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 > 第11章 第 11 章

流放后,我在东北当地主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西凉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11:29:52 来源:文学城

顾李两家闹了一场,今日外出带来的愉快全都没了,孩子也是会看眼色的,苏家那三个孙辈也不敢玩闹,吃了晚食就缩草堆里睡了。

阿萱也早早睡了,顾佑安睡不着,她帮着她娘拆棉衣。买来的旧棉衣拆开,掏出板结的棉絮,再塞了厚厚的芦花进去缝上。

顾佑安心里有打算,她拆的那件旧棉衣里的芦花最多,棉衣袖子都膨胀起来了,若不是压一压,棉衣都差点缝不上。

杜氏瞟了一眼道:“你这孩子,也太实诚了些,给你爹穿也不必絮这么厚,只怕走路都甩不开手。”

顾佑安扯了扯袖子,她粗糙的针脚歪歪扭扭的,看着不怎么体面,她道:“给哥哥穿。”

顾文卿受宠若惊:“我不穿,给爹穿吧。”

顾佑安没接话。

杜氏那边也忙完了,母女俩去给白氏帮忙。

杜氏把自家改棉衣剩下的芦花都给田家,她对白氏道:“我看你家买来的棉衣比我家的好,只你手里两件外,其他棉衣棉裤也不必改,我们两家剩下的芦花,足够再给你家絮一床芦花被。”

杜氏诚心送芦花,按两家的情分,白氏自然不会拒绝,她只道:“芦花是够的,无奈没有布来做被面。”

“将就着用旧衣裳改吧,等到了那冰天雪地里就知道了,有床芦花被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东西。”

杜氏又道:“棉被比芦花被子暖和,等出了关,晚上你跟我们母女三个睡,叫他们五个男人盖芦花被去。”

若是要够五个男人盖的被子,那得多长?

“做长一些,不必做多宽,叫他们把被子打横了扯着盖,若是怕脚冷,自己缩着睡,多少顶些事。”

白氏愧疚道:“也行,就是拆了你家几件衣裳,我这……”

“咱们两家的情谊就别说这些了,快些改,早点弄完,咱们后半夜还能睡一两个时辰。”

顾文卿睡到半夜,起来给炉子添柴,火光下,他娘他们已经把芦花被子改好了,他比一比长短,若是横着盖,这被子只能盖到他膝盖的位置。

杜氏眼睛都熬红了,帮着白氏叠好被子,打了声哈欠,各自回自家干草铺上睡着了。

隔天是大晴天,太阳晒在人身上甚至微微有些灼热,流放的四家人却是背着御寒的衣服、口粮,抱着干草,准备齐全地,埋头往关外去。

过关时,黄差役拿着文书去找守城的军官批条子,其中有个手臂肌肉鼓鼓的百户看了苏光一眼。

黄差役办好过关的手续,回头皱眉训声道:“愣着做甚,赶紧走,别耽误了路程。”

流犯出关了,刚才给黄差役批文书的人过来跟那个手臂壮硕的百户道:“听说昨儿苏光托人去找了李百户,请他使人去松江城送信?”

被问话那人冷着脸道:“咱们山海关顶头的人是燕州将军,祈王管不到咱们这儿来,将军不发话,李百户若是敢使人出关报信,他怕是不想活了。”

“这事儿吧……唉,也不好说。”

“没什么不好说的,洛阳那里传了话来,不许给祈王送信,咱们都是吃皇粮的,难道还敢违背不成?”

那倒也是,祈王是皇叔,不是当今的皇子,他们就是想帮苏光一把那也是不能帮的,免得叫人误会了他们这些人投了祈王,对朝廷有异心。

苏光就算死在去松江城的路上,那也怪不得他们。要怪,就怪上头的人吧。

“我看苏光身子骨不差,又准备了棉衣,出关后若是不耽搁,说不定能赶在下雪前到松江城。”

“那最好不过了,咱们两边不得罪。”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出了关后没走几天,顾佑安就觉得一下冷了,特别是阴天没有太阳的时候,单衣都觉得有些穿不住了。

天气变得快,杜氏尤其关注两个女儿,盯着她们减衣穿衣,就怕她们不小心着凉。

一路走来,顾佑安即使偶尔能去空间补充些食物,她如今瘦的跟竹竿儿差不多,阿萱也瘦了,脸颊上的嘟嘟肉还在着,精神头也好,瞧着比她姐姐身子骨还健壮。

杜氏傍晚时才夸过小女儿身子骨好,谁知晚上她就着凉了,后半夜就咳嗽起来,杜氏后悔不迭。

“唉,怪我想的不周到,小儿当不起夸,一夸就叫瘟神听到了,应了反谶了。”

这晚上睡在野外,草棚子勉强挡一挡风,杜氏怕女儿再受凉,把小女儿抱在怀里,只露了头出来。

白氏睡在另一边,她拿了件旧衣裳包在阿萱头上,安慰道:“阿萱身子骨好,咱们发现的也早,估计一两日就好了。路上阿萱也病了好几次,每次都是这样的,这回应该也是。”

“嗯,希望老天爷保佑吧,叫阿萱顺顺当当的好了。”

杜氏心想着,之前每次阿萱好得快,那都是托了安安拿来的药好。

这次顾佑安也早有准备,把药塞阿萱嘴里,又摸黑喂她喝水。

好在这药有糖衣,阿萱吃在嘴里不觉得苦,眼睛没睁就咽下去了,一声都没哼唧,旁边的白氏都没察觉到,以为只是喂了两口温水。

旁边的草棚子里一阵窸窸窣窣,顾稳喊了声:“可有事?”

杜氏道:“阿萱闹腾,没事,你们睡吧。”

顾稳竖起耳朵听了会儿,女眷那边真没动静了,这才又睡下。

昨晚上突然冷了,着凉生病的人不少,除了顾家的小阿萱咳嗽外,苏家那个孙女和陆氏病了,李家那个小妾张氏也病了。

顾家跟李家人的草棚子隔得远,如何知道张氏病了?那是因为张氏早上烧水时被柳氏骂,嫌她晦气。

杜氏听了直冷笑,有些人天生就是没有良心的。

白氏叹气:“张氏也是命苦。”

杜氏恨铁不成钢:“命苦什么,还不是自己作的,但凡她有脑子,就不该跟着李家来流犯受这个罪。就算来了,她管着李家人一家吃喝,对李家那是天大的恩德,柳氏骂她,她就该理直气壮地骂回去。”

白氏笑:“你是这样的性子,说起来做起来自然容易,张氏可做不来,要不她也不会落到这副田地。”

顾佑安抬头,看到一里外的地方有人走动,若不出意外的话,应是从出关时就跟着他们的那群山里人。

“爹,他们跟着我们好几日了,有什么意图?”

顾稳一边捆干草一边道:“也不定是跟着咱们,或许是他们本就是要走这条路。”

顾稳指着前面高低起伏的群山:“山海关附近是燕州军的地盘,关外的猎户一般都会躲着些,他们大都在更深的深山里讨生活,偶尔才会拿肉和皮毛下山跟人换些粮食和盐。”

“他们可交税?”

田清德走过来,笑道:“去山里收税?税官再有本事也做不到,收这些山民猎户的税,只能等他们下山卖东西的时候了哦。”

也是因为他们下山卖东西被人盘剥,山里的人若不到不得已的时候,轻易是不会下山,就算下山,也多是男人们,女人和孩子很少出来。

顾佑安垂眸心想,若是如此,对于不求功名利禄之人,躲去山里面也是条路子。

这些日子顾佑安发现了,一直跟着他们的那群山民和猎户,其中有个男人的身形她看得很眼熟,若是没看错,应该是前些日子在林子里跟张氏说话那人。

“耳朵聋了听不见啊,叫你收拾干草,愣在这儿做什么?等我这个当家主母动手吗?”

“不敢。”

“既知不敢那就赶紧的,几位大人还等着。”

简单用了早食,除了李家之外,另外三家都收拾好准备走了。

张氏咳得脸都红了,颤抖着手收拾干草,捆好又背在肩上,看着尤为可怜。

偏李家的儿女媳妇儿等都嫌弃她,连她丈夫李洪文都未帮她说半句话,只皱眉瞧着。

这时,一直跟着他们的山民中走出一人来,那老头儿冲李洪文大喊一声,又叽叽咕咕说了两句。

那老头说的官话不怎么准,李洪文没怎么听明白。

那个去过一回松江城的差役,祖籍是北方的,乡音相近,他听懂了老头儿喊的话,顿时大笑起来。

“老五,你笑甚?”

叫老五的差役扭头跟兄弟们笑道:“这老头骂李洪文是个畜生,说他既护不好自家的女人,就卖给他,他们山里的汉子会护女人。”

在场的男子顿时大笑,被一个不认识的贱民骂到脸上的李洪文,气得浑身颤抖,怒斥:“乡野粗人,只会说些上不得台面的粗话,还不赶紧滚。”

柳氏先是瞪着张氏,随后又笑了起来:“老爷,这张氏左右病得要死了,卖给那老头算了,换些银钱回来也是好事。”

“无知蠢妇,你柳家就是这样教导你当当家主母的?”

柳氏没脸,轻哼一声,也就不管了。

张氏病得脸颊发红,脑子发晕,茫然地看着这场笑闹。

差役们看热闹的心起,黄差役叫老五跟那老头儿问话,问他要花多少银子买媳妇儿?

那老头比了三个手指,两张鹿皮,一张野羊皮。

老五笑道:“这价钱不便宜了,可见你是有诚意的。”

老头点点头,他确实有诚意。

耍弄了片刻,要赶路了,黄差役摆摆手叫老头走:“张氏是流犯,李家无权卖她,你们且走吧。”

“大老爷,以往……”

“以往是你们的事,跟我无关,爷我不担这个责。”

老头儿见黄差役不肯,只得带着人退下,不过也没走远,还是远远跟着。

顾佑安见那山民和黄差役说话的语气,顿时明白,以往流放去松江城的女囚犯,那些报上去跑了、死了、失踪之人,只怕有些都被卖进山里了。

他们这些人没被卖,其中缘由,顾佑安猜测,一是黄差役胆子小不敢,二是他们之中有像苏光这样出身大族,又是祁王曾经先生的人在,他怕万一走漏风声,惹来杀身之祸。

若无人护着,有生育价值的年轻妇人,无论是在繁华的京都洛阳,还是在偏僻的山野之地,都逃不过被买卖的命运。

张氏若是活着跟李家人到了松江城,估计也逃不过被搓磨到死的命运。

顾佑安看张氏背着干草,颤颤巍巍走路的模样,就她这样的,还不如进山。

不知不觉,顾佑安走到爹娘中间了。

杜氏小声跟大女儿说:“瞧见了吧,以后没有人陪着,不要去不熟悉的地方,这里山多林密,你若是遇到恶人了,爹娘找你都不知道上哪儿找你去。”

顾佑安沉默着点点头。

不过是恶得更赤/裸罢了,她不怕,在这儿她也会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