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落难帝王对我俯首称臣 > 第23章 河西乱(四)

落难帝王对我俯首称臣 第23章 河西乱(四)

作者:君无我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0:42:55 来源:文学城

众人赶在城门落锁前进入了定西城。

与商队告别后,尹冷玉带着远道而来的两人用过餐食,回到了自己租下暂住的小院。

分配好左右厢房,淡漠瞧着二人卸下马上行李,尹冷玉直接问道:“谢善人,城郊军营里的尸傀,你预备如何处理?”

谢逸清手上动作不停,有条不紊地分析道:“军营中约有百名披甲尸傀,并非我等所能料理。而漠北大营每三个月会向各城驻扎的军营运送粮饷,细算来应是近几日会派来一队人马。”

她言谈间替李去尘将包裹送进屋里:“如今军营大门紧闭,那队漠北兵定会察觉不对,届时我会设法说服她们遣几人回大营报信,同时大部分人手留守此处预防生变。”

“军中之事,你比我们清楚,就依你所言行事。”

尹冷玉眼见二人将行李放置完毕,随即凝视着自己的小师妹,原本就冰冷的面色现下竟比祁连山脉上的夜色还要阴沉。

而李去尘像只小鹌鹑般,被自己的二师姐盯得坐立不安。

意识到这对师姐妹或许有要事相商,谢逸清识趣地从包裹中摸出酒葫芦,向无声对峙的二人交代道:“我去寻房东沽些酒。”

“谢善人几时学会饮酒的?”尹冷玉虽是疑问,但语气并无起伏,“多年前,你尚是少年时,可是滴酒不沾。”

未料到尹冷玉会如此诘问,谢逸清向外迈出的步伐一顿,随后只留给她一句苦笑:“尹道长,人是会变的。”

这五年来,没有烈酒的麻醉,她只能睁眼到天明。

这是她每日酗酒的另一半原因。

见谢逸清已走出小院,尹冷玉又将目光放回到自己师妹身上,眉目严肃冷厉,声音清淡幽寒:“师妹,我问你,你在南诏,做了什么?”

“师姐,你听我说,当时情况危急……”

李去尘慌忙解释,却被尹冷玉沉声打断:“所以,你做了什么?我看得到你眉心那簇黑气。”

哪怕现在是夏季之夜,李去尘也如临严冬,微热晚风都被自己师姐灌注了呼啸冷意。

“我用召五雷神符,降了一道紫雷……”李去尘声音越来越小。

如她所料,二师姐这下眸光不光冷如白亭河水,更是寒如昆仑山雪了。

“你知不知,强召五雷的后果……”尹冷玉虽面色仍然寒凉不变,但喉间却不由得滞涩发紧。

这是极度痛心的表现。

“知道。”坦白到这份上,李去尘已无所畏惧,目光直白坦荡,“师姐,我无怨无悔,我心甘情愿舍去寿数,助阿清斩杀尸傀,护住拓东城一众百姓。”

“拓东城……”听到这个名字,尹冷玉如坚冰一般的神色乍然被劈出一丝裂缝,随后好似李去尘的幻觉般,她又恢复了冷淡常态,“我再问你,师傅赠你的山鬼花钱,为何在谢善人腰间?”

这也没什么可遮掩的,李去尘便坦率直言:“先前偶遇邪阵恶鬼,为免阿清无虞,我便借她一用。”

“阿清……你唤得倒是亲近。”尹冷玉向前一步逼问师妹,“你对谢善人,是出于什么情谊?”

未曾料到这个问题,李去尘一怔,然后朗声如诵经宣誓:“我敬她温良仁爱、有勇有谋,故而有意随她入世济民,匡扶天下。”

“你想要从龙之功?”尹冷玉依旧语调严厉,“凤凰山门徒可以下山救世,但不得贪恋世俗权势。”

李去尘摇首解释,眼眸清澈真诚:“并非,师姐,与帝位和朝堂无关。”

也就是说,只与那个人本身有关。

尹冷玉平生第二次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师妹或许现下并不自知,可自己却并非不知那情爱的滋味,事到如今,自己还能看不出来师妹对那帝王的用心?

然而她们所修法门讲究顺其自然,师妹与那帝王如此这般,当然是命中自有一段纠缠,不问是缘是劫,都是她们此生应修之事,旁人又如何能置喙插手?

可师妹也算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自己又怎么能够全然撒手不管?

或许,自己需要时间,再仔细观察师妹与那帝王的相处。

于是师姐妹就这样沉默对视了小半柱香工夫,终究是满腹愁思的尹冷玉败下阵来。

她看似不耐实则无助地拂了拂衣袖,冷淡地扔下一句话就径直回了房间:“师妹,希望你能一直无怨无悔。”

注视着师姐的背影逐渐远去,李去尘紧绷的身躯才陡然一松,不自觉地往后想背靠在院墙上,却听见身后那“灰墙”轻笑了一声。

李去尘心里一惊,还以为是遇到了山中精怪,猛然像弯折回弹的竹条一般,迅速起身回首瞥去。

只见那“妖精”正拎着一个沉甸甸的酒葫芦,笑意盈盈地看着她。

“怎么这么心虚?见我像见鬼了似的。”谢逸清揶揄。

“你,你什么时候来的?”李去尘慌张间又不禁面露羞赧,方才自己坦白的话语,面前人到底听到了几句?

“你师姐刚走时。”谢逸清仰头就着皎洁月色饮了一口酒,又唇角微勾看着她,“小道士,你喝过酒吗?”

“没有。”在这样亲近的距离下,李去尘轻易地闻到了伴随着谢逸清的气息扑来的辛辣味。

河西的酒比南诏的酒更浓烈醇厚,仅仅这样都好似让她有了醉意。

谢逸清将那酒葫芦从腰侧拎至李去尘鼻尖,故作轻快地笑道:“尝尝?不算犯戒吧?”

她又诓了眼前这天真的小道士。

她是在军营和战场的生死拼杀中长大的,虽然近几年有所懈怠,但耳力仍是远超常人。

这对师姐妹的谈话,她在院外听得一清二楚。

她原本以为李去尘只是顺手降下一道天雷,却不知道她竟然默默付出了如此代价。

她又原本以为李去尘只是视她为亲近些的战友,却不知道她竟然如此全心全意信赖她。

她的心在霎那间被河西的长风吹得翻飞不定,又好像被浸在白亭河水之中浮沉不断,滔天的满足和悲伤的情感几乎要将她整个人溺死在其中。

李去尘,她的阿尘,她人生最初的温柔旧梦,她余生最珍视的皎皎明月。

她赤诚地道出,要随她一道入世。

可她大概会拖累她踏上荆棘、坠入凡尘。

大喜又大悲间,谢逸清此刻已无心分辨混合在她血液里翻涌奔腾的,到底是什么情感。

今夜月华如练,她只想仅此一次地出格,拉住如月似玉的李去尘,同她共沉沦。

今宵有月,可慰余生。

于是意料之中的,李去尘便在她的诱哄下,毫不设防地面露好奇:“不算的。”

说罢,李去尘伸手去接酒葫芦,却发现谢逸清仍是神色深沉地抓着不放。

“连日奔波又接连施法,你的身体可还好?”这回谢逸清竟是面无笑意,眼神灼热直白无比地盯着李去尘。

“怎么不好?”听不得如此质疑,李去尘放开酒葫芦,在原地转了个圈又左蹦右跳了两下,认真地向谢逸清证明,“好得很。”

谢逸清这才将那酒葫芦收回身侧,又顺手牵起李去尘的手,带她往院中桌椅那去:“来这里。”

她寻来一尊素白小杯与一双木筷,先是往杯中倒了少许坛中烈酒,又用筷子伸进杯中沾了沾酒液,随后把带了几滴烈酒的木筷一端伸到了李去尘唇前:“先试试。”

李去尘便乖顺地衔住,将酒滴全数舐至舌尖。

醇洌的味道先在口腔中绽开,随后如点点星火般,给喉头带来了灼热辛辣的感觉。

“怎么样?”谢逸清略微歪头凑近了些,仔细地观察着李去尘的反应。

李去尘咂了咂嘴,也歪头与谢逸清对视,好奇神色愈发明显:“很特别?”

谢逸清闻言往杯中又添了些山泉水,而后将酒杯递到了李去尘手中,又提起那酒葫芦与李去尘相碰,一双映着月光的摄人眼眸含情脉脉:“且醉尊前休怅望。”

“古来悲乐与今同。”李去尘自然地接下话茬,与谢逸清相对一同举酒饮下。

兑了泉水的烈酒少了些辛辣呛人的刺激,多了些甘洌清冷的芬芳,仿佛是由今夜如水的月光酿造而成,引诱着世间凡人不由自主地沉迷其中。

即便喝下的是已经稀释了的酒液,但毕竟初次饮酒,李去尘此时已眸光迷离,似有万千星光流转其中。

谢逸清瞥见她如垂丝海棠一般绯红的双颊,克制住想要伸手抚摸她脸颊的冲动,轻笑一声后温柔唤她:“李去尘。”

“嗯?”李去尘懒懒地回应了一声。

“我给你唱首歌听,好不好?”谢逸清语调更软了。

李去尘放下酒杯,一双清澈又朦胧的眼瞳挟着银河霄汉,无比乖巧又真诚地注视着谢逸清:“好。”

谢逸清随即曲指叩桌击节,轻声哼出了一曲江南民谣: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李去尘亦是轻点指尖,低声婉转应和。

谢逸清笑意更盛:“你还记得这首民歌。”

我们儿时,一同在春日溪边,共同吟唱过的这首歌谣。

酒意逐渐占据意识,李去尘越发慵懒,索性用双手托着下巴,颇有些摇头晃脑的:“小时候听过,怎么会不记得?”

“是,我们的小时候。”

旧时身旁小道童的笑貌,与现在眼前顾盼生情的女子面容瞬间重叠,谢逸清的心便软得一塌糊涂,不禁用指腹抹去了李去尘嘴角残留的水光。

清夜湛湛,月色如银,两人四目相对,一人眉宇含情,一人眼瞳澄澈。

目光天真的人却忽然伸手,捉住双眸多情的人修长分明的手,将蜷缩弯曲的手指从细腻掌心上抚去,让手心纹路完全暴露在明朗月光下。

“山人,平道帮里瞅瞅尘缘。”即便嘴里吐词已开始不清不楚,李去尘仍用指尖细致地描摹着谢逸清的掌纹。

“李道长,我手相如何?”谢逸清十分配合地将脑袋也凑了过去。

发髻挨着道髻,两人散落的鬓发交织在一处,像是本来就伴生缠绕的海藻。

“好得很,但是……”李去尘又仔细摩挲着那手心,弄得谢逸清手上心头都有些发痒,“手纹错乱繁杂。”

李去尘将头抵在自己小臂上,以下巴为支点故弄玄虚似的晃了晃脑袋:“思虑过重!伤神烦心!不好,要改!”

“李道长,是不是看错了,你再仔细瞧瞧呢?”谢逸清将手心往李去尘面前送得更近。

李去尘双手捧起她的手,放在眼皮底下,却感觉双眼开始无法聚焦。

面前人手心繁复的纹路好像从皮肤上浮现而出,随后增加重叠,形成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命盘。

“咦?”李去尘揉了揉眼睛,又摊开自己的掌心,只见自己的掌纹也渐渐脱离掌控,与先前那张命盘交叠在一起。

命数如织,缠绵缱绻。

“不,不对。”李去尘放开那人,用双手支撑着身体突然站了起来,随后倾身靠近谢逸清,“平道帮里再看看面相。”

李去尘坦诚直接的目光明晃晃地落在谢逸清的脸上,辅以指尖轻轻勾勒出她的俊美骨相——深邃眉眼,秀挺鼻梁。

以及,那曾经多次勾起自己妄念的,饱满朱唇。

那双唇瓣,到底是不是如同自己梦中那般,温暖又柔软?

头脑已经在酒意的耀武扬威下彻底丢失了阵地,李去尘遵从本能驱使地,用自己的指腹不轻不重地拂过那双红唇。

真的很软。

好想衔住。

于是她双手捧住这张如画面容,痴痴地凝视着那多情眼瞳中盛着的无瑕弯月,用双唇一寸一寸向前探去。

面前人呼出的温热气息逐渐不稳,洒在她越来越近的嘴唇上。

好烫。

若再进一分。

那将是一个吻。

一些近距离贴贴的亲密戏[狗头]捧着手摸掌纹对女同来说其实有点涩啊我说真的[害羞]下一章是清视角的[亲亲]

专栏预收《美人师尊把我当亡妻替身》,表面扭曲师徒实则重逢妇妻,文案如下:

整个归元宗人尽皆知:那个在问心幻阵里冷汗涔涔的新门徒丛今越,是靠着与望舒道君亡妻七分相似的皮囊,才得到这位天之骄子无微不至的照料。

道君对丛今越说:“阿越穿茶白色最好看。”

道君对丛今越又说:“长剑配美人,拂霰配阿越。”

道君对丛今越还说:“阿越与我结为道侣可好?”

在这无从抗拒的温情下,失忆无依的丛今越不得不在满宗门的暗讽里饮鸩止渴,直到她看见那副被师尊挂在暗室的画像。

“师尊,这场戏,我厌了。”

——

整个人界家喻户晓,归元宗望舒道君江星悬仙风道骨举世无双。

无人知晓她早因骤失爱妻失了道心生了心魔。

在无法排解的执念下,江星悬十年来日日剜取心头精血占卜招魂,终于在门徒大选这日如愿以偿。

她的阿月回到了她的身边。

不会再让任何人伤害她早已忘却仇恨的发妻,不理会宗门内日益盛传的流言蜚语,江星悬执念作祟迫不及待要与阿月再次结为道侣。

只要再次结侣,不管她们前事如何断绝,余生仍可续缘。

可她的阿月却用拂霰捅进了她的心口。

——

三年后再次重逢,丛今越惊觉她的天才师尊已心魔横生,一身精纯灵力狂躁暴烈。

江星悬只一个照面就将她困于无边幻境之中,却只是为她缝补破碎记忆。

于是丛今越看到了十三年前那段自己与师尊的真实过往——

无边归墟之上、万丈霞光之下,她眼波流转对师尊一字一顿立下结侣誓言:“云渡月愿与江星悬生死相随。”

——

江星悬嗓音喑哑颤抖:“阿月,与我再次结侣,好不好?”

丛今越却字字如利剑直刺她的心口:“你爱的是云渡月,还是丛今越,抑或只是扮作云渡月模样的人偶?”

“若我不再喜茶白,弃拂霰于器冢呢?”

“我亦慕你,至死不渝。”

“若我顾虑你我之间的仇恨,不愿再为你的道侣呢?”

江星悬心魔执念倾巢而出,眸光瞬间疯狂:“阿月,你只能是我的妻。”

[唐] 鱼玄机《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初名鱼幼微,字蕙兰。鱼玄机性聪慧,有才思,好读书,尤工诗。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名句包括“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乐府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及“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河西乱(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