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轮回 > 第57章 苏家

轮回 第57章 苏家

作者:吉福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5:38:59 来源:文学城

苏寒跟着黎渊去自行车棚取车,说好今天黎渊送她回家。

联谊结束,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两个人跳舞的地方背向礼堂,错开了人流涌出的时段。当她们去到车棚时,只恰好遇到了原晤秦迎瑞以及孙成玉。

“你们俩还没走?”

原晤看到黎渊把苏寒拉走,以为两个人早就离开了。

“哦,人太多,等了一会儿。”黎渊摸摸鼻子,开锁提闸动作迅速。“你们仨还不走?”

“这就走了。”原晤跨上自行车一拍后座,对秦迎瑞道:“走啊,送你回家。”

秦迎瑞家住的离厂区家属院不远,走回去也就二十多分钟。

“我也顺路。”孙成玉急着推车出来,原晤瞥他一眼,“你一个大男人还要我送啊,再说了,你不有自行车吗。”

“谁让你!”孙成玉话都没说完,秦迎瑞就跳上了原晤的自行车后座。

“走咯!”原晤脚下一蹬,回头冲黎渊喊:“跟上啊。”

“跟你个头啊。”黎渊笑了,同样拍拍后座,苏寒跳上去,这次老爷车没掉链子,很平稳地骑了出去。

黎渊今天是真的开心,感觉前十七年都没有今晚这样,她后来琢磨这种感觉,应该是幸福的味道吧。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于是当俞熙安同俞和安一起下班走出厂门口的时候,就见到两辆自行车从身边穿行而过,女孩欢闹的歌声夹杂着不知谁吹的口哨,秦迎瑞还冲她俩招手,脆生生地笑:“明天见!”

俞和安:“真是小孩子啊,多欢腾。”

“说的像你很大了一样,老气横秋的。”

“我确实比你大。”

“三岁而已。”

“那也是大,也是你的姐姐。”

俞熙安沉默下来,许是夜风太温和,吹迷了她的思绪。

“我们没有血缘关系。”

看似是伤人的话,俞和安愣了下,继而露出伤心的神情,“你居然不把我当一家人?”

“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俞熙安太认真,俞和安没办法再开玩笑,只能垂目不语。暗影掩盖了她的脸,也掩藏了她的情绪。她当然知道,俞熙安不是这个意思。

两人沉默的走在路上,偶有行人经过,间或几声犬吠,谁都没有再说话。一直到家门口,俞和安的手搭在院门上,“我们已经做了十三年姐妹,以后你也会是我最亲近的妹妹,谁都替代不了。”

哪怕是俞庆安,那个拥有她们共同血缘的亲生妹妹。

院门打开,俞和安先一步进门。俞熙安没有动,站在门外,看着俞和安越走越远,听到她同家人打招呼,家里有笑声传来,还有俞庆安欢快的喊声。

“姐姐。”姐姐。

苏寒家离厂子不算近,黎渊蹬着自行车骑了二十分钟,苏寒在后面问她,“累不累?”

黎渊调整呼吸,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平缓,“不累,这才哪到哪。”

身后是原晤的哼笑声,黎渊体力并不算很好,要不是加入保卫处,根本就不锻炼。秦迎瑞已经被原晤送回了家,她不放心大晚上黎渊一个人骑回来,便跟着她们一起。眼看着自己骑的都快和走的差不多了,原晤就知道,黎渊没劲了。

“你笑啥。”

“我笑了吗?”

黎渊没力气和原晤掰扯,她得使力气蹬车。

“要不苏干事,我驮你一段啊?”原晤慢下速度,等在两人旁边。

苏寒想说好来着,又觉得不妥。她当然能感觉出来,黎渊越骑越慢,后背都有些湿了。

“啧!你就老实跟在旁边护卫就行了。”黎渊嘴硬,说好自己送就要自己送。

“我家也快到了,不然我们走一会儿吧。”

“啊不用,快到了吗,你安稳坐着。”

原晤跟在俩人身边不言语,难得看到黎渊主动照顾非老弱病残孕的其他人士,最主要是,她觉得这感觉还不赖,看着苏寒和黎渊一起,原晤心里莫名跟着高兴。她向来豁达乐观,也不深究这情绪来源,反正不是坏烦恼,统统属于好事。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心情愉悦的原晤,在旁边唱起歌,像是给黎渊打气一般。黎渊也不知是因为被感知到体力不佳的羞窘,还是真被原晤的歌声激励到了,奋力一蹬,车速提了一迈。

苏寒家在红星路上第二个胡同里,到了地方,苏寒请两人进家喝口水。黎渊没拒绝,原晤跟着来的不发表意见,她也觉得黎渊得喝点水,她怕一会自己得载黎渊回家,还得顺便帮她带着车。

苏家住的院子并不是厂区直属的家属区,一个大院子,住了五六户人家,哪个单位的都有。苏寒家在北坐的正房,黎渊原晤对视一眼。一般住在这个房的,不是家里最有本事,就是这四合院原本属于这家人。

进屋之后,黎渊验证了猜想。能看出来苏家并不富裕,家里并没有过多的摆件,但整个家被收拾的干净整洁,苏寒的父母看起来有些苍老,文质彬彬的都很随和。两位长辈将她们迎进屋,听说是苏寒的工友,热情的倒水,那水黎渊一尝,有一丝甜,是糖水。这个时候糖这种物资虽然不稀缺,但仍属于奢侈产品,家里来贵客才可能放一点糖作糖水招待。

苏寒的母亲没有过多询问她们什么职位,家里是干什么的,只问今日的联欢会还开心吗,让她们在厂子里和苏寒互相照应。

“苏寒这孩子老实本分,有些不太爱说话,你们多担待些,相处久了会发现,她是个很善良的孩子。”

黎渊:“是,苏寒人特别好。”

原晤:“对,我俩都属一个大办区,苏寒平时工作可认真了,我都听宣传科的同志夸过她呢。”

黎渊:“阿姨您放心,我们会照顾好苏寒的。”

两个人一唱一和,给苏母哄的开心,非要留她们吃顿饭。如今口粮都是定额的,哪里能空手随便上人家家里蹭饭。两人赶紧谢绝,黎渊一口喝干了刚才还小口啜的糖水,把杯子放在桌上。

“阿姨您甭客气,我妈交待我早点回家,晚了她要寻人的。”说着她拉住原晤,朝人微鞠了一躬,两个人窜出屋子,又对正在院里不知忙活什么的苏父招呼,“叔叔再见。”

“哎,慢点,注意安全。”

苏母哪里撵的上她俩,看着人骑上自行车走远了,隔壁有邻居探出脑袋。

“苏大嫂子,这是来客了?”

“哎,苏寒的工友,两个小姑娘顺路送她回来了。”

“哎呦,小姑娘还蛮热心肠的嘛。”

苏母同她应付几句,进到堂屋,苏寒正在那收拾杯子。

“这两个小姑娘人不错,你交到朋友了,妈妈很高兴。”苏母不用问家世就知道她们的家里一定还不错。现下这个光景,两个姑娘能有自行车骑,衣服干干净净没有补丁,脸手都漂漂亮亮的,而且叫原晤的女孩手上还有一块老上海手表。

“她们人都很好。”

苏母见到苏寒的笑,心里熨帖了不少。她们家过去是开棉纺厂的,运动以后划成份被定为资本家,要被划为黑五类。好在苏寒的爷爷年轻的时候资助过我党,后来又把厂房机器宅子都无条件捐赠给了国家,这才给他们摘掉了黑五类的帽子。再后来苏母的娘家小妹嫁的丈夫,因为八辈贫农还给地主家放过牛的优秀出身,进了革/委会当干事。小妹夫是个有良心的厚道人,念着过去他们刚结婚时窘迫,苏家接济过他们家不少,抄家批斗的时候,帮着苏家说了话,这才让她们免于被游街挨批。只是可怜了大儿子,苏成下乡的时候,走关系托人都不好使,被分到离家很远的农村,已经两年没有见过面了。

苏成是苏母的一块心病,到了苏寒这里,说什么都不能让女儿去那么远的地方。女孩不比男娃,一个被算计,一生就都毁了,下乡女知青闹出自杀人命的不在少数。苏母带上家中几乎所有钱票去到了小妹家,求着她帮忙给苏寒弄个工作,苏寒如果再下乡,她也没办法活了。

小姨父虽然在革委会,但到底官职低了些,小姨没办法,又不能看着亲姐姐骨肉分离一个不剩。于是交待了家里的丈夫不算,连儿子女儿各个耳提面命一番,聂芸芸挺喜欢苏寒这个小表妹的,对她的事格外上心了两分。也是幸运,意外得到了钢铁厂招工的消息。

小姨自然没收苏家的钱,她把这钱都换成了东西,搭上了自己攒的几张票,带着苏寒的母亲去了一趟钢铁厂人事处处长家,同处长的媳妇聊了一下午。出来的时候,姐妹俩两手空空,心里却乐开了花。

苏寒的工作,来之不易。

“家里条件不好,你再等等,爸爸妈妈攒攒钱,给你也买一辆自行车。”

“不用妈。”苏寒连忙拒绝,为了她的工作,家里的钱几乎都掏空了,还搭上了小姨的钱和人情。大哥尚在偏远农村种地,每天为了糊口煎熬,她哪里敢想自行车。

“走路能锻炼身体,挺好的,我喜欢走路。”说着她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票,“今天我和俞干事负责主持联欢会,这是结束后厂办主任发给我们的奖励。”

苏母拿过一看,是一张副食品票,可以用来换罐头麦乳精这些稀罕货。

“哎呦!这真是好东西,可惜咱们家钱不趁手,不然留着过节买来改善改善。”

正说着苏父挑帘走进来,听到这话他瞧了一眼苏母手里的票。“那就留着,总能用得上。”

“对,这票还能换钱或者粮食。”苏寒余光瞟到书桌上摆着的信,“换成粮票吧,给哥寄过去。”

苏成上个月来信说工分不好挣,口粮紧张,攒不出多余粮食寄回家,让爸妈再等等,他在农村一切都好,乡亲们大多是淳朴善良的农人,对他们这些年轻知青多有照顾,他会努力干活的。苏母看了信,难受的一晚上没睡觉,将家里攒的最后几张粮票拿出来,又添了五块钱邮给了苏成,让他不要总想着往家里寄粮食,小妹已经工作,家里的日子好起来了。苏成的性子和苏寒差不多,话少且报喜不报忧,能让苏成说出口粮紧张,怕是连饭都吃不饱了。

听到女儿这样说,苏父叹气。最开始他在棉纺厂当会计,运动以来,他被发配到了锅炉房烧锅炉,就这活计还是国家念及他家上交工厂有功,格外从轻处理的。

苏父心里偶尔怀念前半生,那时候富贵的苏家少爷,哪里会想到人到中年,儿女连饭都吃不饱。苏父视线落在苏寒洗的发白的深蓝咔叽布裤子上,眼睛忍不住泛酸。如果他父亲还活着,做了一辈子布匹生意攒下偌大家业的老人,看到儿孙连身像样的衣服都穿不起,不知作何感想。

“是爸爸拖累你们了。”

“别这么说爸爸。”苏寒努力扬起笑脸,“我现在很好啊,工作体面,待遇也好,我努努力攒钱,给哥寄过去,让他在农村不那么累再把日子过好。其实咱们一家已经很不错了,爸爸和我都有工作,这已经很难得了。”

确实,一家有两个职工,已经算很不错了,如果不是苏成……

苏父抹了一把脸,“对,已经很不错了,起码我们能吃上饭。比起战乱和动荡时期的大多数人,我们还活着,没有彻底失去尊严,甚至能吃上饭,已经太好了,是该感恩的。”

苏母将票小心翼翼的用手帕包好,再放到木匣中。多少年来一家人向来如此,互相鼓励着生活,即使心底千疮百孔,也努力积极着,让在意的家人安心。过去只有父亲和母亲承受,现在还有自己和大哥,他们一家四口会把家好好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