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吕子乔穿越成三国演义吕布 > 第37章 轻装简从,暗藏锋芒

下邳城外,旌旗招展,但规模却远非众人预想中那般庞大。吕子乔一身玄色锦袍,外罩轻甲,并未穿戴他那标志性的全套戎装,显得干练而从容。赤兔马在他身旁不安地刨着蹄子,仿佛也知晓即将踏上征程。

最令人瞩目的是他身后的扈从队伍——仅有百余骑!这些骑兵,皆是从陷阵营及并州老卒中百里挑一的锐士,人人神情冷峻,目光如鹰,虽人数不多,但那股凝练的肃杀之气,竟丝毫不逊于千军万马。他们装备精良,马鞍旁不仅挂着劲弩、环首刀,更携带着一些造型奇特的投索和短刃,显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精英。张辽全副武装,持枪立于吕布身侧,如同一尊守护神。

张辽非常担忧:主公只带百骑,此乃示曹操以弱,亦是以退为进!然,许都凶险,辽必以死护卫主公周全!

如此“轻装简从”,让前来送行的徐州文武面面相觑,心中不免担忧。陈宫更是眉头紧锁,欲言又止。吕布却浑不在意,与前来送别的陈登、糜竺等士族代表寒暄几句,勉励他们用心政务,发展民生。他的态度轻松写意,仿佛只是进行一次普通的巡视。

然而,在众人不注意的间隙,吕布对始终沉默立于一旁的高顺,递了一个眼神。高顺会意,不动声色地随着吕布稍稍远离了人群。

“高顺。”吕布的声音压得很低,只有他们两人能听见。

“末将在。”高顺躬身,眼神一如既往的坚定。

吕布目光扫过四周,确保无人窥听,这才以极其严肃的语气,一字一句地密授机宜:

“我与文远此去许都,徐州内外,便托付于你与公台了。常规事务,你皆可听从公台安排。然,有一事,你需谨记,并早作准备!”

高顺凝神静听。

“若……”吕布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厉色,“若许都传来对我不利的消息,或我失去联络超过半月,又或者……曹操有任何异动,试图软禁、加害于我……”

他看着高顺的双眼,语气斩钉截铁,不容任何质疑:

“你,高顺,即刻以徐州留守最高将领之身份,尽起徐州之兵,不必请示,不必犹豫,直接发兵,兵锋直指许都!”

高顺瞳孔微缩,但脸上并无惧色,只有绝对的服从。

吕布继续道:“出兵之时,不必遮掩,大张旗鼓,打出旗号——清君侧,靖国难!”

“清君侧……”高顺低声重复着这三个字,已然明白了吕布的全部意图。这并非造反,而是以“清除皇帝身边奸佞”的名义,为军事行动披上合法外衣,将矛头直指曹操!主公此计,甚妙!如此,我军便占据大义名分!

“记住,”吕布最后重重拍了拍高顺的肩膀,力道沉雄,“届时,无需任何顾忌!我要的,是让曹操知道,动我吕布的代价,他承受不起!也要让天下人看到,我徐州儿郎的锋芒!”

“诺!”高顺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只是深深一揖,用最简洁有力的方式,接下了这份沉甸甸的、关乎生死存亡的托付。主公以性命相托,顺,必不负所望!陷阵营,随时可化为复仇的烈焰!

交代完毕,吕布脸上再次恢复了那副从容的笑意,仿佛刚才那番杀气腾腾的密谈从未发生过。他翻身上马,勒住赤兔马的缰绳,对着送行的众人拱手道:

“诸位,留守重任,便托付给你们了!待布从许都归来,再与诸位共庆!”

“恭送主公!”众人齐声应和。

“出发!”吕布一声令下,百余精骑如同离弦之箭,簇拥着他与张辽,向着西北方向,许都所在,疾驰而去。烟尘滚滚,很快便消失在官道尽头。

送行的人群渐渐散去,唯有高顺依旧站在原地,望着吕布消失的方向,久久不动。他紧握的拳心中,已然开始谋划着一旦接到信号,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猛烈的攻势,兵临许都城下!

陈宫走到高顺身边,轻叹一声:“高将军,主公将此重任交予你,可见信任之深。我等在内,必全力配合,稳定徐州,为你等后援。”

高顺缓缓点头,目光依旧坚定如铁:“顺,明白。”一场看似低调,实则暗藏雷霆万钧之力的许都之行,正式开启!所有知晓内情的人,心都悬了起来。

许都皇宫,虽是新筑,却已然显露出帝都的庄严与肃穆。旌旗仪仗,甲士林立,文武百官分列丹墀两侧,目光或好奇、或审视、或隐含敌意地聚焦于那个正沿着御道稳步前行的身影之上。

吕子乔身着州牧朝服,玄衣纁裳,虽未着甲胄,但其高大的身形、沉稳的步伐,以及那双平静却难掩锐利的眼眸,依旧让他如同鹤立鸡群,瞬间成为整个大殿的焦点。他身后仅跟着作为副手的张辽,两人一主一从,在这偌大的朝堂之上,显得身影有些孤单,却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气场。

曹操于文臣首位,目光平静,心中暗忖:吕布……观其步履沉稳,气度凝练,与昔日白门楼之惶遽判若两人。此番作态,是真心归附,还是故作姿态?刘备立于一侧,眼神复杂:吕奉先……其变化竟如此之大?昔日狂傲尽敛,如今竟似渊渟岳峙……

行至御前,吕布依足臣子礼节,躬身,行礼,声音洪亮而不失恭敬:“臣,徐州牧吕布,奉诏觐见,陛下万岁!”

动作规范,无可指摘。然而,他并未如一些趋炎附势之臣般将身体伏得过低,身姿依旧挺拔如松,抬头正视御座上的汉献帝时,目光清澈而从容,带着对皇权的必要尊重,却毫无谄媚与畏惧之态。

这般姿态,让许多原本等着看“三姓家奴”笑话的旧臣暗自讶异。这哪里还是那个传闻中粗鲁无文、只知恃勇逞强的边地武夫?

年轻的汉献帝刘协坐于龙椅之上,面容尚带稚气,眼神中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疲惫与谨慎。他微微抬手,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吕爱卿平身。卿镇守徐州,讨逆有功,朕心甚慰。”

“谢陛下。”吕布缓缓起身,目光扫过御阶下的曹操,与之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对视,彼此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藏的审视与算计。小皇帝就是个傀儡,关键是老曹。不过表面功夫得做足,得让天下人看看,我吕布是忠臣,是能臣!

不等侍从官按惯例询问州郡情况,吕布却主动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卷精心准备的绢帛,双手高举过顶:

“陛下,曹公,诸位大人。布,蒙陛下天恩,曹公提携,授以徐州牧之职,深感责任重大,夙夜忧叹,不敢有负圣望。今日觐见,特将徐州近日治理情状,及对淮南未靖之局的些许浅见,撰成方略一卷,呈于御前,恭请陛下圣览,亦请曹公与诸位同僚指正。”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武将述职,多是口头禀报战功,或是简单陈述困难请求钱粮,何时见过如此正式地递交书面“工作报告”?而且是在这大庭广众、朝会之时?

宦官将绢帛接过,呈于御案。献帝好奇地展开,曹操的目光也顺势望去。只见绢帛之上,字迹工整有力,条理清晰,分为《徐州安民垦殖疏》与《平淮南未尽事宜策》两大部分。

《安民疏》中,列举了减免赋税、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整修官道、鼓励商贾、推行新式农具等具体举措,并附上了初步成效的数据,如招募流民数目、垦荒亩数、商税增长等,虽数字未必精确到现代标准,但在这时代已属罕见的具体务实。

《平淮策》则分析了袁术虽败,但其残余势力盘踞寿春,内部离心离德之状,提出了“剿抚并用,分化瓦解,困其粮道,促其内乱”的战略,并明确指出了几个可重点拉拢的袁术部将和可能发生叛乱的关键节点。

文辞或许不算华丽,但胜在精炼,逻辑严密,数据支撑,战略清晰,完全不像是一个武夫所能写出,倒像是出自积年老吏或睿智谋士之手!

荀彧站在曹操身侧,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惊异:此策……虽略显激进,然切中要害,数据详实,非深知淮南情弊者不能为。这吕布,从何处觅得此等人才?还是说……

郭嘉轻轻咳嗽,掩去眼中的凝重:情报精准,方略老辣……吕布身后,必有高人!或其本身,已非昨日阿蒙!

献帝看得眼中异彩连连,他久居深宫,何曾见过如此具体、实在的地方治理汇报和战略分析?只觉得这吕布与其他只知道喊打喊杀或空谈道德的将领截然不同,不由得脱口赞道:“吕爱卿所陈,条理分明,切中时弊,实乃良策!朕览之,如拨云见日!”

连曹操也抚须沉吟,再次深深地看了吕布一眼。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展示了吕布治理徐州的能力,更隐隐透露出其对淮南乃至更大局面的洞察力,这让他心中的忌惮又深了一层,但表面上却露出赞赏之色:

“奉先不仅勇冠三军,于政事亦能如此用心,实乃朝廷之福,陛下之福!此策甚善,当细细参详。”

朝堂之上,顿时响起一片嗡嗡的议论之声。众多大臣看向吕布的眼神,彻底变了。惊疑、审视、甚至一丝不易察觉的敬佩,取代了之前的轻视与鄙夷。

吕布依旧神色平静,拱手道:“陛下、曹公过誉。此皆臣分内之事。布,一介武夫,唯知尽忠王事,以报天恩耳。”嘿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闪亮登场,技术性击倒!让所有人都傻眼!哥们现在可是有勇有谋有成绩的复合型人才!老曹,你想拿捏我,也得看看我手里的筹码!

这觐见的第一幕,吕布以其迥异往昔的气度与一份实实在在的“工作报告”,成功地在许都朝堂之上,树立起一个全新的、令人难以轻视的形象。锋芒内敛,却已悄然展露峥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