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方圆市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室,一股陈年墨香扑面而来,悠悠萦绕,仿佛打开了一座通往时光深处的宝库。室内光线柔和,木质书架上摆满了厚重的典籍,墙壁上挂着古朴的字画,静谧的氛围中,唯有修复工具轻微的摩挲声。
时光轻手轻脚地凑到修复台前,看似在浏览桌上的其他古籍,实则心不在焉,眼睛时不时偷偷瞄向俞亮。俞亮专注地修复着褚嬴残谱,侧脸线条坚毅,神情比面对棋盘时还要肃穆。他的金丝眼镜滑落鼻梁,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专注,那恰到好处的弧度,仿佛经过精密计算,带着别样的美感,恰似在无声的棋局中,精准落子,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智慧与力量。
“这页‘镇神头’的批注……”俞亮的声音突然打破了室内的宁静,他猛地扣住时光偷摸他后腰的手,声音中带着一丝惊讶,“是你十四岁用修正液涂改的?”
时光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吓了一跳,耳尖瞬间充血,红得像熟透的番茄。他的眼神开始闪躲,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当年。那时,在道场的棋谱上,自己因输掉比赛留下了泪渍,为了掩盖这份窘迫,他灵机一动,拿起修正液,胡诌了“时光流”定式。没想到,这看似拙劣的涂鸦,竟被俞亮视若珍宝,当作秘籍,花费了整整六年时间去研究。
就在这时,晚风悄然从窗户的缝隙钻了进来,轻轻卷起残页。一张夹在《忘忧清乐集》里的拍立得飘然坠落,像一片风中的花瓣。时光和俞亮同时弯腰去捡,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在一起。照片里,十五岁的俞亮站在韩国棋院窗前,专注地摆谱,玻璃倒影里,藏着半张偷拍的时光侧脸。那时的时光,青春朝气,正笑着和旁人交谈,丝毫不知自己已被定格在俞亮的镜头里。
修复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斑驳的光影投在两人交叠的影子上。恍惚间,现实与回忆交织,残谱上的棋局、照片里的少年,以及此刻面对面的两人,仿佛构成了跨越时空的三重对弈,默默见证着他们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那些欢笑与泪水,挫折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