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慢慢春 > 第1章 第 1 章

慢慢春 第1章 第 1 章

作者:闻禾亦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7 08:26:03 来源:文学城

“李哥,您真要去西南啊,要不我和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

李随把手里的哈苏放进地上敞开的黑色行李箱,听到这话,抬眼看了看助理,只一眼就移开眼,开玩笑“去呗,但是先说好各种花销我不报销啊,而且这次我要进村里,一起去给我背包抗设备去。”

于杏听到这话,脱口而出“抗设备就抗呗,反正我有的是力气。”

他从李随单干时就跟着了,刚开始那阵俩人两人其实挺难的,小小的工作室没有名气,助理更是刚脱离学校的双眼单纯的毕业生,一问专业还是汉语言文学。

眼瞅着就像一只白斩鸡,李随特别担心他扛不动设备。

面试的时候,李随开口就问为什么想来应聘摄影师助理,谁知这人真的够单纯的,说自己觉得每张照片背后都应该有一个浪漫唯美、触动人心的故事,写故事嘛,专业对口,就来了。

李随一脸嫌弃的招他了,主要原因还是网上发出的招聘信息快要到期了却没有人来应聘。

算了,能招一个是一个吧。

此后俩人乱七八糟的摄影生涯就开始了。

白天李随拍图,什么都拍,晚上就修图,于杏学习如何做一名摄影生助理。

头两年真的是入不敷出,李随又是一个需要随时去学习进修摄影技术的新人,最难捱的时候连于杏的工资发不起,李随就开玩笑说要不咱俩给碗敲个缺口,上街乞讨去。

于杏吓得连忙放下碗,说李哥我保证好好学写故事,您拍的照片一定会挣到大钱的。

两人运气不算太差,一次李随拍的一张路人照片在网上爆火,加上李随技术之后也成熟了,个人风格明显,慢慢的好了起来,工作室接到的单子越来越多,总算是熬过低谷了。

时光荏苒,工作室外的法国梧桐黄了八载,工作室在圈内也越来越有声望。

前段时间一个刚刚毕业的摄影新人发文内涵,明里暗里讽刺李随的学历,说他是野生摄影师,理论知识都没有什么的,特别气人。

于杏想想觉得都要气死了,李哥拍的照片那绝对是顶顶好的,凭什么被他一个什么成绩都没有人劈头论足啊,愤愤不平的开口

“李哥,要我说,根本没必要搭理那个姓张的,他一个新生小摄影师,有什么资格点评您的作品啊,要我说,都是为了博眼球,吸引关注呢,我们当真在意就不是正好进套了嘛?”

“再说如果拍的不好,那么多时尚杂志也不会连续几年都请哥您去做审美监督啊,圈内谁会质疑您啊!”

越说越觉得生气,掏出手机开准备开小号去骂那个摄影小生了。

“别贫嘴了,帮我拉这个角。”

李随没管助理的抱怨,其实他内心觉得张天说得挺有道理的,说自己拍的人像是精美的展示品,最后还用“全是技巧,没有感情”来总结,难为他用心良苦的遣词造句了。

“哦。”于杏看了眼他哥,听话的把手机又塞回兜里,过来和他哥收拾东西,毕竟明天他哥就要走了。

*

“女士们先生们,列车运行前方到站——贵阳北站,请要下车的人做好准备,携带好个人物品……”

广播提示音在到站前五分钟响了起来,李随在广播读到“品”字时醒了过来,周围的人都在揉眼的揉眼,交谈的交谈,他是11F座,旁边的姑娘正在和过道的同伴讨论刚看的电视剧情。

李随把矿泉水瓶里剩余的水喝完,打开手机,微信有三条消息,一条是提前约的司机,说已经在车站外面了,李随回复说马上到站。

剩下两条都是于杏的,几小时前发的,不用看都知道又是控诉说自己不带他来。

果然学文的就是专业,长篇小作文写的那叫一个可怜兮兮。

李随编辑了一段文字,给他发了过去。按照师傅给的信息,李随挎着包,拉着行李箱,拒绝一众拉客司机后,终于在密密麻麻的蓝色出租车里看到手机上的车牌号。

师傅是个中年男人,看着李随的东西多,连忙下车帮忙。贵州人大部分都是比较唠叨的,这位师傅刚好也是。

李随刚坐上,车子汇入车流后,师傅就操着一口贵普话问道

“小伙子看着年纪不大,出差来的?”

现在年节不过,加上三九寒冬的,往小县城跑的年轻人不多。

“不是,我就是回老家。很久没回来了,这次有机会回来看看。”

“哈哈哈,原来是贵州人不是嘞,长得好啊小伙子,是该回来看看嘞,得嘞,高铁坐得挺累吧,你休息休息,马上上高速了,到了我叫你啊。”

说话间车子随大流来到高速路口。ETC想起,车子划过闸机,速度渐渐变快,车内导航声代替了城市的喧闹。

四周不再是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的大山,巍峨,沉默,车子向前,山峰往后。

才十一月中旬,虽说时节已来到初冬,但道路两旁仍旧一片深绿。

李随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高铁,早就睡够了,但他也没和师傅闲聊,就靠着车窗,听着车子加速时带起的风,一道山一道山的呼啸而过。

“小伙子醒了没?马上到咯。”

初冬的夜晚总是黑的很早,才六点多,路上已不见人影,街道上影影约约的灯光透过窗户洒落在树梢上,屋里热,窗户上一层雾,一不小心盯得久了点,眼睛就生疼。

师傅把车停在路口,转身询问后座的李随,声音里却夹带着担心

“不是这路上活人不见一个,你咋回去啊?”

听到师傅的话,李随摁开手机,随便看了看,又透过车玻璃看着外面,摇摇头表示没事,之后和师傅说了再见后下车。

汽车咻的一下汇入车流,不一会儿就没了踪影,李随拉着行李箱从车道上下来,思索着刚刚师傅的问题。

轮子剐蹭着地面上的小石子,发出的声音在此时显得意外的聒噪,却并不扰人,也许是今夜真的太冷了,而旁边又没有外人。

正当李随思考要不要去街边旅馆住一晚时,一阵三轮车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嘟~嘟~嘟……”不算和谐的车声打断了李随的思绪,这时他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街道上,而发出声音的是前面急促而来的三轮车,提醒这位年轻人注意安全。

红色的三轮车很快经过李随,奇怪的是,刚刚经过后莫名又退了回来,还给车熄了火。

“三舅,您看看这是不是咱村的人啊?”

开口的人看着年龄二十五六,发型利落,身上穿着厚厚的棉袄,偏过头对着副驾驶上的人问道。

李随不认识这人,也随着这话看向被问话的三舅。那是一个年过40的中年男人,手里拿着一小瓶矿泉水,也许是天气太冷,那手一会儿放在上衣口袋里,一会儿又拿起水瓶看一眼,宝贝得很。

听到着话,他漫不经心的抬眼一瞧,和李随对视一眼后毫不在意的又低下头去看瓶子了。

突然,他的手怔住,手里的瓶子没人接住掉到了脚边,他突兀又仓促的把整个头抬了起来,认真打量着李随,甚至为了看清楚,身体挤着驾驶位的人,连宝贝瓶子都没来得及捡起来。

“三舅,这人认识?”

“随子!”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

一道疑惑,一道震惊。

李随晃了晃神,没想到能碰到认识的人,随着开车的小伙一样喊了一声三舅。

那小伙下车,热情的接过李随手里的行李箱,解释说今天下来拉化肥,路上叫卖的都太贵了,车厢里都是化肥,询问李随介意吗,李随说了句没关系,自己和行李箱都去了车厢里,一起坐在白色的尿素化肥上。

杜序,就是那年轻小伙上车后回过头让李随抓住车的臂架,之后拧动钥匙,点火上路。

被称为三舅的中年男人回过神后挖下腰把矿泉水瓶捡了起来,思绪恍惚,杜序和李随不熟,加上三轮车声音很大,说什么未必能听清,便也没说话。

街道离村里直线距离不是很远,除了一路的上坡,不到十分钟,就进了村里,车子行驶发出的轰鸣声引得村子里的狗连天的叫,伴着这些声音,不会儿车子驶进一个小院里,杜序熄了火。

“到了,冷死了,快下车回屋暖暖。”

杜序两手搓着取暖,拿出手机看了看,很高兴地说

“天气预报说今晚没雨,不用搬东西下来,拿个防水布盖车厢上就行。”

李随在车一停时就把自己的包和行李箱拿了下来,此时拎着它站在一旁。黑色大衣下摆沾上了一点白,凶手估摸是车上的肥料。

“走吧,随子,快进屋来!”

中年男人,名为李道谦,因为整个村是个李姓大村,辈分交杂错乱,从不同身份有不同称谓,他们这一小辈都统一称呼这位中年男人为三舅。

下车时他总算回过神来,又捡起自己的宝贝瓶子,走过来拍了拍李随的肩膀,率先拉着李随的黑色行李箱推开屋门。

杜序紧跟其后,嘴里抱怨说贵州不是西南吗,这温度与北方相比不分伯仲,李随只能打消之前的计划,无奈的走进屋门,随手把屋门一关,寒冷都被隔绝在外。

屋里亮着白炽灯,陈设简单,一眼尽收眼底,中年男人先把手里的行李箱放在门的一边,宝贝瓶子搁在旁边柜子上,然后走到一个四方形的黑色炉子旁。

那炉子是本地人家必不可少的取暖工具,冬天一烧,里面放点煤炭,可使整个房子暖和,同时兼顾做饭功能。

贵州地处西南,绵延不绝的大山下,煤炭的销售额是空调远远不可比拟的。

只见男人先是用铁钩把它的盖子揭开,仔细看了一番,发现火还是挺旺的,随口夸了一句杜序今天挺厉害,没有让火熄灭,随后就坐在凳子上,抬头看了看李随。

他搓了搓双手,这架势有话要说,张开的嘴说了几句哑话,这是有顾忌,最后看着站在门口的年轻男人,说了见面的第三句话

“快把外套脱了,来烤火吧。”

又对杜序说这里是你家,快去准备点晚饭来填胃,今天砍价可是花费了大气力。

李随看着坐在炉子旁烤火的中年男人以及忙碌着张罗饭菜的年轻人,火炉把周围考的热烘烘,雾气渐渐透过背后的窗玻璃,模糊了人的双眼。

李随道了声好,把外套挂好后走向火炉旁坐在黑色的木板凳上。

十三年前李随背着不多的几件行李在寒夜离开了小蹊,经年后,在寒夜里,他孤身一人带着满身的寒凉,投入小蹊的怀抱。

S市,南尔律师事务所

程梁闲坐在办公室里,把上一个案件整理留档。

南尔是他和两位大学朋友共同创办,租下了写字楼的第45层,宽大的的落地玻璃在夜里低调奢华,夜晚绚丽的霓虹灯投射的光晕使工作了一天的人头脑发胀。

程梁闲看着面前的屏幕,电子档显示已到尾声。最后结尾程梁闲准备先留给今年新来的实习生来写,把文档保留后,他抬眼看了后面墙壁上的白色时钟。

21:08。

已经过了律所的下班时间,程梁闲拿起桌子上的手机,打开一个蓝色的app,显示明天S市到贵阳的机票仍有剩余,他没犹豫的点了提交,与付款成功的信息一起而来的是顾借的来电。

顾借是南尔的其中一位合伙人,这个时间来电肯定是与他刚接的案子有关。

果不其然,程梁闲划开屏幕,属于顾借的大嗓音扑面而来

“程梁闲,你给我解释解释你准备接的案子是几个意思,怎么个事你说说,是S市的案子不够您眼吗,S市到贵州有两千多公里,怎么这案子还是落在你手上了?听说还是个什么村里,算了不重要,接一个小破离婚案,你告诉我你怎么想的。”

顾借北京人,说话总是带着浓厚的京腔,且他本人有一个特点,说话总是又臭又长又快,吐字清晰,加上嗓门大,程梁闲刚认识他的时候暗喻过这是旧时代糟糠的陋习。

程梁闲把手机放桌子上,起身拿上外套,对着电话说道

“是小蹊村,我本来接案子就不考虑任何性质,离婚案又有什么问题。”最后又对顾借陈述道

“我已经买好票了,明天上午十点。”顾借听到回答停顿了一下,一秒不到迅速的挂了电话。

……

“随哥,今天你有事没?”

一大早,李随就被电话吵醒,对面是刚认识七八天的杜序,经过几天的相处,知道他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被分配到基层来小蹊当村长的。

大学生村官,得知消息时杜序头脑一懵,想着反正没有工作,在家也是团着,隔天拎着行李箱就来了。

一路飞机高铁转火车飞奔到镇上,一看廖无人烟的低矮楼房,一腔热血慢慢回冷,终于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

李随是他在这里五个月以来见到的第一个年轻人,他不想再一个人憋着了,这几天和李随打的火热,亲兄弟似的。

“今天没什么事,怎么了?”

刚来那几天都是借住在杜序家里,昨天才把房子大体收拾好,晚上搬了过来,李随本来就是来休假的,确实没啥事。

“我们一起去街上吧,你回来还没去过呢。”

“差的东西没买够?”李随问道

“三舅没和你去吗?”

说完把手机放在床头,起身拉开窗帘,温度又降低了。

“上次买的肥料 ,昨天清算时才发现少买了三包,这几天土里弄干净了,准备要栽种折耳根了。”

他来这里主要是为了增加村民创收,观察了几个月,会议开了不少,目前种植农产品是提高民众收入的主要方法,之后又上山下地考察土地类型,土壤情况,得出种植折耳根比较好。

折耳根是本地话语,学名为鱼腥草,算是西南地区特色蔬菜,长在地里的蔬菜。

电话那头的杜序说完吐了口嘴里的牙膏沫,用手掬水抹了一把脸,接着开口

“三舅说今天他有事,让我自己去。”

“行吧,吃完早餐我就过来。”

“别忙活了随哥,来我这吃,我先下面等你,你先收拾着,不忙。”

……

“哎呀老板,你看我都在你家买了两次,这三块钱的零头,给我抹掉,下次我还来哈。”

街道上,他们在经常来的店里挑着东西,这家店的货物大多与粮食有关,杜序熟练的和老板打着商量,看那样子,在这里混的挺熟。

“好好好,抹掉抹掉,小年轻可得说话算话,下次也来我家买啊!”

杜序付完钱后忙答应道“好嘞老板。”

买完肥料后,两人正准备上车,杜序的电话响了起来。

李随在车旁倚靠着,给于杏发微信,现在马上十二月了,天气越累越冷,这次回来只带了两件外套,让他今天去帮忙邮寄厚外套过来。

接完电话后,杜序对李随说

“三舅叫我们去张家门口,顺路接一个村里人。”

等于杏回了消息,李随说

“那走吧。”

十二月的天气破天荒的出了太阳,明亮的阳光照耀在地面上,三轮车沿着大街的唯一一条路前进着,不一会儿就到了张家门口——镇里有实无名的车站。

还没下车就看到路旁站了个男子,背对着车辆,拉着黑色行李箱。

想必就是要接的人了。两人下来车,朝着男子走去。边走杜序边给李随说要接的人是谁,听说是个律师,这次来村里是来办一个离婚案。

李随对这个离婚案知道一点,最近在村里面闹的沸沸扬扬的,大致是男的在外面赚了钱,嫌弃自己在家的老婆,想要离婚,既要孩子的抚养权,又不想平分财产,女生就把丈夫给告了。

“你说说男的做的叫啥事啊,那孩子才三岁大,自己平时不管家里就算了,做了恶心人的事,到头来有了几个钱更是抛妻弃子的,简直是丧心病狂啊。”杜序知道所有情况,对出轨男很是厌恶。

两人说着说着就走到了男子旁边,杜序收了嘴,拍了拍男子的后肩

“你是程律师吧。”男子转过身,五官深邃,鼻梁高挺,唇薄而平直,安静时冷酷,此时狭长的双眼晗笑和杜序握手

“你好,我是程梁闲。”

落后一步的李随愣住,没想到会遇到程梁闲,岁月在彼此身上留下的痕迹突兀明显,使他站在相逢的时间里,小心翼翼,不敢向前。

杜序并没有发现李随的变化,热情的和程律师说着话,夸他长得帅气,年轻有为,一会儿才发现自己把李随给忘记了,于是给着两人介绍道

“程律师,这是李随,前几天才回村的。”

程梁闲看着眼前的男子,十三年不见,漂亮的少年如今多了几分内敛和安静,岁月融化了曾经尖锐的棱角,他平和、安静的站在自己面前,像是为这突如其来的相逢感到震惊。

李随,李随,为什么要呆若木鸡地站着,为什么要别人介绍你,你是不认识我了吗!

程梁闲内心愤恨,变故和抛弃;程梁闲面带微笑,为什么要装不认识呢,李随,他要拆穿!

成年人的体面是什么,程梁闲如今不想知道。

从小时候起,程梁闲就知道自己并不是一个品德优秀的孩子,偶尔会有破坏欲,比如此刻,程梁闲开口打破了李随想要藏着的平静。

“随分琴书适性情,乍寒偏爱小窗明。是个好名字!”

“李随,好久不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