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 第2章 第 2 章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极闲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5:54 来源:文学城

看样子高佑气得不轻。

我独自踏入逐月轩,但见满园梨花如雪覆枝头,莹白清寂,唯剩中央那株最是高大的晚梨,仍固执地一树翠色,不肯绽白。

高佑向来钟爱梨花,每逢花时,逐月轩内香雪霏霏、清韵流转。上午一场春雨过后,落英遍洒石径庭阶,却无人清扫,残瓣层叠,宛若新雪未融,别有一番景致。

行至书房门口时,一个高大壮硕的男人按住我的肩,作势要搜身。

“让她进来。”

书房内依旧静谧。

近晚微风渗着寒意,木桌上备着一盏热茶,我端起来饮了一口,不过是朴素的梨花茶。

“坐,何必站着。”身着粗布长衫的清瘦男人手持书卷从内间踱出,只瞥我一眼,便转身坐于窗下。

“女儿还未拜见义父。”我端正行下跪拜之礼。地面冰凉,寒意直透膝间。

一只温热有力的手将我扶起。

高佑深黑色的眼睛细细端详我,末了只道,“才入春,穿得如此单薄。”

“义父身体可好?”

“免了这些虚礼,前日才见过。”高佑放下手中的书,又是那本他时长翻阅的,陈廷所著的《治安录》。

“原本我是不想来的,大哥本身也不喜欢我,刚好我也不喜欢他,更不喜欢和那些人来往。”

“迎盛心思简单,不喜你,只因你心眼太多。”高佑淡淡道,“直说吧,何事。”

高佑深知我向来不屑此类场合,既提早前来,必有所求。

“下月皇后娘娘生辰,尚缺银两修葺翠禾宫。”

“缺多少?”

“三万两。”

高佑凝视我片刻,忽转话锋,“皇上本不欲大兴操办,你为何极力谏言?”

“自皇上登基以来,入后宫的次数屈指可数,六宫沉寂如牢。女儿不过想借皇后寿辰,为宫中添些生气。”

“明日五万两送至你处。既要办,便需办得风光。”

“义父不怪我顶撞皇上?”

“……”高佑轻捻胡须,再度翻开《治安录》,不再看我,“记住,没有皇上的恩宠,我便不是你义父。”

我仰首饮尽杯中茶,起身道,“一正谨记义父教诲。”

自高府后门离开时,喜乐声隐约飘来。

暮色四合,春风带着寒意,徐鸮斜倚不远处柳树下,指间转着一根狗尾巴草,臂上搭着一件黑色锦缎披风。

“刘总管差人送来的。”

披风触手柔滑如水,我一摸便知价值不菲。“走吧,有些累了。”

华灯初上,玉京河两岸喧闹非凡。若在平日,我必畅游一番,再去珍馐楼小酌用膳,今日却莫名意兴阑珊,未行几步已觉倦怠。

遂与徐鸮在街边馄饨摊觅座小憩。一斤牛肉、一碟青菜、三张胡饼、两碗馄饨汤,徐鸮吃得津津有味,我则托腮慢饮热汤。

红泥炉氤氲生暖,市井人声嘈杂喧嚣,倒能舒缓一些内心的烦躁。

馄饨摊老板娘姓乔,邻里皆唤她乔娘,三十出头便守了寡,靠摆摊拉扯两个孩子。长子草帽儿性子沉稳,早已帮衬生意;幼女糖葫芦机灵可爱,一张小脸圆润可喜。

将糖葫芦招到身旁,我从袖中摸出一块桃花酥,笑道,“好你个小糖葫芦,我在这儿坐了这许久,也不见你来招呼我。”

小丫头接过点心嘿嘿一笑,眼睛却亮亮地盯着我的披风,“姐姐,你的披风真好看。”

我弯腰拉过衣角,笑问,“哪儿好看啦?”

“你看,上面有星星,有月亮,就像夜空一样!”听她这么一说,我低头细看,才发觉玄色缎面上以金线绣着细密的星月纹样,灯下一照,隐隐流转微光,存在却不张扬。

“哥哥,哥哥,分你一半!”糖葫芦麻利地将桃花酥掰成两半,扬手呼唤。

草帽儿正低头洗碗,闻声抬首望了我一眼,擦净手走过来,默默接过半块酥饼咬了一口,低声道,“谢谢。”

“你的脸怎么了?”

少年猛地别过头退开两步,避开了我企图碰他擦伤处的手。他眼角一片乌青,定是又与人打架吃了亏——这已不是第一回了。

“不怪哥哥!是他们先骂我们是没爹的野孩子!”糖葫芦鼓着腮帮子指向对面街巷。

孩童间的打闹本是常事,但恶语伤人,往往比皮肉之苦更痛。

乔娘忙得腾不开手,热气蒸得她满面通红、额角沁汗。一个疲于奔命的妇人,能将两个孩子拉扯温饱已属不易,哪里还有多余的精力管这么闲言碎语。

“我去给他们点教训?”

说着徐鸮便要起身。我连忙拉住他,“别冲动,犯不着。”

走到小摊后面的大树下,我对草帽儿说,“明日你去城北广安堂,对守门的王大脑袋说,是黄一正姐姐让你来习武读书的。”

“我不去!广安堂是没爹没娘的孩子才去的地方!我有娘,还有妹妹!”

我叹口气,按住少年单薄却挺直的肩,“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里有师父教你功夫,拳头硬了,你才能保护娘和妹妹。更重要的是有先生教你学问,往后若再有人骂你是野孩子,你便告诉他,你爹是战死沙场的英雄,比那些欺软怕硬之徒强过千百倍。最要紧的是——广安堂分文不取,你只管去。”

草帽儿抹了把眼泪,重重颔首,又俯身奋力洗起碗来。

雨声淅沥,入梦是雨,醒来犹是雨。卯时三刻,我的轿辇已抵上阳门外。

内政司少卿古玉珍早已候在门前。玉珍,年三十六,原为尚宫局掌管宫内簿书的司记,现今主要协我处理内政司日常事务。

说起这内政司,乃是皇上登基时为整饬后宫特设之职,当初非议甚众。若非高佑一力支持,我这司正之位断难站稳。

后来历时半载,将内务司与尚宫局统辖整合、分权而治,方形成如今后宫清平之局。

现今六宫风气肃然、安宁祥和,物议渐息,其中玉珍出力尤多。

用一个时辰处理了日常事务,我终于得空吃早饭,一碗绿豆粥还没下肚,皇上身边的李泉公公便匆匆赶来,“哎哟,我的司正大人,您可算来了!”

“公公这话说的,我日日在此,何事如此慌张?”

李泉一路小跑而来,气喘吁吁,愁眉苦脸道,“皇上一早发了好大的火,早膳不用,连昨日的晚膳也粒米未进……老奴实在没法子了,只得来请您——”

李泉自皇上为太子时便随侍在侧,最知圣心性情。连他都无计可施,想必确实棘手。

我无奈轻叹,放下筷子便往昭阳殿去。

一路上李泉喋喋诉苦,说这段时日皇上喜怒难测,殿中当差之人无不屏息凝神。

我上次面圣,还是一月前因操办皇后寿宴之事触怒天颜,此后便未曾踏入昭阳殿。

入殿前,我吩咐李泉去备些早膳——再大的气性,总不能空着肚子。

昭阳殿内室多以深灰木饰装点,漫着天然木香。不知怎的,我忽然不合时宜地想起纯嫔曾经的抱怨说,你黄一正面圣的时候,可比我们多多了。

听着刺耳,却是事实。

“来了?”

正出神时,一个身影自我身后转至面前。明眸皓齿,俊秀清朗,继承了生母的美貌,眼前这位天子微笑时尤其显得明媚好看。

赵明途,十四岁册立为太子,十五岁登基改元天元。

世人都说这年轻的天子文不及其大哥瑞亲王赵怀忠,武不如其二哥荣亲王赵泽荫,若非高佑一手扶持,断难坐稳皇位——他们说得没错,事实如此。

此刻赵明途面上看不出半分不悦,反倒意气风发、心情甚佳。我望着他眼中狡黠的光,只得轻叹,又上当了。

赵明途伸了个懒腰倚在软榻上,今日只着一袭藕色常服,衬得肤色愈发白皙。

他向我招手,笑如狡黠的猫儿,“快来坐,我与你说说昨日——哈哈哈,高佑可被那家伙气坏了。”

李泉领几个小太监布好早膳,偷瞄我一眼,笑眯眯退了下去——赵明途用膳时从不喜人近侍,这是自幼养成的习惯。

“艾卿果然是个妙人!百官朝议,他竟敢当庭质问高佑,何以纵容长子欺压百姓、草菅人命?你没亲眼见高佑那表情,哈哈哈!”

见赵明途拈起一块牛乳糕便要入口,我忙按住他的手,“还未试菜!”

微微一怔,赵明途笑了一下,将牛乳糕掰了一半递给我,“玥儿,别怕,没有毒。”

我赶紧咬一口牛乳糕,浓郁香甜,味道没问题,是了,御膳房如今在我辖下,理应安全。可有些身体的本能从不讲理,纵使往事已远,烙印却仍刻骨铭心。

“艾卿气盛,尚缺历练。荣亲王也太急了些,急着挥出这么锋利的剑,伤不了人,反倒易折。”

“暗箭既难伤敌,不如正面突击,反倒打得对手措手不及。二哥精通兵法,他分明是故意为之。”

“这恰恰是我最讨厌他的一点,莽撞!”

赵明途忽然笑了起来,凑近我低声道,“他倒是很关心你。前几日闲谈时还说,你已二十岁,可以给你指婚了。”

我吃了一惊,蹙眉嗔道,“真是可恶,他至今还未娶妻,不如操心操心自己,何况我的事与他何干!”

赵明途抚掌而笑,很快便结束了用膳,准备处理政务。虽是休沐之日,仍有大臣候旨奏事,而高佑自然终年无休,十之**的光阴皆用于辅君理政之上。

我本可早些回府,奈何荣亲王今日入宫探望英贵太妃,我若不去露个面,恐招人议论。

先帝驾崩后,英贵太妃便迁居樵朱馆。

她身体康健、性情温厚,虽出身将门,却只爱吟风弄月、莳花弄草。容貌虽平凡,却凭家世与善解人意的性子位居贵妃,代管六宫时亦宽厚待下,宫中无人不念其恩。

可这恩惠之下,藏着什么,怕只有她自己心里清楚。

雨渐渐停了,空气湿润清冽。

赶至樵朱馆时,赵泽荫方到不久。照例他须先向皇太后请安,只是太后久病不起,为静心养疾极少见人,多半时候并不露面。

远远便见英贵太妃与荣亲王一同赏花,母慈子孝,情意深挚,着实令人羡慕。

“呀,一正来了。”英贵太妃望见我,连忙招手。

我上前行礼,“下官参见贵太妃。”

“快来一同用茶,这新制的蜜饯呀,佐茶极好。”

入内落座后,我微笑禀道,“下官已命人备好午膳,贵太妃若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

“哦?是么。”赵泽荫望向我,唇角牵起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加一道烩百菇。”

“荫儿,莫胡闹。你风邪未愈,该忌食蕈菇。”

风邪?忌食蕈菇?我一时语塞,脸上霎时烧了起来。如坐针毡地饮完一盏茶,便忙不迭先行告退。

事情却远未结束。

待赵泽荫陪英贵太妃用完午膳,我还须亲自送他出宫。

走在丹枫道上,赵泽荫未再出言相讥,只面色沉冷,与方才欢愉神情判若两人。

天色阴沉,不多时雨势又大,我们只得暂避檐下,待随行的侍从去取雨具。

“王爷何时染了风邪?太医院未有备案,是下官疏忽了。”

“小小风邪,何足挂齿。”

“可有什么症状?”

赵泽荫挽起衣袖,露出结实劲健的小臂,其上散布些许红疹,另有一道未愈刀伤,微微泛红。

“这伤——”

“象西山下,被西蛮的刀撩了一口。”

“已有多久?”

“一月有余。怎么?”赵泽荫扫我一眼,“行军打仗,带伤再寻常不过。”

“……下官为前些时日未能亲迎王师致歉。为表诚意,晚些当亲至府上奉上治风邪之药。风邪虽小,若痛痒扰神、有损安眠,亦非小事。王爷守疆卫国、身系重责,康健最是要紧。”

此时伞已送至。赵泽荫唰地抖开纸伞,大步迈入雨中,向不远处的宫门行去,“不必了。黄大人请回吧。”

匆匆吃过午饭后,我便直奔太医院典藏阁翻查典籍,有人进来也未曾察觉。

“一正,在找什么?”来人身形挺拔,浓眉深目,鼻梁高直,正是太医院院判余清。

“记得有本西域风物志,一时寻不着了。”

却见余清手臂自我头顶越过,从容取下一卷旧籍递来,“说过多少次,书籍须按类归架,你总是不听。”

我连忙讨饶,“师兄我知错了,且饶我这回!下次再训可好?”

余清面上虽板着,却未如往日那般絮叨,只道,“那你自便,有事唤我。”

细细翻阅着手中三寸余厚的《卑陆风物志》,半个时辰后,我终于找到了所要的内容。

猫儿刺,西域特有之木,耐寒旱,味苦,含微毒。当地人多用以浸酒。

我唤来余清,道出心中所疑,他沉思片刻,颔首道,“你所疑不无道理,但尚不足以下定论。”

“你给我配两剂药。”

余清虽面浮疑云,却深知我若不言,他便不该多问,转身即配药而去。此人素来严谨执拗,昔日吃的亏数不胜数,幸而近年渐通达了些,性子也平和不少。

不消片刻,余清便提着两包药返回。我接过欲行,他却蹙眉道,“一正,师父昨日来信了。”

我倏然一怔,并未接话,心中却有些忐忑不安。

余清背脊挺得笔直。他素来如此,亦如师父一般——纵使历经万难,为医者的风骨从未弯折。

哪有把娘子拱手让人的道理。

分段中……修文中。(10.10)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第 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