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 第129章 第 129 章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第129章 第 129 章

作者:木青大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9 17:16:00 来源:文学城

我终于知道对病床上那个少年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从哪儿来的了。他就是章儿,当年在襁褓里对我袭胸的大胖小子。

我镇定下来,尽量平静地对项扶苏说,章儿胃里生了恶物,非中药汉方可治,需得行开膛术不可。

他怎么成了邺城郡守?七年过去了,这是不升反降。我心里疑虑,用眼角余光打量他。

即便只有余光,也看得出他身姿矫健、气色上佳,看上去过得不错,不像是被贬官的样子。

项扶苏听了我的话,伸手示意我坐。我俩在胡椅上对面坐下,屋里一时静得令人心里发毛。

静了太久,我忍不住抬头看他一眼。他也正看着我,脸上浮起似喜似悲的表情,我心中猛然一酸,赶紧拉回思绪,再次说:“令公子胃里的恶物,拖一日就长大一日,万万不可拖延,需得尽早做决定为好。”

他听到了我的话,面色也是一正,迅速而默契地与我调整为大夫和患者家属的关系。此刻的我对他来说,首先是大夫,而不是秦英。

他这七年来官阶下了一个台阶,人却沉稳了好些,连从前那些扬眉微笑的小动作也一并没有了,整张脸如一泓深潭,看不出半丝表情,声音里也听不出半点情绪,平静若水地问我:“你有几成把握?”

这样也好。

我想了想,也平静地答:“不变好不变坏,五成;变好,三成;变坏,两成。”

他闭上眼睛,腮边的骨头明显地根根凸起,在做决定,终于又睁开眼睛说:“八成无害,我信你。尽快动手吧!”

我却摇了摇头:“两成不利,放在别处,我会毫不犹豫,可眼下这情形,我承担不起。”

他喟然轻叹:“小英,七年过去了,你不提我不提,没有人会再记得那段往事。”

好令人扎心、也好令人放心的现实。我点点头,说:“话虽如此说,还要……还要看你家夫人的意思。”

他盯着我,摇头苦笑:“我哪里有什么夫人。”

“那……”我原想问章儿的娘呢,却没问出口,眼下不是聊这些的时候,转而说:“今日已是傍晚了,我也还需做些准备,明日行开膛术吧。”

他点头:“也好,我命人安排你住下。”说完,就将一直等在门口的尹管家交进来,让他将西厢房收拾出来。

我拦住,道:“不必麻烦了。我同行还有别人。”

“哦?”项扶苏目光如炬向我看来,眼神里那么明显的忧虑令我心中一荡,低声说道:“是我师父。”

“那有何难,再多收拾一间便是。”他看上去怎么有种放了心的样子。

我还要推辞,想去市里找客栈住,可想想明日要为章儿手术,今夜需要休息好,此外还有许多准备事项要嘱咐尹管家,也就不再推辞了,说:“倒也不必多收拾一间,我与师父同宿便可。”

我与师父住进打扫一新的西厢房里。不一会儿,尹管家又送了晚膳来,吃过晚膳又有侍女端水服侍我们洗浴。师父大病初愈,极易疲劳,洗浴后就在床上沉沉睡去,我却辗转反侧,无法入梦。

造化弄人真是厉害,我万万没有想到,今日会在这般情景之下与项扶苏重逢。我的思绪转到黄昏时看见的他。陌生,这是第一感觉。与他初分手的时候,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他;后来有了小石头,他的身影,变成只是偶然会不期撞上心头,可想象中的那个人,似乎并不是眼前的这个模样。

想起七年前的那个女孩儿,也似乎与今天的自己无关,可她离去时的悲伤决绝依旧历历在目。她当时做的决定是正确的吗?其实在今天的我看来未必。只是当时的她还太柔弱稚嫩。可不做出那样的选择,我就不会经历这一切,变成今天的我。这似乎成了一个悖论。

夜凉如水,我却越想越是内心燥闷。转身看看兀自沉睡的师父,独自披衣而起,轻轻打开西厢房的门,来到内院中。

天气还不够冷,腊梅未上。我突然嗅到一股清冷的气味,立刻兴奋起来,循着气味找去——果不其然,在墙角边开着紫花的,是薄荷草!

要知这薄荷草又名银丹草,属高原植物,在平原上极难栽种,它的用处又极多,对寻常感冒、鼻塞、咽肿、皮疹都有疗效。我早间从泰山带了些薄荷种子,可在白驹谷内从未栽种成功过,今日一见,如获珍宝!

我怕夜色中踏坏了薄荷,脱了鞋履,蹑手蹑脚地近前,满满采了一袖袋,想着改日拿回白驹谷,好几味丹药就可以凑齐,心里欢喜得紧。我手扶着腊梅树枝,正准备穿回鞋,突然觉得手下触感粗糙,细摸那枝条,已经有刺儿头欲冒不冒的感觉,又将手放到鼻前闻了闻,似有隐约清香,突然听到身后有人说:“这株腊梅与你同龄,是我着人四处寻访获得,陆路水路辗转,才移栽在这里的。”

我惊回头,是他,项扶苏。他依旧着官服,从北厢房中走出来,想来是这会儿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我看了看手下的腊梅树,难怪,它与我同龄,也就与秦府门前的那几株同龄了,难怪看起来这么相像。

他在月光下一步步走近前来的样子在我看来极美又极恐怖,好像不忘川整个倾倒过来。

我说:“我……我要回房了。”说罢就急着要拔脚离开,却还是被他一把拉住了。

“你不要走。”他说。

“我困了,为什么不能回房?”也不知为什么,一见着他,好好的说话又非得说成赌气的样子,这风餐露宿的七年,喂狗了。

“你……你的袜子湿了。”他在我身旁说。我一怔,转头撞上他的眼睛,又随他的眼睛一起看向我的脚——我竟然忘了自己脱了鞋,此刻只穿着袜子站着。秋夜里,露水重,我的罗袜果然湿了半边,被他这么一提醒,才觉得一双脚如同浸在冰水里一般。

他盯着我的袜子,我盯着他的脸。从这个角度,正好看见那两道熟悉的眉毛。七年过去了,他额上多了些纹路,可那两道浓眉,还是舒展好看。我听见他在吟一句诗,一句此时此刻也不期闯入我脑海的诗:“玉阶生白露,夜久浸罗袜。”

不知怎么地,我就被他按坐在腊梅树下的石墩上,他将我的缎子鞋拾起来放在一边,将我的脚抬起来抱在怀里,用衣襟擦拭,用体温温暖,不看我,只是轻声问:“七年了,我找你找得好苦。你究竟到哪里去了?”

我在月光下看着项扶苏。七年岁月横亘在我们之间,太多了,反而无从说起。

最后我选择了最简单的回答:“我去泰山了。又去了一趟哀牢国。还去了一趟硕方郡。现在住在……一处泉水的底下。”不知为何,我刻意没有将素鳞泉的名字说清楚,只是含含糊糊。

我说一句,他面上多一层惊讶,最终感慨道:“看来你这七年过得十分丰富。”

是啊,何止丰富,简直惊心动魄,而且其中关键环节还与他有着莫大的干系,只是他还不知道罢了。

彼此又静了片刻,我试着问:“章儿的阿娘……”

“死了。”他简单地说。

我心中大惊,只是如今的我也不是喜怒形于色的小姑娘了,只是点了点头。

我和项扶苏坐在腊梅树下,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听他缓缓讲述那当时必喧无宁日的往事。

七年前,我留书离家,从信上看是临时反悔逃婚。其时距离我们大婚之日,仅有十几日。

爹娘大恸,项扶苏大惊。前者百思不得其解,可项扶苏,却在第一时间就凭直觉猜着了赵莹。

他到赵府去问个明白,赵府却在一片宁静中忙着朱儿的后事。赵莹说朱儿不幸染了恶疾,几日就去了,说着还哭了起来,哭得项扶苏也不敢再问。

他站在赵府大门外,举目四望心茫然。婚礼还有十几日,未婚妻跑了,不由得让他怀疑,从头到尾,这都是一个小女孩随心所欲的游戏。

我听到这里,不由得低声喟叹,心中思量——事到如今,是否索性让他将我看作一个背信弃义的薄情人,对他来说更好受一些。

想到这里,我对项扶苏说:“当年是我对你不起。如今若有什么可以补偿的,你只管要求,我能做到的,一定去做。”

我说出此话的时候,想着他的要求八成与章儿有关,谁知他却盯着我,神色古怪,问道:“任何要求吗?”

我心中一动,躲着他的视线,没敢回答。他也没有追问。而是将我的脚从怀中放下,说:“袜子还是湿的,坐久了怕你着凉,去我屋里吧?”

“去我屋里”这几个字,从他那棱角分明的嘴唇里说出来,熟悉得像是和旧时光无缝衔接,莫名诱惑。我正了正神,说:“不了,天太晚了。”

他问:“你不想知道我是怎么发现真相的?”

我一惊。他竟已知道真相!这个诱惑实在太过有力,不一会儿,我和项扶苏坐在他屋里的灯下。他坐在案几前,示意我过去,我说:“这胡椅坐着舒服,窗边也透气些,就这样说罢。”

他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说:“事情真相大白,还是靠的章儿。”

“章儿?”我惊讶。

“不错。那日我在赵府门外不知何去何从,章儿偷偷溜出来拉住我,看上去十分惊惧。我觉得似有隐情,就将他带上马车,细细盘问。”

“他说了什么?”我想着那此刻正躺在病床上的少年,回忆起当年他在赵莹手中无助的模样。

“说赵莹不给朱儿吃饭,也不给他吃饭,后来找你回家骂了你一顿,才给他吃饭了——他年纪尚幼,说不了十分清楚,不过从中推测出大致真相,不难。”

随着项扶苏的讲述,朱儿的小身体又出现在我眼前。想起她从赵莹怀里无力地耷拉下来的模样,我都没觉察自己正在浑身发抖,直到项扶苏走过来,握住我的肩膀,柔声说:“别想了。”

我擦掉眼泪,有些诧异自己居然哭了。其实朱儿那一幕对我的阴影至深,致使我后来终身都没有动过生育孩子的念头。

项扶苏接着说:“我知道了真相,大为震惊,去找老师,谁知他只是一味地劝我与赵莹复婚,我自然拂袖而去。不过章儿,自那天之后就一直跟着我。”

“你做得对。”我说,犹豫了一下,觉得赵冕都已经去了,如今还是把事实说出来,“其实当时胁迫我的不只是赵莹。更主要的是赵大人抓了我阿爹的把柄,威胁要去参他欺君犯上……又说若我与你成婚,还要暗算阿哥和你。”

项扶苏听了,脸色铁青,额头血管直跳,双手握拳,心中愠气到了极点,说:“想不到这赵氏父女,如此阴毒偏执,居然趁我不在邯郸,胁迫你一个弱女子!”

我摇头:“当年我委实太弱,那般处理,现在想来,实在是幼稚。不过当时我自觉已经没有选择,唯有一走了之,才能让所有的人不受伤害。”

项扶苏摇头苦笑:“所以,我又怎能怪你?当年你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女孩儿。说来说去,这件事的源头在我。其实我早已看出赵莹的秉性,也看出老师对她过分溺爱,只是一味委曲求全,想用隐忍来换个太平,其实也是怕自己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才致使他们越来越过分,终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仅害了朱儿,害了你,也害了他们自身。”

“不。”我摇头:“你不要把一切都揽在自己身上。”

“我不杀伯仁,伯仁为我而死。”项扶苏说:“我身为这一切旋涡的核心,自然该为不作为而负责。”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将话题带开:“你带走章儿,赵莹怎么说?”

“自然是闹上府来。这也是我把章儿带走的目的之一。”

“那你怎么办?”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章儿说你第二次去赵府,赵莹把他藏起来了,我也把章儿藏起来了。”

我失笑。果然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

“后来呢?”

“她几乎每日都来骚扰,我倒也不抗拒,只慢慢地引着她,想知道关于朱儿的真相和你的线索。可她嘴紧得很。”

“我猜,赵莹也明知你意在试探,不过能日日见到你,总是抱着一丝复婚的希望,倒不如就这样和你耗下去。”我说。

“确实耗了一段时间,最后真相没问出来,赵莹自己却出了事。”项扶苏说。

“什么事?”

“她疯了。”

“疯了?”我大为震惊。

“她有一个贴身侍女,叫做春燕,你可见过?”项扶苏问。

“见过。”我点头。当初就是这春燕把我骗到赵府上的,一个和赵莹一样心术不正的侍女。

“这春燕常年被赵莹虐打,心生怨怼,存心报复,在赵府里装神弄鬼,时不时散落些朱儿的旧物,又故作害怕地告诉赵莹她看到朱儿了,最后一次,她挂了一件朱儿的衣服在院里的树上,远远地看过去像朱儿一样,就把赵莹给吓疯了——所有这些,都是事后报官调查出来的。”

我说:“这也是赵莹自己心里有鬼——赵家把春燕告了,她被抓了吗?”

项扶苏答:“今上最恨装神弄鬼巫蛊之事,春燕哪里还有活路,被杖责而死了。”

“那赵莹呢?”

“老师已经去世,赵莹平日里人缘不好,这一疯,哪里还有真心侍奉她的人。前年听人说,赵莹趁人不备跑出家去,掉在水塘里淹死了。”

啊,报应不爽。我心里暗念着,却惊觉项扶苏不知什么时候握住了我的手,说:“所以,当年确是因为老师和赵莹胁迫你,你才不得已离开,并非移情?”

我将视线投在他握着我的手上。那只手很熟悉,清瘦修长,指甲光润,指腹上有微微的薄茧,摸在皮肤上的时候会略感粗糙。

我想将手抽回来,却被握得更紧,只好就这样答:“赵莹说过,只要不是我,你娶谁都可以。京城里那么多贵族女眷,你又何必为了我搭上自己。不过一两年,等大家都忘了,什么都好。”

“不过一两年,等大家都忘了。”项扶苏握住我的指尖微微用力,重复着我的话:“那你为什么一两年后还不回来?”

我语塞。我能告诉他,那时我正在泰山顶上,日日与小石头相伴?

似是有心灵感应,他问:“这七年……你可有他人?”

我不说话,意思是默认。

他明白了,猛然将我的手松开。我也不抬头看他,两个人默然对坐。岁月、青春、误解、情深,有限甜蜜,无限心伤,无尽的造化弄人,都在沉默中流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