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梦里红妆 > 第33章 揭秘

梦里红妆 第33章 揭秘

作者:殷橘柚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5-11-20 10:35:49 来源:文学城

乌蒙地处十万大山和蜀中交界处,地势更为奇绝险峻,山势陡峭,多生奇木怪石,深涧之中抬首望而不见天日,可称“一线天”。

白羽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谷中风景。

他们是十日前抵达乌蒙地界的,途中被冷镰风放出的猎鹰找到过一次,因吴界在职时熟悉此鹰习性,用特制的佐料将它引入另一片山脉,方才躲过追捕。

乌蒙多山多水,数条天山之水从此汇入南部海域,因此这里的气候十分宜人,百姓大多随性率真,伴山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吴界的计划是从乌蒙入蜀,然后再去找他所谓能给他们提供稳定庇护所的人,因传信需要时间,所以他们暂时在城中客栈住了下来。

信发出去有两天了,吴界去打探消息就没带白羽,她闲得无聊又不想闷在屋子里,便带上此地女子防风防日晒的覆面纱巾,略作乔装打扮后出了门。

集市上逛了逛,她觉得口渴就进了一家茶楼。

这家茶楼似乎生意不错,日当正午也是高朋满座,并无虚席。白羽看到有文士长衫的读书人,也有布衣装扮的寻常百姓,有行走江湖、豪爽洒脱的负剑侠客,也有金玉作饰、身价不菲的富贵公子,二楼用屏风隔出来的雅间中,也有带着仆从随侍的骄矜贵女,再往里面就不是普通人可以探究的存在了。

白羽收回视线,在一楼角落寻了个空桌坐下,中规中矩地点了一壶茶水并一盘瓜果小食,之后安静地等候茶楼有何新鲜事发生。

没让她失望,白羽的茶水小食刚刚上桌,中间大堂空旷处就有人摆了长条桌出来,这场景让她觉得似曾相识。

她一边品茶,一边拉长耳朵偷听隔壁桌讲话。

“你怎么也来了?也是来听这奇闻异事的?”

一个手持折扇的书生问另一位士子。

“好故事谁不爱听,就许你来不许我来?”

那位白衣士子双手搭在膝上,身段挺直,回敬折扇书生。

“我不是这个意思,畅言先生在苏杭一带名头响,这还是头一回来咱们这儿,说什么也得来捧个场啊!”

……

后面他们说什么白羽就没注意了,她只听到了“畅言先生”四个字。

畅言先生?

是临安城梨园里说皇室血统被掉包的那个畅言先生吗?

他如果说的是当朝的故事,两年了竟然还没人抓他斩首,说明还挺能活的。

一阵梆子声起,茶楼四下帘幕都放了下来。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阵风,轻薄如纱的帘幕被风抚动摇曳,一个满头华发、仙风道骨的长者从帘幕中现身,捻着胡须冲在座之人拱手作揖,然后就在那条长桌后坐了下来。

白羽心中“咦”了一下。

不是畅言先生?跟她见过的那个畅言先生长得不一样。

这世上究竟有几个“畅言先生”?

这位“畅言先生”坐下就开始说话了:“老朽常年活动于东南沿海,竟不知这十万大山中如此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今横跨数千里而来,感谢诸位捧场,就让我为大家讲一出‘藩将伉俪撕诏谋大计,连襟皇帝送后劝归降’,望诸位听得一乐,笑口常开!”

“话说这名门叶府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同胞姐妹,这两姐妹前后脚落地,幼时起就是一处吃一处睡,绫罗绸缎、胭脂水粉、学识修养什么都要一样好,几乎没人能分得清她们。长到了笄年就要开始操心她们的婚嫁问题,奈何这两姐妹同样是心气儿高,不肯一个高嫁一个低嫁的,最好是两人的丈夫官职、俸禄、家境都要一样,甚至长相也要求一模一样的。这可是奇了,天下间哪有照镜子一般的两个人,更别说这两人还得是双胎兄弟。”

“叶家主使人四处打听,几年了也没有符合他女儿们要求的人选,眼看着好年华匆匆过,愁得他是眼睛冒火、牙床高鼓。一日,突然接到圣旨,言皇帝有意将他的女儿赐给太子为妃,这下心情更差了,天下间还有第二个太子配他另一个女儿吗?他去找女儿们说道,赐婚圣旨许出去的自然是双胎中的姐姐,谁知这姐姐像是突然转了性子一般,她不再要求事事都跟妹妹一样,并且坚决不想依圣旨嫁给太子。原来是她跟一位将军公子好上了,两人已经海誓山盟、私定终身了。幸好圣旨中没有指名道姓是哪位千金,最后嫁入东宫做了太子妃的是妹妹,姐姐如愿和那将军公子缔结姻缘,去了藩城戍边,就这样自小从未分离过的两姐妹从此天南海北,再难相见。”

“留在京里的妹妹按部就班,在太子顺利登基后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唯独让皇后郁闷的是,成婚几年,她的肚子一直不曾有动静,后宫的女人却越来越多。就在皇后想要不要抱养低位嫔妃的孩子时,这一年她有孕了,皇帝也很高兴,大肆封赏,国母有孕,昭示国祚绵长。然好景不长,皇后腹中孩子怀到四个月的时候,西南边境上有一个掌权的藩将揭竿谋反了,皇帝一查才知道这人的妻子是皇后的亲姐姐,此时国库空虚,朝臣党派之论喋喋不休,要派兵没人又没钱,皇帝只能跟皇后私下商量,让她秘密去一趟藩将起事之地,用她这个亲妹妹的身份去劝说姐姐姐夫归顺朝廷,并答应皇后事成之后平安回来,就封她肚子里的孩子为太子。”

“畅言先生”讲到这里停顿下来喝茶润口,留出时间让大家畅所欲言,白羽面纱下的眼睛和嘴巴已经睁圆了,这个故事也是似曾相识,她好像听过。

“畅言先生”歇够了,继续道:“皇宫中已经有几位出身不俗的嫔妃生的皇子了,皇后想:她的孩子要是没有独到之处,想出头想平安长大似乎十分艰难,如今有这样一个机会摆在眼前,她说什么也要为未出世的孩子去搏一搏,于是她便带着四个多月的身孕踏上了漫漫劝降路。”

讲到这里,“畅言先生”一拍惊堂木,惊醒了仍沉浸在睡梦中的在座看客,他站起来对大家拱手做礼,张弛有度地说:“今日这出戏就讲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后半段故事……白羽想:她听过,她五岁生辰那天,在临安城的梨园里,有个畅言先生讲了故事的后半段。

皇后到达藩将起事之地后,发现姐姐和她有孕的时日几乎相差无几,后来她们同日分娩,她产下死胎,不想让消息传回京城,于是瞒了下来。姐姐的孩子平安健康,她们不谋而合,用姐姐的孩子代替她的孩子,要造反的姐夫自然同意归降朝廷,她带着天大的功劳回京,孩子按约定册封太子,年幼聪慧,后来登基为帝,自此帝王血脉改弦更张。

听到这个完整版本的故事,白羽用了两年时间,她不由得把这个故事套在任何一个王朝中去对比,却发现她读过的史书中没有一段与之相似的记载。

正史若是没有,那野史呢?

茶楼中众人都因没有一饱耳福而大感遗憾,叫嚷着追问畅言先生下一场是什么时候?

白羽已经没必要再留在这里了,她站起来拍拍身上沾染的食物碎渣,结账后走出茶楼。

来的路上她好像看到集市边上有一家破旧的小书摊,白羽打算去找找,说不定那里面就有她想知道的混淆皇室血脉的野史呢?

书摊很破旧,几个缺胳膊少腿儿的长条板凳支起来,缺了的那条腿用石头垫着,条凳上铺着一块破洞木板,像是从谁家门上刚卸下来的门板,两条门闩的杠子嶙峋支棱着,木板上杂乱无章堆放着许多缝制粗糙的线穿本。

白羽信手翻来,纸页坑坑洼洼、凹凸不平,根本不像正经书社印刷出来的,全是手抄本,有的前后都是两种字体,涂抹更是寻常事。

不过她找的就是这种书,正经书上不会有的不正经记载。

白羽把野史相关的手抄本都买回来了,厚厚一摞,她回到客栈房间后,先去看吴界回来了没有,房间里没人答应,那就是还没回来。

白羽安心地回到自己房间开始大海捞针。

手写字体有的极难辨认,有的又被抄书人加了自己的看法和论点,半天看不到重点,有的缺张少页,白羽要靠自己联系前文猜测中间写了什么内容。

直到天黑也没找出她想看的东西,倒是发现了几段各朝代正史没有记载过的香艳情史,她看过就丢了。

白羽按按开始发热的太阳穴,觉得照这种方式得找到何年何月去?说不定还得看个人运气。

她出去看了一眼,吴界竟然还没有回来,那边出什么事了吗?

左右她不能出去乱跑,用过晚饭后又回了房间开始她的“捞针”之旅。

看得头晕眼花之际,终于在一段文字里读到了自己想要的信息。

文中说:乾帝永平八年九月,蜀地曾起兵役,那起事之人是当朝皇后的姐夫,皇帝懦弱无能,不敢正面开战,就让自己的皇后去劝降姐姐姐夫,然后大肆描写了一番姐夫和小姨子私通的戏码,说姐夫搞大了皇后小姨子的肚子,皇后生了姐夫的孩子然后带回皇宫当作自己和皇帝的孩子,皇帝还封了这孩子为太子。

这描述和畅言先生讲的有出入,白羽不太相信这种恶俗戏码,多半是写这书的人自己臆想出来的。

据她所知,这个王朝国号是“乾”,当今年号为“天顺”,而先帝年号就是“永平”,永平八年是先帝登基第八年,而当今出生于永平九年春日,时间都对得上。

再往后面看,说这个冒名顶替皇室血统的孩子登基后,太后告知他的身世,他秘密把蒋将军召回京让自己亲生父母重聚,然后又描写了一段多年未见的老将军和太后偷情的戏码,如何刺激,如何香艳。

白羽皱着眉囫囵翻完,这已经不是一段野史记载了,就是一个猥琐下流胚子意淫位高权重之人风流韵事的三流读物,除了把人名都记载下来了,其他没有参考意义。

已知信息:造反的藩将姓蒋,乾永平帝确实让太后秘密去西南劝降了,太后也确实带着孩子回来了,孩子也确实封了太子,太子也确实登基了。

问题是,太后叫什么却没记载。

畅言先生的故事中,调换孩子的皇后姐妹姓叶,当今太后姓什么来着?王夫子跟她提过一嘴,她给忘了……

白羽又往后翻了几本,才终于找到一本正常人书写的野史记录。

前面那些朝代白羽都略过不看,她直奔乾朝相关记载,一口气读下来,她的表情慢慢凝固了,这本书里说的和畅言先生所讲的情节几乎没有差别。

不光是具体情节没有出入,就连出现的人物名字、地点、皇后怀孕启程的月份,皇后分娩的日期都清清楚楚,白羽甚至怀疑写这书的人是不是皇后身边的人。

皇后姐妹姓“邺”,“邺水朱华”的“邺”。

姐姐叫邺临光,妹妹叫邺临月,皇帝叫赵琯,藩将叫蒋绥之。

顶替皇子身份登基为帝的姐姐姐夫的孩子,也就是当今皇帝,名叫赵雍。

时间线,人物关系线,事件发生线一目了然。

如此说来,天下间传得沸沸扬扬的皇室换子案竟是真的,怪不得畅言先生说得这么煞有其事,哪怕史书上抹除了所有痕迹,也有野史和百姓口口相传。

隔壁屋子门传来“吱呀”一声,白羽从这浩如烟海的野史中回过神来,将要站起身突然想到,吴界说的不能告诉她的机密和她父母身死的原因不会就是这件事吧?

先别急,让她想想。

她在这个世界见到吴界的第一眼,所处的环境明显是一间华丽富贵的房间,甚至可能还是一间女子香闺,等她再睁眼却是那间低矮破落的农家小院,据吴界所说,那时他刚接到她。

而白羽生来带有记忆,他们搬家的时候,她后来根据行车时间推测出他们是从金陵附近过来的,而金陵城是乾朝都城。

不行。

白羽起身,推门出去,直奔吴界房门口,今天她必须搞清楚她父母到底是谁?萦绕多年的谜团究竟代表了什么?吴界隐瞒的秘密究竟是不是皇后与姐姐换子之事?

吴界刚回到房间,从背上卸下那把重剑,就听见房外有人敲门。

这个点儿,料想是白羽无误。

他打开门果然看到她站在外面,吴界压下事情并不顺利造成的烦闷感,控制着语气柔声关心:“是念儿啊,爹今天回来晚了,你有没有按时吃饭啊?”

“吃过了,你用饭了吗?”白羽一边问一边走进来,听吴界回答他也吃过饭后,白羽拉着吴界坐下来,摆出一副促膝长谈的姿态,与他说:“爹,我今天在茶楼里听了一个故事,我讲给你听。”

吴界心里压着事,其实并不怎么能听进去,但他还是不愿拂了白羽好意,点头道:“你说说。”

白羽就将午间茶楼里那位“畅言先生”所讲的轶事一一复述给吴界听。

故事的后半段他们俩都听过,吴界可能比白羽知道得更多,她讲完安安静静地凝视着吴界的表情,连他一丝细微的神情变化都不愿错过。

屋中一时落针可闻。

吴界还想挣扎,他翘起嘴角笑,笑容满面,嘴角的肌肉走向却很僵硬,他试图糊弄过去,佯装惊讶道:“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哪个皇帝这么倒霉,这叶太后也是很有魄力,堪称女中豪杰。”

“哦?”白羽感兴趣地反问:“爹你真的闻所未闻吗?我五岁生辰那天,我们在临安城的梨园里不是听了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吗?”

失策了。

吴界脸上的笑容僵住,他只顾着应对当下却完全忘了当初这回事。

“这,爹当时没有认真听。”他给自己找借口:“而且这都过去两年了,爹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一时忘记了也是有的。”

白羽“啪”地一下从怀里抽出记载那段野史的书册拍在桌子上,她眉眼沉沉的,衬得尚算稚龄的眼仁越发深邃,“我多方探查对比,茶楼里广为流传的皇室换子案说的就是当今皇帝与太后,人名时间全都能对上,我只是想知道我父母是不是因为触及这个秘辛才被杀人灭口的,为什么不肯告诉我?”

吴界大手捂在那本装订粗糙的书页上,喉间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大手抚上白羽的后脑勺,眼神中痛惜更多、怜爱更多。

他说:“念儿,你还小。你父母当初早已猜到自己的结局,你母亲把你托付给我时只是希望你能平安快乐的长大,不要去沾染那些事情,这同时也是我的愿望。”

“吴界。”白羽郑重地叫他的名字,“我不是小孩子,你能明白吗?你们都希望我什么都不知道,可是我蒙在鼓里我不快乐。我已经选择性地不去深究七年了,这七年里安稳的日子占了九成,我可以不听不问,但是如今危难临头,你当真以为我们避走蜀中就能高枕无忧了吗?你每年让我在生辰当天上两炷香,总该让我知道我祭拜的是谁吧?”

白羽的一番话让吴界动容,也是因为他想到他今天去打探消息时,蜀中那边给的回话,让他觉得如今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难道就这样带着她躲躲藏藏一辈子,倘若有朝一日他提不动剑,护不住她了,她是不是死了也只能做个糊涂鬼?

吴界半天不说话,白羽准备下一剂猛药说自己不跟他去蜀中了,然后拂袖而去。

她站起身就准备离开,却听身后人开口了。

“你母亲,名叫沈言晴,是金陵永安侯之女。”吴界说:“她与我自小指腹为婚,青梅竹马,年幼时,我家中飞来横祸,一日之间,满门被杀,我逃过一劫,阴差阳错之下入了长风无影阁。后来你母亲到了出阁的年纪,永安侯为她挑选了你父亲——阆中唐氏大公子唐琢,唐家世代清贵,你父亲更是官至太史令,领圣命为朝中编修国史,他与你母亲极为般配,本来我是一个不存在世间的人,他们成婚那年我的任务在京城,好奇心驱使下我去见了你母亲,自那之后我们有了联络。”

“平安无事好几年。有一天,我突然接到你母亲的传信,她说你父亲惹上了极大的麻烦,她怕保不住腹中的你,她父亲永安侯见风使舵靠不住,只能将你托付给我。我当时也焦头烂额,执行任务中发现惊天秘密,如你所见就是当今皇帝并不是皇室血脉,这机密说出来或者隐瞒下来,长风无影阁都留我不得,我便策划假死脱离,正好和你母亲的托付一起办了。”

“之后的事情你都知道了。”吴界视线从白羽身上挪开,望向关闭的窗柩,轻声说:“你父亲在你出生那天被判腰斩,你母亲难产生下你,为你取名沈念,也随后咽气离世。我带着你离开金陵,随后隐姓埋名在临安城外小镇上过了五年安稳日子。”

不出所料,但也太过惨烈。

白羽没想到事由竟是这样?

她父亲乃太史令,编修国史自然要搜集整合各方史书,查到当年那段秘史简直不要太容易,这种事情一旦知道了,说与不说都是死罪,所以他难逃一死。

“你在想什么?”吴界看她半天不说话,慌忙问道。

“在想……”白羽话头在口腔里转了个弯,才想起来问吴界外面什么情况,“你今天问了有回信吗?我们什么时候动身去蜀中?”

吴界沉默地从怀里掏出那封回信,递给白羽后说:“我在蜀中的那个人脉就是藩王蒋绥之,你也知道了他的身份,他给我回信言:蜀中最近并不太平,不建议我去蜀中避祸。我们眼下需得另觅住处了。”

白羽看了回信后,点点头。

确实,皇室换子丑闻传得到处都是,这时候有心思没心思的都想去探究一二,都是皇室宗亲,谁还对皇位没点远望了,更何况他们论血脉远比如今座上那个更有资格。

吴界正待说些什么,隐约听到一砰烟花炸开的声音,他匆忙奔到窗下,打开窗户,抬头望天。

白羽不知道他怎么突然有心情看烟花了,跟着来到窗下,只看到烟花绽放过后,如星落雨一般的漫天流矢。

下一刻,另一个方向又飞速浮上一枚烟花,白羽这次看清了它绽放的过程。

烟花升空后炸开,所有的光点形成了一个似风似云,又有点像猫头的图案,然后再逐一暗淡下去。

他们又在窗前等了好一会,再没有烟花升空,白羽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是某种用来联络的信号,非年非节,不可能有人东放一个西放一个,她看着吴界,等他的解释。

吴界关上窗户后,对白羽说:“这是长风无影阁用来召集所有‘风’和‘影’的汇合信号,长风主是明面上的阁主,而无影主则是背后真正的主人,命令发出这种信号的人,只能是无影主,这说明阁中要有大变动,他们顾不上追杀我们,我们安全了。”

这就安全了,他们逃亡一路,想听的就是这句话。

既然蜀中去不了,眼下又不用再次踏上逃亡路,白羽提议道:“我们就在乌蒙城中住下,静观其变,如何?”

吴界同意。

之后他们在乌蒙城中租了一个小院,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

三年后,白羽遇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