袅袅,金烛高照。

李世民端坐高殿之上,龙袍金线闪烁,他的目光扫过殿中所有人,最后定格在长孙氏身上。

他缓缓起身,步履稳健而有力,将金册递至长孙氏手中。

长孙氏双膝跪下,低头接过金册,抬眸时,眼中满是敬意与柔顺,。

中书省官员缓步上前,手持诏书,宣读册立皇后之令。

舒涵立于殿侧,她的目光短暂掠过李世民的身影,却未停留,像风掠过松林,只留下淡淡的余香。

她清楚,权位从未属于她的目标。大唐的安宁,才是她心中真正的目标。

殿内回响着官员洪亮而整齐的声音,肃穆而威严。文武百官齐声跪拜,回声在金碧辉煌的殿宇中连绵不绝。

贞观二年正月,夜色无声,宫灯明灭。羽明宫的檐角覆着薄雪,风从殿外掠过,吹动帘纱。

舒涵靠在窗前,指尖轻触一枝早开的梅。枝头冷香,像极了她自己——清醒、孤绝,也再难温柔。

案几上摊着《史记·留侯世家》,她的目光却落在那句“功成而退,天之道”上,久久不动。

上元节华灯初上,宫中花灯悬起五彩光影,映在雪地上,闪烁如星。舒涵牵着两岁多的李承风的手,轻步走在羽明宫的小院里。

李承风抬头看着五彩灯笼,眼睛亮得像夜空中的星子,忽然又歪着头问:“阿耶呢?”

舒涵一怔,指尖微微颤动。她蹲下身,把承风揽入怀中,低声柔声道:“阿耶在远方呢,等他不忙了,就会回来的。”声音轻得像风,却带着一丝未曾示人的颤抖。

李承风眨眨眼,又指着一盏红色灯笼:“他会来看我吗?”

舒涵笑了笑,笑容却带着决绝与疏离:“会的,但要等很久很久。你要像梅花一样,耐得住寒冷,慢慢长大。”

她抱着他,任风铃声穿过雪夜,敲在人心上。

承天门外的宫道上,夜色微凉,华灯初上。李世民独自坐在殿中,手里把玩着一枚小巧的玉佩——承风的礼物。

他想着羽明宫里的母子。两岁多的承风此刻已经学会走路了,也会喊“阿耶”了吧。

他起身,踱步到窗前,看向北方羽明宫的方向。宫灯在雪地上映得忽明忽暗,仿佛隔着一层雾气的世界。

李世民闭上眼睛,指尖无意识地抚过玉佩,低声呢喃:“承风……阿耶什么时候才能见你一面?”

他知道,舒涵从不求宠,不是拒绝他,而是为了保护儿子。

李世民无奈地握紧玉佩,指尖传来的温度,让他心底生出无力与渴望交织的酸楚。身为皇帝,他可以运筹帷幄,却无法跨过那道小小的宫墙,去抱自己的孩子。

三月初春雷初起时,长孙皇后已册立数月,受百官朝贺。羽明宫无人言语,只余风铃轻响,声声敲在人心上。

舒涵抬眼,看向北方承天门的方向。那是皇宫的心脏,亦是她无法再踏入的世界。

她轻声呢喃,像对风,又像自言:“那天以后,他的天下,不再有我。”

她并非怨。只是懂了。她杀了李建成,篡改了历史,让李世民提前登基。每一夜,她都会想——自己究竟是救他,还是毁他?

未来已非她所知的未来,命运脱离了她的掌控。她梦中常见火光与血河,看见自己的儿子李承风被卷入权争,被兄弟相残的宿命吞没。

她不敢再靠近李世民,怕再多一个“因”,就会造出一个更可怕的“果”。

于是她冷落他,避开他,不是恨,而是惧——

她怕自己爱得越深,命运就越无情。

初春的阳光透过宫窗洒进羽明宫,风轻轻拂过帷幔。

舒涵独自坐在案几旁,为承风梳理细发。孩子正懒洋洋地伸着手指,偶尔咿呀几声,打破宫中的静谧。

外头,宫女小声禀报:“陛下今日赐宴燕妃、韦妃、杨妃、阴嫔,皆入后殿赏春。”

世人皆知:仪妃尚在,却无宠、无名、无声。

连皇后也不问,只叮嘱人——“勿扰羽明宫。”

御花园中,春风吹动花枝,洒下斑驳的光影。长孙皇后端坐正位,眉眼间自有威仪。

她目光如水,平稳而深邃,扫过众妃嫔的面容:燕妃的轻笑、韦妃的温柔、杨妃的娴静与阴嫔的聪慧,皆在春日阳光下盈满生气。

李世民行至宴席之间,身着锦袍,众妃起身行礼后他缓缓落座,眼前的妃嫔们皆神情得体,笑语轻扬,礼乐声流淌在春日之下。

长孙皇后缓缓开口:“臣妾遵奉陛下旨意,今日赐宴未邀羽明宫。”

李世民不置可否,只淡淡颔首。

长孙皇后知道,有些隔阂,不是她能触碰,也无需触碰。

春日宴继续进行,殿中香气与笑声交织,玉盘珍馐摆列,丝竹乐声飘荡。

每当夜色最深时,李世民批完奏折,抬头看向北方宫阙。他知道她在那里,灯火常明。只是那光,不再为他而亮。

他曾踏平乱世,征服天下;唯独——败在她的沉默里。

贞观二年九月秋风清冷,落叶随风卷过宫墙。羽明宫内,几盏宫灯微微摇曳,映着案前的小桌,上面摆着承风三岁的生日糕点和几只小巧的玩具兵器。

舒涵坐在桌旁,手轻轻抚过小桌上的点心,目光温柔而深远。她看着跪坐在旁边、穿着青色小袍的承风,眉眼带着稚气,却已露锋锐。

“母亲,父皇怎么不来呢?”小小的声音带着困惑。

舒涵微微抿唇,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他……忙于朝政,忙得连过宫门的时间都没有。”

承风用小手抚过母亲的脸,眸光清亮:“我可以去父皇的书房吗?看看他?”

舒涵轻轻摇头:“不必。你还小,北宫的风大,书卷多。将来,你会有机会走得更远,也会自己去见父皇。”

她伸手,将一支小笔递给他:“记住,承风,锋锐可以亮眼,但心要柔软。你是我的儿子,更是李承风。”

承风低头,认真地点点头,随后将玩具兵器成小阵,偶尔抬眼看看母亲,像在寻求认可。

舒涵站起身,走向窗边,轻轻推开窗扇,让风带入些微花香与晨露。

她轻声喃喃:“十余月来,他从未踏入羽明宫。我们的心,也隔着宫墙……可孩子在这里,我便有一丝属于自己的世界。”

贞观二年十二月深夜含元殿内烛火低悬,纸卷与兵图散落一地。风从殿角穿堂而过,卷动案上帷幔,发出轻响。

李世民独坐案前,龙袍未褪,却无半分朝堂的威严,只剩下长夜的孤独。

一年来,他以“政务繁忙”为借口,把自己包裹在钢铁般的日程里。每天披阅奏折,批示政令,稳天下事。

如今朝政越来越平稳,边疆安定,百官循规行礼。他再也找不到借口,让自己沉浸在忙碌中。

“她……还在羽明宫。”他低声自语,语气里有不易察觉的怅惘。

一年多来,他从未踏入那扇门。不是忘记,而是怕面对。怕看到她清澈的眼神中,有他不愿面对的责问;怕触碰她微微颤抖的手指,像触到自己无法收拾的过去。

他闭眼,回想起舒涵曾站在晋阳的夜色中,淡然如风,却能一眼看穿他心底的焦躁与野心。那时他是少年,勇猛而孤独;如今他是帝王,权势与孤独同在。

“可我舍不得她。”他低低喃喃。

那不是私情的念头,而是——她是那个能够与他并肩,却又不夺他命运的人。

她的聪慧、冷静、无私,如今成了他权力世界里唯一无法替代的存在。

他的手微微握紧,像抓住什么,又像放开什么。他与她的沉默不是裂痕,而是深渊,但他明白,再不去,她的影子会一直在心底延伸,压得他透不过气。

李世民缓缓起身,步声沉稳,却带着少许颤意。“她无需我解释,也无需我宠爱。”他在心里说,“只要她在,便足够。”

夜风拂过,他拉紧衣袍,目光坚定。

今晚,他会去羽明宫。不是为了弥补过去,也不是为了炫耀权势,而是——让那段沉默,有一个句号,让她知道,他从未舍得。

他伸手,轻轻抚过案上兵书,仿佛触摸自己仍未完成的岁月。然后,脚步缓缓踏向那扇熟悉而陌生的宫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