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门外跪着个小姑娘 > 第2章 入观

门外跪着个小姑娘 第2章 入观

作者:鸦贰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10-21 15:33:32 来源:文学城

门内的身影骤然一僵。

向隐没确实未曾料到,她会如此直言不讳。方才立下天誓损耗的心神,加之对门下弟子凉薄反应的失望,已让他心生倦意。那颗素来古井无波的心,今日终究被搅动了涟漪。然而,为何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却能如此敏锐地窥见他刻意隐藏的情绪?

孔祥熙见他这般反应,心下便知赌对了大半。“堂堂静观掌门,何必与我一个小女子置气?静观的规矩,我条条符合。您即便现在说不招新人,可我是一周前便来了的,理当按旧例处置。”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带着一种温和的坚持。

向隐没深深地凝视着她。他该如何告诉她,如今的静观暗流汹涌,早已不是净土,容不下她这般心思纯粹之人?她不该来,更不该卷入这潭浑水。可这些话,他无法宣之于口。

两人之间,隔着一道门槛,却仿佛横亘着整个静观无法言说的秘密与沉重。夜的静谧里,一种无声的拉扯在两人目光交汇处暗暗涌动。

男人没说话,孔祥熙索性又往前院门口走近了些,借着不多的月光把眼前这个男人看清楚了,仗着有理她现在胆子可比以往大了不少,敢直直盯着掌门大人看。

月色朦胧,眼前的人可不再朦胧了,好妖孽的一张脸,皮肤是冷调的白,下颌线利落分明。他的五官精致得近乎妖冶,尤其是那一双墨黑的眼睛,眼尾微挑,本该是多情的弧度,却因其中不含半点情绪,而透出一种冷冽的疏离感。

孔祥熙呼吸都静止了一瞬,心中疑问,静观掌门是按照脸来选的吗?

月色溶溶,悄然浸染了院墙,也勾勒出门前那人清绝的轮廓。孔祥熙望着他隐在暗影中却愈发显得清俊的侧脸,心头莫名一跳——这月色着实害人,而眼前的美色,更是平添了几分危险的诱惑。这人,当真是如外界所言那般端方正直的正派人物吗?

她强压下膝头传来的阵阵颤意和虚软,竭力稳住呼吸,让语气听起来尽量平缓而恳切:“所以,道长大人,现在可以让我进去了吗?”说罢,她抬起眼,用一种混合着疲惫、坚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示弱眼神,巴巴地望定向隐没。她知道自己撑不了多久了,全凭一股意志在硬撑。

向隐没修长的身形依旧挡在门扉的正中央,不曾移动分毫。

他不让,她便寸步难进。

然而,她心中亦有一份笃定:自己如此固执地要入此门,面对这以“仁德”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一观,他这位掌门,难道真能狠下心肠将她拒之门外吗?

答案当然是不会的,这个看似无坚不摧的掌门大人,已经被她找到一丝缝隙了呢。

更何况……她隐约觉得,他最初的本意,或许并非是要阻拦。这七日的等待,与其说是刁难,不如说是他给予她最后思量的期限——若要踏入静观,就必须放下过往,舍弃那份羁绊。

向隐没的目光落在女子眼中那簇不容置疑的火焰上,七日来的静观其变,在此刻显得如此苍白。他比谁都清楚,静观这潭深水之下,暗藏的蛀虫已到了必须清理的时刻。只是他未曾料到,第一个要踏进这漩涡中心的,会是她。

他挺拔的身影挡在门前,如同一道分割阴阳的界碑。身后那群人影幢幢,心思难辨,反倒衬得他身前方寸之地,成了最危险的庇护所。为何她偏偏要闯进来,趟这片浑水?

时间在无声的僵持中缓慢流淌。最终,向隐没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长睫垂落,掩去眸底复杂的波澜。他脚步微移,侧身让开通路,声音里带着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妥协:“可以。但你须记住,静观之门,对你而言从此出入自由。任何时候,无论缘由,你都可以离开。”

这话语,与其说是一句许可,不如说是他对这场无法言明的危局,所能给予的唯一补偿。

孔祥熙先是难以置信地睁大双眼,随即,那双眼便笑成了两弯灵动的月牙——这意味着她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她像一尾机灵的鱼儿,倏地从向隐没身侧滑入,随即站定,对着他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嗓音清亮:

“谢谢您,亲爱的道长大人!我今后一定会全心全意为您服务的!”

“亲爱的”三个字如同一声清磬,猝不及防地撞入向隐没的心间。他微微一怔,这一次,他是真真切切地、再次领教了眼前这个女子近乎莽撞的胆量。

向隐没默然跟在女子身后,将她那几乎要雀跃而起的姿态收入眼底。下一瞬,便见她右腿刚离地,身形便是一僵,一声低低的痛呼脱口而出。

他脚步未停,脑海中却无端浮起四个字:得意忘形。

恰在此时,一名年轻弟子趋步上前,似是专程在此等候。“孔姑娘,请随我来。” 孔祥熙立刻敛去痛楚神色,脸上绽开毫无阴霾的笑容,热络地应道:“有劳你啦!”

她随着弟子穿行于回廊,语气轻快得像是在聊家常:“这位师姐,瞧着你年纪不大,道法一定很厉害吧?”“你是怎么想来静观修行的呀?”“我们这是要往哪儿去,我往后住的地方远不远?”

她问得天真烂漫,仿佛只是好奇。可每一个看似随意的问题,都悄然指向对静观人员背景与布局结构的试探。那弟子只觉这位新来的姑娘活泼可亲,一一作答,却未曾察觉,她那双含笑的眼眸深处,始终凝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度与冷澈。

向隐没立在廊下,远远望着一瘸一拐却依旧言笑晏晏的背影,目光微沉。

这份过于刻意的活泼,终究是显得欲盖弥彰了。

向隐没脚步一顿,转向正厅走去,他该好好商量一下处理方案了。

正厅位于宅子正中间,厅内光线柔和,沉静异常。中央是一套明式黄花梨家具,官帽椅与翘头案的木纹如水波流转,温润如玉。一侧的紫檀多宝阁上,陈列着宋版书函与青瓷笔洗。

墙面只悬一幅元人山水残卷,墨色苍古。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沉香,所有物件都褪去了火气,在低调中透出深厚的底蕴与岁月分量。

老人深陷于官帽椅中,一袭素衫,身形清癯。他阖着眼,一只布满寿斑的手搭在扶手上,随着若有若无的呼吸,轻轻叩着温润的木纹,仿佛在无声地应和着岁月的节拍。

月色透过窗棂,在寂静的厅堂内投下清冷的光斑。良久,静坐于椅中的老人似有所感,缓缓抬眸望向门口,声音带着岁月的沉涩:“怎来的这般晚。”

向隐没无声步入,径直走向中央那张宽大的椅位坐下。烛光在他清俊的侧脸上摇曳,投下淡淡的阴影。“方才,去收了个弟子。”他语气平淡。

老人,刘道山,闻言微微坐直了身子:“哦?可是那位孔家的姑娘?”见向隐没颔首,他眼中掠过一丝了然,“那姑娘心性坚韧,跪了这些时日,倒让老夫高看几分。收下她,也算一桩缘分。”

话至此处,老人语调微微一转,带着不易察觉的凝重:“不过,她命里尚有一大劫未渡。孩子,你可曾想过,静观……是否会受其牵连?”最后几字语调略扬,并非质问,而是长辈深藏的忧虑——他怕这年轻人因今夜弟子们的背离而意气用事。

人间万事,皆循因果。收徒,庇护,便是将弟子的因果一并担下。那后果,自然由庇护者来承受。这一点,向隐没在决定留下孔祥熙时便已明了。

静观众人既由他庇护,多一份因果,于他而言,没什么影响。

见向隐没神色不变,刘道山眉头微蹙。他看着这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孤身坐在那象征权责也象征孤寂的椅子上,只觉得那清瘦肩头所承载的,已远超常人想象。那是千千万万条性命的重担,是足以压垮脊梁的重量。

静观百年以仁德立世,可这世道,行善之路,从来荆棘遍布。

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挣扎,想劝他别把什么都扛在自己肩上,想让他偶尔也放松片刻。可话至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这孩子听不进去的。最终,他只是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观中那只惑乱人心的妖物,我会派人加紧清查,待其自行露出马脚。这段时日,你只需如常教导弟子,不必插手此事。”这是他对向隐没的保护。让一个重情之人去亲手揪出可能隐藏在熟悉面孔下的妖邪,无异于将他置于烈焰上灼烧。

外人皆道掌门“冷淡”,唯有刘道山深知,这孩子骨子里最是重情,而情绪的波动,对于执掌静观的他而言,太过危险。

语毕,老人放下茶杯起身,拂去衣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正欲离去。

“刘伯,”向隐没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波动,“他们……信不过我。”

他站起身,月光将他的影子拉得颀长而孤寂。刘道山脚步一顿,心头如同被针扎般刺痛。他终是不忍,缓声道:“信任的裂痕,皆因妖物作祟而起,只是暂时的。隐没,把心收稳些。你师傅……绝不会愿见你如此消沉。”

话语在舌尖转了又转,那些更深的心疼与担忧,终究未能出口。这孩子注定要走一条孤独的路,过多的情感牵绊,或许反成负累。老人最终只是迈开步子,身影消失在门外的夜色中。

向隐没独立于堂中,凝视着老人离去的方向,良久,才将目光转向地上如霜的月华。

他这时才惊觉,原来他这一生,似乎总是在看着别人的背影,独自留在原地,守着这满室的清辉与沉重的寂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