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 第44章 膈应

孟二姑娘生活日常 第44章 膈应

作者:大南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6 14:24:25 来源:文学城

从梅园回来,先让高婆婆选了一束花,空了的半边篮子,孟玉宁放了些从梅园带回来的梅花糕,拎着去隔壁了。

严丽芳在家待着其实也无聊,看到孟玉宁送来的东西,心里欢喜,面上还是要客气一下的:“好不容易出去一趟,回来还给我送什么东西呀!”

孟玉宁在一旁坐下:“你现在不方便出去,屋里摆一束梅花,全当也看到梅林了。”

严丽芳捏了一块梅花糕,尝过后,喜道:“这两天就想这个味了。”

孟玉宁就说她:“姐姐真是和我客气了!你现在正是特殊时候,我正好去梅园,你想这个味道竟然也不跟我说!

幸好带回来的多,你既然喜欢,待会再给你送过来一些。”

孟玉宁说完,严丽芳竟然红了眼眶,心里难受的想:就连人家一个小姑娘都知道自己现在是特殊时候,但是丈夫一家在这种时候,还一直教育自己不能太过娇气。

她低着头闷闷的不说话,眼泪却滴答滴答的往下掉。

她这样可把孟玉宁给吓了一跳,“芳姐姐,你怎么了?”

严丽芳忍着心酸,擦了眼泪,说:“没事,就是最近心绪波动大,有一点情绪波动就想掉泪。”

孟玉宁想到伯娘怀堂弟的时候,因为思想压力大也是经常掉泪,后来大伯带着伯娘去看了大夫,还开了不知道是保胎还是其他的什么药,反正就是让断断续续的吃着,伯娘的情绪才算是慢慢稳定了。

有伯娘的例子在,孟玉宁就对严丽芳建议:“芳姐姐,让婶子带着你去大夫那里看看吧。”

严丽芳轻轻笑了笑:“都是正常现象,哪里用得着去看大夫。”

若是去了,传到婆家,又该说自己娇气了。

孟玉宁觉得最好还是找大夫看看的,没事就全当检查了,但是自己一个没成亲的小姑娘,对这个话题又没有一点发言权。

只是事关朋友,不管有没有发言权,孟玉宁依然尽心道:“还是让大夫看看更放心。”

严丽芳也有自己的坚持:“没事,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人家这么说,孟玉宁也实在不好多劝,两人又说了点其他的,孟玉宁就告辞了。

从严丽芳屋里出来,在院子里就能听到她母亲毛氏在店里和人说话的声音:“不是我们家要买地,是替别人打听的……不是咱们仓房县的……对,外地的朋友。”

最近孟玉宁也听说过严丽芳的父亲要买地,听毛氏这么说,竟是在替别人打听的。

毛氏店里有人,孟玉宁也不特意去打招呼了,直接走大门。

孟玉宁从严家大门出来,毛氏也正好送客,看到孟玉宁,她也不和来人多说了,直接挥手说了声:“忙去吧,有空再来玩。”

说完就对孟玉宁说:“宁宁怎么没多坐会,芳儿现在也不出门,你没事了多来陪陪她。”

毛氏说话依然只顾着自己,她也不想想,孟玉宁每天不是学艺就是管理作坊,哪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出来串门。

这样脾性的人,孟玉宁也不愿多费脑子和她计较,只回了一句:“我若不忙了就来找芳姐姐玩。”

孟玉宁说完就准备回万香阁,抬脚只走了一步,又顿住了。

转身回头,正对上她撇着眼睛看过来的不愉眼神。

毛氏哪怕脸皮厚,被撞见后也有些尴尬:“还,还有什么事么?”

孟玉宁又转身回来了,人家都说没事了,自己多什么事呀,跟个傻子一样!

毛氏自知理亏,赶紧追了两步,拉住孟玉宁,说:“宁宁可千万别误会,婶子刚才是迷眼了。”

对这么一个能拉的下脸的人,就算想跟她计较,也觉得没劲。

想想严丽芳,再看近到跟前的毛氏,孟玉宁还是把刚才和严丽芳相处的情况和她说了,最后说道:“我也不懂这样是不是正常现象,又怕芳姐姐是有什么心事不好跟家里说……”

毛氏先是一怔,然后一把拉住孟玉宁的手,感激道:“好孩子,婶子谢谢你了,你芳姐姐这性子,有什么事都藏在心里不跟我说,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她的日子竟是不顺的!”

什么怀孕爱哭是正常的,谁家的日子要是过的顺心如意,别说怀孕这样的好事,就算生了病受了伤,日子过的顺遂也不会哭。

毛氏对严丽芳的情绪很是重视,和严丽芳较好一场,孟玉宁自是希望她过的顺畅的,心里的那点不愉也散了,但是严家,以后还是尽量少来,毛氏这样的性子太膈应人了。

回到万香阁,孟玉宁才有空把赏梅的经历,还有刚才在严家的事跟高婆婆说了。

来万香阁大半年,孟玉宁已经从刚开始的,只和高婆婆学艺,发展到学习她的为人处世,再到现在的有事习惯于和她分享,然后听取她的意见,看自己是否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其实,自从孟玉宁跟着高婆婆学艺,遇事喜欢听取高婆婆意见的,何止是她一个。

孟卫行和冯青莲夫妻俩,自从看过闺女开的作坊,心里清楚如果不是高婆婆,自家闺女就算有一些想法,靠她自己做成功还是有些困难的。

闺女的作坊之所以顺利开起来,背后还是高氏夫妻的功劳。

对于有见识,并且真心对待自家的人,孟卫行夫妻自然也给予了同样的真心。

孟卫行不止交代张大元,让他以后对高氏夫妻要像对自家的长辈一样,还专门拜访了武益州,让他多照顾一下万香阁。

孟卫行做的这些都没有对高婆婆特意提起过,既是真心相交,就无需做那些邀功请赏的事。

邀功的话不说,但是张大元提的,自家闺女可配庄家三公子的事,孟卫行夫妻就和高婆婆商议了。

两人觉得,想让闺女嫁入庄家,是不是有些太过高攀了。

当时高婆婆听完就道:“哪里高攀了!我们宁宁不止模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能力在整个仓房县也难找其右!

他庄家门第是高一点,但是自来都是抬头嫁女,京中多的是丫鬟出身的诰命夫人,你们家世清白,他庄家也只是个耕读人家,连个入仕的都没有,怎么就是高攀了!

更何况庄家三公子又没有什么才名,个人并非特别出彩,如果只说两个孩子,他配宁宁才是高攀呢!”

孟卫行夫妻原本就被张大元说的心动,又听了高婆婆的一番话,心里对张大元提出的想法更加认可,后面就任其安排了。

高婆婆知道今日赏梅武氏必有安排,因为还不知庄家想法,孟玉宁说起梅园经历时,对庄家婆媳只一语带过,高婆婆也并未多问。

孩子自然表现,对方认不认可只看缘分,问的多了,免得孩子发现了什么心里有负担。

孟玉宁对武氏的安排没有一点察觉,对吴钰的心思却略有感觉。

但是这种事情,就不好和高婆婆细说了,毕竟人家也只是好像对自己有好感,除了在花房主动和自己说话,让他祖母送自己花,其他并没有过多的表示。

吴钰这样完全可以说是单纯的看自己顺眼,自己要是大喇喇的和高婆婆说他喜欢自己,才真是口无遮拦。

更何况,吴钰长的太矮了,中午的梅花宴和曹惠伶那边的人一起用的,听她说,吴钰竟是和自己同岁!

虽说男孩子长的晚吧,但是晚到他这样的还是少数。

曹惠伶说吴钰的父母个子都不矮,他是生了两次大病耽搁长个了。

孟玉宁不明白曹惠伶看中吴钰什么了,孟玉宁自己是绝对不会看上年少就接连生了两次大病,耽搁的十三四岁好像刚刚十岁出头的男孩。

所以对于吴钰对自己可能有的心思,孟玉宁全当没有发现,只对高婆婆说了梅林相遇他向祖母提议送自己花的事,其他具体情况一句也没多提。

高婆婆一直本着孟玉宁只要不多说,她就不会多问的原则。

虽然不会多问,但是少年少女之间,又是误认为仙子又是提议送花的,高婆婆又不傻,从中也听出了几分端倪。

听出来了,心里留意着,以后慢慢打听,庄家大体上确实不错,但是既没相看更没定亲,多给孩子留意几家还是很有必要的。

高婆婆不会多问孟玉宁一句。

朱英姝回来后,却直接去了武氏家里。

武氏把屋里人都支了出去,朱英姝就赶紧道:“路上我和庄夫人坐了一辆车,她对宁宁也是赞不绝口,我就顺势问了给她家三公子保媒怎么样……”

说到这里,她故意卖了个关子不说了。

武氏急道:“她怎么说?”

朱英姝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她一口就答应了,连回家和庄举人商议的事都没提!”

武氏喜道:“可见是真的喜欢我们家宁宁啊!”

庄子和每日要上学堂,朱英姝和庄夫人定了学堂休沐的日子让两边相看。

两家相看的日子都定下来了,孟玉宁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又要相亲的事。

直到两天后母亲来县里,孟玉宁才知道自己又要去相亲的事。

仔细想了一遍庄子和的所有信息。

他和最大的优势就是家世好,父亲举人兄长秀才,这两个人无论谁能入仕,庄家的门庭就是官宦人家了。

然后就是他母亲庄夫人,那天在梅园,孟玉宁见过庄夫人对待两个儿媳妇的态度,虽然没看出特别亲近,却能看出她不是对儿媳妇颐指气使的性格。

不过单从庄子和个人来说,好想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也没听说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总体结合下来,其实比第一个相亲对象的条件好太多了。

这样的条件已属上乘,孟玉宁决定拿出最积极的态度去相亲。

收藏、留言,随便给一个吧,求求了[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4章 膈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