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六零福运小娇妻 > 第5章 送上门的老师

六零福运小娇妻 第5章 送上门的老师

作者:慕容六六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3-17 08:04:10 来源:文学城

芒种过后就是冬小麦的丰收时节,也是一年中除了割稻子,农户们第二忙的时候。这节骨眼上,谁家男劳力多,谁家活儿就能轻松些。前一世的秀兰虽然自己没干过这些,可府里在京郊都是有百亩良田农庄的,就连她的手里也曾有过田契,将来用做压箱底的嫁妆。只可惜后来都成了泡影。

总之在她的印象中,这个时点,农户们就该热火朝天地干了,过大半个月就会把粮食往府里一袋袋送过来,也就是交租子。

云山县地处淮北,属于平原地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秀兰还以为自己能看到多热火朝天的场景,没想到却与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一大清早,马庆先就拾掇了自己的草帽,戴到头上,唤了大儿子大奎,又去唤小儿子二奎。

秀莲出嫁后,原本家里是想留着二奎再念几年书,谁知二奎却不是个读书的料。看见字就浑身难受,宁愿下地扛锄头。马庆先气得直跺脚,却也没法子。对庄户人家来说,男娃念不念书无所谓,能干活就行了。

女人家不用下地,所以负责在家做饭中午把饭菜送到地里头给割麦的男人。秀莲已经在春天出嫁了,家里剩下张桂香、秀兰母女和大奎媳妇枣花三个女人。

“二奎呢?”马庆先问道。

张桂香皱皱眉,“在屋里了吧?”说着,冲里屋喊了两声,“二奎!二奎啊!去跟你爹割麦啦!”

喊了几声也没个应,气得马庆先直接抄起扁担就往屋里去。不一会儿,二奎就被马庆先追着打出来了。

“供你吃供你穿、还供你上学堂,你倒好,好吃懒做就知道睡觉。这都太阳晒屁股了,你吃完饭还会去睡回笼觉,我打你!”马庆先佯装举起扁担吓唬了几下二奎。

二奎也知道他肯定不会真打,抽搭两下鼻子,“哎呀爹,不是我说,这粮食收了也是白收,反正也不进咱家粮仓,都得上交给公社。你不去,别人也会去割,村里那么多年轻人呢,大热的天,干啥去给太阳晒?”

秀兰一听这话不乐意了,“哎,你这话说的不对啊!什么叫白收给公社。那公社收了粮,还不是为了平均分给大家伙。那公社分的粮你没吃啊!”

二奎不以为然,“就是公社分粮啊!我的傻姐姐,你干或者不干,公社都会给你分。你看杨铁蛋,那会儿你们都认为他傻,现在看一点儿都不傻。人家就不去干活儿,照样粮食分到家里。”

秀兰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杨铁蛋是脚被大春哥推的平车轱辘轧了,你以为谁都像你一样无缘无故偷懒?”

二奎嘲笑似的哼两声,“脚轧那是上个月的事,早该好了。”他一见秀兰瞪眼,赶忙摆手道:“好好好,我知道你不爱听我念叨着这个名字,我不说还不行了么?姐,爹,真不是我不想去,咱家也没那么多镰刀啊!”

提到这个,秀兰和马庆先才真的都眉头紧锁起来。

大家集体劳动、再给每个人家平均分粮,这种事搁在上一世,秀兰连想都不敢想。不论贫穷、富贵,大家都一样,同吃一锅饭、同饮一口井,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理想化的生活。一开始秀兰也觉得这日子特别好,好得跟天堂似的。渐渐的,就觉察出不少弊病了。比如说像二奎这种人,在村里年轻人中不占少数。

自己偷懒,搭着集体的顺风车,到时候坐享其成。而且一个学一个,那些本来干活的人见不干活儿的人都能得到好处,于是自己也跟着学偷懒。老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人骨子里都是自私的。尤其是看到懒的人也和勤劳的人得到一样多的奖赏,那勤劳的人自然就心里不平衡了。

而更令秀兰惊讶的是,云山县地处平原、田地肥沃,这么好的地理条件,人们竟然不大量地种田,反而都去炼钢。这不,为了炼钢,每家把能贡献出来的铁家伙都上交了。其中就包括她们家的镰刀、出头、斧子,每家只能留一把斧子、一到两把镰刀、锄头,还有一口铁锅。

前天,隔壁刘翠花家婆媳吵架,把个铁锅给不小心砸了,这下倒好,没了铁锅,连饭都做不了。而且现在铁锅还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得到,都得凭票换。那家家户户多余的铁锅都贡献去炼钢了,铁匠铺子也被拉过去充公了,上哪儿弄多余的铁锅?

这不,气得刘翠花丈夫差点要打她。

要不是马家有三个男人,还轮不到留两把镰刀。这割麦要割到什么时候去?

马二奎见父女俩不做声了,以为自己占了理,正得意洋洋站着。忽而被秀兰推搡了一把,“去去,就算剩两把镰刀,那也是给你和大哥用的。这么热的天,不然还让爸累着?让爸好好教教你割麦,这样你和大哥也能互相轮换着。”

马庆先一听笑了,“就是,兰子说的有道理,差点被你小子糊弄过去了。”说着一甩烟袋,拖着二奎走了。

张桂香望着父子三人背影,夸道:“兰子,还是你脑瓜转得快,怪不得二奎就怕你。”

正说着,忽然路那头来了一个人,是大队的人。

“马秀兰,郭书记找你,好像挺生气的。”

秀兰一听,忙在围裙上擦擦手,“哎,我这就去!”说罢转头对张桂香道:“妈,我去趟大队,去去就回。”说罢,便解了围裙,跟那青年急匆匆走了。

张桂香忙在后头喊道:“跑慢点儿,别磕着!”

李枣花抱着儿子,冷笑一声,“呦,咱家还出了一个文化人,指不定以后也像胡乡长一样当大官儿呢!可忙呢,连家里活儿都不用干。”

张桂香搁下刚刚喂完鸡的盆,“也没看你干什么活儿呀?早上生火做饭的不是秀兰还能是你啊?你说你自打生了娃,我有使唤过你干过什么活儿没有?那刘翠花生了孩子没几天就下地干活了,大奎心疼你、我连饭都不让你做,你还有啥不满的?”

李枣花顿时羞赧,“妈,我不是这个意思。”

张桂香瞪了她一眼,也不多跟她计较了,开始忙活午饭。

秀兰一路小跑到大队,一进大院,就看见了郭书记。

“郭书记,您找我?”

郭书记见她来了,登时板着脸,“小马,你跟我进来。”

秀兰心里忐忑着,不知道做错了什么事。郭书记拿出一摞纸,搁在桌子上,“这是你写的?”

秀兰接过,看了看上面的字,“啊,是我写的没错。”

郭书记压着气道:“你这个小马同志,平时看着挺聪明,怎么关键时候这么不上道?这是要报给乡里、再报给县里、再往上面一路报到中|央的。你怎么能这么写呢?”

秀兰这才意识到事情不一般,可……她仔细翻看,也没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啊。

“我……郭书记,我先自我检讨,我太年轻了,写东西没有经验。平时全靠您和几位大哥、大姐的提点,才没有犯什么明显错误。感谢您给我一个改正的机会,请您对我提出批评指正,我一定及时改!”上一世父亲过世后,马秀兰看尽了人间冷暖,也吃尽了不会拐弯的亏;这一世她清楚了,偶尔低个头不丢人。家里还指望她以后在大队能说上话,日子好过些呢。

见她上来就认错,态度又诚恳,说话也中听,郭书记的气也消下去大半,手指敲了敲桌面道:“小马同志,大队的宣传工作交给你,是组织上对你的信任。我自认大队平时待你不薄,你看看你写的上报材料,这个粮食产量、蔬菜产量……”

马秀兰更是一头雾水,“产量没错啊,是我跟生产队里问清楚才写的啊!”

郭书记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拿起手边的报纸,用笔在上面画了个圈,“平时多看报!喏,这是人家云山其他乡里报的各个村生产队情况,你好好看、好好学;你再看看人临沂、济南、淮阴报的,你这……不能跟其他兄弟地区齐头并进,最起码不能落后这么多啊!”

秀兰看了报纸,这才明白郭书记说的怎么一回事,看了几行,秀兰也忍不住来了气,“郭书记,这萝卜千斤重、老母猪跟大象一样大?在麦子上放了颗鸡蛋半天都掉不下来?这不胡说八道吗?”

“哎!小马同志,你可不能乱说话!”郭书记严肃起来,“你说人家瞎说,你去看啦?你亲眼见到不是这样啦?你怎么知道萝卜就不能千斤重?这猪养得好,怎么就不能跟大象一样大?小马同志,你觉悟不够,要有理想啊!目光要放长远,只有敢想才能敢干;人有多大胆,就有多大铲!”

秀兰哭笑不得,这下她懂了。各个地区为了争着表现,所以上报给上面的数字都是编的。一个学一个,于是比的越来越离谱。其实云山做的不差,肯定比其他地理位置不如云山的地区好多了。可就因为各地谎报、虚报,所以自己实话实说的,反而被比成了落后的。

“那他们就不怕被查出来?”

“要么怎么说你太年轻呢?那北京那么大老远,谁会跑到我们云山这么远的地方来?那全国各地都一样,就算要查也不差咱们这一家。”郭书记叹了口气,“算了,我也不批评你了。以后稿子啊,我看你画画挺好,以后就画画板报吧。”

“是。”秀兰感到一阵委屈,另一方面心里也确实有气。刚转过身,准备要走,就又被郭书记喊住,“小马同志等一下,交给你一个任务,今天村里割麦,人都忙了。你把这份材料送到山下党校,交给袁政委。记住,一定要亲自交到他手里,千万不能丢了。”

秀兰错愕,“现在吗?”

“对啊,还愣着干嘛?迟了就耽误袁政委看了,越早送到越好。”

“哦。”秀兰接过牛皮纸档案袋,眉头紧蹙走出了办公室。抬头望了望高高挂起的日头,刺得人眼生疼,以为来一下中午就能回去,连个草帽都没戴。

云山是一片山脉,马家沟只是山腰里的一处村庄而已,走到山脚下再往南去就是云山县城。云山主山山清水秀,有古迹古刹、清溪山涧环绕松林,还有一处空军基地。党校建在山脚下,是用以前民国时期的一座学校改的,德式洋房建筑,外围也是层层松树遮掩。

“呜呜~”走廊外花坛边上,一个身穿短袖衬衫灰格长裙的女子一手抱着书本,另一只手臂掩面哭泣。

“好了小冯,我知道你受委屈了。他们哪,就是一帮大老粗,说话不带注意的,你别往心里去。”

“王校长,我……”

王校长赔礼道歉又安慰了许久,也有点不耐烦,但还是平和温声地劝道。抬头看见袁政委走了过来,终于找到了出气筒,“老袁,你凭空塞给我一窝学生,让我帮你好好教教。那你能不能提前跟他们打好招呼?让他们遵守纪律、听你话?这都气走第几个老师了?尤其那个胡雪健!我看他就是那帮子家伙的头头,他一捣乱,其他人都跟着学。你必须给我弄走!”

袁政委微笑着摆摆手,同王校长在花坛坐了下来,“冯老师啊,你先回去,我同王校长说几句话。”

姓冯的女子擦了擦眼泪,冷着脸走了。

“老王,你怎么能这么说里头这帮同志呢?他们可都是在鸭绿江那边出生入死、打跑了美国鬼子的功臣哪!是,文化水平是差了那么一些,不然我也不会交给你来替他们扫盲嘛!我还不是看中了你这里山清水秀、学堂条件又好,哪,还有我跟你这交情,信任你才交给你这个艰巨又光荣的任务嘛!”

王校长面露难色,“可……可谁知道这么艰巨?我前前后后换的老师没有六个也有五个了,这才几天时间?男的也不行,女的老师也不行,你看这小冯老师给气的。人家可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南开大学的,她自己也是高中毕业正在考大学。这都不行,我实在是派不出更优秀的人了。”

袁政委笑道:“你呀,变变思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说的好,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不要死板嘛!你说你用这么一高材生教书,杀鸡焉用宰牛刀?你还指望给他们个个都补成清华北大生来?能识字就行啦,能教出个小学水平,然后各回各家,再让各自部队里培养去。他要想提干,文化上至少得过关。现在是基础阶段,这些同志都是苦出身,没机会念书。哦,他替我们安邦乐业,我们这点都不能为他们做?”

“不是我不帮,我实在想不出合适人选了。”

“你就找个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的,能跟他们说得上话的,打成一片的不就成了?”

王校长不以为然,“我这儿至少都是高中以上,你要的那种我临时招不来。”

“嘿!还跟我顶上了。我……”

“袁政委,有人找。”

“谁啊?”袁政委皱着眉,见警卫员带来一个小姑娘,脸上都是灰,被太阳晒得满脸是汗,通红通红的。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文件袋。

“您是袁政委吗?”秀兰坐了一路拖拉机过来,呛了一鼻子灰。

“我是。”

“哦,我是马家沟大队宣传组的,郭书记让我把这个交给您。”马秀兰忙将文件递过去。袁政委接过文件袋,打量了一下马秀兰,“你是马家沟宣传队的?”

“嗯。”

“叫什么?”

“马秀兰。”

“念过书吗?”

秀兰点点头,“念过小学,刚上初中家里不让念了,在自学初中课程。”

袁政委指了指秀兰,对王校长道:“就她了!”

王校长大跌眼镜,心说这也太草率了,找不到老师也不能随便拉个路人来啊!

在等榜单,这几天会不定期更新。等上榜了,会稳定日更。喜欢的亲先加一下收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送上门的老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