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 第5章 医馆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第5章 医馆

作者:大南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9 12:35:42 来源:文学城

孟玉宁坐上父亲赶着的骡车,刚出了胡同,就有村里人跟孟卫行打招呼。

只要有人问去做什么,孟卫行就说去给老娘到镇上请大夫。

人还未出村,赵老太生病的消息就传了大半个村子。

出了村,骡车走了大概一刻钟,到了进镇上的路口,路口处有一家卖油馍的早点铺子。

孟卫行停下骡车,给闺女要了一碗豆浆,四个油馍。

乡下地方,拳头大小的油馍一文钱两个,豆浆一文钱随便喝。

又香又软的油馍,曾经是孟玉宁的最爱,今日再吃,竟有一种也不过如此的感觉。

孟玉宁心里清楚,不是油馍不好吃了,是自己在高婆婆家住了半个月,他们家的伙食好,自己肚里不像以前那样缺油水了。

油馍吃起来没以前惊艳,不过比起来家里的饼子配咸菜可好太多了。

孟玉宁吃的饱饱的,重新坐上骡车往镇上去。

今日镇上不开集,路中间没有摆摊的,骡车一路畅通无阻到了医馆。

只是平日里并没有太多人的医馆,今天门口却站了两个人,孟玉宁从骡车上下来,还听到了医馆里有妇人的哭泣声。

孟玉宁怕有医闹再误伤了自己,就在门口等着父亲栓好骡子过来。

孟卫行拴好骡子,人还没到医馆门口,医馆门口站着的人却先跟他打起了招呼。

跟孟卫行打招呼的是孟家庄前面双河村的,临近的村子大多都串着亲戚,孟卫行又领了一队人专门给人建房子,周围三里五乡的很多人都认识他。

孟卫行问他:“六哥,怎么围医馆里来了?”

被称为六哥的人就道:“大昌叔家的孙子,被人把腿给打折了!”

孟卫行“哎呦”了一声,“伤了腿可得好好养着。”

六哥:“一个弄不好,这辈子可就毁了!”

孟卫行:伤者还在医馆里呢,在门口说这话,伤者家里人听了不得更心焦。

孟卫行就没再搭话,只说了句:“我去看看大夫忙完了没,我娘不舒服,请大夫去家里给看看。”

六哥:“已经敷了药固定好夹板了,你快进去吧。”

他往旁边让了让,孟玉宁就跟着父亲进了医馆。

医馆里,大夫正在开方子,诊桌前面坐个位五六十岁的老爷子,他旁边站着个壮年汉子,正看着大夫开方子。

不远处的一张诊床上,躺着脸色发白满头大汗的少年,一个妇人坐在床边的凳子上抽噎的哭着,床尾处还蹲了个汉子,低着头,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孟玉宁跟在父亲身后,到大夫的诊桌旁等着。

这里距离诊床近,孟玉宁能看清床上的少年的左腿整个小腿都绑着竹板固定,他正双拳紧握,咬着牙做深呼吸。

孟玉宁想,幸好伤的是小腿,只要大夫手法到位,好好养上几个月,长好了不影响什么,如果伤的是膝盖,依照现在的医疗水平,这少年以后估计就离不开拐杖了!

孟玉宁在心里替人家感到庆幸,却不想正忍痛的少年突然侧首看向自己。

在别人狼狈的时候盯着人家看,偏偏还被人给发现了,孟玉宁只觉得尴尬的不行。

她默默收回视线,装作只是偶尔看了对方一眼的样子。

这时候大夫也开好了方子,壮汉拿了方子去柜上交钱抓药,大夫就喊蹲在诊床旁边的汉子:“过来一下,我跟你说一下注意事项。”

蹲着的汉子站起来,孟玉宁往旁边让了让,发现这人长的竟然还挺周正,并不是一副窝囊的样子。

孟玉宁觉得,这人应该是断腿少年的父亲,但是她又忘记断腿少年具体长什么样子了。

刚才少年看向自己的时候倒是瞧见了正脸,可惜孟玉宁只顾得上尴尬了,最多注意到他的眼神过于平静,都没留意他到底长什么样。

孟玉宁总觉得这个时代的人,平均颜值没有前世的人好看。

因为这个时代平均颜值低,孟玉宁没少庆幸自己投胎成了爹娘的孩子,自己的爹娘长的可都是颜值在线的。

因为周围好看的人少,孟玉宁忍不住又看向诊床上的少年。

也是巧了,竟然又对上了少年看过来的视线。

孟玉宁:……

撤回眼神,再次装作偶尔看过去的样子。

大夫交代完注意事项,坐在诊桌前的老爷子对大夫再三表示感谢,起身让开位置,才发现后面等着的是自己认识的人。

孟卫行在对方看向自己的时候,先主动搭话,“大昌叔,孩子现在正是长的快的时候,养几个月就能完全长好。”

郑大昌叹气:“借你吉言了。”

……

受伤的少年被家人挪到一个门板上,抬着出了医馆。

孟卫行前面没有等着的人,他就对大夫说:“大夫,孟家庄能出诊么?”

孟家庄距离镇上也就一刻多钟,现在医馆里也没其他人,大夫就问:“病人现在是什么情况?”

孟卫行:“是家里的老娘,昨晚还没事,今早起来就觉得不舒服,我说带她过来看看,她不想动,所以想请大夫去一趟。”

没有明显症状,只是不想动弹的病人,过去也就是号个脉的事,大夫就直接答应了。

孟卫行去把骡车赶到医馆门口,大夫提着药箱上了骡车,孟玉宁就跟着父亲坐在外面。

一路顺利,回到孟家庄,又是一路招呼。

到家的时候,家里依然安静。

孟卫行在前面带大夫去堂屋里给老太太看诊。

孟玉宁在后面落了好几步的跟着,她要看看老太太在面对大夫的时候怎么演。

孟玉宁到了堂屋门口,就听到祖母说:“都说了我没事,躺躺就好了,你怎么还去请大夫来!”

孟玉宁悄悄进到屋里,看到不止母亲在这里,伯娘和四婶也都在。

孟卫行好声好气的劝老娘:“人家大夫都已经来了,给您把个脉,我们也就放心了。”

大夫都来了,赵老太也不能坚决不让看。

大夫放下药箱,先观察她面色,见她面上并没什么不妥,就问:“老太太,您觉得哪里不舒服?”

赵氏:“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胸口堵得慌。”

大夫心里就有数了,开始为她把脉。

双指搭上脉搏,大夫面上微微一动,脉像平稳,比屋里的其她三个年轻妇人都健康。

屋里静悄悄的,没一个人说话,过了一会,大夫才收了手。

这种以身体为由拿捏儿女的老太太,大夫见的多了,也不用避出去说诊断结果,守着‘病人’直接就道:“没什么大问题,别总躺着,多动一动就好了。”

赵氏:“……心里难受的慌,不愿意动弹。”

孟卫行就跟大夫说:“您给开个方子吧。”

大夫心说:她好好的,我开什么方子。

直接打开药箱,拿出两个用芦苇纸包着的药丸,交代孟卫行:“一天半个,一日三次,分开搓成小药丸,饭后两刻钟用水服用。

最多两日就好,另外一丸在家里备着吧。”

用的量少一点,免得以后真病了吃药再没了效果。

孟卫行接过药丸,先交代妻子:“母亲早饭吃了还没半个时辰,现在吃早上的药还不晚。”

冯青莲接过药丸,伺候婆婆吃药,孟卫行就付了诊金,还要再架着骡车送大夫回去。

这次孟玉宁就没跟着了,不想去祖母跟前找不自在,想着父亲待会回来绝对还会有后续,也没回自家住的前院,干脆去了大伯家的堂妹屋里。

堂妹孟玉秀今年八岁,她自小身子就不好,这几天起风,伯娘不让她出门。

孟玉秀身体不好,但是也不耽搁人家四岁就拿针,跟着冯青莲学了几年,现在做的荷包已经很能看了,这会正在屋里练习做扇套。

又是一个在刺绣上有天赋的。

孟玉宁虽然天赋一般,但是她经验值高,在屋里一边指导堂妹,一边留意外面的动静。

祖母屋里,除了四婶出来回她屋里去抱睡醒的堂弟,母亲和伯娘都没出来过。

孟玉宁正昏昏欲睡的时候,父亲回来了。

孟玉宁一下子来了精神。

看着父亲进了堂屋,孟玉宁又等了一会,就看到母亲和伯娘都从祖母屋里出来,然后一起去了自家住的前院。

孟玉宁让堂妹好好做活,自己从屋里出去,悄悄的来到祖母窗边,旁边有个小杌子,她直接坐下,就像在这里晒太阳一样。

屋里,赵老太还和大夫来的时候一样躺着床上。

孟卫行在床前的凳子上坐下,对母亲说:“娘,大夫说您没什么大事,两天就能好,这两天您想吃什么,让宁宁给您做,后天我就送她回县里了。”

没外人在,赵氏也不装了,坐起来看着次子,咬牙道:“我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能不能好也不是大夫一句话就能定的。

下面这些孩子,我就喜欢宁宁,就想让她在跟前守着。

你要真想让她出去,先把小卉的亲事定了。”

孟卫行听完,只觉视线恍惚了一下,已经五十多岁的老娘,和二十年前的她来回重叠交换。

孟卫行又看到了二十年前突然身子不好的母亲,她病的下不了床,躺床上跟自己说:“二啊,咱们这个地方富户少,用得着木雕的人家又是少之又少。

你们兄弟俩要是只有一个学了你爹的手艺,不用出远门也能养活一家老小,要是你们兄弟俩都学了这个手艺,有一个就得出门找活了。

现在咱们家的地也多,你的身子自小就强壮,依着娘看,不如你就不学了吧。

要是你能守着家,娘的心里踏实了,心里不怯,身子自然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