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零年代,漠河,北京 > 第3章 满心狰狞刀,一脸和蔼笑

六零年代,漠河,北京 第3章 满心狰狞刀,一脸和蔼笑

作者:春冰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2-07 04:52:59 来源:文学城

赵二平也不想放过赵五德。

她牢牢记得学校老师教过的,被压迫人民争取彻底的解放,首先是依靠自己的斗争,其次才是国际的援助。

她爹是见义勇为,是为了救赵五德这个泼皮无赖牺牲了自己。这几十双眼睛都看见的事情,五德家就想靠着当支书的哥赖过去,这咋可能。

有压迫的地方一定有反抗!

主席他老人家都讲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今天她们要是不为自家爹讨回公道,这就是违背主席老人家教导。

赵二平眼睛被怒火烧得发亮,甩开大姐赵平平拉着她的手,赵家小姑娘几步跑到正德支书跟前,跟整个村的大领导对峙起来。

可给正德支书气得嘴歪,你个小丫头片子敢跟我个支书来顶牛,有尿性!

他斜了斜眼睛,撇了眼赵二平才到他肩膀的脑袋顶,脸上堆满了笑:“二闺女说的在理,这事自然是要这么办。但首先呢,我们要先达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他一扭自己的水缸腰,连肩膀带肚子一并转过去,对着村里老百姓开始演讲:“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的认识论。

二平,大家对你爹的事说法不一,说啥的都有,这就达不成正确认识,不是?这不得讨论么。”

“你说的这是啥,这不废话么。生产队那么些人都看着的事情,还要讨论啥?”赵二平没明白支书把主席语录搬出来是要做什么,直觉就开始反驳。

赵正德笑了笑,他的话,全村人都听见了,赵二平的话,全村的人可也都听见了。

“二平啊,你觉得这话错了,说话的人讲错了?”

“那是,村里人都看……”

“那行,你说村里生产队都看见了,是哈。正好全村人都在这儿,谁看见了,来给二平做个证啊?”

十一月的西北风呼啸,就算村里有四处的房子帮着挡风,人站在这狂卷的雪暴里,不一会也会给冻麻了。

但是今天,凡是来看赵正立的人,包括把他抬进来救治的生产队和各路老亲戚,全都戳在当院里,眼瞅着正德支书跟赵正立这一家的掐架。

直到正德支书开始问他们话。

所有人立刻如被枪轰了的兽群,不敢立刻散去,却都一个个低下了头。

赵二平冲过去拉对门庆忠家的柱子。

她跟柱子打小一块长大的感情很好,况且柱子平时都是跟她爹一块干活,对当时发生了啥,别人不知道柱子肯定清楚。

却不想,平时可靠厚道的柱子哥就这样垂着头,不说话也不看她,呆呆如一截痴木头,随即被他娘给拽走了。

不仅是赵二平一个人愣住了,二平她娘也惊愕地看着平时亲密的跟一家人似的庆忠媳妇,就这样拽着自己的儿子,头也不回地离开。

庆忠是二等甲级伤残军人,去世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劳动能力。全靠赵正立这个老战友帮衬着,他媳妇和儿子才平平安安长到现在。

赵正立家没想过让这对孤儿寡母报答什么,却也实在是料不到平时把恩情挂在嘴边上的这对母子,真等出了事居然能绝情到这个地步。

对你有大恩大德的人可是刚刚咽气啊。

他们全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赵家大哥开始吆喝自己同生产队的队员们,大姐赵平平去找老姐妹,赵二平学校的老师也是这村的,她就去找老师。

回答他们的,只有一个个沉默的黑头顶。

没有人敢站出来。

破家县令,灭门刺史。

就算时代早就改变,在边疆乡村里,这句话还是烙在人心里,一代代的传导下来,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没人有胆量用自己全家来试试支书的权威到底是真是假。

“咋都不说话呢?现在又不是旧社会,人民当家的新时代,有啥不能说的呢?”赵正德死盯着一个犹豫着开口的人,怒喝一声,“谁敢,谁有胆子!来说话!”

那人被自己的腿绊了一跤,慌慌张张地退了回去。

黑压压的赵家坎老百姓就像被巨大的石头压着脑袋一样,低伏下头,排成密不透风的人墙,黯淡的静默,是无声的妥协。

赵正立去世不到一个小时,他的家小就已经体会到人走茶凉的滋味。

——————

这时,全赵家屯的活祖宗,赵勇锦老人家发话了。

他老人家一敲烟杆,第一句话就是:“小丫头瞎说八道,扯犊子的话当不得真。”

他话音刚落,赵二平就给气得蹦到三尺高,刚想甩开膀子跟老人家掰扯掰扯道理,却被她大哥赵安华拉住了。

安华隐约觉得勇锦族爷爷这句话有内涵。

他意识到刚才全家跟正德支书打的那场嘴仗似乎是着了人家的算计,老支书是在拿话套他妹妹二平。

安华这个想法刚冒出来,就被他自己否决掉了。这肯定是自己误会了,正德叔想包庇自己的亲弟弟是不假,可人总也不会那样坏,往日无冤今日无仇的,咋会拿话来陷害旁人?

赵安华反倒觉得自己这么忖度人家,是小人行径,过于阴暗了。

因此现在勇锦族爷爷这句话一出,赵安华克制住自己的猜测,只拉住妹妹,意思是我们全家退让一步。

真正明白勇锦老爷子话中含义的是正德支书。

老爷子这番话就是说给他听的。

正德支书的确是想逮住二平话里的漏洞,把“批评主席”的大帽子给这个毛头丫头戴上去。这帽子一戴,压不死也能弄疯了这小杂碎。

还有正立这死鬼他们全家,居然敢当面给俺这个支书下不来台,你家孩子赵二平要是反//革命的话,那你全家死的时候也就到了!

却不想他这毒砒/霜还没正式给赵二平下呢,就被自己家的活祖宗给毁了。

“您老人家咋还帮上外人了,真个老不死的!”正德支书心里暗骂,面上却是一派和气,诚惶诚恐地挡在勇锦老人家和二平小丫头之间,似乎是担心两人起争执似的。

老人家冷眼看着台上这一场勾心斗角的大戏,说了第二句话:“死者为大。”

正德支书刚想接着这个话做文章,老人家说了第三句话:“正立是因为救五德没了的,错在五德,天理昭昭,大家伙都看见了。”

一锤定音。

“等白事结束,五德,你跟你哥,得给正立个交待。”

再无转圜。

赵正德就知道了,如果自己想弄死正立一家子,得等以后找机会。

“但是,这仇,铁汁浇的死旮瘩,结定了。”赵正德梗着脖子,阴森森地暗中算计,“敢伤俺堂堂支书的面子,赵正立你们全家,还有那个叫赵二平的小娘们,等着!咱们走着瞧!”

正德支书满心狰狞刀,一脸和蔼笑,暗中准备害死人,明着大公无私摆上堂。

勇锦爷子说完最后一句话,拂袖而去。

——————

目送本屯活祖宗离开后,正德支书又借着老人家的话头,想把全村注意力放到丧事上来:“事情到底是咋发生的,谁的过错谁担咋个担法,正立媳妇,这都是后面的事情,公社肯定会秉公处理,放心!“

正德支书扫了一眼大家伙的脸色,补充了一句话:“咱家大平明年就要到阿尔滨上学去了,以后可以更好为人民服务。这是大好事,可惜我正立兄弟没福气看见。唉,平平啊,你可要好好干。”

赵二平扛着铁锹,正直奔赵五德准备揍人,听见这话,愣住了,赶紧把家伙事放下了。

俺姐的前程……那可不能有差错。

原本正跟几个大小伙子撕扯的赵安华,也犹豫着,闭了嘴。

大平是俺们家最有出息的孩子,我这个做大哥的可不能莽撞,坏了妹妹的未来。

“俺不去了。我爹的事,一定得有个说法。”一直不言不语,沉默料理父亲后事的赵平平,突然表明态度。

“我父亲的事情不搞清楚,不给我家个说法,哈尔滨那个啥医学院,我不稀罕了。就算跑到北京去上访,也得查清楚我父亲怎么受的伤!”

不仅是赵正德被她突然冒出来的声势给震住了,真被唬得一惊一乍的还是赵正立自己家的人。

“你脑子犯抽了敢把这么好的机会往外扔,爹要还在不得骂死你!”赵安华后背一拱,把自己这傻大妹遮得严严实实,绝对不给自己家大姑娘再发言的机会。

赵二平和小幺妹五小子一块,左右开工摁着大姐不让她上前,赵二平恨不得趴在自己姐脖子上去捂她的嘴。

身手最敏捷的居然是他们的娘。

谁都没看清楚,原本气得躲进屋里哭的正立媳妇是怎么飞奔出来,跟踩了风火轮似的拦在自己儿女之前,一个眼神就把她大闺女勃发的战斗热情给掐灭了。

随即这刚丧了夫的媳妇掐着腰,恶狠狠地瞪着赵正德和全村的人,那意思是:有事冲着我这个做娘的来,谁敢坏我闺女的前程,我跟你拼了。

看得赵正德直想笑。

这默契给的,跟唱小秧歌似的,挺有意思的。

哎呀,你们家既然这么团结,在乎的事又这么明显,那就太好办了啊。

他看起来就跟不小心说错话让人误会了似的,连比划带鞠躬,没解释几句就让赵正立全家信了他赵正德只是好心提醒。

现在天已经彻底黑下来了。

赵正立的后事不能再拖了。

既然有勇锦老爷子的一言定乾坤,那他们家就算有了舆论的支持,这道理总是站在自家这边的。后事又等不得必须立刻办,可就这么了结了,正立家又心有不甘,于是他们都陷入迷茫,不知如何处理。

瞄了瞄赵安华几次想开口又不知道说什么的表情,赵正德知道自己敲最后一场边鼓的机会来了。

“俺还是那句话,谁担责任咋个担法,是肯定要说清楚的!但现在紧要的的是不是正立的后事啊?咱们先把这件大事给办了,成不?弟妹,算我求你了,先让我兄弟入土为安吧!”赵正德大头朝下,腰弯到与腿平行,恨不得大头朝下的给正立全家鞠了个躬。

平一听这颠倒黑白的话,气得又去扛铁锹,却被她娘揉着脑袋给拦下了。

眼下最紧要的事,的确是俺家正立。

谁有牵挂,谁只想讲道理,谁输。

——————

农村这些年实行扫除封建思想残余的大行动,其中一个重点就是丧事从简办理。

不再披麻戴孝,没有遍地纸钱,只薄棺一具,家人心碎相随,送这个毕生清白勤勉的老军人离开。

白事的热闹跟着寒风一同来去,在大致商定之后,村民们离开,将珍贵的独处时间留给了赵正立的妻儿。

赵二平感觉不到伤心。

她觉得这一切都跟唱戏似的,怎么都透着假。她爹早上起来还扯着大嗓门让她路上注意安全,认真听老师讲课,要不然爹就揍她,怎么这才到下午,他老人家就不在了呢。

全村男人都算上,她爹的身高体格是最好的,高瘦高瘦的个子,打仗练出来的身板,站在哪里都透着精神,人群里最扎眼的就是他。

可如今睡在棺木中的这个蜷缩成一团的陌生人,是谁啊?

咋就成这样了……

俺爹呢?

她想怒吼,想歇斯底里摔东西,想一铁锹把祸害她家的赵五德给打死。但最终,她只能默默收拾东西,无声陪伴在自己娘身边。

最难过的,不是她。

悲怆像是远行亲人的告别,先让五小子哭出声来,然后慢慢地,一家人相拥,肩并着肩,哭泣中艰难地接受着现实。

赵二平这辈子遇到最冷的一场雪,就是在这个晚上。

却也是在这个晚上,深夜三点多,赵正立家大门突然响起了敲门声。

彻夜未眠的一家人开门一看,却是赵正德,领着五花大绑的赵五德,去而复返,回来了。

——

赵正德家族

1. 赵正德

长子安东

次子安顺 (重要角色)

2. 赵三德媳妇鸿凝

长子安和、媳妇燕秋

此子安富

3. 赵四德

独子安宝、媳妇甜妞

4. 赵五德、媳妇鸿小瑞

独子安平(重要角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