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落冰 > 第76章 时差之外

落冰 第76章 时差之外

作者:经年梦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6 15:06:26 来源:文学城

远在大洋彼岸的凌琤挂断电话,他手指轻点地图上那些早已被磨得发暗的标记,那些地方,他的双脚都曾踩踏过、丈量过。只是他的指尖每每滑过地图下方那片轮廓模糊、未曾标记的区域时,却总像触到了无形的隔膜,只在那里留下一个悬停的印记,而后便迅速离开。地图上那圈未曾踏足的空白,是他默然筑起的边界。环游四邻,独独绕开何煦的所在国,不为遗忘,只为铭刻他离去时决绝的背影,好像在说;你选择的远方,我绝不踏足侵扰!

九年后的今天,当凌琤踏遍周遭所有经纬,终于有勇气站在地理上最接近那片空白位置的悉尼去遥望对岸时,那人却回去了,回到了那片被刻意悬置的故土原点。悉尼港的喧嚣被海风吹散,只剩下海浪拍打着岩石。他忽然觉得,这辽阔的海水并非阻隔,而是一片小而澄澈的缓冲地带,足以容纳所有未曾言说、也不必再言的过往。他打开手机,手机桌面还是那个十八岁的少年站在一片冰雕群中回眸的笑脸。少年眼底的星芒依旧滚烫、笑容依旧灿烂,却已被这九年的风霜和一万多公里的距离隔在了无法触及的彼岸。他下定某种决心般深吸一口气,订了一张最近的、回北城的机票!

回国已经一周了,这一周何煦过得很忙碌,忙着找房子,偶尔到尚诗淇的冰场帮帮忙。跟着尚诗淇夫妻俩和冰场的工作人员聚餐、游玩,用铺天盖地的热闹填满每一寸空隙。每天回到家的时候都已经是深夜,当他躺在床上,看着窗外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透过窗帘缝隙渗入,内心那刻意压制的思绪浮起一丝缝隙——那些不敢面对的人和事,那个熟悉的身影,刻在心底的名字……像一根细小的针,轻而易举地刺破他忙碌的气泡。

何煦还是有点不太适应国内喧嚣与繁华,他离开这样的生活已经整整九年了。晚上十点,夜生活才刚刚开始。他从冰上艺术馆出来,就置身于人海之中,头顶上是纵横交错的霓虹,各种声音如潮水般涌来,汇成无边无际的喧闹的海洋,他就站在其中,只觉得人声鼎沸,夜未央。

和国内的喧嚣不同,在奥克兰的日子,是冷清而静默的。路灯尚未点亮,街道已经开始变得空旷寂静。在那样的静默里,时间仿佛凝固,他喜欢那种独处的节奏——超市关门早,社区活动寥寥,连邻居家的狗吠都显得遥远而克制。奥克兰的冷清不是压抑,而是包裹一切的温柔茧壳,与国内这沸腾的人潮形成刺目的反差。然而,那份令人心安的寂静深处,却悄然滋生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漂浮感。小镇上精心修剪的草坪、整洁如画的街道、友好却礼貌疏远的邻里问候……一切都很好,完美得像明信片上的风景。可这份好却像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墙,清晰可见,却触不可及。他置身其中,却总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他爱那里的星空,却发现自己只是数星星的过客。他的心,始终悬停在十二小时的时差之外,无法降落。

四月初的晚风,已经褪尽了刺骨的寒意,只余下薄纱般的微凉感。人行道上,形形色色都是些奔赴下一场聚会的男男女女。这个城市向人们展示着它高效运转、永不沉睡的服务与活力,它容纳着疲惫、**、生计和享乐。九年前那种市井烟火气好像只存在于记忆里,早已被时光冲刷得无影无踪。

何煦找了个相对安静的小面馆,找了个最靠里的角落坐下,点了一碗鸡汤馄饨。虽然不是以前常去的那家,但当馄饨端上来的瞬间,筷子停在半空,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这突如其来的熟悉感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猝不及防地捅开了记忆深处尘封的闸门。那些被刻意遗忘的、刻意回避的画面,裹挟着当年烟火气里最细碎的温暖和离别时最尖锐的痛楚,汹涌地冲撞着那道由时间和距离筑起的堤坝。眼眶发热,视野里蒸腾的热气和窗外斑斓的霓虹灯影瞬间扭曲、模糊成一片湿漉漉的光斑。何煦慌忙低下头,一滴滚烫的液体毫无预兆地砸进了面碗里。他紧紧攥着筷子,指节用力到泛白,试图压制住胸腔里那阵突如其来的、撕裂般的酸楚。原来,有些味道,从来就不只是味道。它是一条埋得太深的引线,只需一点星火,就能引爆所有刻意封存的、名为思念的硝烟。他深吸一口气,想平复这失控的情绪,视线却不由自主地、带着某种近乎本能的渴盼,穿透面馆朦胧的玻璃窗,投向门外那流光溢彩却又深不见底的夜色深处。

就在这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起来,来电显示国际长途,是妈妈的号码。他身体一僵,这个时间点,新西兰是凌晨两点,妈妈的病已经两年没有复发了,难道自己刚走,她又发病了吗?他心跳不禁快了两拍,不带犹豫地接通了电话:“妈,你怎么那么晚还没休息?”何煦的心悬到了嗓子眼,电话那头却传来妈妈略带沙哑却异常平静的声音:“小煦,别紧张,妈没事,就是刚刚梦到了你,看时间你应该还没睡,想听听你的声音。” 她顿了顿,呼吸声在电流里显得格外清晰,“你在那边怎么样了?找到住的地方了吗?徐教练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 何煦紧绷的肩膀微微松弛,他低声打断吴琴的话,喉头有些发干:“妈,你别担心我,最近几天刚找到房子,还没抽出时间去看教练,等这几天忙完再去。”何煦知道,吴琴真正想问的是他有没有见到凌琤。但他不想从妈妈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他怕她再说出什么偏激的话来。九年来,这个名字像一个禁忌,他和吴琴都默契地不曾主动提起。就连这次回国,他也只是说徐清婉病重,想要回来看看。

窗外的霓虹光带流淌进他眼底,映着面碗里那滴早已洇开的泪痕,热汤的雾气袅袅上升,混着电话里母亲遥远而熟悉的絮叨,像一层薄纱,将眼前喧嚣的街景与九年前的记忆悄然重叠。那些刻意用忙碌筑起的堤坝,在这温吞的夜色与母亲的声线里,无声无息地坍了一角。

刚挂断电话,尚诗淇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刚一接通,电话那头就传来尚诗淇清脆而急切的声音:“阿煦,你去哪了?说好晚上一起吃宵夜的,你又想一个人跑。”何煦握着手机的手紧了紧,回来的这一个星期,尚诗淇寸步不离地守着他,给他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接风和聚会,只是担心他独处时候会伤心难过。“诗淇,我已经二十八岁了。”何煦无奈地笑道,声音平静,尚诗淇似乎还当他是十八岁的懵懂少年。

“那又怎么样?你就算八十八岁,在我这儿,你也永远是那个我需要去操心、想去护着的弟弟。”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尚诗淇的话像一把温柔的锤子,把何煦长久以来筑起的坚硬外壳敲碎。“知道了,淇姐,”何煦的声音放得更轻缓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动,“我这就回去,你们在哪?” 电话那头的喧嚣背景音里,尚诗淇报了个地名,是离冰场不远的一家烤肉店。

挂断电话,何煦没有立刻起身。面碗里的汤已不再蒸腾热气,那滴泪痕早已消失不见,混入汤中,仿佛从未存在过。他拿起筷子,机械地拨弄着碗里几个沉底的馄饨,皮有些泡软了,馅料的鲜香似乎也被刚才那阵汹涌的情绪冲淡了许多。窗外的霓虹依旧不知疲倦地闪烁,将过路行人的脸映照得光怪陆离。他吃了一口,味道虽然相差也不是太大,但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感觉。

他站起身,扫码付了钱。推开面馆那扇贴着褪色海报的玻璃门,喧嚣的声浪和夜晚特有的、混杂着各种食物香气与汽车尾气的复杂气息瞬间将他重新裹挟。他裹紧外套,低头汇入街道上的人流,脚步匆匆,朝着尚诗淇所说的方向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记忆的碎片上,他不敢再放任思绪飘远,只将目光聚焦在前方不断变幻的光影和攒动的人头上,试图用这城市夜晚的嘈杂与速度,再次填满那刚刚被撬开的缝隙。然而,那根名为思念的引线,一旦被点燃,便再也无法轻易掐灭,细小的硝烟无声地在心底弥漫开来,无声地灼烧着。

何煦到的时候,只有尚诗淇一个人在,没有其他人,就连她的老公高文辉也不在,何煦有些疑惑地问:“就我们两个人?”尚诗淇示意他坐,把烤好的肉放到他面前的盘里笑道:“今天就我们说说悄悄话。”何煦在尚诗淇对面坐下,给她和自己各倒了一杯果酒,静静等着尚诗淇接下来的话。尚诗淇端起那边果酒端详了一会儿才苦笑着开口:“还记得廖川吗?”尚诗淇的眼神里是一种沉甸甸的复杂情绪,仿佛在小心翼翼地揭开一个早已结痂、却从未真正愈合的伤口。

何煦沉默了几秒,看向对面,“当初刚离开的那段时间,我们偶尔还联系,后面他把我所有的联系方式都删除了。”他的声音很低,他端起酒杯,却没有喝,只是用冰凉的杯壁熨帖着掌心,试图汲取一点镇定。他当时一直想不明白,廖川为什么会这样做,后面因为一连串事情的发生,他也无暇再去多想。

尚诗淇拿起夹子,翻动着烤盘上滋滋作响的肉片,动作缓慢而专注,像在整理纷乱的思绪。过了一会儿,她才悠悠开口,声音放得很轻,“我昨天整理一些旧物,在一本书里找到一张照片,”她顿了顿,目光看向何煦,眼底盛着笑意,“是我们三个人的合照,看到照片的时候,我突然就释怀了,在一起时那些快乐是真的,怪只怪……造化弄人。”

尚诗淇放下夹子,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一张明显带着岁月痕迹的照片。那照片的边角已经微微卷起泛黄,色彩也有些许褪去,像被时光之手轻轻漂洗过。何煦的目光落在照片上,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照片的背景是冰场边缘模糊的护栏,冰面上反射着顶灯冷冽的光。照片中央,三个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少年人挤在一起,对着镜头毫无保留地大笑着。最左边是尚诗淇,扎着高高的马尾,眼睛笑成了弯月,脸颊冻得通红却洋溢着青春的光彩。中间是廖川,他一手揽着尚诗淇的肩膀,另一只手调皮地比了个“V”字,咧着嘴,露出一口白牙,笑得没心没肺。而最右边……是何煦自己。十六岁的何煦,头发被揉得有点乱,笑容腼腆又明亮,眼底像盛着细碎的星光,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澈和未经世事的天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