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鸾凤明案(探案) > 第9章 顿悟

鸾凤明案(探案) 第9章 顿悟

作者:墨染书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4:52 来源:文学城

曹凛风接过验状,目光细细扫过上面的文字,神色微沉。

“裴尚书中了软骨散……”他一面说着,一面将验状递给霍岩昭,而后差人去唤京兆府仵作,来此验看裴明山手中酒盅内的毒物。

听闻“软骨散”几字,谢婉鸢心头一震。

此毒极为阴狠,中毒者筋骨尽软,形如废人,而神志却异常清醒,五感甚至比平日更要敏锐。想到裴尚书竟是在这般清醒状态下,承受着千刀万剐之痛,她不禁脊背发凉。

霍岩昭接过验状,向谢婉鸢使了个眼色,同她一起看。

验状上所书,裴志伯致命伤位于咽喉,气管几乎被一刀割断,其口中残留有软骨散,毒物是下在书案上的两盏茶水之中。

谢婉鸢眉心微蹙:“既然两盏茶中都下了软骨散,那凶手很可能事先服了解药。不出意外,凶手就是今日裴尚书约见之人,两人相谈甚欢时,凶手趁其不备下毒,再用事先藏好的刀具,实施‘脔割’之刑。”

霍岩昭颔首:“若是如此,凶手很可能是今日前来赴宴的宾客,因府中之人没必要特地选在今日约见,毕竟今日人多眼杂。”

他看向徐管事:“今日府上都宴请了哪些宾客?”

徐管事闻言,方才缓缓起身,扶着墙边欠身道:“回少卿,今日府内办得乃是家宴,宾客不多,除了二爷及袁晓外,就只有户部柳尚书及其随行人员。”

霍岩昭眸光微动,裴尚书约见之人不可能是随从,所以依他推测,凶手只可能在柳忠和袁晓之间。

案情似乎有了重大突破。

曹凛风却面露难色,因嫌犯涉及到柳尚书,令他一时犹豫不决,生怕贸然询问会得罪这位高官,日后对京兆府不利。

霍岩昭自是明白他的顾虑,但眼下袁晓的嫌疑已基本排除,接下来,他们只有直面柳忠。然而正当他刚要开口提议去找柳忠时,不料谢婉鸢却突然开了口。

她神情严肃:“我想凶手未必就在他们二人之间,特别是柳尚书。”

意见出现分歧,霍岩昭略觉讶异:“此话怎讲?”

谢婉鸢道:“凶手能从两处密室中逃脱,必定对府内环境极为熟悉。柳尚书虽是裴尚书挚友,亦是亲家,但恐怕并不常来裴府,更不会熟悉裴二爷和小少爷的房间。要提前布下机关或者实施什么计划,都太过困难,相比之下,凶手为府中之人更为合理。”

曹凛风略一思忖,捋着胡须点了点头:“此言有理,那依姑娘之见,凶手会是何人?”

谢婉鸢摇头:“眼下还难以断言。”

霍岩昭目光深沉:“既然如此,裴尚书约见之人若为府内人士,想必定有什么缘由,一定要选在今日约见。”

“今日约见?”谢婉鸢闻言,似有所悟,眸子一亮,“或许……那血债的发生之日,便是正月十五。”

众人闻言,不由脊背爬上一抹寒意。

谢婉鸢环视屋内,试图再寻些线索,目光缓缓落去书案上以茶水书写的“狄”字上。字迹已干掉大半,但能看得出,字迹潦草,同那墨字一般,难以分辨其真实笔迹。

她叹了口气,不过眼下,相比今日裴府内的另两桩案件,小少爷裴明山遇害还有个不同之处,除了死刑非《唐律疏议》中所载正刑外,现场并非密室。只是,虽非密室,却同样存在难点,凶手是如何令裴明山自愿饮下鸩酒的。

就在此时,京兆府的董仵作提着验尸箱匆匆赶到。

他熟练地打开木箱,取出一只羊皮卷,抽出最边上的一根银针,探入那酒盅之内,在边缘滚上几圈后,很快验出,其内毒物为砒霜。

曹凛风眉间透出一丝疑惑:“不是鸩毒?鸩酒不应该是以鸩鸟羽毛泡过的酒吗?若为砒霜,恐怕并不能算作鸩酒吧?”

霍岩昭轻轻摇头:“鸩酒只是毒酒的统称,至于鸩鸟也只是传闻,实际上并没有人见过。鸩酒是掺入了例如砒霜、乌头等毒物的酒,死者具体的死亡症状则要取决于掺入的毒物。”

“原来是这样。”曹凛风恍然。

谢婉鸢面色微沉,既是砒霜,想从坊间黑市上购买到并非难事,此条线索怕是难有突破。

思忖片刻,她觉此处或寻不到再多线索,于是向曹凛风提议:“曹尹,不如我们再去裴二爷遇害的书房仔细勘查一番?方才走得急,我总觉得遗漏了什么关键。”

曹凛风也并未发现更多,抬眼看了一眼霍岩昭,见他无异议,便点头应了。

……

众人回到裴志仲的书房,正见一名身着素服的妇人跪坐在裴志仲的遗体旁,手持锦帕,轻轻擦拭着他脸上的污渍。

她另一只手缓缓拨动着一串佛珠,口中低声吟诵着往生咒。

曹凛风面色一沉,适才人手不足,他未能妥善安排衙差看守现场,而新调派的差役又还未到,未曾想这裴志仲的夫人常芸竟这般擅自闯了进来,还触碰了尸体。

常芸听闻来人之声,并未回头看去,只继续转动手中的佛珠,头也不抬地说道:“志仲和山儿之死,还望各位官人尽快查清真相,让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

说罢,她这才缓缓起身。

她身量颇高,站直后几乎与在场几位男子齐平,刚好约莫六尺。只是令人奇怪的是,她面上并未见太多悲戚,反倒透着一股异样的平静,就仿佛死去之人并非她的至亲。

曹凛风看着常芸,一时语塞。

“夫人留步。”谢婉鸢上前拦住常芸的去路,这案子疑点重重,她不能让常芸这般走了。

常芸停下脚步,循声望去,一双黑亮的瞳孔似深潭,透着一种近乎麻木的冷肃之感。

谢婉鸢不由微怔,顿了顿,才道:“夫人节哀……”

“姑娘有什么想问的?”

谢婉鸢这才开口:“夫人可知,裴二爷惯用之手为左手一事?”

常芸瞳孔一颤,似乎对她发现此事颇为惊讶,然而犹豫片刻,倒是点头承认。

谢婉鸢又问:“那为何今日京兆府衙差问及此事,整个裴府都无人提及?”

常芸深吸一口气,道:“志仲生前不喜外人近身,日常琐事,皆由我亲力亲为,故而知晓他是左利手的人寥寥无几。我隐瞒此事,只因我不信他会伤害至亲,不愿他因此受到怀疑。”

曹凛风听罢,面色微变:“你敢欺瞒京兆府?”

常芸冷哼一声:“志仲已去,京兆府能让他复生吗?”她语气里透着不屑:“曹尹若是有心,不如将精力放在追查真凶上,早日破案。”

说完,她目光越过众人,朝门外走去:“奴家还要为志仲和山儿抄经,诸位若有疑问,可到宁清院寻我。”

谢婉鸢目光一凝,注意到常芸腕上戴着一条与裴志仲极为相似的栗色手绳,其上同样有一块半月形白斑。看来先前猜得不错,这手绳应是裴二爷夫妇的定情之物。

可既然如此情深,为何她眼中却不见悲痛?还是说,手绳是裴二爷逼着她戴的?

谢婉鸢不解,然眼见常芸要离开,还是再次拦住了她的去路。

“夫人等等。”

常芸已走到门口,闻言停下步子,缓缓转过身来。

谢婉鸢目光微沉:“不知夫人是否知晓,裴府早年欠下了一笔血债。如今裴尚书、裴二爷以及小少爷接连遇害,恐怕皆与此血债有关。若夫人了解内情,还望如实相告,以免再有无辜之人遭难。”

常芸眼底闪过一丝波动,转而又望了一眼裴志仲的遗体,冷声回道:“人各有命,已经过去的事,不必再提。”

霍岩昭上前一步,嗓音微沉:“夫人难道不想查出杀害裴二爷和小少爷的凶手吗?不想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么?”

“那便当奴家不知好了。”常芸神色骤冷,倏地捏紧手中串珠。

“你……”曹凛风气得吹乱了胡子,却也只能望着常芸,头也不回地朝着院门而去。

众人目送着她,即便心中皆疑,却也无人再敢多言一句。

谢婉鸢心下一沉,常芸分明知道,为何不说?裴志仲父子接连遇害,她还有什么理由隐瞒?她心中不解,但暗自猜测,这血债背后隐藏的秘密,恐怕比查出凶手更为重要。

她顿了顿,转眸看向徐管事,问:“常夫人同裴二爷,平日感情可好?”

徐管事皱了皱眉,眼底也充满疑惑:“二爷与夫人算得上老夫老妻了,夫妻二人关系和睦,先前二爷意外坠楼,也是夫人在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只是……老奴也本以为此刻夫人会悲痛欲绝,可如今看来夫人似乎并没那般难过,老奴也不知缘由……”

霍岩昭沉吟片刻,低声道:“许是信佛已久,早已看淡生死。”

他问徐管事:“夫人是不是已信奉佛法多年?”

徐管事颔首:“自峰儿出事那年起,夫人便开始信佛,甚至将宅院的西厢房改造成了佛堂,日日抄经念佛。那次二爷意外坠楼,夫人整整抄了三天三夜的经文,只是没想到,二爷和小少爷如今还是惨遭不测……夫人当真命苦……”

说到此处,徐管事眼底闪过一抹悲恸。

曹凛风命手下又将书房仔细搜寻了一遍,然而无论如何搜查,却始终寻不到半点暗道或是暗室的踪迹。他烦躁地捋了捋胡须,无奈叹气。

谢婉鸢在屋内踱着步子,四处打量,视线落去裴志仲所坐的轮椅上。

轮椅为木制,靠背侧面隐约勾挂着什么,凑近一看,是根木刺,上面勾着一缕白棉线。

她小心翼翼地取下棉线,用指腹轻轻一捻,忽然,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她瞬间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快步走去房门前,只见那根被袁晓和阿禹撞坏的门闩,静静地横在地上。门闩看上去有些年头,其中包浆的一侧已然断裂。

她倏地睁大眸子,眼底掠过一道光,唇角不自觉地弯起。

霍岩昭察觉到她神色的变化,低声问:“可是有发现?”

谢婉鸢缓缓转过脸来,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掩饰不住兴奋:“我想,我知道裴二爷遇害的密室手法了。”

此言落定,屋内众人齐刷刷地朝她看来,皆是讶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顿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