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年碎影 > 第79章 第79章 孤灯

流年碎影 第79章 第79章 孤灯

作者:abcsy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7:09:01 来源:文学城

孤灯

残月如钩,斜挂在枯枝交织的网间。

秋风卷着落叶扫过长街,青石板上滚动着三两颗胡桃,发出空洞的叩响。打更人的梆子刚敲过三更,城南当铺门前的灯笼就忽然灭了。

青衣人站在熄灭的灯笼下,手指轻轻摩挲着腰间玉佩。那玉佩形制古怪,不像寻常的龙凤呈祥,反倒刻着九曲回环的纹路,在月光下泛着青冷的光。

“他来了。”当铺二楼传来苍老的声音,窗纸映出佝偻剪影。

“来得比预期晚。”青衣人抬头,看见二楼窗口垂下一根细绳,绳上系着张对折的桑皮纸。他取下展开,纸上只有用炭笔勾勒的孤峰独立图。

就在这时,长街尽头响起马蹄声。

得、得、得——

不疾不徐,每一声都踏在心跳间隙。马上坐着个披蓑衣的汉子,斗笠压得很低,只能看见线条分明的下颌。马鞍旁挂着个竹编鱼篓,随着马背起伏轻轻摇晃。

“可是来当鱼的?”青衣人忽然扬声。

马上汉子勒住缰绳,蓑衣下伸出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斗笠。这是张出奇年轻的脸,眉眼锐利如刀,偏偏唇角带笑。

“当活鱼。”年轻人拍拍鱼篓,“刚离水的。”

青衣人指尖的玉佩转了个面:“活鱼当不了死价。”

“若是金鳞红尾的锦鲤呢?”

“那要看鳞片完不完整。”

这段旁人听来莫名其妙的对话结束时,年轻人已翻身下马。他从鱼篓里取出的不是鱼,而是个用油布包裹的方匣。

当铺二楼传来三声轻咳。

青衣人会意,侧身让路:“掌柜的候着了。”

年轻人却不急着进门,反而打量着青衣人腰间的玉佩:“这‘九曲玲珑佩’,据说能解天下机关。”

“传说往往不可尽信。”青衣人淡淡道,“就像有人说沈公子的剑快过流星。”

被称作沈公子的年轻人笑了:“我的剑再快,也比不上萧先生的局设得早。”

二人目光相接,檐下灯笼忽然又亮了。

当铺内堂比想象中宽敞。四壁书架直抵房梁,架上不是书卷,而是各式奇巧物件:会报时的木雀、自行磨墨的砚台、转动时能显出星图的水钟……

须发皆白的掌柜正在煮茶,铜壶嘴吐着白汽。他示意沈公子在对面坐下,目光却落在那方匣上。

“东西完好?”

“分毫未损。”沈公子将方匣推过去,“就是途中遇上了细雨。”

掌柜的眉头微皱:“哪里的雨?”

“姑苏城外,寒山寺钟响时落的雨。”

这段机锋暗藏的对白让煮茶的手顿了顿。掌柜的取出放大镜,仔细查验方匣边缘的封蜡。烛光下可见蜡上印着细密的云纹,纹路间暗藏玄机。

“封蜡完整。”掌柜的终于露出笑意,“看来那些‘拦路的’没得手。”

沈公子却转动着茶杯:“他们得手了,只是得手的是假货。”

内堂陡然寂静,只有煮水声咕嘟作响。

“什么意思?”青衣人萧先生向前半步。

“意思是——”沈公子突然拍开方匣暗扣,匣内空空如也,“真品三天前就不在我手中了。”

掌柜的猛地站起,又缓缓坐下:“好手段。那么真品现在何处?”

“在一个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方。”沈公子给自己斟了茶,“包括那些‘拦路的’,包括你们,也包括……委托你们的人。”

萧先生的玉佩停止了转动。

“你在玩火。”掌柜的指尖敲着桌面,“这局棋里,你我都是棋子。”

“但棋子也可以选择落在哪里。”沈公子饮尽杯中茶,“比如现在,我选择把空匣送来,就是要看看,究竟谁最先沉不住气。”

话音未落,窗外传来一声极轻微的响动,像夜猫踏过瓦片。

萧先生袖中飞出一道银光,不是暗器,而是系着银线的探钩。钩子穿过窗纸,带回半截撕断的衣角。

“果然有人盯着。”掌柜的叹气,“从你进门那刻起。”

沈公子却笑了:“不止一个。对面酒楼二层窗口有两个,街角乞丐是一个,还有……”他忽然指向书架顶端的木雀,“这个也是。”

随着他手指方向,木雀竟转头眨了眨眼。

子时过半,当铺后院升起青烟。

这不是寻常炊烟,烟色泛紫,在空中凝而不散,慢慢形成莲花图案。十里外,有人站在山岗上远眺,看到紫烟时微微颔首。

“鱼已入网。”这人轻声自语,手中转动着两枚铁胆。若沈公子在此,定会认出这就是委托他送匣的神秘人。

但现在,这位“委托人”身边站着个蒙面人,递上另一个完全相同的方匣。

“真品在此。”

铁胆停止转动:“确定?”

“沈公子很聪明,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蒙面人轻笑,“他以为用空匣能试探深浅,却不知深浅本就试不出来。”

“因为他不是沈公子?”

“他是,但他也是‘捕快’。”

这个词让空气骤然凝固。在江湖黑话里,“捕快”特指那些表面是江湖人,实则为官府效力的暗桩。

山岗上的风忽然急了。

“可有证据?”

“他腰间软剑的剑镡上,刻着六扇门暗记。”

铁胆再度转动,速度却慢了:“既然如此,按计划行事。”

蒙面人躬身退入阴影,留下“委托人”独自眺望。紫烟渐渐消散,他手中的铁胆越转越慢,最终停下时,露出掌心一道陈年疤痕。

而此刻当铺内,沈公子正在说另一个故事。

“三个月前,六扇门档案库失窃,丢的不是卷宗,而是一枚太守印信。”他把玩着空匣,“奇怪的是,官府明面上毫无动静。”

萧先生接口:“因为那印信关系着一桩旧案。十五年前,漕运总督神秘失踪,案发前最后接触他的,就是这位太守。”

“但太守第二年就病故了。”掌柜的插话,“印信本该随葬。”

“这就是问题所在。”沈公子从怀中取出一卷丝帛,“我查过太守墓,棺中是空的。”

丝帛展开,是张墓室结构图,标注着几处可疑的暗道。掌柜的凑近细看,忽然“咦”了一声。

“这暗道走向……通向寒山寺?”

“准确说,是通向寺内的放生池。”沈公子指向图上一处标记,“而放生池底,藏着个铁箱。”

萧先生的玉佩不知何时又开始转动:“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下去过。”沈公子微笑,“铁箱里不是印信,而是半幅《漕运航道图》。”

这个转折让内堂再次寂静。

掌柜的与萧先生交换眼神,都在对方眼中看到震惊。倘若失踪的漕运总督案与航道图有关,那整个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同了。

“有人在翻案。”掌柜的缓缓道,“用江湖手段,翻朝廷旧案。”

沈公子点头:“所以我们都是棋子,区别只在于——下棋的人是谁。”

就在这时,书架上的木雀突然发出清脆鸣叫。三人同时转头,见木雀展开翅膀,露出腹中暗格,里面滚出颗蜡丸。

萧先生捏碎蜡丸,取出纸条。上面只有寥寥数字:

“棋手已入场。”

寅时初刻,寒山钟声穿过夜幕。

放生池边不知何时多了个戴斗笠的老僧,正将怀中锦鲤倒入池中。锦鲤入水却不游走,反而围绕老僧手指打转。

沈公子推开当铺后门时,正好看见这幕。

“大师好雅兴。”

老僧回头,斗笠下是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神却清澈如少年:“施主好胆识。”

“胆识谈不上,只是不想糊里糊涂当弃子。”

老僧笑了,从袖中取出半卷帛书:“这是另外半幅图。”

沈公子接过,与怀中半幅拼合。月光下,完整的漕运航道图展现在眼前,图上用朱笔标记着三处红点。

“十五年前,漕运总督就是在标记处失踪的。”老僧轻抚锦鲤,“随行三十八人,连同十船贡品,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师如何得到此图?”

“因为十五年前,我就是漕运总督。”

这句话如同惊雷,沈公子却似乎早有预料:“那么现在的太守……”

“是我的弟子。”老僧,或者说前漕运总督,指着拼合的地图,“他以为我死了,却不知我一直在查真相。”

“什么真相?”

“那十船所谓的‘贡品’,其实是用来重建江南堤防的建材。”老僧眼中闪过痛惜,“有人不想让堤防建成,所以让我们永远沉默。”

沈公子凝视地图:“标记处都是险滩。”

“但在涨潮期可以通航。”老僧抬头望月,“那夜本是月圆潮涨之时……”

话未说完,放生池对岸忽然亮起火把。有人高呼:

“找到叛贼了!”

数十道黑影跃过池面,刀光映着水波。老僧却不动如山,依旧轻抚锦鲤。

沈公子突然拔出软剑,剑身震颤如蛇。剑镡上果然刻着极细微的标记,却不是六扇门的鹰徽,而是朵五瓣梅花。

“你不是捕快。”老僧盯着梅花标记,“你是‘梅阁’的人。”

江湖上很少有人知道“梅阁”——专查官府不便插手之案的秘密组织。

“所以我必须知道,当年究竟是谁走漏了航行消息。”沈公子剑尖指向对岸,“以及,今晚是谁泄露了会面地点。”

黑影已然逼近,呈合围之势。为首之人冷笑:

“陆总督,别来无恙?”

这个称呼让老僧,也就是前漕运总督陆文渊,终于抬起头:“赵参军,你老了。”

被称作赵参军的中年人面容阴鸷:“比不上总督大人装死十五年来得逍遥。”

陆文渊缓缓起身,锦鲤终于游走:“我只是在等,等所有棋子都浮出水面。”

赵参军挥手,黑衣人纷纷亮出兵刃。却在这时,当铺方向突然传来巨响,接着是冲天火光。

“调虎离山?”赵参军变色。

陆文渊却摇头:“是请君入瓮。”

放生池四周墙头忽然现出弓箭手,箭镞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更远处,知府衙门的灯笼正迅速靠近。

沈公子收剑入袖:“赵参军,你没想到吧?真正的‘棋手’,从来不是你。”

池塘对岸的酒楼窗口,蒙面人正缓缓摘下面具,露出清秀面容——正是本该在病中的现任太守,林清言。

“老师。”他向着陆文渊躬身,“一切安排妥当。”

赵参军环顾四周,已知中计。但他反而笑了:“你们以为赢了?真正的航道图,早就……”

话音戛然而止。他愕然低头,看见胸前透出的剑尖。执剑者是从他身后贴近的亲信。

“为什么……”赵参军缓缓倒下。

亲信收剑,向陆文渊行礼:“漕运暗卫第七队,参见总督。”

局势瞬间逆转。

陆文渊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印:“这才是真正的太守印信。当年我用它调度船只,如今……”

他看向走来的林清言:“该物归原主了。”

东方渐白,晨曦微露。沈公子看着师徒相认的场面,悄然退入阴影。他手中不知何时多了张纸条,上书:

“梅阁任务完成,速归。”

转身时,他遇见守在巷口的萧先生。

“要走了?”

沈公子点头:“戏已落幕。”

萧先生转动着九曲玲珑佩:“可我怎么觉得,这戏才刚开幕?”

远处钟声再响,惊起寒鸦无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