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毛绒绒助我整顿朝纲。 > 第3章 见血

毛绒绒助我整顿朝纲。 第3章 见血

作者:墨沉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9 14:11:33 来源:文学城

贡院誊录房的灯火彻夜未熄。

楚倾端坐于原本主考官的位置上,面前跪着的是面如死灰、抖如筛糠的几名吏员。幼兽白朔则蹲坐在案几一角,碧蓝的眸子在跳跃的烛火下,显得格外幽深冰冷,仿佛能洞穿人心最阴暗的角落。

谎言。他的声音在楚倾脑中响起,带着毫不掩饰的厌弃,左边第二个,心神动摇,所言半真半假,试图隐瞒更深的牵连。

楚倾的目光立刻如冰锥般刺向那名吏员。

“李四,”她声音平缓,却带着千钧之力,“你方才说,此事乃赵永德威逼利诱,你等不得不从。那本宫问你,昨日戌时三刻,你潜入赵府后门,交付给他的是何物?除了银钱,是否还有一份……名录?”

李四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骇然与难以置信。他自以为隐秘的行踪,竟被洞察得一清二楚!

“殿、殿下!小人……小人……”他语无伦次,冷汗瞬间湿透后襟。

白朔适时地,对着他发出了充满威胁的“呜呜”声,那声音虽小,却带着远古神兽的威压,直击灵魂。

李四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软在地,涕泪横流:“小人说!小人全都说!是名录!是赵大人……不,是赵永德让小人将打点好的、务必录取的举子名录送去!他还让小人……让小人设法在誊录时,将几个‘不识抬举’的寒门学子试卷,直接污毁!”

此言一出,满室皆惊。连旁边一同被抓的吏员都瞪大了眼睛,显然不知还有此等阴毒后手。

楚倾眼底的寒意几乎凝成实质。她轻轻吸了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杀意。

“画押。”

立刻有人将录好的口供递上,强按着李四画了押。

有了第一个突破口,接下来的审讯势如破竹。在白朔那近乎“读心”般的精准指引下,楚倾抽丝剥茧,将赵永德如何利用职权贩卖试题、如何勾结富商、如何计划在誊录环节偷梁换柱、甚至意图污毁寒门学子试卷的罪行,一一敲定实证,形成了一条无可辩驳的证据链。

天色微明时,楚倾拿着厚厚一叠按满手印的口供,走出了贡院。

晨光熹微中,她玄色的朝服上仿佛凝结着一层夜露的寒气。她低头,看了一眼安静蜷缩在她袖中的白朔。

累了?她用意念问。一夜的精神高度集中,对他这尚未恢复的神魂而言,消耗定然不小。

……尚可。他的回应带着一丝疲惫的倔强,些许蝼蚁,还不至于让本君如何。

楚倾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唇角。

“回宫。”她登上车驾,对随行侍卫下令,声音冷冽如刀,“调集禁军,包围礼部侍郎赵永德府邸,任何人不得出入!传令三司,即刻入宫!”

车驾启动,向着皇宫疾驰。

朝霞染红了天际,也照亮了这座即将迎来一场雷霆风暴的皇城。

皇宫,宣政殿。

今日的朝会,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楚倾高坐珠帘之后,并未急着开口,只是将那一叠厚厚的口供,轻轻放在了御案之上。没有声响,却重雷般敲在每一个大臣的心头。

礼部侍郎赵永德站在班列中,脸色苍白,强作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指尖泄露了他内心的恐慌。他不断用眼神示意同党,却得不到任何回应。

终于,楚倾开口了,声音不高,不怒自威:

“春闱大比,为国选材,乃国之根基,陛下寄予厚望,天下学子翘首以盼。”

她顿了顿,目光冷冷扫过赵永德。

“然,有人视抡才大典为私器,结党营私,舞弊营苟!贩卖试题,偷换试卷,甚至意图污毁寒门学子心血!视国法如无物,视朝廷如商贾!”

每一句话,都像一记重锤,砸在赵永德心上。

“赵永德!”楚倾骤然点名。

赵永德腿一软,几乎跪倒在地,强撑着出列:“臣……臣在!”

“这些,”楚倾拿起那叠口供,重重摔在他面前,“你作何解释?!”

纸张散落,上面的字迹和手印触目惊心。

赵永德匆匆扫了一眼,魂飞魄散,却仍存侥幸,嘶声道:“殿下!这是诬陷!是有人构陷于臣!臣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啊殿下!”

他知道,只要咬死不认,背后之人或可保他。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蜷在楚倾袖中的白朔,轻轻动了动。

一股无形且唯有赵永德能感受到的威压,如同山岳般笼罩而下!仿佛有一双洞悉万古的眼睛,正冷漠地注视着他灵魂深处所有的肮脏与谎言。

与此同时,楚倾脑海中响起白朔冰冷的声音:

他在想,只要咬死不认,右相会保他家小无恙。

楚倾眼底厉色一闪。

“构陷?”她缓缓起身,珠帘撞击,发出清脆而肃杀的声音,“看来赵大人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传!昨夜贡院誊录房一干涉案吏员,并江南商人沈万三!”

当李四、沈万三等人被押解上殿,将如何与赵永德勾结,银钱如何交割,名录如何传递,一一当堂供述时,赵永德彻底瘫软在地,面如死灰。

人证物证俱在,铁证如山!

“赵永德,你还有何话说!”刑部尚书出列厉喝。

赵永德嘴唇哆嗦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楚倾冷漠地看着他,如同看着一只蝼蚁。

“礼部侍郎赵永德,身为主考,舞弊营私,亵渎国器,罪大恶极!即日起,革去所有官职,抄没家产,押入刑部大牢,择日由三司会审,严惩不贷!其涉案党羽,一应拿下,绝不姑息!”

禁军上前,剥去赵永德的官服官帽,如同拖死狗一般将他拖出大殿。凄厉的求饶声回荡在肃穆的殿堂,最终消失在殿外。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人人自危,冷汗涔涔。

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年轻摄政长公主的手段是何等酷烈,目光是何等犀利!仿佛任何阴谋,在她面前都无所遁形。

楚倾重新坐下,目光扫过战战兢兢的群臣。

“科考舞弊,乃国朝大忌。今次之事,望诸位引以为戒。但凡有损国运、有害民生者,无论身居何位,本王,绝不轻饶!”

她的声音带着凛冽的寒意和不容置疑的权威,伴随着窗外彻底升起的朝阳,照亮了她冰冷而威严的侧脸。

退朝后,回到寝宫。

楚倾将白朔从袖中取出,放在软榻上。他似乎真的累了,蔫蔫地趴着,连皮毛都显得有些黯淡。

她破天荒地没有立刻去处理后续政务,而是坐在他身边,伸出手指,轻柔地梳理着他的毛发。

“今日,多亏了你。”她低声道。

若非他精准辨别谎言,洞悉赵永德最后的侥幸,此案未必能如此迅速地尘埃落定,揪出背后可能更大的隐患。

白朔掀开眼皮,瞥了她一眼,又懒懒闭上。他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轻哼,算是回应。

知道便好。

虽然疲惫,但他能感觉到,随着赵永德这颗毒瘤被剜除,朝堂为之一肃,那原本有些滞涩沉重的国运丝线,已经明亮顺畅了几分。一丝纯净的灵气,伴随着这国运的些微好转,悄然融入他体内,滋养着他耗损的神魂。

这种与国运加深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感觉,让他心情复杂。

楚倾看着他渐渐放松,在自己指尖下发出舒适轻鼾的模样,冷硬的眉眼也不自觉地柔和了些许。

她轻轻抚过他柔软的耳尖。

一张仙姿佚貌的脸如春水拂过,冰雪消融,般般入画。

赵永德倒台,其党羽被连根拔起,如同在沉寂的潭水中投入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朝堂的每一个角落。

楚倾以雷霆手段整肃科场,换上了一批经由白朔“暗中考察”、确认为官清正的官员主持春闱后续事宜。重新誊录、阅卷、放榜,一系列动作快刀斩乱麻,最终选拔出的进士名单公布时,虽仍有争议,但终究保住了科考最基本的公正,也令不少真正有才学的寒门子弟得以崭露头角。

连接在楚倾身上的国运丝线,因此事的妥善处理,明显凝实、亮堂了几分。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沉甸甸令人安心的力量在体内流转。连带着,袖中的白朔也受益匪浅,萎靡的精神恢复了大半,皮毛重新变得光滑润泽,甚至偶尔在她批阅奏折时,会主动用脑袋蹭蹭她的手腕,示意她该“犒劳”他了。

然而,风暴之后的平静,往往暗藏更深的漩涡。

这日午后,楚倾正在批阅关于漕运改革的奏章,内侍来报,右相柳文正求见。

楚倾眸光微闪。柳文正,三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是朝中真正能与她分庭抗礼的势力。赵永德虽未直接供出他,但谁都清楚,赵是柳党的重要成员。

“宣。”

柳文正缓步而入,年近花甲,须发皆白,面容清癯,一身紫色官袍衬得他愈发威严持重。他行礼如仪,姿态无可挑剔。

“老臣参见摄政王殿下。”

“右相不必多礼,赐座。”楚倾放下朱笔,语气平淡。

柳文正谢恩落座,目光看似温和,深处却带着历经宦海沉浮的锐利与审度。他的视线不经意般扫过楚倾宽大的袖口,那里,一团微不可查的隆起正安静地蜷伏着。

老狐狸。白朔的声音带着一丝警惕在楚倾脑中响起,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对吾存在似有感应。其周身气运盘根错节,与朝堂诸多脉络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

楚倾心中了然。柳文正此来,绝非只是为了例行公事。

“殿下近日雷厉风行,整肃科场,为国选贤,老臣钦佩。”柳文正开口,声音沉稳,听不出丝毫情绪,“赵永德罪有应得,殿下处置得当,实乃朝廷之幸。”

“右相过誉。”楚倾不动声色,“分内之事,不容蛀虫腐蚀国本。”

“殿下所言极是。”柳文正微微颔首,话锋却悄然一转,“然,科场风波虽定,朝野上下却难免人心浮动。赵永德毕竟位列九卿,其案牵连甚广,恐伤及朝廷颜面,亦让一些兢兢业业为官的臣子……心生惶恐啊。”

他叹息一声,看似忧国忧民:“老臣以为,当此之时,朝局当以稳定为上。些许枝节,或可……酌情处理,以安众臣之心。”

楚倾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白朔能清晰地感知到,柳文正身上散发出的气息,带着一种试图模糊界限、维护自身派系利益的“浊气”。

他在试探,亦在施压。白朔提醒道,欲以此事界限模糊化,保全其余党羽,并试探你后续动向。

楚倾抬起眼,目光清冷如寒泉:“右相的意思是,为了所谓的‘稳定’与‘颜面’,便要对舞弊之事网开一面,让那些依附赵永德、同样心思不纯之辈,继续逍遥法外,甚至官居原位?”

她的语气并不激烈,却字字如刀,直指核心。

柳文正面色不变,眼底却掠过一丝极淡的阴霾:“殿下言重了。老臣只是担心,若追究过甚,恐令朝堂动荡,于国无益。何况,赵永德已伏法,首恶既除,或可……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楚倾轻轻重复了一遍,指尖无意识地抚过袖口,那温暖的触感让她心神一定,“右相,国之根基,在于法度,在于公正。若因畏惧动荡而纵容罪恶,今日可舞弊科场,明日便可祸乱边疆!此风绝不可长!”

她站起身,玄色衣摆拂动,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本王行事,只论对错,不问利害。凡有罪者,必究其责!至于朝堂是否动荡——若因铲除奸佞而动荡,那这动荡,正是刮骨疗毒,必不可少!”

柳文正看着她,沉默了片刻。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

良久,他缓缓起身,躬身一礼:“殿下决心已定,老臣……明白了。老臣告退。”

他转身离去,背影依旧挺拔,但那步伐间,却透出一股沉凝的气息。

楚倾看着他消失在殿外,才缓缓坐回椅中,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此獠,不会善罢甘休。白朔从她袖中探出头,碧蓝眼眸望着殿门方向,他周身气运虽因赵永德之事受损波动,但其根深蒂固,暗流汹涌,恐有后手。

“我知道。”楚倾伸手将他捧出来,放在案上,与他对视,“他在朝中经营数十年,树大根深。今日不过是初次交锋。”

她用手指点了点他湿润的鼻尖:“所以,更需要你帮我,看清哪些是可用之人,哪些……是披着羊皮的豺狼。”

白朔被她点得往后缩了缩,不满地甩了甩头,却又因她话语中的疲惫而微微昂起下巴。

哼,区区凡人伎俩,岂能瞒过本君法眼。

虽是傲娇的言语,但那微微晃动的尾巴尖,却泄露了他的一丝受用。

楚倾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笑意,转瞬即逝。她重新拿起朱笔,目光落在漕运改革的奏章上。

扳倒赵永德,只是开始。柳文正乃至其背后还有更加庞大的势力。

好在……

此刻,她掌心有暖意,心中有明镜。

这肃清朝纲、重塑国运之路,纵有千难万险,她亦无所畏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