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年烬 > 第14章 第 14 章

流年烬 第14章 第 14 章

作者:文心一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08:33 来源:文学城

接下来的半个月,萧彻与阿枢走遍了江南的苏州、杭州、扬州等地,拜访了近二十户雍朝旧部。

他们有的在杭州开了绣坊,用雍朝特有的 “赤焰绣法” 绣出的锦缎,在当地颇受欢迎;有的在扬州种着从雍朝带来的水稻,产量比当地品种高了三成;还有的在苏州教孩童读书,既教大靖的典籍,也教雍朝的诗词。

“我们早就不想复国了。” 在苏州教书的老翰林周先生,握着阿枢的手叹道,“当年跟着先帝打仗,是为了百姓能吃饱饭。如今在江南安稳度日,看着孩子们读书,看着稻子丰收,比什么都强。只是……” 他顿了顿,语气有些犹豫,“我们这些人,终究是‘前朝人’,怕哪天官府变了心,又要赶我们走。”

这话说出了不少旧部的心声。阿枢将这些都记在心上,当晚就给太子萧瑾写了信,详细说明江南旧部的生活状况与担忧,还提议让旧部中的有才之士入朝为官,或参与地方治理。

萧瑾收到信后,立刻进宫禀报给皇帝。萧景渊看着信,又想起之前萧彻与阿枢带来的雍朝旧部支援边关之事,沉吟片刻道:“传朕旨意,设‘雍民安抚司’,由太子与赵灵枢共同掌管,专司雍朝百姓的安置与诉求;再下旨,凡雍朝旧部,愿入朝为官者,经考核后择优录用;愿留居地方者,免除三年赋税,其技艺若能造福百姓,官府还需给予扶持。”

旨意传到江南时,阿枢正与萧彻在扬州的桑园里,看旧部李三郎教百姓养蚕。得知消息,李三郎激动得红了眼,当即放下蚕匾,对着京城的方向跪拜:“陛下圣明!我等定当好好养蚕,为江南百姓多产丝绸!”

林靖也来了消息,说 “雍记茶寮” 的生意好了不少,还有官府的人来问他要不要扩大规模,官府可以帮忙协调铺面。就连之前犹豫的周先生,也接受了苏州府学的邀请,成了府学的教谕,专门教授雍朝诗词与礼仪。

唯有少数旧部仍有疑虑,比如隐居在湖州的前雍朝兵部侍郎柳成。他觉得大靖皇室终究不可信,不愿与官府有过多牵扯。阿枢得知后,特意与萧彻去了湖州。

柳成的住处是一间简陋的茅屋,院里种着几棵梅树。见了阿枢,他依旧冷着脸:“公主何必来劝我?我这辈子,只认雍朝的天。”

阿枢没急着反驳,只是递给他一本册子 —— 里面记着这些日子江南旧部的生活变化,还有百姓送来的感谢信。“柳侍郎,” 她轻声道,“先帝的遗诏说,若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复国与否无关紧要。如今旧部们能安稳生活,能让雍朝技艺流传,这难道不是您想看到的吗?”

萧彻也补充道:“柳侍郎若愿出山,可任兵部参谋,协助我整顿边防。您熟悉雍朝的兵防,定能帮大靖守住边境,让百姓再无战乱之苦。”

柳成看着册子里的字迹,又看了看阿枢真诚的眼神,沉默良久,终于叹了口气:“罢了,我便信你们一次。若真能让天下太平,我这‘前朝侍郎’,也愿为大靖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