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 第94章 第 94 章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第94章 第 94 章

作者:极闲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5:54 来源:文学城

这天,祝山枝终于在阿狸的搀扶下勉强能下床行走了。看着他拖着伤腿,一步一步缓慢地挪进院子,我托着下巴,坐在阳光下静静等他走近。

他沉默地站定,仰起脸感受着久违的阳光,目光落在我身上,异常平静。

“等我好了,就走。”

“去哪儿?”

“去西边吧。”

“……行吧,这次就别犹犹豫豫了。”

祝山枝仍旧虚弱,声音轻淡得像一阵风,“那丫头还是死了,没能挺过来。”

“起码你们三兄弟还活着。”

“谢谢你救了我们。”

“听着祝山枝。”我靠近了一些,他因自我厌恶本能地别开脸,不愿与我对视。

捧着他的脸,我强迫他直视我的眼睛,“别走了,就留在大梁。我给你栖身之所,作为回报和过去决裂,往后余生只为自己而活。你能做到的,对不对?”

眼神在闪躲逃离,嘴唇轻轻颤抖,祝山枝想拉开我的手,但受伤的手指仍未痊愈并不能用力。

我抱住祝山枝,把他的头轻轻按在我的肩上,抗拒、犹豫,最终,他缓缓倚靠在我身上,手臂也轻轻环住了我的背。

“你不嫌弃我脏。”

“肮脏的是他们,从来不是你。我再说一次——你谁也不欠,从今往后,只为自己而活。”

“你又要蛊惑我了……就像从前一样。”

我微微笑起来,望入他仍旧闪烁的眼睛,“毕竟我这善堂还缺个管事,再添两位武师。我看你们三人,正合适。留下来吧。这几日我已走了‘后门’,贿赂了大石府的通判,请他帮忙为你们办妥入籍。从今以后,你们便是大梁晋州大石人士了。”

“真的?”

不远处的阿狸一边抹泪,一边用力向祝山枝点头。厄齐努尔倚坐栏杆,也平静颔首。

祝山枝终于笑了。他抬起眼,郑重地、深深地点了头,“好。”

“晋州挺好的,离锦州很近,你若想我了,随时来找我。”

“谁会想你!”

“还嘴硬。你喜欢我这件事,早就人尽皆知了,有什么关系?”我挑眉笑道,“我黄一正长得不差、心眼也好,喜欢我不是很正常么?”

“你是怎么面不改色说出这些话的,不害臊。”

我再次抱住祝山枝,他贴着我的辫子,温顺地任我抚摸他的脸颊。

“好好活着,别再辜负我师父当年救你的良苦用心。”

“嗯!”

二月十四这日,我在大石城中最热闹的酒馆订下一桌席面,邀众人共聚一堂。

宋鹤见我点的尽是贵菜,连连摇头说我“钱来得太易,丝毫不知挣银辛苦”。

我才不管他——若真缺钱,自可去找高佑、明途讨要,如今说不定还能向赵泽荫开口。节俭做什么?该花便花。

雪客这几日一直沉浸于自己的心事之中,对周遭一切似无所觉,甚至连昔日曾在丰州与阿狸交过手都未曾想起。

我叫众人举杯,一酒泯恩仇,过往诸事,皆此勾销。从今往后便是一路人。任谁敢上门作恶,必群起攻之,绝不手软!

“喂喂,黄一正,”宋鹤抿着酒埋怨,“我什么时候与你成了一路?这趟真是亏大了,白给你帮了这么久忙,连年都没能回家过。”

“这边忙差不多了,你明天就可以走。”徐鸮面无表情说道,“把这个丫头也顺路带走。”

宋鹤一听,当即拍案而起,“你看,你看,这什么态度!”

我连忙起身调停,“哎呀呀,还不是您这几天总念叨生意经,把阿鸮都给听烦了嘛。”

“什么?”宋鹤更气了,捶桌吼道,“多少人想学我还不乐意教呢!”

我赶紧指向祝山枝,笑道,“您好好教他,他往后可是要当管事的。”

宋鹤瞥了祝山枝一眼,抱臂挑眉道,“先说好,太笨的我可不教。”

“我大哥才不笨!”阿狸立刻不服气地嘟囔,“他可聪明了!你说是不是,厄齐努尔?!”

厄齐努尔本就沉默寡言,只缓缓饮尽杯中酒,淡淡道,“有待观察。”

出乎意料的是,祝山枝并未如往日般桀骜顶撞,反而端起酒杯,恭谨道,“还望先生不吝赐教,我定当用心学习。”

我听得一愣,险些呛了酒。宋鹤却笑眯眯点头,“这才像话。善堂虽不大,想管好却需真本事——阿鸮,你瞧瞧人家。”

徐鸮此时却笑出了声,一边忙着替我拍背,一边回嘴,“烦死了,你怎么越来越唠叨,是不是上年纪了。”

这下好了,饭桌成了战场,我眼睛一闭,不管了,随他们吵闹吧。

雪客倒像看戏一般,笑嘻嘻说,哥哥们是这样的。

祝山枝望着眼前喧嚷的一幕,眼角微微湿润。

我挪到他身边,轻声笑道,“真是让人头皮发麻。”

“我觉得很好。”

“是吧,这才是兄弟姐妹间该有的样子。”

祝山枝只是笑,眼中的光又回来了。

饭后,我们一行人穿行在夜色笼罩的街道上,谁都没有料到——那个男人会毫无征兆地立在长街中央。

徐鸮目光骤紧,当即自我腰间抽出匕首,动作迅如鬼魅。祝山枝虽勉强能自行行走,搭在我肩上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

乐正玄知静立不远处,半张脸隐于面罩之下,辨不出神情,只无声地望着我们这一行人。

我轻轻拍了拍祝山枝紧绷的手,低声道,“别担心,交给我。”

随即抬手拦住蓄势待发的徐鸮,我独自缓步走向乐正玄知。

“找我什么事。”

“这么肯定是找你?”

“最好是找我,而不是祝山枝。”

乐正玄知冷嗤一声,目光仍扫向我身后那群随时欲动的人,“真是好本事,竟能将他活着弄出来。”

“乐正玄知,回去转告田闻论,还有那个藏头露尾的谋士——他们三人如今已是我大梁子民。若再敢动他们分毫,我黄一正不惜一切代价,必将阿呼团余孽尽数铲除,一个不留。”

“……你就这么得意,黄大人。”

“本人在卑陆尚且不怕你们这帮蠹虫,何况在大梁,也不打听打听,你姑奶奶我是谁。”

后退了两步,乐正玄知拱拱手,“别紧张黄大人,你的话我一定带到。”

言罢,乐正玄知身影一晃,悄无声息地融进深浓夜色之中。

徐鸮走上前来低声问我,“为什么放过他,上次若非另有打算,王爷早就把他的脑袋打开花了。”

我知道,此人行踪确实可疑——先前在锦州暗中出没,像是冲着赵泽荫来的;可转眼却现身晋州而非北州,其中必有蹊跷。

更令人疑惑的是,他既未参与波吉那可的行动,亦未曾暗中监视我们。

“不用急在一时,这个人,也许还有用。”

“……”

听我这么说徐鸮也只能作罢。我深深叹息,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又在晋州逗留了几日,二月二十,宋鹤带雪客启程返回丰州,将善堂修筑之事托付于祝山枝。临行前,雪客再三叮嘱,一定别忘了我答应她的事情。

马车渐行渐远,最终化作天地间一粒微尘。我伫立良久,不禁长叹,这次别过,再见不知何年何月。

徐鸮倒是如释重负,不必再听宋鹤絮叨管教,他一身轻松。

祝山枝的身体恢复得很快,不得不说他真是顽强,历尽折磨虐待依旧能站起来。此刻他站在我身边,眺望远处不知道在想什么。

寒料峭,融雪时分更是湿冷刺骨。我刚搓手呵出一团白气,还来不及言语,忽见祝山枝身形一动——猝不及防地夺过我腰间匕首,跳远了两步。

“你干什么!”

“我想要这个。”

“有毛病吧,你想要就抢?”

我追过去要把匕首夺回来,祝山枝将匕首举过头顶,见我上蹿下跳竟然又露出熟悉的恶作剧得逞的表情。

“给我给我!!”

徐鸮没好气地说道,“给他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你争我抢。”

“不是说这世上只有一把吗?”

话音未落便被徐鸮轻敲一记,“虽然没想象的那么贵重,但给你用着实浪费了。”

祝山枝得意地瞅着我,“正是,着实浪费。”

我火冒三丈,吼道,“好啊,联合起来欺负我,祝山枝!还给我!”

追逐间全然看不出这是个重伤初愈之人。祝山枝步履轻灵如燕,我追得气喘吁吁,连他的衣角都碰不到。更可气的是阿狸那个没眼力的,竟在一旁拍手叫好。

最终我累极跌坐在石阶上,再动弹不得。

祝山枝跳到我面前,撩了下我的辫子,轻声说道,“下次再还给你。”

“好好在晋州生活,这里是军事要地,那些人不敢造次。”

“……我不再怕他们了。”

我拍拍祝山枝的脸,笑道,“这就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要叮嘱你,遇到事不要擅自行动。”

“有关你?”

“他们必然会冲我来。”

祝山枝立刻蹙起了眉头,有些紧张地问道,“他们?你还有仇家?”

“总之记住我说的话。”

低头犹豫着,祝山枝捏着拳头,攥紧的拳头上还留着被凌虐时留下的伤痕,“好。”

夕阳西沉,暮色渐浓,是时候启程返回锦州了。

二月二十三,天光未亮,我们便已启程。

马车碾过官道上的残雪,发出吱呀轻响。徐鸮靠在车厢里昏昏欲睡,显得比我还困倦几分。

他答应回锦州后替我另寻防身兵器。我倒想像他那般,草木竹石皆可为刃。

行至晋北尚尧县时,暮色已深。驿站在山坳里亮着暖光,我们决定在此歇脚。

沐洗更衣后我推门而出,却见原本冷清的驿馆竟住满了人——一队军士恰好在此投宿。看装束方向,应该是刚从锦州而来。

和徐鸮捡了张桌子,点了两样小菜,我准备吃了就睡觉。

尚尧县盛产酸枣,去皮取肉和糖捣成糕酸甜可口,我正盘算着带点回去给莺儿吃,便听到邻桌传来声响。

"掌柜的!这酒淡得跟马尿似的,定然掺了水!"一个穿着软皮甲的精瘦军汉拍桌嚷道。

小二连忙迎上去解释,“军爷,军爷,咱们的酒可没掺水。”

我好奇地抿了口徐鸮杯中的酒液,果然清淡甘醇,正合我口味。却听徐鸮淡然开口,"绿苏酒以柔和见长,若是喝惯蜀州崃清酒,自然会觉得寡淡。"

我惊讶地压低声音,"他们是蜀军?"

按着我的头,徐鸮低声道,“嗯,吃你的饭。”

“话说回来,到底是谁发明的把食茱萸加到酒里。”

“你不喝酒懂得还挺多,这么喝口味浓烈,别有一番风味。”

我撇撇嘴,“不如石榴汁好喝。”

“哟,你还挺懂酒。竟然知道我们蜀州的崃清酒。”

那女子嗓音清亮如山涧泉,我顺着徐鸮骤然锐利的目光回头望去。

但见来人一身玄色男装,墨发高束,腰佩柳叶长剑。女子目如秋水,朱唇玉面,眉宇间却自带三分飒飒英气,教人过目难忘,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盛姑娘,来,喝酒!”

女子却只凝望着徐鸮,对身后的招呼摆摆手,"没想到时隔多年,竟能在此得见玄紫剑。"

我惊讶地瞥向徐鸮常年佩在腰间的长剑,好家伙,我头次知道这剑竟然有名字。

徐鸮仍从容慢酌,恍若不闻,眉宇间似有些不耐烦在里头。

“不说话么,那只能——逼你出手了!”

寒光自我头顶掠过,徐鸮的剑鞘已格住突如其来的一击。我慌忙蹲身抱头,再抬眼时,二人已缠斗至院中。

徐鸮身法如鬼魅,那盛姑娘的柳叶剑虽快,却总是捕捉不到对方身影。四周军士皆抱臂围观,好像习以为常一般。。

不过五招之间,徐鸮一掌拍在女子肩井穴上,劲力收放恰到好处,只将她震退三步。

而他的剑,始终未曾出鞘。

"功力更胜往昔。"女子揉着肩膀嫣然一笑,收剑行礼,"多谢指教。"

徐鸮点点头算是回了礼,转身拉起尚蹲在地上的我,“睡觉,明天还要赶路。”

我有些茫然,跟在他身边悄悄问,“老熟人?”

"不记得了。"徐鸮回屋掬水洗了把脸,歪着头想了想,"不过既认得玄紫剑,想必是交过手的。"

“我都不知道你的剑竟然有名有姓。”

兀自洗漱完了躺在床上,徐鸮笑道,“又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不过一柄剑罢了。倒是你,认识我四年,竟只晓得个姓名,对其他的一概不知。”

细想来还真是如此。

这一夜辗转难眠,梦中尽是竹海涛声。

翌日清晨驿站已空。

我们弃车换马,踏着晨露疾驰,终于在子时前赶回锦州城。

累得筋骨散架,我囫囵睡了整日。醒来时见莺儿正将酸枣糕分与众人,她肩头的小松鼠从绒毛领子里探出脑袋——这小东西今冬竟未冬眠。

徐鸮独自坐在屋脊凝望远方,听我叫他才纵身跃下,"原来是她。"

“啊?想起故人了?”

"不知姓名,但确实交过手。"他蹙眉回忆,"那年潜入蜀州芙蓉府找信时,曾与她的柳叶剑过了两招。"

我大吃一惊,赶忙问,“找什么信?”

徐鸮挠挠头,面露茫然,"记不得了,只是执行任务罢了。从蜀州回来后我就来了锦州。”

说到这里徐鸮瞄了我一眼,后面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他为了接近我演了三场苦肉计,终于如愿被我捡回了家,潜伏在我身边。

闲来无事,我唤上徐鸮出门散步。

残雪初融,空气中已隐约透着春意。信步走到乔娘的小摊前,远远望见草帽儿背对着我们不知在忙活什么,身旁还立着个颇为眼熟的背影。

我蹑手蹑脚上前,猛地扑向草帽儿。他倒是镇定,身旁的少年却惊得跳起老高。

看清来者,我惊诧极了,“余澈?”

“姑,姑姑?”

少年慌得手足无措,连忙侧身遮掩。草帽儿先是恭恭敬敬唤了声"师父",而后诧异地看向余澈,"你认得黄姐姐?"

我再探头一看,草帽儿怀里抱着的不正是余清的小女儿,余澈的妹妹嘛!

被我瞪了不过三息,余澈便乖乖认错。

原来这两个少年是在广安堂与青莲书院比试时相识的,可谓是不打不相识。起初互相看不顺眼,后来偶遇了几回竟成了好友。

草帽儿常向余澈夸耀自己有个可爱的妹妹,余澈不服气,今日趁着母亲出门采买,竟偷偷把妹妹抱出来要给草帽儿见识见识。

我坐在凳子上瞪着余澈和草帽儿,他们自知理亏,乖乖并排站着听候发落。徐鸮抱着仍在酣睡的小娃娃站在一旁,唇角噙着看热闹的笑意。

"你们两个糊涂蛋!天还这样冷,把娃娃抱出来着了凉可怎么好?"我板起脸训斥,"余澈,你若想邀草帽儿见妹妹,大可请他去家里做客嘛。"

余澈低着头嗫嚅,"我知道了......"

"不怪他。"草帽儿倔强地咬唇,"是我不愿去。"

徐鸮会意,将余澈引到一旁,留我与草帽儿单独说话。

"糖葫芦呢?"

"有些咳嗽,托邻居奶奶照看着。"

我轻叹一声,说道,"有骨气是好事,可别伤了朋友的心。"

有些羞愧,又有些倔强地埋着头,草帽儿半晌不吭声,他之所以拒绝余澈的邀请不过是自卑于自己的出身罢了。

"说起来,还不知你大名叫什么?总不能一直叫你草帽儿。"

"爹爹去得早,没来得及取名......"少年声音渐低,"不过师父给我起了名字,叫乔青云。"

我微微诧异,"你爹娘都姓乔?"

"你竟不知道?师父早晓得了。"草帽儿——如今该叫青云了——轻声道,"我们一家从秀洲乔家村来,自然都姓乔。"

“挺好挺好,纯阳之鸟以青云之号,这个名字好!”

草帽儿挠挠后脑勺,露出腼腆的笑,“我也觉得好听。”

我拉住草帽儿的手笑道,“青云大侠,要珍惜好朋友,来之不易。”

少年偷瞄一眼余澈,终是红着脸点头,“我会的。”

叫这两个少年把小娃娃送回去,诚恳跟文渊认错,谁能想到官家公子与市井少年竟能结成好友,当真应了那句倾盖如故。

这人世间的缘分呐,实在妙不可言。

“咱们青云大侠日后必定名震江湖。”我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笑道。

徐鸮闻言抚掌大笑,“你不如去茶楼说书呗!真当名震江湖是这么容易?”

我和徐鸮一边闲逛,一边买了糖葫芦吃,“你不也年纪轻轻就名震江湖了,还是天下第一的剑客。”

“……都是江湖里瞎传的你也信。不过我也不太喜欢用剑,随身带着碍事。”

我拉住他仔细打量,这才发现今日他确实未佩剑,“这我倒是有同感,我连带荷包都觉得麻烦。”

“当然喽,跟我出门你又不需要掏钱。”

我挽住徐鸮的胳膊笑道,“走走走,今天难得休息,天气又好,咱们逛逛去。”

路上徐鸮跟我讲了玄紫剑的来历。

秀州有一位很有名的铸剑师傅,脾气很大,江湖人都叫他风爷,多少人重金求剑他都置之不理,直到有一次徐鸮去秀州执行任务。

徐鸮历来什么顺手就拿什么当武器,哪怕一根筷子,一块石子在他手上都有很大的杀伤力,他顺手在风爷铺子里挑了把最不起眼的剑心想凑合用用得了,谁知偏偏是这般随意,反倒入了风爷的眼——原来那剑是风爷师父的遗作,看似朴素,内藏乾坤。

等了这许多年,这剑终于等到了它的主人。

“啊?这么随便?”

徐鸮眉眼间带着几分无奈,“当时不过是随手挑件兵器使唤罢了。”

我哈哈大笑,问道,“所以说羽纹匕首也是风爷的作品咯。”

徐鸮亦跟着我笑起来,“匕首与剑本是一套,都叫作玄紫。羽纹是宋鹤后来自己刻的。”

“……感觉怪怪的,你和祝山枝用名字一样的武器。”

捏捏我的脸颊,徐鸮又说,“风爷太想念他的师傅,给玄紫剑做了不少同名同姓的其他武器。雪客的玄紫针,鹨爷使的玄紫锤,还有椋羽用的玄紫弓,都叫这个名字。风爷登门要宋鹤把他的这一套武器全都买下来,理由是我摸了玄紫剑,其他的都得一并带走,这可把宋鹤气得够呛,他一个商人最讨厌强买强卖了。等风爷一死,他就把所有武器都刻上了羽纹,统统改名叫乌羽,说是要顺便把乌羽堂的名声打出去。所以,玄紫匕首是很珍贵,但也就那样,给祝山枝吧,他用的上。”

我听徐鸮讲述这段故事,笑得前仰后合,“宋鹤呢,他得了什么物件?”

徐鸮笑道,“玄紫菜刀。”

我顿时笑弯了腰,被徐鸮轻扶着带到街边檐下。他则环臂倚着墙,耐心等我笑够。

[吃瓜][吃瓜][吃瓜]我还是很喜欢写生活场景的,写多了,会觉得角色们犹如真人。就好比青云大侠,他戏份还是蛮多的哦。可能会有小可爱觉得情节啰嗦乏味,但黄大人是一个真切的人(来自白小白的评价),她在认真感受人生的最后两年时光。希望日常故事,大家喜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4章 第 9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