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日学校组织了“关爱老人”的志愿活动,去养老院送温暖。
周五晚上,周时漾通宵把演讲稿誊抄到本子上,直到第二天早上手指还隐隐作痛。
见到杨荷的第一眼就是罢工,这活她干不了,爱谁干谁干去吧!
杨荷转移话题,“你是不是我亲侄女?”
周时漾给她展示因为长期握笔中指凹下去的一块,“你要是我亲小姑你就放过我。”
“一个班级一周,一个学期也轮不了两三回的。”杨荷试图说服她,“这也是个锻炼的好机会嘛。”
神特么好机会。
两人打了十几分钟太极无果,周时漾放弃了。
论唇枪舌剑,她是比不过杨荷。
大巴停在养老院门口,周时漾套上志愿者马甲,跟随人流下了车。
附近的养老院很多,但设施非常落后,里面的成员都是子女常见不在家的孤寡老人,养老院一年只用交几百块,在保持基本温饱的情况下老板还得倒贴钱,基本都靠志愿者做义工来送温暖。
第一项是慰问环节,一个陈姓奶奶拉着周时漾讲他儿子的故事。
“你们学习压力大不大呀?”陈奶奶轻握住她的手,干燥温暖,“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的时候天天在屋里闷头学习,你猜怎么着?有一天我突击检查,这小子竟然窝在电脑前打游戏!还说什么他是竞赛性选手……”
周时漾安静地听着,陈奶奶说着说着就笑了,“他高中的时候还搞暗恋呢!我说我儿子这么好的条件还用得着搞暗恋么?他给我看那个小女孩的照片,白白净净的,一瞧就是个老实孩子,就是眼睛里没光,透着一股忧郁。”
陈奶奶说着说着又哭了,“小闺女命不好,她爸妈私自给她改了志愿,没等到上大学就自杀了,我家崽子后来去了军校,分配去了边疆守国境,我就这么一个儿子,边疆多苦啊,他不肯回来,说那女孩唯一的愿望就是想走到中国的最远方,看看辽阔的土地。再后来,边境发生冲突,伤了不少人,却只死了他一个。国家交给我一封遗书,他说唯一的愿望就是想和那女孩合葬,把他们的骨灰撒进大海,说她还没看过大海呢。”
周时漾拿着纸给陈奶奶擦脸颊的眼泪,心里止不住的酸涩。
“奶奶节哀,他们一定会幸福的。”
人生少得圆满,更多是两别。
跟队老师们在室外喊集合,叫大家来分植长出别植的花草。
周时漾把移植好的的吊兰放在台阶底下,路过的男生搬着粗壮的龙骨,没看脚下,周时漾的盆栽被踢出三米元,土撒了一地。
周时漾大喊一声,“我草!”
男生本想道歉,听见她的话脸色涨红,“你怎么还骂人呢!”
周时漾指着地上的一片狼藉控诉他,“你把我草踢倒了!”
一时间周围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静观这场好戏。
男生走也不是,停也不是,正打算先去把龙骨放下,低头看见周时漾眼泪都下来了,慌慌忙忙地扎马步半蹲把盆栽放一边,侧身对她,“别哭啊,卫生纸在侧兜,我手脏,你自己拿一下。”
陆自许从远处走来,从他兜里把纸掏出来,“谢谢同学。”
给周时漾擦完眼泪,陆自许带她去水龙头洗去手上的泥土,把她安置在一边,独自收拾盆栽散落的肥土。“怎么了?”
周时漾把刚才陈奶奶讲的话跟他重复了一遍,“呜呜呜好凄惨的be结局。”
“别伤心,这也许是他们能决策出的最好结局了。”陆自许把吊兰重新栽好,放在她脚边,“就像这盆盆栽,它被迫从母体上分离下来,独自成长,中间经历了疼痛和跌倒,再次重新生根扎根,是茁壮成长还是就此死亡,只有它自己知道。”
周时漾还是很难过,陈奶奶佝偻着腰出门喊她,“小周,来补衣服啦。”
周时漾拿手背擦了擦眼泪,用力吸了下鼻子,起身朝屋里走去,“来啦奶奶。”
志愿者们把所有桌子拼在一起,桌面上堆着洗干净散发皂香的衣服,有不同程度的破损,奶奶们带上老花镜,手里拿着细针,慢慢穿线。
“奶奶让我来吧。”周时漾接过陈奶奶手中的线,“喏,穿好啦。”
陈奶奶乐呵呵接过,“还得是你们小年轻,我老啦,手也抖了,眼也看不清针眼了。”
周时漾撑着笑容,低下头掉了两滴眼泪,拿穿好的线的针跟陈奶奶学补衣服。
“其实很好补的,把针穿进去,再从那头穿回来就缝好啦。”陈奶奶扶了扶老花镜“像这种比较大的洞,拿一块差不多颜色的布料放在衣服里头堵住洞口,把它和衣服缝在一起。”
周时漾一不小心扎到了手,陈奶奶拽过她的手吹了几下,“慢慢缝嘛,针扎过去的时候别那么长。”
陈奶奶转移她的注意力,“你看你旁边的男孩子,绣衣服可熟练嘞。”
周时漾旁边看去,陆自许已经补好很多衣服了。“你怎么缝的这么好。”
陆自许把补好的衣服叠好,“小时候经常自己缝衣服。”
陈奶奶打趣,“男孩子贤惠点好啊,以后不愁找老婆的。”
陆自许嘴角带着笑,“奶奶说的是。”
周时漾在一旁盯着陆自许补衣服,打算偷师学艺,半个小时下来差点把自己手指扎成马蜂窝。
陈奶奶看不下去了,把她手里的衣服夺回来几下缝好,末了安慰她,“小周啊,你可以试试勾毛线,很简单的。”
陈奶奶架好勾线针,动作缓慢,给她细细讲解,“这样出去再这样进来,反复这个动作,看,这就织出围巾的雏形啦。”
周时漾学着陈奶奶的动作做,不是毛线脱钩就是针穿错孔了,最后织了一个四不像,有的地方是疙瘩,有的地方漏风。
“小周呀,我们试试包饺子呢?”
周时漾撇嘴有些丧气,被陈奶奶拽着擀面皮去了。
圆圆的面皮被她擀的奇形怪状,椭圆、爱心、斜杠……每次擀出来都像开盲盒。
各式各样的饺子皮到了奶奶们手里却很听话,包出来的饺子一水儿的板正。
周时漾被姚筱瑜挤着包饺子去,原因是她包的饺子十个有九个都是漏的,剩下的一个还是躺着的,在奶奶们的饺子大军的包围下突出的难看。
出乎意料的,周时漾包的饺子还不错。
她打开软件搜索饺子能包出的形状,元宝、麦穗、小花边,糖果、兔子、小蝴蝶。
奶奶们纷纷夸赞周时漾手巧。
姚筱瑜羡慕的很,“你好会哦。”
不像她,只会被奶奶们从包饺子大队里轰出来。
“你把它当做泥塑就好了。”周时漾又捏出一个小三角,“还挺玩。”
姚筱瑜立马放下擀面杖要跃跃欲试。
经周时漾这么一点拨,姚筱瑜包出了人生第一个俏丽小馄饨。
“你还真别说,是挺好用的哈。”
养老院搬出一口超级无敌大铁锅在院中架起来用柴烧,饺子纷纷下锅,陆自许拿着大漏勺盛进托盘,姚齐和唐淮与还有其他男生挨个端着盘子送。
“你们没这样吃过饭吧?”陈奶奶夹给周时漾一个饺子,“我们那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叫大锅饭。”
“奶奶我吃过!”姚齐举起手,“小时候回老家在乡下,我奶奶也是这么烧饭的!”
“是嘛!”陈奶奶吃了几个饺子,“人多在一块吃饭就是香嘞!”
吃完饭老人们午休,老师组织学生们拿大扫帚扫院子、街道和门口。
姚筱瑜跟在姚齐屁股后面偷懒,时不时拿扫帚比划一下,跟周时漾聊天,“时漾,等我们老了也来养老院,这里生活好惬意啊。”
周时漾想到什么笑了起来,“等你老了也是都市老人,每天打扮得比网红博主还时髦。”
姚筱瑜还真认真假设了一下,“还真没准,我肯定接受不了自己皮肤衰老,到时候我就是美容院常客了。”
周时漾说,“那我开个美容院,天天赚你的钱。”
午休过后,到了公益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表演才艺。
肯定少不了军训亮过相的周时漾,老人们就爱看这个,周时漾耍了一身汗,尤其是老爷爷们叫好声最亮。
周时漾接过陆自许递来的卫生纸,“再耍时间长了学的都不够用了。”
陆自许说,“很厉害。”
其余不会才艺的同学们被老师们强制要求学了一套手语《感恩的心》,陆自许拿着话筒站在最前面领唱。
姚齐和唐淮与排在第一排,声情并茂地比划的最有情感。
姚筱瑜则是拉着拉拉队的成员们跳了一段古典扇子舞。
最后院长阿姨拿着相机给每个班级拍了大合照,所有人又拍了一张全景,至此,志愿者活动就此结束。
同学们一一和老人们告别,周时漾手机上挂着陈奶奶勾的小红花的毛线挂件。
这是周时漾第一次得到奖励的小红花,也是第一次在一件事上得到长辈的肯定,哪怕她做的并没有那么好。
她始终记得临走前陈奶奶说的话:不要求出人头地,只愿你平平安安,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