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马夫他痴心妄想竟成功了 > 第25章 第 25 章

马夫他痴心妄想竟成功了 第25章 第 25 章

作者:红炉娘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7 23:28:31 来源:文学城

王靖宗嘴角微扯,须臾,问道:“不谢,以后后厨就归你管,你去看看后厨,有什么需要尽管说。”

獾奴不想动,指个方向,“后厨就在那,你自己去行吧?”

花不谢很单纯,闻言,大声道:“放心,我认得路。”

还挺憨的。

待人影消失在布帘后,獾奴就看向王靖宗,目光认真:“这傻愣子是谁?你从哪里弄来的?”

王靖宗给他倒了杯水,面对这种情况,他毫无意外。

在前世,两人第一次见面就打了一架,这次还算好的,没动手。

王靖宗:“你上次说的不错,你叔是个异类。他借着游山玩水的名义,惯常勾结山贼,做见不得人的勾当,不然你以为,他连一幅字画都难卖出去的人,如何养家糊口?”

獾奴震惊了。

指着后厨的方向,“这个,是山贼?”

仔细想想,倒是真有那么几分可信。

王靖宗颔首,“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和山贼做交易,专门给山里售卖消息,哪家有钱,何时何地经过赤霞山,哪些是良民,正经的商贩,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他们,他们负责下山,去抢过路商。”

獾奴惊:“劫富济贫?”

王靖宗点头,又道:“花叔是我爹好友,山里穷,有的吃就不错,穿的用的没那么多讲究,回头你带他置办几件衣服,收拾一下。”

他从腰包里掏出一袋碎银,放在獾奴面前。

獾奴推辞不收。

就在这时,花不谢从后厨回来了,道:“我看不缺啥,不过,咱能去山里挖些野菜当佐料吗?你买的那些佐料,我都没用过,还得再看味道,我就喜欢用我常用的。”

獾奴看向王靖宗,太危险了,他们身份敏感,到现在还有人在后面跟踪,怎么能随意上山?

王靖宗亦有同样顾虑,他沉吟片刻,道:“在山脚行动可以,以后你就是普通的大厨,若是被人发现,就说是去打猎。”

花不谢高兴地咧嘴,“那我把野菜先捣鼓捣鼓,等开业了,就能拿出来用。”

“先不急,”王靖宗制止了花不谢,又将银子推向獾奴,道:“你先去一趟扬州,扬州褚家手里有一批铁器,想办法弄回来。”

獾奴一惊。

这是能当着憨憨的面说的?再一看,憨憨满脸憨相,一点没有听到重大信息应当震惊的自觉。

镇定下来,獾奴才问道:“是什么铁器?”

王靖宗:“褚家在江州有人,从战场上弄回残旧的铁器,准备以旧翻新,我要的就是这批旧铁。”

江州一直在打战,死伤无数,活下来的寥寥无几,还不如死的多。

一场战役打完,战场上剩下最多的不是伤员尸体,而是兵器。

许多私贩因此有了发财的出路,勾结正规军,偷走战场上的那些残破铜铁,再回炉重造,造好的新铁器贩卖给那些有着一腔热血的义军,大赚一笔。

如今天下到处是战乱,皇家早就对铜铁失去掌控,就算地方官员知道当地有私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知道下一刻,胡人会不会就打到家门口?有这股义军在,说不定还能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

扬州的义军首领与扬州州牧是拜把子弟兄,褚家是江南首富,一个走私供货,一个购货御敌,一个乔装遮掩,三家一拍即合,既赚钱,又保性命。

前世,花不谢的老爹收到扬州义军首领的信笺,邀请一起合作,共同御敌,花老爹送信告诉王靖宗,王靖宗寻兄弟暗查一番,知道这里的门道。

后来亲自去会了会这桩褚家的生意,意外认识褚姚氏,进而得知了沈宁溪的身世。

这次,王靖宗不能亲自去扬州收缴这股兵器,就只能让弟兄代替他前往。

前因后果,王靖宗和盘托出,最后道:“有了这些残铁,再等酒肆开张营业,从山里叫一些弟兄到酒肆帮忙。等生意好些之后,咱们带着酒肆的生意,北上落脚,一路就有了名头。”

獾奴惊叹:“你都想到这么远了?”

“行,就按你说的办,扬州这边你再和我说说,我一定给你拿下。”

听完大致的北上计划,獾奴没有一丝退怯,反而摩拳擦掌,蠢蠢欲试。

花不谢脸上也没有胆怯,一副信赖的样子。

王靖宗看了二人,眼里流露出欣慰的表情,开始将前世在扬州的经历说了一遍,当然,除了遇到褚姚氏那段不说。

当说到“拿完残铁后,一定不要走陆路,沿着江水顺流而下,到了函县转陆路回来”时,花不谢打断了二人,说道:“后面我知道了,到时候让我爹带着人在函县接应,那个,你们饿了吧?我去做饭。”

獾奴看了眼外面的天,这才发现时候不早了,对王靖宗说道:“我直接去外面买回来吃?”

谁知花不谢听完眼睛一瞪,拉住獾奴,“外面吃的太贵,你等着,我下碗面给你们吃,很快的。”

他的声音憨厚纯真,语气里饱含固执,獾奴瞅了眼胳膊上铁钳一般的肥厚大掌,挣了挣,没挣脱。

王靖宗脸上难得露出些许笑意,对獾奴说道:“正好尝尝不谢的手艺。”

花不谢得到肯定,欢快地去后厨忙活,獾奴揉了揉胳膊,朝着后厨喊声:“快点,他的事耽误不得。”

要是耽误了沈娘子出行,可怎么得了?

王靖宗接着方才未说完的话继续说,花不谢没有夸张,等王靖宗说完后续,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三碗香喷喷的臊肉面端上来了。

臊子肉肥瘦相间,肉末剁得很细很均匀,和着面汤,再在上面撒几点青葱,飘香四溢。

才闻到香味,就觉得口舌生津,忍不住尝一口。

花不谢一脸期待地看着王靖宗,王靖宗很给面子,捞起一大口往嘴里送,哧溜一声,瞬间下了肚,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得了伯父的真传,还是当年的味。”

花不谢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埋头开吃。

獾奴哼笑,一碗面而已,没吃过肉的憨憨!

用竹箸夹起几根,送进嘴,顿时一愣。

真香!

没想到吃起来比闻着还香!

獾奴不可置信,再尝一口,香!再尝一口!

饭桌上安静地只听到哧溜声。

不一会儿,王靖宗两碗下肚。

獾奴晚了一步,只加了最后半碗。

吃了一碗半的獾奴,摸着半圆的肚子,满脸幽怨地看着王靖宗,“你故意的。”

王靖宗笑:“你还有机会,接下来,不谢就交给你了,替我照顾好他。”

獾奴精神一振,“保证不负所托。”

拍了拍花不谢的肩膀,郑重道:“不谢,以后就多多指教了。”

-

沈宁溪这厢与袁昭见面并没有想象中的愉快。

到了采荷畔,经袁昭介绍,沈宁溪才知道,袁昭带她所见的人是谁。

北方士族南下,王氏为首,其次便是陈郡谢氏,谢氏子孙在八年后有些作为,但在现如今这个阶段,一直游走于政坛边缘。

谢家子弟众多,其中就以袁昭这位好友谢涵,最为出色。

谢涵八岁读遍经史,九岁能文,到了十五岁就已经名扬天下,与袁氏公子并驾齐驱,号称“文士双绝”。

可惜,这样的人,不喜欢官场,很早就离开家族,听人说,他入了道,独身一人云游四海,以四海为家。

沈宁溪还听说过他家族的一些事,王大将军攻打建康城时,谢老爷携带一家老小,登上城楼,对着十万大军破口大骂。

骂的内容很是别出心裁,什么“天下大安,何以又乱”?“尔等小儿不如放下屠刀,与我等共享清平盛世”?什么“你我一方寸土,不如坐享眼前荣华。你看北方胡人,成天就知道烧杀抢掠,有辱斯文,尔等切莫学他们,逞强斗胜。”

骂完还附上一首闲散游乐歌,曲调绵延,歌声传遍千里。

效果令人不齿,十万大军,群兵激愤。

王大将军一箭射死谢老爷,城墙上鸦雀无声,没有人要为谢老爷报仇,唯有他八岁的长孙,趴在爷爷的尸体上哭哭啼啼。

破城如入无人之境,那一战,在各大世家和晋王尚未反应过来时,就已经结束。

百年世家,竟生出如此怯懦无知,单纯又可笑的长辈,沈宁溪曾觉得不可思议。

眼下见到谢涵,回想起这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政变,更是唏嘘不已。

后来,各大世家及时醒悟,再次联手,王大将军没能继续逗留在城内,而是退居城外三十里,谢涵出道还俗,谢家在他的带领下,重新起复。

沈宁溪记得,半道截杀王靖宗的人中,就有谢涵的一笔。

不过,现在说这些就是无稽之谈,谢涵目前是她未婚夫的好友,而非追杀夫君的仇人。

袁昭给二人介绍后,沈宁溪笑容浅浅,屈膝行礼,“早就听闻谢公子大名,今日得见,幸会。”

谢涵长相棱角分明,眉眼疏阔,身上的黑白道袍飘逸洒脱,笑起来一甩袍袖,顿显仙风道骨之态。

闻言,还礼笑道:“今日初见,弟妹不必拘礼。”

说话期间,一名道童端上了茶果点心,亭子中央摆了一条长案,两边放置了蒲草席,三人落座,谢涵和袁昭坐在对面,沈宁溪坐袁昭身边,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双手交叠覆在单膝一侧。

袁昭坐姿与沈宁溪一样,亦是正襟危坐。

谢涵则大不相同,他双腿盘坐,一支胳膊肘撑在膝盖上,身子微斜,有几分懒散。

见了对面二人,笑道:“几年不见,你还是这么拘谨,放松点,我这里没有其他人,你长姊不会知道的,弟妹也不会笑话,对吧?”

袁昭嘴角挂着浅笑,眼神淡淡地扫了一眼对方,眸光里饱含警告。

沈宁溪眼里露出疑惑。

谢涵眼里闪过一丝了然,哈哈大笑一声,“罢了罢了,你们喜欢就好。”

袁昭:“谢兄可有打算在城中逗留几日?”

谢涵:“不长,快则三日,慢则月余。你呢?准备何时举行婚事?”

袁昭眼神一闪,看了眼沈宁溪,沈宁溪适时地低头,面颊染霞。

袁昭:“两家长辈的意思是,尽快在两月之内,我倒是希望再准备充足一些,不要委屈了她。”

沈宁溪轻咬下唇,不说话,落在二人眼中,误以为羞涩难当。

谢涵笑道:“两月足以,你们二人婚事早定,家中应当早就准备妥当,再拖延下去也是无益。”

袁昭不欲在沈宁溪面前谈论亲事,遂转移话题,“你呢?晋王不止一次向我问起你,你准备何时收心回城?”

谢涵笑容微敛,叹了口气,“我啊,还没玩够呢,等我玩两年再说。”

袁昭:“晋王取才纳贤,你若想入仕,无论从文从武,都能有一番作为。”

谢涵伸出一根手指头制止,“可别,你是劳碌命,我是闲散命,咱们能坐到一起,已经是上天有好生之德,要是让我跟你一样,我可得踏云而去,再也不来见你。”

袁昭叹气地摇摇头。

沈宁溪静静地听着,心里则对谢涵的行径感到不齿。

无才无势,受人欺辱便也罢了,有权有势,却任由天下子民深处水深火热之中,怪不得是谢氏族人,有其父,便有其子。

当年天下三分,群雄四起,各地能人志士无一不是择良木而栖,尽情施展才华,虽然褒贬不一,但总的来说,能人贤者具是向上游走,世家子弟,各个心系天下,以匡扶社稷为己任。

而今呢?世家虽把握治世经学,却弃而不用,藏于金屋承接灰尘。

天下尚未有当年之破,却比当年更加倾颓,全是因为这些世家子弟的堕落!

不一会儿,道童来说准备用膳,身后带着三四个小道童,将饭菜一一摆在长案上。

午膳就在亭子里用,沈宁溪没有讲究,只是餐食分开,在一旁独一份。

用过午膳后,道童又重新上了果子茶水。

此时,袁昭才意识到,今日的未婚妻过分安静了。

虽然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她就很静,但那种“静”,与现在这种“静”完全不同,平日的她,是骨子里透出的宁静,现在的她,是不愿说话的沉静。

“无聊吗?”袁昭低声询问,他想不出其他原因,只得这般试探。

谢涵将桌上的果子干和沈宁溪面前的瓜盘掉换个位置,说道:“弟妹尝尝,味道酸甜,我家小妹就喜欢这个味道。”

沈宁溪客气地拿起一块果干放进嘴里,轻咬一口,味道的确酸甜,口感不错。

不过,她不喜欢。

笑着回应袁昭:“我想去走走。”

袁昭有些不舍,难得好友回城,他还有许多话要说,但他也不想扫未婚妻的兴致。

沈宁溪看出他的踌躇,伸出一只手,拉住他的衣袖,道:“我去消食,有揽月陪我,不必担心。”

袁昭只好道:“不要走远,等会我就去找你。”

沈宁溪应声,起身离开。

看着沈宁溪离开的背影,谢涵眼里闪过深思。

他若是没看错的话,这位弟妹似乎对他有意见,而且,意见颇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