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浪的眼泪 > 第6章 往事如烟

流浪的眼泪 第6章 往事如烟

作者:江北小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02:57:15 来源:文学城

她踮着脚尖儿移到房门处仔细听了听,确认那边铃儿真的已经睡下,已经睡着,还发出轻微的鼾声,四下真的已无人,再转回身来坐在床沿上,从枕头底下摸出那草纸。

草纸上的字迹娟秀,也是蝇头小楷,字儿虽不多,个别字已晕开,但还是能猜得出来,读得透的。

可看草纸上的字,把个董筱月吓了一大跳,甚至有点儿后怕,“好个大胆的小子!”

她赶紧起来将灯挑起,把那草纸点燃放入火盆中,看着草纸完全燃尽,端起桌边未喝完的茶水,对着那堆灰烬淋下去,确认火盆里看不出有任何燃烧的痕迹,将火盆重新放回床侧的屏风后,才坐回床边,重新躺下。

一页草纸虽然是烧了,但是白天那一一幕又浮现在眼前。最让她心惊的是,那个小子胆子真不小啊,居然敢跟着她上了王家雇来的花船,他就不怕被王家的人发现?他为什么就盯着我了呢?此时他在做什么?在挑灯夜读吗?

......

此刻,更深露重,上阳府里,西厢房的雕花拔步床上,董筱月又一次辗转难眠,头顶上那些精雕细琢的缠枝莲纹在夜色中模糊成一片暗影,正如她理不清的心事。

今日在上阳河畔发生的一切,走马灯似的在眼前回放。

王殊失足落水时溅起的水花,众人惊慌失措的尖叫,她跳入水中瞬间涌来河水的凉意,向王殊伸出手去拉她时,她抓伤她手腕传来的刺痛......还有王殊被救起后,王忬看她那表情......姨娘那表情......

来府一叙?有什么好叙的?无非是答谢救命之恩的说辞罢了。董家与王家这十年来的疏远,岂是一次相救,几个小辈的“来府一叙”就能消弭的?

想得越多,就越是睡不着。府墙外面,寅时更鼓已起,鸡鸣犬吠之声渐渐此起彼伏,一声紧似一声。

她索性翻过身侧躺着,透过支摘窗上糊的蝉翼纱,望向天边那一弯清瘦的月。

月如钩,在房内地面青砖上勾勒出窗槛的影子,也勾起了她尘封的记忆。

她记得最清楚的,是五岁那年的春日,王忬的爹爹升任临河巡抚,临行前阵,全家来董府做客,那时自己的娘亲董王氏已病骨支离,却仍强撑着陪王夫人一道带着她和王忬去后园子里玩。

"月妹妹,你看。"六岁的王忬从袖中掏出一只草编的蚱蜢,翠绿的身子在阳光下泛着光,"我跟着我们家老管家学的,他心灵手巧,最会编了。"

她小心翼翼地接过,那蚱蜢在她手中仿佛活了过来,“真好玩,真好玩!”她高兴的跳起来,“忬哥哥,这个能送给我吗?”

“可以呀,回去后我让他再给我编一个好了!”王忬很大方,高高兴兴的自己这个爱物送给了她。

那时的王忬已经能熟练的背《千字文》了,来了董家后,却陪她在泥地里找蚂蚁,在花架下编草虫,两个小孩避开大人们,在董府后园子里玩得天昏地暗,饿了渴了都不管。

"忬哥哥,你以后还会回来吗?"王家北上去临河赴任那天,站在董府门前,她攥着蚱蜢,眨巴着一双大大的眼睛轻声问王忬。

王忬奶声奶气的郑重的点头:"爹爹和娘亲都说了,你是我未来的夫人,我自然是要常来的。"

“夫人就是娘子吗?”

“对呀,你就是我未来的娘子呀!”

“那你要来娶我吗?”

“是啊,我要骑着高头大马来娶你。”

“好,那我等你,到时候我们还一起玩。”

“嗯,到时候我让管家多给我们编几个蚱蜢,好不好?”

“好!”

“那你要等我,我没有来你不许哭鼻子哦。”

“好!”

那三个“好”字,童言稚语,却在她心里扎了根。

娘亲是在那年秋天走的。

送葬那日,白幡在风中猎猎作响,她穿着不合身的孝服,在人群中,她一眼就看见了王忬,他跟着母亲前来路祭的。

被嬷嬷抱着的她,路过他家路祭棚时,他趁人不注意,悄悄塞给她一块用油纸包着的芝麻糖。

"别哭了,"少年的声音带着几分故作的老成,在她耳边说道,"月妹妹,我娘说,人死了就会变成星星的。"

“真的吗?”

“真的!”

她完全相信忬哥哥的话。

被人牵走时,她握着的那块已经有些化了的糖,眼泪更加止不住,那是她最后一次见王忬。

月光悄悄挪了个位置,董筱月轻轻叹了口气。

十年了,那块芝麻糖的甜仿佛还留在舌尖,而那个会编草蚱蜢的男孩,如今却好像不再是那个男孩了,她完全不认识他了。

......

"小姐,该起了!"不知道过了多久,是什么时辰了,铃儿在门外轻声唤着她。

董筱月却睡意渐浓,睁不开眼睛,脑子里已经一团浆糊了,就模模糊糊的回了句,“进来吧!”

得到小姐的允准,铃儿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撩起床帐,"小姐,府外,王府的马车已经在候着了。"

经铃儿这么一说,董筱月这才想起王殊的邀约,她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角,很不意愿的任由铃儿扶她起来,搀扶她坐在梳妆台来任由为她梳流打扮。

镜中的少女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铃儿特意选了件月白色的对襟襦裙,又在她发间簪了支素银簪子。

"这样未免太素净了......"铃儿犹豫道。

"正好!"董筱月淡淡道,"本是去探病的。"

“病?谁病了?”老实的铃儿没有反应过来。

“王家大小姐王殊昨日落水,今日肯定是病着的吧。”董筱月说得一本正经。

“啊?!哦!”铃儿被董筱月敲了一下脑袋,这才反应过来,对着主子一笑。

上阳府外,王府的马车装饰得十分精致,车内熏着淡淡的檀香。

铃儿托举,董筱月弯腰上了马车,她靠着车壁,心思却飘向了别处。

自从王显道大人升任巡抚,王董两家的往来就淡了,偶有节礼相赠,也都是官场上的应酬。继母董何氏却对这门亲事异常热心,三天两头在她耳边念叨:

"王家如今是临河第一等的门第,王公子又在白鹿书院读书,前途不可限量......"

"你爹在边城知府任上已经六年,若是能与王家结亲......"

"月儿,你可要好好把握机会......"

她明白继母的算盘,她知道她是为了她儿子,她董筱月唯一的弟弟,董筱星。

董何氏本是商贾之女,能嫁给爹爹做继室,全凭外祖父家的财势。如今外祖父家生意大不如前,董何氏便急于通过这门亲事,巩固自己在董家的地位,也好为自己的儿子董筱星谋个好前程。

很快,马车在巡抚府门前停下。早有丫鬟等在二门外,引着她穿过层层回廊,来到一处精致的院落。

"姐姐来了。"王殊斜倚在窗下的贵妃榻上,面色还有些苍白,见她进来便要起身。

"快别起来。"董筱月连忙上前按住她,"身子可好些了?"

"多谢姐姐,多亏了你,"王殊握住她的手,"若不是你及时相救,我怕是......"

两个人话还没有说完,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珠帘轻响,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听说月妹妹到了......"王忬的声音在看到董筱月时戛然而止。

十年光阴,将他从稚嫩少年打磨成清俊儿郎,一身青衫磊落,眉目间依稀还有儿时的影子,却又添了几分疏朗之气。

昨天那不算,这是十年后王忬第一次这么近,这么认真的看董筱月,他儿时的月妹妹,三人都怔在原地。

还是王殊先反应过来:"哥哥来得正好,是我邀的董姐姐。"

王忬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深深一揖:"多谢月妹妹对殊儿的救命之恩。"

他的语气客气而疏离,仿佛面对的是一个陌生人。董筱月的心微微一沉,还礼道:"忬哥哥言重了,我也只是追随本心而为之。"

"月妹妹的无心之举,对殊儿却是再造之恩!"王忬直起身,目光不经意扫过她发间的素银簪子,“月妹妹今日这身打扮,倒让我想起一句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这话说得含蓄,董筱月却听出了其中的试探。她今日确实存了几分心思,故意不作打扮,想看看王家的态度。

"哥哥怎么突然说起诗来了!"王殊笑着打圆场,"董姐姐快坐啊!"

丫鬟奉上茶点,三人一时无话。窗外蝉声阵阵,更显得室内寂静非常。

"昨日一见,月妹妹诗书极好,"王忬忽然开口,"连白鹿书院的先生都对妹妹的诗称赞不已。"

董筱月垂眸:"忬哥哥过奖了。"

"不知月妹妹可还记得......"王忬的话说到一半,却被门外传来的声音打断。

"忬儿回来了?"王夫人带着几个丫鬟走了进来,见到董筱月,笑容淡了几分,"这是月儿吗?听府里下人说今日府上来了贵客,想必就是说的月儿吧?"

董筱月连忙起身见礼。王夫人上下打量她一番,转向王忬:"你父亲在书房等你,说有要事相商,快去吧。"

王忬应了一声,向董筱月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去。

董筱月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心里空落落的。方才他未尽的话语,可是要问她还记不记得儿时的约定?

"月儿,"王夫人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我家老爷将在这里住上一段时日,殊儿还需要静养,还望月儿以后常来常往。"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

董筱月识趣地告辞,王殊眼里有惧怕,不敢强留,只得依依不舍地拉着她的手:"改日我再请姐姐过来说话。"

回程的马车里,董筱月靠在车壁上,只觉得浑身无力。王夫人的态度再明显不过,王家根本无意继续这门亲事。

是夜,她又失眠了。

推开窗,让月光洒满书案,取出珍藏的木匣。里面静静躺着一只干枯的草蚱蜢,还有一张泛黄的油纸。

窗外忽然传来细微的响动,一个小纸团从窗外扔了进来。她惊疑不定地展开,只见上面写着一行清峻的小字:

"见月如面。"

她的心突然跳得厉害,推开窗四下张望,却只见满庭月色如水,竹影摇曳,哪还有半个人影?只有天边那弯月钩,静静照着这深宅大院。

哈哈,谁还没有个小时候的忬哥哥呀,来了来了,催泪蛋来了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往事如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