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六丑 > 第4章 四

六丑 第4章 四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11-16 14:11:50 来源:文学城

后来仪贞才明白,谢家会被李鸿划作王遥一党,虽然冤枉,但并不无辜。

她父亲领兵镇边,听着是苦差,实则是美事。手里握有兵权,又远离了朝廷纷争,于己固然是保全之策,在帝王眼里,实乃首鼠两端。

禁中意欲敲打谢家,她便是最好的筏子。无论有没有王遥进言,太子李鸿与她的婚事,都是水到渠成。

可惜,偏偏就是王遥进的言。

仪贞不知道,恩旨遍传四境的时候,爹爹心里是如何作想的——她已经有六年多没有见过家人了。

她进宫那年夏末,老皇爷殡天,赵娘娘做了太后,李鸿灵前即位,同她一起守孝二十七月——先帝升暇仓促,正式册封太子妃的旨意还不曾下,但王遥说,大行皇帝早有金口玉言,等同口谕,未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处,太子妃理应为皇考成服,待除服后再择日行吉礼。

这其实并非他一个人的意思,宫里人都是这样认为的,但由于是从他口中说出来的,自然而然地就成了他一个人的意思。

至少李鸿是这样认定的。

归根究底,他又不喜欢她。

何况她的父亲甚至没有回京奔丧,纵然边将无特旨本不该擅离职守,若遇国丧,于任地举哀即可。

当然这确乎不是聪明人的选择。李鸿喜欢的是聪明人。

然而普天之下的聪明人,似乎都已经得到了王遥的赏识。

仪贞回想这几年的日子,仿佛全是混沌的,从漫天匝地的枯白,到赫赫炎炎的朱红,再交融、离析,化作斑驳。

她这些天老是梦见小时候,在家时的光景。她坐在角门的门槛上,等着那卖糖葫芦的扛着垛子从后巷经过,便叫住他,摸几枚黄澄澄的散钱,换一串亮晶晶红彤彤的山楂果儿。

山楂果儿模样诱人,但一口咬下去,不是酸的,就是烂的。梦里头傅母和新燕都不在,大抵是她瞒过她们偷溜到角门这头来的,一时间有苦无处诉,只得连声“呸呸呸”。

等到醒来,便有种说不出的怅然——新燕是打小和她一起长大的婢女,仪贞当初极羡慕她那秀长又浓密的眉,而如今,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她的模样了。

她漫然朝镜中望去,镜子里同样是一张陌生的脸。

慧慧给她画眉。卫嬷嬷当年教过她,做主子的不必亲自动手,但要会画,会品鉴画得好与不好。

慧慧画得很好,盖因她的眉毛本来长得就好,素日也勤修饰。

她确实是那种端丽得完美的长相。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所以只略略扫一扫眉,不急于点口脂,因为要先饮一盅荔枝酒。

从前扶荔园里的果树自先帝崩逝后便尽数枯死,现在用以酿酒的仍是岭南运来的果干,味道甚至更醇厚些。

她把这当作理气益血的补物,每日晨起时用一盅,未施胭脂的脸上便浮起令人愉悦的红晕来。

描金绘彩的空酒杯被搁在桌案上,掖嘴的丝帕沾染了挥之不去的幽馥。仪贞站起身来,有宫人半跪着为她理顺了禁步垂下来的彩穗,慧慧和珊珊扶着她,慢慢走出猗兰殿。

她没让传步辇,每日晨昏去向赵太后问安的这段路,是她难得放逐神思的时刻。

今岁回暖得迟,赵太后偶感风寒,近来身子总不能大好。

她倒还是老样子,不到四十的年纪,容颜风韵依旧,最紧要的是那一股精神气儿没有消磨掉。见仪贞来了,未语先笑,冲她招招手:“我就知道这时辰你该来了,正指望你眼睛好,替我找一找东西。”

仪贞没忘了礼数,先端端正正地向她蹲了蹲礼,方笑说:“母后要找什么?这会儿天将明未明的,点起灯来反倒更影影幢幢,伤眼睛得很呢。”

一面说着,一面接过嬷嬷端上来的香茶,服侍太后漱口。这几日太后起身不如往常那般早,梳洗过了,也常靠在床上歪一阵子。

赵太后垂着眼,嘴角微微扬起:“是皇帝小时候玩的人马转轮——纸牌儿木头马的搁在箱笼里年头久了,怕受潮发霉,本说理出来晒晒太阳吹吹风,结果一个不仔细,架子散了,七零八碎的滚了一地,宫人们找了这半天,还没找全呢。”

仪贞眉头微拧了一瞬,转瞬又重新舒展开来,说:“这个不妨的,等日头再升高些,母后精神养足了,我扶您到院子里散散,越性让她们将帐子、毯子都撤了,碍事的瓶炉几案一概搬走,犄角旮旯里挨寸挨寸地找,总不会丢了。”

她知道赵太后心里在想什么,横竖她在皇帝那儿不受待见,赵太后亦是清楚的,犯不着说些场面话,只是劝道:“陛下如今又不是孩子了,说话间就要那些东西来玩,娘娘实在不必着急寻,还是要多顾念自己的身子骨。”

她有心四两拨千斤,赵太后便唯有淡然笑笑,感慨道:“你这个孩子…如今你我彼此尚能做个伴儿,不知将来……”

将来怎样?她不再赘言,分明是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味,然则仪贞心里对这措辞很是不以为然,索性又摆出了惯常那副扶不起来的嘴脸,讷讷地低下头去,无言以对了。

赵太后最终没有采纳她的意见,腾出屋子,让大伙儿放开了找什么“人马转轮”。嬷嬷如常在床前安了一张条案,捧上参芪姜枣粥并许多精致小菜,同仪贞一道儿伺候着赵太后进早膳。

赵太后神情恹恹的,勉强吃了两口粥,便抬手推开了嬷嬷端着的碗,亦不要仪贞呈来的小菜,偏过脸去,长吁短叹道:“成日家这么躺着,哪吃得下去。”

说罢也不听谁劝解,摆摆手道:“把桌子抬走吧,你们也都下去。”

仪贞向嬷嬷瞥了一眼,嬷嬷也是神色不明,一时无法,只得先告退出来。

步履迟迟地踏出宫门,又遇上王遥匆匆走来,仪贞在原地站住了,唤他一声:“掌印胜常。”

王遥迤迤向她一礼:“娘娘辛劳,不知太后今日可有起色?”

仪贞便道:“母后春秋鼎盛,不过偶有小恙,过两日便能大安了。”

王遥点了点头,沉吟片刻,却又说:“病中的人思虑重,依奴才瞧,娘娘是惦记着陛下呢。”

他话说到了这份儿上,仪贞咬了咬唇,改了称呼:“亚父的意思,我何尝不明白?只是我在陛下跟前…你也是看得真真儿的,眼下连海口都夸不出,唯有尽心竭力试试罢了。”

王遥似笑非笑地瞧着她,温声道:“娘娘这话未免太妄自菲薄了,到底是为情所困,当局者迷么——咱们这些伺候的人可看得出,陛下心里是有娘娘的。”

仪贞听了,自嘲一笑:“那么,就承掌印的吉言吧。”

王遥躬身说“不敢”,复又退后两步,恭送她离开。

仪贞挺直了脊背,脚下纹丝不乱,不徐不疾地走出了他的视线。她并不以为王遥会在身后打量她,这么些年,她的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哪里逃得过他的眼睛?

那么李鸿呢?他在挣脱王遥的掌控吗?或者说,王遥会这样怀疑吗?

她没有回猗兰殿,径直往皇帝日常起居的含象殿走去。

才走到殿外玉阶,忽然瞧见一名粉衣宫人捧着东西,袅袅婷婷地向她们走来。

能在此处这般行走的女子,再没有旁人,必然是皇帝潜龙时便伺候左右的司寝女官沐氏。

“皇后娘娘胜常。”沐氏朝她见了一礼,姿态谦柔且赏心悦目。

仪贞点头让她起来,问:“陛下进膳了没有?”

“才刚敬上了。”沐氏曼声答道,又问:“奴婢为娘娘通传?”

仪贞说:“不必。我在这儿候着便是。”她心里揣了事儿,坠得沉甸甸的,连填肚子也忘记了,皇帝这儿却八风不动,越发衬得她欠考虑。内里无声地叹了口气,她侧身立到一边去,打算等殿里撤下膳桌后,再上前求见。

沐氏也无意勉强她,又蹲了蹲礼,便转身要进去。

“昭昭,”偏巧此时殿内响起一道男声,熟稔地唤着女官的闺名,“谁在外头?”

仪贞略一踟蹰,而后别无选择地扬声回道:“禀陛下,是妾求见。”

话音刚落,面前的和合窗被支了起来,丰神雅淡的青年立在明晦之间,唇角含春,眉眼多情。

“皇后来得好早。”那一抹风流的唇随意勾起打趣的弧度,漫不经心道:“一道进来吧。”

仪贞应了一声,垂下眼皮转开了头,沐昭昭则退让到一旁,请她先跨进殿内。

殿中内侍分列两旁,膳桌子碗箸都已摆好了,仪贞立在地心,恭恭敬敬地向皇帝行下礼去。

皇帝不比她这么恪守仪礼,走到桌前随意一坐,便对内侍们挥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仪贞的余光扫了沐昭昭一眼,决定一马当先,抢上前去为皇帝布菜,过后再提起赵太后的病,多少有个铺垫。

“嗯?”皇帝的讶异显而易见:“朕以为皇后还没用过早膳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