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吕子乔穿越成三国演义吕布 > 第39章 隔墙有耳,默契于心

貂蝉无声滑落的泪珠,如同滚烫的烙铁,烫在吕子乔的心上。他几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克制住将她拥入怀中、拭去泪水的冲动。然而,他敏锐的感知清晰地捕捉到,那四名护卫的气息已然绷紧到了极致,手按在刀柄上,目光如同鹰隼般锁定着他,只要他再有任何逾越之举,恐怕立刻便是刀兵相见的局面。楼内其他食客的好奇目光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此,其中难保没有曹操或其他势力的耳目。

张辽浑身肌肉紧绷,如同蓄势待发的猎豹,眼神死死盯住那四名护卫,计算着一旦冲突爆发,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将其制伏,护住主公与夫人。

护卫头领内心焦急:吕布!他竟敢靠近!丞相有令,绝不可让夫人与外界随意接触!若他再有动作,说不得只能……

气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吕布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感强行压下。他知道,此刻绝非倾诉衷肠之时,任何过激的言行,都可能将貂蝉置于更危险的境地。他必须用最隐晦的方式,传递最关键的信息。

他缓缓直起身,目光依旧温柔地落在貂蝉梨花带雨的脸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一切嘈杂的清晰度,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往事已矣,未来可期。”这八个字,如同暮鼓晨钟,敲在貂蝉心上。“往事已矣”是安慰,是告诉她自己已非昔日那个只会逞勇斗狠、不计后果的吕布;“未来可期”是承诺,是向她描绘脱离牢笼、重获新生的希望。

他稍稍停顿,目光变得更加深沉而坚定,仿佛在凝视着她的灵魂,继续说道:

“照顾好自己,” 他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叮嘱,更蕴含着无尽的心疼与牵挂,“静待云开月明。”

“云开月明”!这四个字,是只有他们二人才懂的暗语!昔日在下邳,每当她因乱世飘零、前途未卜而忧心时,吕布总会用这句略显笨拙的话来安慰她,意为等待困境过去,重见光明。

此刻,吕布再次说出这四个字,其意味已然完全不同!这不再是虚无的安慰,而是明确的信号——他在行动,他在谋划,他在为他们的“云开月明”而努力!他要她忍耐,要她坚持,要她相信,他一定会来带她离开这片笼罩着她的“乌云”!

貂蝉的泪水依旧在流,但那原本充满震惊与担忧的眼神,在听到这熟悉的暗语后,瞬间注入了理解与无比坚定的信任。她看着眼前这个气质迥异、却更显沉稳可靠的男子,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所有的不安仿佛都找到了依托。

她不能说话,不能有任何明显的回应。她只是迎着吕布的目光,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微微颔首。

动作幅度小到除了紧紧盯着她的吕布,旁人根本无从察觉。但就是这个细微的动作,却仿佛用尽了她全身的力气,蕴含了她全部的理解、承诺与期盼。奉先,我懂了!我会好好的,我会等你!无论多久,无论多难!

一切尽在不言中。千言万语,无尽深情,担忧嘱托,坚定承诺,都在这短暂的对视和这隐晦的交流中,传递得清清楚楚。

吕布看到了她眼中的理解和坚定,心中大石稍落。他知道,目的已经达到。再多停留,只会增加风险。

他深深地看了貂蝉最后一眼,仿佛要将她此刻的容颜刻入骨髓。然后,不再犹豫,毅然转身,对着那几名依旧高度戒备的护卫,甚至露出一个近乎礼貌的、略带歉意的微笑,仿佛刚才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对故人的问候。

他朝着张辽微微点头,两人一前一后,步履从容地走下楼梯,消失在望仙楼的入口处,汇入街面的人流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貂蝉怔怔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良久,才缓缓抬起微微颤抖的手,拭去脸上的泪痕。她重新戴好帷帽,遮住了绝美的容颜,也遮住了眼中重新燃起的、名为希望的光芒。

这次短暂到只有寥寥数语的重逢,如同在暗夜里划过的流星,短暂却无比耀眼。它抚慰了相思,坚定了信念,更为后续那必然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的剧情,埋下了最深刻、最关键的情感伏笔。

静待云开月明。这不仅仅是一句安慰,更是一个男人对心爱之人的庄严誓约。许都的天空,似乎也因为这份誓约,而悄然酝酿起新的风雷。

与貂蝉短暂重逢,确认了她暂时无恙,也传递了坚守待援的信号后,吕布(吕子乔)知道,自己必须尽快离开许都这个是非之地。久留必生变,曹操的耐心和猜忌都不会持续太久。他需要一个足够分量、且合情合理的理由,既能彰显忠诚,又能掌握主动,更要能让他名正言顺地离开许都,并最好能……接触到兵权。

机会就在眼前——那个僭越称帝、已成天下公敌的袁术,便是最好的切入点。

翌日朝会,气氛庄严肃穆。当例行议事接近尾声时,吕布出乎所有人意料地,从容出列,对着御座上的汉献帝和一旁垂帘听政般的曹操,深深一揖。

“陛下,曹公,诸位同僚。”他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逆贼袁术,僭号天子,悖逆人伦,罪不容诛!前番虽遭挫败,然其盘踞寿春,拥兵自重,仍为朝廷心腹大患!此獠不除,国法难申,天威难振!”

他开门见山,直接将矛头指向了袁术,占据了道德和大义的制高点。

曹操目光微动,心中思忖:吕布突然提及袁术?是想表功,还是另有所图?刘备立于班中,暗自警惕:吕奉先欲主动请缨?其所图恐非仅袁术耳。

吕布不等有人质疑,便开始详细剖析局势,其言辞之精准,分析之透彻,让满朝文武,包括曹操麾下的谋士们,都暗自心惊。

“袁术看似势大,实乃外强中干,已有三败!”吕布伸出三根手指,侃侃而谈,仿佛对淮南局势了如指掌。

“其一,人心尽失!其妄自称帝,已犯天下之大不韪,麾下文武,多有离心离德者。纪灵、张勋等将,各怀异志;杨弘、阎象等臣,劝谏不从,其内部早已是矛盾重重,一盘散沙!此乃政治之败!”

“其二,经济崩溃!”吕布抛出了一个相对新颖的词汇,但结合上下文,众人皆能理解其意,“淮南虽富,然其穷兵黩武,横征暴敛,府库早已空虚。去岁我军焚其安风津粮草,更是雪上加霜!如今其境内民生凋敝,士卒饥馑,军心浮动。此乃经济之败!”

“其三,战略孤立!”吕布手指虚点,仿佛在勾勒地图,“北有曹公虎视,东有孙策觊觎,虽表面臣服,然其心难测,西有刘表隔岸观火。袁术已是瓮中之鳖,四面楚歌!此乃战略之败!”

一番分析,层层递进,直指核心,将袁术看似庞大的势力剖析得淋漓尽致。朝堂之上一片寂静,许多原本对吕布还心存轻视的大臣,此刻已是面露惊容。

荀彧微微颔首,眼中闪过赞赏:不想吕布竟有如此见识!对袁术内情把握之准,尤在经济、人心层面,可谓一针见血!

郭嘉轻咳,眼神凝重:此子……对局势洞察,已不逊于一流谋士!其志不小!分析完局势,吕布图穷匕见,对着献帝和曹操,抱拳躬身,语气铿锵:

“陛下,曹公!袁术已是日薄西山,冢中枯骨!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任其苟延残喘,恐生变故。布,不才,愿为陛下、为曹公分忧!”

他挺直身躯,目光灼灼,声音带着无比的自信与决绝:

“布,请命率一旅之师,南征淮南,为朝廷彻底扫清此逆贼!必擒袁术于阙下,明正典刑,以彰国法!”

主动请缨!而且是在朝会之上,当着天子和满朝文武的面!这不仅展现了绝对的忠诚,更展现出强大的自信!要知道,袁术虽败,但寿春城高池深,仍有数万兵马,绝非易与之辈。

曹操眼中精光闪烁,他瞬间就明白了吕布的意图。这是以退为进!以为国讨逆的大义名分,争取脱离许都、重掌兵权的机会!答应他,便是放虎归山;不答应,则显得自己嫉贤妒能,阻碍朝廷平叛。好一个吕布!竟以此阳谋逼我!好,好得很!

然而,吕布的表演还未结束。他并非空口请战,紧接着便抛出了一套完整的、令人耳目一新的“组合拳”策略:

“布以为,平此逆贼,当以政治攻势为先,军事打击为后,双管齐下,方可竟全功!”

“所谓政治攻势,”他详细阐述道,“可请陛下明发诏书,公告天下,历数袁术之罪,明言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并暗中遣使,携重金官爵,密会其麾下如桥蕤(已死,但其部众尚在)、刘勋等心生怨望之将,许以高官厚禄,策动其阵前倒戈或献城来降!此乃釜底抽薪之计,可使其未战先乱!”

“同时,”他目光扫过众人,“可传檄江东,令孙策出兵侧击,即便其不出力,亦可牵制袁术部分兵力,并借此观察孙策态度。”

“待其内部生变,军心涣散之时,”吕布的声音陡然变得凌厉,“我大军再雷霆出击,以精兵猛攻其要害,则寿春可一鼓而下!袁术,必成阶下之囚!”

一套完整的“政治瓦解 军事震慑 外部牵制”的战略,被吕布清晰地道出。这不再是单纯的猛冲猛打,而是充满了智慧与谋略的综合性方案。

朝堂之上,落针可闻。所有人都被吕布这番既有宏大战略,又有具体实施步骤的请战给震住了。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心目中吕布有勇无谋的印象!

献帝听得心潮澎湃,只觉得吕布句句都说在了点子上,比他听到的任何关于平叛的议论都要高明、具体,忍不住开口道:“吕爱卿所言,深合朕意!此策大善!”

曹操深吸一口气,知道此刻已是箭在弦上。他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抚掌道:“奉先忠勇可嘉,谋略深远!此策确是平定淮南的良方!既然奉先有此决心与把握……”

他略一沉吟,目光锐利地看向吕布:“本相便准你所请!即日表奏陛下,加封你为平南将军,总督徐州、部分兖州兵马,讨伐逆贼袁术!望奉先不负陛下与本相之望,早日克定淮南,献俘阙下!”吕布,我便给你这个机会!倒要看看,你能否真拿下寿春!即便拿下,这淮南……你也未必能轻易吞下!

“臣,领旨!必不负圣望!”吕布躬身应命,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棋高一着,以进为退。他成功地以一副忠臣良将、智勇双全的姿态,赢得了出征的名义,即将挣脱许都的牢笼。而真正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