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 第121章 第 121 章

满月归途之凤隐锦书 第121章 第 121 章

作者:极闲攻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0 18:05:54 来源:文学城

侍卫得令放行,我们三人踏入府中。来到芙蓉府深处偏僻的小院前,杨颂却骤然止步。他面色惨白,浑身微颤,似是蓦然撞破了某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杨明辉的书房。

数年前徐鸮盗信之所。草木依旧,陈设如昨,仿佛时光从未流动。

“你们在外等候。”

“万事小心。”徐鸮指节轻抚玄紫剑鞘,目光扫过四周侍卫,神色从容,“即便要杀,我与山枝也杀得出一条血路。”

“所以……你们到底在打什么哑谜?”祝山枝茫然四顾,他只知今夜徐鸮唤他来是为打架,却不知究竟要对上何人。

我揉了揉这糊涂蛋的头发,笑道,“放心,办完事还得回去睡觉呢。等我。”

推门独入,满室灯火顷刻将我笼罩。

上首坐着两人:一位坐姿如松,俨然武将风范;另一位则神色肃穆,姿态更为拘谨。

“黄大人,请。”

我拱手一礼,含笑开口,“向总督、杨大人。既为密谈,丑话说在前头——今夜所言,概不对外。若二位无异议,我们便开门见山。”

向柏并不急于应答,只瞥了一眼案上信函,比了个“请”的手势。

“我黄一正,想同二位做一笔交易。以杨颂、杨易、盛池灯三人的性命为注——我要用一桩秘闻,换他们活路。”

“黄大人,我的两个儿子,从未有人欲取他们性命。”

“闭嘴!”我冷声截断,“将亲子交予他人如驱犬马,与要命何异?”

“呵……黄一正,且说说你的筹码。”

“以长生殿为换。”

“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在江湖上掀了些风浪,早已剿灭殆尽。这筹码……是否太轻了?”

“长生殿为祸数十载,盘踞越州深山,却能建起那般恢宏殿宇——总督大人,难道那一砖一瓦,是变戏法变出来的不成?”我步步逼近,声转凛冽,“盛生门多年来一直为长生殿输送金银,两大江湖门派勾结荼毒百姓、祸乱一方——事发蜀越之地,你觉得这是小事?”

杨明辉始终垂眸不语,如石雕般稳坐凳上。

向柏却骤然大笑起身,朝我踱来,“黄一正,是又如何?剿灭长生殿之事我早已上奏圣听!便是有罚,也轮不到你这蝼蚁在本督面前放肆——”

我迎着向柏居高临下的逼视,他眼中杀意凛然,仿佛下一刻便会扼断我的咽喉,“哦?莫非总督大人连长生殿乃是前陈余孽之事,也一并上奏了?”

阴影之中,向柏瞳孔微缩,闪过一丝惊诧,旋即又恢复那副鄙夷玩味的笑容,“信口雌黄,你有何证据?”

“想不到堂堂两州总督,竟会被一群丹士玩弄于股掌。什么长命仙——不过是前陈覆灭后遗留的残党,一群做着复国痴梦的蠢货。更可笑的是,那根本并非陈哀帝的血脉,甚至不姓陈!只不过漫长岁月里,他们自觉得称帝也无不可,姓什么早已无关紧要。听着,向柏,昔日陈朝皇帝尊丹士朱厌为国师,并非因其真有长生秘法,而是朱氏一族罹患一种名为‘早老症’的遗传恶疾。患者出生便如老者,十几岁即发白齿摇、佝偻蜷曲,直至衰亡……可惜在那庸帝眼中,这帮病虫却成了长生使者……”

“……”

“纵容太宗皇帝最痛恨的前朝余孽在你的辖地挖心炼丹,总督大人——你不仅助纣为虐,默许恶行,更操纵杨颂、杨易与盛生门为你行尽肮脏之事,还妄图借逆贼丹药求得长生!光凭此一条,你便已触犯天颜。如何,如今这筹码,可还够分量?”

向柏坐回案前,并不急于应答,反而似笑非笑地看向杨明辉,“明辉,终究是你的家人。你觉得呢?”

“下官……但凭总督决断。”

向柏嗤笑一声,“黄一正,你看清了?即便我应了你,过了今夜,他们不还是我向柏的狗?我若叫他们立时便死,他们也不敢多活一刻。”

我踱至杨明辉身侧,轻笑,“总督大人御下之术,实在令人叹服。你能将杨家死死拿捏,凭的……是这封信吧?”

我自怀中取出那封四年前的信函,在二人面前徐徐展开,“杨明辉,令尊曾是珠正王乐正宁启的门客。珠正王兵败被诛后,你们举家逃至越州,沦为越正王的家奴。你勤奋苦读,与白屈庶妹两情相悦,考取功名,一步步坐上这父母官之位——可你从未忘却父辈嘱托:生是珠正王的人,死是珠正王的鬼。这封信,便是你们这些前朝残党密谋集会的铁证。我说得可对?”

杨明辉并未显露惧色,反似卸下千斤重担般长舒一口气。他抬起浑浊的双眼望向我,“仅凭一封信,即便有我的名讳,又能证明什么?”

“这是蜡笺。寻常看去并无异常,不过——”我将信纸移近灯烛,温热的烛光漫过纸面,隐藏的字迹逐渐浮现,“‘一正天下,共贺甲楼’。这个证明,可还足够?”

当“共贺甲楼”四字现出时,杨明辉释然一笑,靠向椅背不再言语。

向柏却饶有兴味地睨着我手中信纸,“真是无用的东西,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当年杨明辉本该上京出任工部侍郎,而你为继续操纵他,暗中将其身世透露给其子杨颂,命他盗出此信交予你处置。杨颂为袒护父亲铤而走险,而你转头便将盗信之事告知杨明辉,胁迫他自请留在蜀州——你将这对父子玩弄于股掌,利用他们彼此担忧牵念,牢牢缚住杨家命脉。自此,杨颂只能对你唯命是从,替你干尽见不得光的勾当。”

“哈哈!确有几分本事,黄一正。可即便你手握密信,又能如何?”

“总督大人,你与越正王早知杨明辉出身却隐瞒不报,反而一再举荐重用——此事可大可小,不是么?恰巧我黄一正别无长处,最擅在御前搬弄是非。若将这段往事好生‘润色’一番,纵使定不了谋逆大罪,也足够令二位焦头烂额了。”

“说吧。这第二样筹码,你又想换什么?”

“新法推行之事——请总督大人主动上奏陛下,就在芙蓉府试行新法。并由杨明辉立下军令状:若办砸了,便自缚入京请罪。如何?”

听闻此言,向柏终于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愠怒。他眯起双眼,声线压得极低,一字一句道,“今夜……你很是得意啊,黄一正。”

我拱手应道,“既来蜀越,自不能空手而归。希望总督大人信守承诺,现在你们彼此之间都握有对方的把柄,最好的选择就是相安无事。按照承诺,将杨易从越州大营送回,并命盛生门停止追杀盛池灯,洗清其盗枪的莫须有之罪,还她自由。至于杨颂,我将请大将军经由兵部调往他处。今夜之后,二位所有秘辛皆一笔勾销——如何,总督大人?”

向柏目光死死锁在我手中的信笺上,终是抬手一挥。

火焰如舌,一寸寸舐尽过往残痕。这或许是那个隐忍多年、不惜代价的儿子,所能赠予父亲最后的一份礼物。

杨颂当年本可悄然取走密信,却偏要大费周章伪造窃案,将自己摘出局外——只因他深知,一旦失窃,父亲首疑的必是自己。

何其相似的一对父子,这些年为护彼此,竟皆忍辱至今。

“杨大人,暂请回避,我尚有话同黄大人说。”

待杨明辉拖着僵硬的步子离去,屋内只剩我与向柏。

仿佛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我们皆卸下了姿态,气氛反而松弛下来。向柏拎起铸铁茶壶,斟了一杯清水,亲自端至我面前,“润润嗓子吧,黄一正。”

杯中水色澄澈无味,却令我脊背骤寒。

向柏眉眼间仍凝着若有似无的笑意,径自仰头对着壶嘴灌下两大口,继而俯身逼近我耳畔,“怎么,可怜的小蚂蚁……不敢喝?”

我捏紧茶盅,一饮而尽,“若无事,我便告辞了。”

一把捏住我的手腕,向柏沿着盅纹一点点向上抚摸,“见过银珠,终于认命了吧。”

“经过今晚,你应该学会不要轻易宣布胜利不是么。”

“优柔寡断的废物……那么多机会竟未能杀你,实在可惜。”向柏一把将我拉近,无视我的挑衅,“不过莫慌,该来的总会来。任你今日多得意,天命……终不在你一方。便在锦州乖乖等着吧——耐心候死,于你已是最好结局,黄一正。”

“我从不信命。纵有天命,不在我处,也绝不会在你处。”我奋力挣开他的钳制,退后一步笑道,“你最好谨记:他不是陈哀帝,而你——也永无可能成为下一个梁太宗。”

向柏闻言竟仰首大笑,背过身去不再看我,“皆愚不可及……去吧,黄一正。”

行至门边,我再度驻足,“还有一事,想必总督有兴趣知晓——我在越州,遇见了乐正玄知。但愿他只是恰巧路过,而非……专程为见你而来。告辞了,总督大人。”

随着门闭合,刺眼的光被隔在了夜色另一端,仿佛势不两立一般,等待着时机攫取先机至对方于死地。

走向三人,我望着无月的夜,长叹道,该回家了。

在门口作别,徐鸮带着仍旧一头雾水的祝山枝返回客栈,而我却想在这深沉的夜色中独行片刻。

杨颂默然跟在我身后,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久久未发一语。若他此时欲取我性命,我大抵只能束手就戮——可偏偏无数次机会近在眼前,他却始终未曾动手。

不肯向命运俯首,他选择了倾尽全力,殊死一搏。

“黄一正。”

我回过头,见他仍如初见时那般,有着超乎年纪的沉稳与迷茫。因这可悲的出身与难以挣脱的枷锁,他无法像小白一样成长为一个单纯快乐的人。

“你当真决定放过我们?你本不必做到如此地步。”

“我始终想不明白,你为何千方百计要借我之手铲除长生殿。说起来,你与他们并无深仇大恨,依你所言,幼时甚至曾被他们治愈疾患、捡回性命。”

“……”

“仍不肯说么,杨颂?”

“我不能说。”

我长叹一声,“也罢,与我无关了。”

回到朴拙园,我颇觉意外——此处的守卫撤走了大半,而我留给赵泽荫的信仍原封不动置于案上。我心生困惑,转向一向在外值守的吴淼。

“王爷呢?”

“属下不知。王爷尚未归来。”

心中蓦地掠过一丝不安,我又追问,“何人随行?”

“属下不知。”

我急欲出门寻人,却被吴淼横身拦住。他面不改色,只平静问道,“大人的事可已办妥?”

我紧盯着他,一字一顿道,“赵泽荫人在何处?别让我再问一次!”

这个素来寡言少语、几无存在感的男子眼珠微转,拱手道,“大人请随我来。”

我心怀忐忑地登上马车,惴惴不安、心乱如麻。

这段时日赵泽荫行踪诡秘、难觅其踪,如今忽然音讯全无——莫非出了意外?会是向柏所为?不,应当不会,他断不敢对赵泽荫下手。

难道……这是个陷阱?我心下一悸,猛地掀帘望去,只见马车已行至城门。

吴淼亮出令牌,策马引车径直向城外驶去。遭了,不会是他们联合起来要围剿我吧,向柏不忿今夜被我将了一军,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杀了我?

恍惚间,赵泽荫的话回荡在我耳边。

某些人之所以留在身边,并非因为重用。

吴淼,难道是向柏安插的眼线?

我叫住吴淼,命车夫停下,强装镇定借口要方便进了树林便往回跑。可恶,疏忽了,我该在客栈等着度过这不安定的夜才对!

身后脚步声急促,几乎下一瞬我便被人擒住。吴淼拧紧眉头,低声道,“大人,请稍安勿躁,以免伤着您自己。”

他再次将我塞入车内,取来一截粗糙麻绳,将我双手反剪缚于身后。马车颠簸,不知行了多久,方戛然停驻。

下车抬头,只见一座古寺森然立于眼前,匾额上题着“证心寺”三字。寺门前立着两名侍卫,目光凶戾、膀大腰圆,腰间佩刀泛着冷光。

吴淼上前交出令牌,守卫仔细验看后,方才缓缓推开了沉重寺门。

吴淼替我解了缚手的绳,语气恭谨却不容置疑,“大人,请紧跟着我。”

寺内灯火幽微,只勉强照见脚下石阶。四下侍卫肃立,杀意弥漫,竟让这佛门净地染上几分凛冽之气。穿过正殿行至后院,我远远望见一个再熟悉不过的背影——赵泽荫正立于阶下,同另一矮胖之人低声交谈。

我再按捺不住,疾步奔去,一把拉住他的衣袖。

他转身见是我,眼底霎时涌上惊诧与忧切,低声唤道,“一正!你怎么会来此处?”

那矮胖之人亦回过头来,面露笑意,“哎呀,真巧,黄大人这就赶到了。”

我几乎难以置信,竟会在蜀州这深夜里,见到最意想不到之人,“李泉公公?你、你怎会在此?”

李泉微微躬身,伸手一引,“黄大人,请吧。”

我正要抬脚,赵泽荫却暗暗攥住我的手腕。他眉眼间凝着担忧与急切,声音压得极低,“一正,谨言慎行。”

李泉带着我行至一间侧室门前,他轻推门扇,“大人,请进。”

心如擂鼓,我一步步踏入室内。从庄严菩萨像旁绕至后方,只见侧屋灯火朦胧,暖光流淌。

我缓缓走近,直至看见那道熟悉身影——温柔而坚定,仿佛永远都会率先向我敞开怀抱。

再顾不得其他,我飞奔上前,径直扑入那怀抱之中。刹那间眼眶发热,所有紧张与恐惧皆化作无声湿意,融进他衣襟之间。

“玥儿,你来了。”

“明途……你怎么会在这里?我不是在做梦吧?”

“傻瓜,不是梦。”他抬手,指腹轻柔地拭去我眼角的泪。灯火映照下,他注视我的目光专注而温存,“你瘦了,玥儿。”

“吃不太习惯,但逐渐在习惯了。”

“饿不饿,要吃点什么么。”拉着我来到角落里坐下,明途递给我一块牛乳桂花糕,“吃吧,你最喜欢的。”

我小口吃着糕点,一边拭泪,一边目不转睛地望着他,生怕这是一碰即碎的幻梦,连呼吸都放得轻缓。

“慢慢吃,吃完了记得睡觉前刷牙,不然会疼。”

“外面那些人……是金吾卫吗?”

“嗯,这儿是姑姑经常来祈福的佛寺,我觉得清静便住在这里。”

“你怎么突然来了?何时到的?锦州又该如何?现下是谁在监国?”

明途含笑将一盏热茶推至我面前,语气平和,“别急,是瑞亲王在监国。”

“宫里那么多事,你乱跑什么,这里很危险,真的。”

“放心,不要怕。”明途轻轻拂去我唇边的糕屑,低声道,“其实前几日便想见你,但你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

“……”

怪不得方才吴淼曾问我事情做完了没有,原来话中有话。

我将今晚与向柏的交易尽数说了出来。明途听罢,含笑轻轻摸了摸我的脸颊,“二哥说你心里总装满了大事小事,本想带你出来散心,你却比谁都忙碌。”

“我们回锦州吧。”

“不急,先回去睡觉,很晚了。”

我猛地站起身,“我不走!你在这里,我怎能去别处?”

“别担心。”明途轻轻抱了我一下,说道,“明天我们再好好聊天。去吧,二哥等着急了。”

赵泽荫一直在外踱步,一见我出来便大步上前,并不多问,只对李泉道,“本王先行一步。”

“王爷慢走。”

沉默地出了证心寺,上了马车,赵泽荫命人驱车离去。车轮转动良久,他忽然抬手轻抬起我的下巴,凑近细看,“哭过了?”

“见到皇上……一时有些激动。”

“……没早点告诉你。其实上次我去看望玉琮姑姑时就知道皇上要来蜀州。”

“这几日,你一直在此议事?”

赵泽荫向后靠向车壁,长叹一声,“嗯。毕竟远离锦州,纵有要事加急传报,仍须谨慎处置。”

“向柏不知情?”

他摇摇头,“此行极为隐秘,除姑姑外,无人知晓。”

时已子夜,倦意如潮水般涌来,只觉得这一夜格外漫长。

“所以,你独自去见了向柏?傍晚时分皇上将我留在此地,原是为了替你腾出时机。”

我这才恍然明白过来。赵泽荫早料到我在离开蜀州前必会去了结某些事,而他本一定会与我同去。徐鸮此前已见过明途,方能如此默契地在今夜“恰好”牵制住赵泽荫。

“黄一正,”赵泽荫指尖微微用力,迫使我看向他,“你究竟有何事,不能让我知晓?告诉我。”

“……此前你让我查谢必安非死不可的缘由。”我握住赵泽荫的手腕,他反手将我的手攥入掌心,侧首静待我继续,“谢必安虽非乐正宁启直属部下,可二人往来甚密,他曾参与珠正王的密会。‘一正天下,共贺甲楼’——他并非无辜。”

“……”赵泽荫垂眸静默,许久才深吸一口气,声音幽沉,“父皇怀柔,当年杀得不够狠,不够快。”

“云娘娘去世后,先帝心神几近溃散,已无余力肃清六王余势。”

“夷蔺尚未完全归化,西域混战,六王虽被明面削权,却仍盘踞大梁最富庶之地,根系错综、彼此勾连,更不必说——”

“更不必说他们与封疆大吏关系千丝万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轻声接话,“正如越正王与你舅舅一般。”

揉了揉眉心,赵泽荫侧过身靠在我肩上,“往昔纠缠不休,皆因犹疑。”

我抱住赵泽荫,轻声道,“只要你是坚定的,就够了。”

[吃瓜][吃瓜][吃瓜]绝不吃瘪的黄大人,要你们好看!!![熊猫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1章 第 12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